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化传承: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功能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传承: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功能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等教育作为文化的继承、传播、研究、创新者,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作用。文化传承已经成为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建设,扬弃和创新功能。我国高等教育要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建设,大力促进公民意识培养。高校发展要立足于自身文化塑造,承担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文化传承;高等教育;功能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6-0010-06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其功能也在随之变化,文化传承就是应凸现的功能之一。无论是建立创新型国家还是强化国家文化软实力,或是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战略,都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发挥。与此同时,也只有强化我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才能真正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一、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功能的新理念

高等教育是国家知识传播和创新的重要方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民族未来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高等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学园。但是到中世纪后期,随着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剑桥大学等欧洲综合性现代大学的兴起,系统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开始形成。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更是开创了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先河,其创办人威廉・洪堡提出了包括“教学自由”在内的一系列高等教育原则。[1] 洪堡指出,大学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由人。[2]高等教育开始在在人类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主要载体。

就我国而言,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还是清代晚期以后才逐步建立起来的。近百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不断调整、发展与完善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功能也各有侧重。我国高等教育的最初阶段处于对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接触、引入和学习之中,其目的在于改变我国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培养掌握西方先进技术的人才,期待能够“师夷长技以制夷”。上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我国刚刚开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与国外工业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科技差距。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亟需大批技术性专业人才。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更为偏重技术性知识与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在一段时期内,我国采用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人文精神逐渐让位于技术主义。[3]从1951年到1953年,我国先后进行了两次院系调整,开始大规模兴办以工科为主、旨在培养专门人才的大学。[4]在此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培养技术性人才,缩小我国与工业国家的技术差距,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成为高等教育功能最基本的指导理念。[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社会结构、形态、社会价值体系、文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等教育在当代扮演着更为多元和重要的角色。现代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化、信息化时代,人类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和拓展,人类文化超越了种族、地域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相互交融、碰撞。特别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知识和文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前进的主要牵引力量。[7]知识与文化构成了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文化成为了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的承载者、研究者和创新者,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必须确立文化传承的功能新理念。

贯彻、发展文化传承理念,我国高等教育必然要完善、强化自身的文化功能。

首先,我国高等教育要发挥文化传播功能。现代大学不但要传授专业技术和知识,更肩负着提升国民文化素质,传播文化的重任。发挥大学在文化传播中的系统化特点,在校园内外传播优秀文化,将能够帮助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品味,从而达到人格的升华。

其次,我国高等教育要发挥文化整合功能。文化的整合功能包括对于文化的批判继承,对于文化的选择和对于文化的融合。如何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细致的梳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维护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是大学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李建华:文化传承: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功能创新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文化也逐渐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汇聚、交融。多元文化体系并存已经是当代社会文化形态的重要特征。大学要凭借专业性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化的研究方法对社会文化进行审视,剖析社会文化现象,提炼符合时展要求的文化要素。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中找寻文化间的内在联系和文化共识,通过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融合建立现代性的文化体系,是大学责无旁贷的职能。文化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更是大学的本质追求。[8]

再次,我国高等教育要发挥文化创新功能。高等教育既是知识传递的主要方式,更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文化的生命在于它不断地创新, 只有时时更新的文化才能源远流长, 历久常新。如果说基础教育主要的文化功能是文化的传递、传播, 那么高等教育在文化的选择与传递过程中则不断地批判旧的文化, 创造新的文化, 推动着整个社会文化的演进。”[9]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是构建创新型社会的基石之一。高等教育的文化思维本身就具有主动性、开拓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在文化创新方面有着天然的追求和得天独厚的优势。[10]

最后,我国高等教育要发挥文化引领功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积极发挥自身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对于社会文化的引领。大学对于社会文化的引领是现代大学担负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自19世纪开始,大学就逐渐开始从象牙塔向社会化的转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事务。19世纪中期,美国大学在《莫雷尔法案》和其工业进程的推动与影响下开始改革,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大学的新功能。[11] 时至今日,服务社会、参与社会事务已经成为美国大学录取新生的必要条件之一。[12]2007年,“美国大学和学院联盟”发起了“核心价值”项目,将社会责任融入大学教育核心价值体系之中。[13]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大学不能与社会隔绝开来。作为公共性组织,大学只有投入到社会的整体发展之中,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动力。在这种趋势中,大学也必然要担负社会文化方面的责任。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特色。与社会大众文化相比,大学文化具有前沿性、谱系性和高端性。大学作为先进知识、理念聚集的中心,是孕育新型文化内容、形成前沿思想意识观念的重要阵地。在人类历史中,大学一直扮演着文化引导者的角色,这与其崇尚学术自由、追求真理的内在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早在中世纪,大学所积淀的人文精神,以及大学中成长的文化大师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4]我国高等教育更是有着文化引领的传统,是我国思想观念发展的推进器。“为往圣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我国知识分子自古拥有的博怀。近代以来,从到改革开放,在我国每一次社会文化潮流的涌动中,大学都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现在,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的多元一方面为建设先进的、符合时展特征和趋势的优秀文化体系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另一方面对于保持民族文化、统一文化认识、净化文化内容提出了挑战。大学要立足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内核,广泛吸取健康的现代性文化要素,引领社会文化建设。

