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吸烟有害健康”心理辅导教育案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吸烟有害健康”心理辅导教育案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学生主体教育原则,利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按照知情意行信相统一的要求,以自我暗示、帮助自述、查询学习、讲座、角色扮演、行为塑造、代币奖励和成果展示一系列等辅导方法来指导学生提高对戒烟的认知水平,增强对抽烟的厌恶意识,培养戒烟的决心与毅力,指导戒烟行动,管理戒烟者信誉,以达到戒烟目的。

关键词:戒烟 心理辅导 教育案例

吸烟是吸毒的第一步。中学生抽烟现象在学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大多数学校对学生抽烟问题并不十分重视,教育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原因:一是抽烟虽然是个不良习惯,但是抽烟的学生往往有比较复杂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和强迫症在青少年吸烟者身上表现得明显,导致戒烟这一不良行为的矫正反复程度大,见效慢;二是一些教师和家长有抽烟的习惯,缺乏行为改变的示范性,影响教育的效度;三是主观认识上的偏差,一些人常会认为抽烟仅是学生的一个不良生活习惯,在老师、家长的眼皮底下大多不会抽,无伤大雅。事实上抽烟问题却比较严重地困扰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身体健康和学习进步,也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调查研究,摸清底细

有这样一些情况让我们感到学生抽烟问题必须进行教育。一是宿舍管理人员反映有学生在宿舍抽烟,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在厕所中发现了烟蒂,让我们感到学生在厕所抽烟容易将大肠杆菌等细菌吸入消化道,在健康方面有较大问题;三是社会人士反映学生在大街上吸烟,让我们感到抽烟学生在思想品德修养上存在问题。因而必须对学生进行戒烟辅导。

为了切实掌握实情,我们进行了两个层级的摸底调查:

层级一,调查目的――了解哪些学生有抽烟习惯,以便于有具体的辅导对象。为了取得信任,保证辅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告知家长、班主任老师和学生,抽烟是一种不良习惯,学校计划对抽烟学生进行教育(不处分),给予帮助,希望他们提供名单。我们在全校获得了有过抽烟历史的43个学生的信息。因而召集了这43名同学的会议,简单告诉他们抽烟对自身和他人的影响,戒烟实际上是我们共同的心声。采取策略性提问:你们第一口烟是怎样吸上的?许多学生都谈到是社会上的朋友或同学给的,于是我们让他们提供目前在校生中给他们抽烟的学生名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掌握到学校中有抽烟历史的学生78名,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4%。将这些学生都作为辅导对象。

层级二,调查目的――了解抽烟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有过抽烟历史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抽烟的缘由、抽烟的历史、抽烟的地方、资金来源、对身体、学习的影响等。

二、辅导原则

主要采用学生主体教育原则、尊重和理解学生原则、个别教育与整体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等,在辅导对象中按照自愿要求成立了由10名学生组成的研究性学习小组。

三、辅导方法

1.自我暗示法

这10名学生,对他们谈话,主要是利用自我教育与自我暗示的方法,对他们勇敢承担这项课题表示称赞,有勇气戒烟表示赏识,戒烟行为给予充分的信任,坚定了这些学生的戒烟信念。至此“吸烟有害健康教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式开始工作。

2.自述法

让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回顾自己所吸第一口烟的情景,并对吸烟历程进行反思,总结第一口烟给自己带来身心、学习诸方面的影响,并撰写对吸烟同学的“劝诫信”。通过自述,使他们比较真实地认识到自己抽烟的危害,内心开始走向阳光。

3.查询学习法

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上网和到图书室进行资料查询,了解吸烟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大家逐渐认识到吸烟室等于坟墓,吸烟埋葬前程、断送生命。就资料进行共享,制成讲座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怎样合作,也逐渐认识到通过集体的力量可以达到戒烟的目的。

4.讲座法

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作为主讲人开展了“吸烟有害健康”专题讲座。讲座分三部分,一是以数字、图表等形式阐述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对学习成绩的负面影响,对环境、自身经济等方面带来的问题等,使学生对吸烟有害有了清晰的认识;二是公布调查问卷分析意见,就我校学生抽烟现象进行剖析;三是公布研究性学习小组几名同学的“劝诫信”。通过讲座,奠定了戒烟的认知基础。

5.角色扮演法和行为处罚法

戒烟主要靠坚强的毅力,为了增强戒烟的决心,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医生边抽烟边给患有感冒的同学看病;老师边抽烟边给同学讲题;父亲教育孩子戒烟,但是孩子口是心非;“三岁孩子劝诫父亲戒烟;模拟在厕所抽烟等。让同学们进行讨论,老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学生普遍认识到抽烟是很不文明的行为;教师、医生在工作场合抽烟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父母让其戒烟,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父母很伤心;抽烟的学生往往结交行为不轨的人;为了后代也必须戒烟,不能不如三岁的孩子;在不卫生的地段抽烟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等。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同时采用了行为处罚法,用别人抽烟的不良行为刺激他们加深对抽烟的厌恶感,激发戒烟的情感。

6.讨论法

在学生对抽烟危害有清醒认识的前提下,组织学生探讨戒烟的办法。比较一致的看法:一是不去想;二是不带烟;三是不带买烟的钱;四是别人给的时候一定想抽烟的危害,从内心中拒绝烟,并学会拒绝抽烟;五是在家中明处不放烟;六是当想到抽烟时学会转移注意力;七是可以适当准备一些替代品;八是戒烟后不能二次吸烟;九是拒吸人生第一口烟;十是要有感恩之心。

7.行为塑造法和代币奖励法

从讨论中大家普遍认识到,戒烟是个心理问题,最大的困惑是一旦意志力不强,当别人给烟的时候,容易诱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认为可以请人来监督,以便于培养毅力,因而我们采用行为塑造法,一是动员有戒烟欲望的同学都签订戒烟承诺书,用信誉管理;二是每个抽烟者确定1~2名同学作为监督者;三是通过周记的形式,来说明戒烟后的感受和取得的进步。周记我们亲自过目,在与学生交流中同时还解决他们存在的焦虑、抑郁问题和交友问题,使其体会到戒烟的幸福,我们将取得的进步用代币做记载,并作为进步学生评选的依据,让正确行为给予强化塑造。

8.成果展示法

为了进一步做好工作,扩大戒烟的成果,我们让有志于戒烟的同学劝说其他同学戒烟,在学校举行禁毒教育的时候,提出禁毒从戒烟开始,并组织了各班级的戒烟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有的老师在班会课上做出了和香烟决裂的决定,同学们把他们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做出了“禁毒从戒烟开始”的研究性学习展板,展出了他们的承诺书,以接受家长、老师和同学的监督,展出了他们对抽烟危害的认识和戒烟的必要措施。

这个案例告诉了我们,对待学生心理问题,只要坚持生本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按照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规律,就一定能够取得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