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气候变暖条件下白城市玉米产业现状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气候变暖条件下白城市玉米产业现状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世界气候变暖,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白城市气温也随之升高,使作物生育期延长,干旱年份增加,异常天气增多。为应对此种变化,针对白城市玉米产业现状,总结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玉米产量。

关键词 气候变暖;玉米产业;现状;对策;吉林白城

中图分类号 S162.5;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057-02

白城市目前玉米种植面积为42.2万hm2,占全市种植面积的42%左右,是白城市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支柱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玉米深加工业的兴起、畜牧业的大发展,玉米产销两旺,玉米商品粮的价格连年上扬,使玉米商品粮求大于供,加之国家出台的富农政策,不仅减免农业税,而且对种植玉米给予补贴,更大地激发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使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恢复,2011年为39万hm2, 2012年已达到42.2万hm2,并有较大的发展趋势。

1 白城市玉米产业现状

玉米产业在白城市占有极重要的位置,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较适宜在白城市这种特殊半干旱区域栽培。建国之初,白城市玉米面积超过吉林省中部,随着农业产业化调整,中部地区由种植大量高粱转为玉米,而且产量高于白城市,成为玉米带,淡化了白城市玉米的种植。但随着白城市玉米品种的不断更新,化肥投入的增加,栽培措施由粗放到细作,灌溉条件的不断完善,玉米产量迅速上升,目前产量已接近10 t/hm2,与中部产量拉近,产值越来越高,对白城市经济好转、农民致富、农村奔小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白城市玉米生育期长,气温、日照均高于中部,除降雨偏少外,均适宜玉米生长,在解决好灌溉的条件下,产量并不低于中部,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种植面积还将扩大,产量还将增高,使白城市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玉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玉米的三元导性决定着其在当今三大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中的特殊地位,目前世界已出现粮食危机,特别是水稻和玉米,尤以玉米缺口大,引起各国高度重视[1-2]。我国虽能自给95%的玉米,但对玉米的需求与日俱增,要满足人们肉、蛋、奶的需求,就必须增加玉米产量。国家给吉林省下达的任务是500万t粮食工程,白城150万t粮食增产目标,主要靠玉米增产来完成,可见发展好玉米产业尤为重要。

据世界气象报道,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事实,日平均气温将增加1~2 ℃,对农业将造成重大影响,但对白城市低温冷寒频发区来讲并非是一件坏事,过去白城市霜期平均在9月14日左右,而近几年多在9月20日或10月初,这将大大延长生育期,促进玉米后熟脱水,对增产有好处。气温变暖并非近几年才开始,而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剧增,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臭氧层增加,使全球逐渐变暖。白城市气温亦是随着气候逐渐变暖,生育期随之逐渐延长,玉米品种生育期跟着变化,产量也随之上升。

回顾白城市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史,可以得到见证。20世纪50—60年代白城地区种植的玉米有金顶子、大苞米、红粮细等农家品种,生育期仅为95~100 d,产量仅为1 000~2 000 kg/hm2;70—80年代种植的玉米为美稔黄、白双3、白双67、吉双83、白单8等品种和杂交种,生育期105~110 d,产量为3 000 kg/hm2左右;80—90年代种植的的玉米品种有白单9、吉单101、四单8等杂交种,生育期115~120 d,产量为4 000 kg/hm2左右;90年代至2000年种植的玉米有白单9、四单8、四单19等品种,生育期120~125 d,产量5 000 kg/hm2左右;2001—2005年种植的玉米有四单19、吉单180、本玉9等品种,生育期在125~127 d,产量6 000 kg/hm2左右;2006年至今玉米品种呈多样化趋势,由中熟品种逐渐过渡到中晚熟品种,其中中熟品种约占45%,中晚熟品种占50%(表1)。

由表1可知,四单19、吉单261、吉单27等20个品种种植面积占玉米总种植面积的50%左右,其他零星品种多为中晚熟品种,由于近几年中晚熟品种增多,特别是耐密品种的增加,提高了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多数地方出现产量达10 t/hm2或逾10 t/hm2的可喜现象。2012年中晚熟品种大幅度增加,全市2012年春销售玉米种子超过100个品种,从收集到的84个品种介绍看,早熟品种仅2个,中熟品种25个,占30%,而中晚熟品种57个,占67.8%。下乡考察结果亦是中晚熟品种多,叶上冲的耐密品种多。吉林省玉米区划中已将白城市大部分地区划归为中晚熟品种区,这为白城市玉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以上事例说明,随着不同时期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热量增加,灌溉条件改善,加之施肥量增多,玉米品种由早熟—中熟—中晚熟,玉米产量由低产—中产—高产。因此,只要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去适应,从发展的角度,科学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挖掘增产潜力,白城市玉米种植业将有更大的发展,就能实现白城市增产150万t粮食的奋斗目标。