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作用的新定位

围绕文化传承理念,我国高等教育作用也需要重新定位。

其一,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要促进价值理性的回归。工业革命之后,科技的作用日益凸现,在创造史无前例的财富同时,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热衷亦超过了以往任何社会。工具理性随之得到充分发展,并且成为人类行为合理性最重要的来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发展,那些能够直接创造经济价值,或者与经济价值关系密切的学科一时间成为大学建设的重点,这些学科也成为高等教育的热门领域。而人文社会科学则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文化,特别是价值理性的退缩与工具理性的膨胀形成了巨大反差。人们对于工具理性、特别是科技理性和经济理性的过度追捧和依赖导致了严重的后果。科学技术的滥用,唯利是图所引发的道德危机,以及人类高消耗发展模式所带来的自然资源枯竭、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工具性的知识是人类改造外部生存环境、获得便利生活的方式和手段,但其并不必然为人类带来幸福的生活。科学技术和知识只有依托于文化的土壤之中,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技术的革新和飞跃,都离不开文化的培育和驱动。也只有通过人文视野,才能透过科学技术现象认识其本质。[15]文化与科技自古以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恰如泰勒所言,文化是一个复合性的整体,知识、技术、道德、信仰、艺术等都包含其中。[16]文化的发展是科技、知识、艺术以及人类所获得其它社会能力进步增长的根本保障。相反,离开文化的指引,单纯的技术本身具有着被滥用和误用的风险。英国学者波斯曼认为,科学技术在人们思想观念中扮演核心角色,一切似乎都在为工具的发展让路,人类社会进入了一种“技术垄断文化”的道路。[17]而这条道路无疑是充满危险的。上世纪60年代,由于实证主义的大行其道,道德哲学只关心道德律令中的语义和形式关联,却漠视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造成了人们在道德生活中的茫然。[18]只有摆脱科技对于文化的垄断,才能让人类生活重归正确的轨道。因此,高等教育应该人文社会学科与技术知识性学科并重,在教育、科研中突出价值理性的地位,以价值理性指引、规范工具理性,促使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文化价值回到社会发展、知识创新的中心位置,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繁荣。

其二,高等教育要培养高层次文化人才。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要为社会提供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满足社会建设需要的工具性人才,更要培养具有主体精神、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文化人才。文化传承最终是需要人来完成的。文化的传承一部分通过社会习俗、规则、传统而潜移默化在社会成员的日常行为、语言之中,另一部分则通过体系化的知识为人们所学习和认知。高等教育对象是社会高层次知识技术人才,是系统文化认知的主要群体。高等教育必须重视文化知识和价值理念的传授与研究,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将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融入人才思想道德培养之中。著名教育学家纽曼指出,现代大学教育应该重视一般知识的教育。这种一般知识就是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要培养学术精英,更要培养具有优秀道德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生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人才的培养,为人类整体带来高质量和高品质的道德生活。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文化观念错综交汇。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建设更需要具有正确价值观念、深厚人文情怀、高尚道德操守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所谓高素质文化人才,一是,必须具有基本的文化知识,特别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有基本的认知和了解;二是,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三是,具有优秀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四是,具有一定的综合知识,并且具备文化甄别和欣赏能力。

