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奶瓶 训练宝宝握持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奶瓶 训练宝宝握持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常在网上看见许多妈妈讨论着宝宝能否握奶瓶的话题。瞧,云浮妈妈正在跟大家分享宝宝能握奶瓶“咕嘟咕嘟”吃奶的快乐,淡雅妈妈一看急了,为什么自己的宝宝还不会呢?一定要想办法让宝宝拿奶瓶。

其实有这种想法不对,训练宝宝拿奶瓶,应该先从训练抓握能力开始,循序渐进才是成功的关键,不能操之过急。

握持反射与生俱来

妈妈体验

宝宝刚出生时手掌是握紧的,每次给他小东西都能抓得很牢,尤其爱抓自己的小衣裳。

这就是宝宝与身俱来的握持反射。安静觉醒的新生宝宝,当你将手指或小件物品分别自新生儿两手的尺侧缘伸进他的手心,轻压他的手掌,他都会紧紧抓住。

握持反射是保持行为

新生宝宝有这种能力是在设法“保护”自己。除了握持反射,宝宝还具备许多其他的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拥抱反射等等。这些反射一般在两个月后消失。

了解手的动作发育史

手的动作发展在宝宝智能发育中非常重要。通过手的动作,宝宝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和联系,利于知觉的完整性和具体思维能力的发展。

动作发育要遵循规律

从条件反射发展到复杂动作技能,并不是随随便便、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规律。虽然宝宝生后不久就能抓牢物品,但那是非意识的行为,是一种本能反射。

有意识的抓握行为一般要在出生3~4个月后开始形成。宝宝刚开始学习抓东西时,经常是手眼不协调、全身用力、手不能抓到物体渐渐地能摸到物体再发展到手眼能协调、准确地抓到想要的物体。

手的功能VS肌肉运动

要轻松自如地抓握物品,除了大脑的控制外,还需要眼手的配合和手部肌肉收缩运动的参与。支配手指运动的肌肉按功能不同分为屈肌和伸肌,刚出生的宝宝手指的屈肌功能发育较强,而伸肌功能发育相对较弱,所以3个月以内的宝宝,手不能主动张开,一旦抓住东西,就死死拽住不放。3个月后,手开始不准确地抓只能抓大的物体,无意识地松手拇、食指相对的精细捏取,有意识地松手。

特别提醒:虽然宝宝动作的发展都遵循上述规律,但具体到每一个宝宝,发展速度却各不相同。但可以通过抓握训练让宝宝尽早掌握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促进智力发育。

开始握持能力训练了

被动练习

3个月内的宝宝,手常表现为握拳形状,有时能够张开。妈妈要经常轻轻扳动、捋顺宝宝的手指,或轻轻活动他的双手,增强宝宝手指各关节的灵活性,促进手的自然开合。

主动训练

3个月以后就可以给宝宝做主动抓握能力训练了,通过这种抓握练习,促进眼手协调动作的发展。

•触觉练习:鼓励宝宝用手去碰触物体,如吃奶时把宝宝的小手放在你的上或脸上,或放一些带有细柄的玩具在宝宝手中。

•眼手协调练习:在宝宝手够得着的地方吊一个彩色小球,让宝宝用手去拍打球,并晃动小球。

•五指协调能力练习:训练宝宝按照物体的不同形状、大小或位置,变换手的姿势进行抓握的能力。如拿球时,让宝宝把五指叉开进行抓握;拿线或绳之类的东西,训练宝宝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尖抓握。

•生活细节练习:像饼干之类的小食品,试着让宝宝自己拿着吃,不必你喂。

•游戏训练:通过亲子游戏,训练宝宝的抓握能力和技巧。如有意识地让宝宝做抓、扔玩具;将两种或几种不同的玩具,依次递给宝宝,引他主动抓拿;你和宝宝一起做“抢玩具”的游戏等。

引导宝宝用奶瓶的技巧

把握训练时机

一般在宝宝6个月大时,细小肌肉的发展都趋于成熟,已能较好地握住奶瓶。也有不少宝宝到了六七个月还拿不稳奶瓶,这就需要妈妈细心引导,训练宝宝自己抓握奶瓶。

妈妈的辅助

刚开始训练时,需要妈妈的特别帮助。你可以手持奶瓶,让宝宝试着扶着,你再逐渐放手,试着让他自己喂奶。如果担心奶瓶太沉,可以用小的奶瓶或只装少量的奶。

开始训练时,你一定要在旁边守护着宝宝,万一他手无力让奶瓶掉落,能及时扶住。

应对逆反宝宝

如果宝宝不想练习,你就应选择在宝宝喝奶前,让他伸手抓,因为当宝宝吃饱后,是很难激发他拿奶瓶的意愿和冲动,也就达不到很好的训练效果了。

还可以选择颜色鲜艳或图案可爱的奶瓶,吸引宝宝的注意,也是一种不错的训练方法。

宝宝自握奶瓶时你要谨慎

防烫:奶瓶中奶的温度要适中,最好你每次验证后再让宝宝握,以免烫伤宝宝。

躺着喝奶容易发生不良后果:

•呛奶:这是最常见意外,你别以为宝宝自己能拿奶瓶,就可以松懈了。记住,宝宝现在还没有能意识危险的能力。

•中耳炎:因为宝宝的耳咽管和口腔相通,耳道也比较短,当奶水呛到喉咙时,很容易感染,引发中耳炎。

•奶瓶性龋齿:躺着喝奶,宝宝容易睡着,再加上妈妈没有定时给宝宝清洁牙齿,很容易发生龋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