2 对策

2.1 加速品种选育,引进中晚熟品种

随着气候变暖,白城市玉米生育期可延长3~5 d,已由主栽中熟品种过渡到中晚熟品种,近几年经过大量引进玉米中晚熟品种试种,均能正常成熟,即使是郑单958、蠡玉13等较晚熟品种都能正常成熟,2个品种种植面积已达18 843 hm2,占玉米种植面积的7%,推广多年的中熟四单19近年早衰倒伏现象严重,由主栽品种逐渐被淘汰,进入以中晚熟品种为主体、辅之以中熟品种的时代。以前白城市育种目标是中熟品种,审定推广的都是中熟和中早熟品种,选育中晚熟品种的资源较少,因此应广泛收集中晚熟资源,扩充基固库,组配选育中晚熟品种,在白城市尚未选育出中晚熟品种之前,应以引种为重点,经过2~3年试种再推广。目前,白城市销售的玉米品种多达100个以上,鱼龙混杂,应将这些品种集中起来,放在几个点上种植观察,筛选出最适合白城市种植的优良品种。笔者认为,白城市玉米品种不应太多,有10~20个即可。土质好、有灌溉条件的地方种植中熟品种,条件差、无灌溉条件的地方种植中熟和早熟品种。

2.2 增强防御病虫害的意识

由于气候变暖,引发病虫害发生频繁,近几年白城市玉米品种的大斑病、茎腐病频频发生,特别是大斑病发生严重。过去白城市是玉米大斑病轻发区,只在8月末至9月初轻微发生,对产量影响不大。而目前大斑病在7月末至8月初即已大发生,如2011年由于大斑病大发生,特别是秦龙9等不抗病品种发病严重,造成玉米大幅度减产。究其原因,关键是气候暖、温度高、湿度大引发的结果,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高温、干旱易引发茎腐病,即早衰现象,造成玉米大面积倒伏减产;其次是丝黑穗病,白城市是黑穗病病发区,除选用抗病品种外,也可采用药剂播拌种,或适当晚播缩短出苗期进行防治[3-4]。近年来,白城市玉米螟发生有上升趋势,每年造成玉米减产10%,应广泛采用白僵菌、赤眼蜂和颗粒剂综合防治。以上病虫害在今后玉米品种的选育和引种推广上应列为主要课题。

2.3 改变栽培方式,合理利用光能

白城市玉米栽培一直延续以清种为主,吉林省中部和其他地方已改清种为间种,合理利用光能。随着气候变暖,光照强度增大,应多提倡间种。近些年来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了花生、辣椒、大葱、土豆、绿豆等矮棵作物的种植面积,为玉米间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将玉米与这些矮棵作物、蔬菜、大豆、小麦等间种,可以增加边行优势,利用矮棵作物不怕遮光、节水的特点,合理利用空间、光热,达到增产增收双赢。间种比例可采用6∶4或6∶6种植,增加玉米密度,保持玉米产量,多得间种作物的增值效应。间种玉米品种应选抗耐密、抗病、抗倒伏、边行优势强的优良品种,同时增施粪肥,增加灌溉次数。

2.4 科学施肥,合理灌溉

改变施肥方法,应大力推广测土施肥,深施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达到多施肥、多增产的目的[5-6]。多利用一些激素和叶石肥,目前种植玉米品种多数植株高,晚熟,应采用矮壮素和促早熟的叶石肥,防止异常天气、暴雨、大风、早霜等危害。气候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气候异常,可能造成持续干旱、高温等现象,白城市灌溉条件已有很大改善,但普及面积仍达不到天气异常变化的需水要求。为迎对持续干旱,特别是玉米生育中后期的干旱,不但要灌抗旱保命水,而且要灌增收丰产水。为此,必须多打井,打深井,做到遇旱能灌,增加灌溉次数,保证在干旱年份也能丰产丰收。要改变大水浸灌粗放灌水习惯,节约用水,提倡节水灌溉,采用喷灌、滴灌的方式。要保护好水资源,利用好江河水。

3 参考文献

[1] 侯旭光.内蒙古玉米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11):15-18.

[2] 高常胜,王贵平,云志明,等.内蒙古玉米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S1):6-10.

[3] 张桂华.内蒙古东部地区玉米产业化发展前景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S1):74-76.

[4] 路立平,赵化春,赵娜,等. 世界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种业导刊,2007(3):31-33.

[5] 陈长青,类成霞,王春春,等.气候变暖下东北地区春玉米生产潜力变化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10):1272-1279.

[6] 王培娟,梁宏,李韩君,等.气候变暖对东北三省春玉米发育期及种植布局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1,33(10):1976-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