其三,当代我国高等教育要促进先进文化建设。对于社会文化建设而言,高等教育必须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构建先进的当代社会文化体系。在思想意识领域,马克思主义及其系统理论是我国的基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本身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19]高等教育作为系统性的知识研究机制,应该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的发展进程之中。随着社会价值体系的多元,以及各种思想的涌入,人们容易被不健康的思想意识观念所迷惑、或者误导。高等教育要发挥专业化知识优势,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当代意义以及具体实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并且在研究中不断推动马克思系统理论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进一步丰富理论体系。在道德价值领域,马克思主义伦理体系和我国传统道德思想是我国社会道德价值的主要来源和核心要素。一方面,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其文化选择功能,对社会各种道德现象进行中肯的审视和评价,对各种道德观念进行筛选和过滤。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要发挥文化创新功能,立足于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和传统伦理体系,建立符合当代社会特征,满足社会需要的道德价值和原则体系。大学的诞生就是社会变革和创新的产物,从而具有文化创新的内在气质和传统。[20]在大众文化方面,高校教育要发挥文化引导作用。高等教育是培养精英人才的基地,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平台。高校文化生活不仅要面对广大师生,更要具有社会视野,面向社会大众。大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本方面,也是最为复杂的组成部分。特别在当代大众文化中,对于高尚的回避,对于精英文化的拒斥,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是文化民主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因为文化的民主化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公众对于文化话语权的分享,对于文化权威的拒绝。但是,这种现象很可能导致庸俗文化的泛滥。缺乏正确的文化引导,大众文化就有流向庸俗文化的危险。高校要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大众化,坚定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大众文化建设。[21]

其四,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要推动公民意识培育。我国社会已经逐渐步入公民社会阶段,期待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其中,公民意识培育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文化任务。公民社会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第一,它是建立在高度自治基础上的社会模式,公民自治成为其主要的治理模式;第二,公民社会主要依赖于法律、规范和利益缔结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第三,公民社会是一种平等的社会,其中没有特权,追求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地位。因此,公民社会的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于以往社会文化的特质。第一,公民社会文化是一种理性文化,强调公共理性对于社会共同利益的共识;第二,公民社会文化是一种参与文化,要求社会成员认识政治过程,主动投身于公共事务;[22]第三,公民社会文化是权利型文化,强调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维护和捍卫。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对于公民权利私人性的强调对于近代公民权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形成了西方公民意识即权利意识 的传统。[23]公民文化的本质是政治文化,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社会成员对于政治制度的认知和情感,影响他们对于国家政治的忠诚。美国是最早在大学开设公民教育课程的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有20%的大学生选修了政府和公民教育课程。[24]我国旧有的社会文化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公民社会的要求。有学者甚至认为我国转型期出现了公民性的断裂,传统“私人性”社会中的家长制文化有着很强的惯性。[25]而以公共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对于公民文化有着非常迫切的要求。高等教育在传授知识、创新知识的同时,要致力于塑造公民人格,帮助树立公民意识。高校目前拥有数千万的青年学生,他们代表了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公民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其中,公民理性的培育是大学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公共理性是理性在公共领域的应用, 是平等公民就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探讨并平等交流的理性,是政治权力合法应用的理性, 也是公共精神的理性基础。”[26]通过知识培养和人格塑造让青年人更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公共性,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建立他们的公民理性,是公民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高校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主要阵地。在价值层面,现代大学所具有的自主精神、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意识等内在文化气质都与公民社会文化特征不谋而合。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将大学内在精神发扬、传播,推动公民意识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公民社会建设中所应发挥的另一重大作用。

三、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使命

文化属于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生活信念。现代社会的快速转变与发展却恰恰使我们处于一种尴尬的文化境地,如加塞特所指出的,以往的人们从未像我们一样在文化上落后于时代和时代的要求,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赋予了文明、或者文化更多的含义。[27]当代文化较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丰富、复杂。在传统社会中,受制于通讯、交通手段的限制,人们总是在相对狭小、封闭的生活领域中生活,遵循着相同的风俗习惯,分享着相似的生活环境。因此,大家更容易达成文化共识。而且文化间的交流远没有现在频繁,社会文化相对更为简单。而现代社会,文化间的相互聚集和碰撞迸发出大量新的文化内容,衍生出大量的社会文化和亚文化体系。大学包容、自由的学术精神为不同文化的汇聚、交流、作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大学知识专业性的特点,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相互作用总是在更深的层次中进行,表现、传达现代性的要素和信息。正因如此,高等教育对于文化的变革和发展有着更为敏锐的反映,对于各种文化的本质和内涵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高等教育在文化陈杂的时代,需要承担净化社会文化、提升社会道德的重要使命。赫尔巴特指出,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文化传递,任何教育都具有道德的力量。[28]高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在于,不仅使文化形态和内容被认知,并且在学术层面得到完整的保存,而且要让受教育者感受、内化文化价值,净化心灵。对于社会而言,高等教育要帮助社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建立与弘扬。高等教育是技术、知识的聚集之所,也是人类精神、道德的家园。我国大学要积极担负将文化价值转化为完满人性的职责,完成提炼、传播社会优秀文化价值的任务。

要完成提炼、内化文化价值的使命,大学必须重视其自身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大学文化是大学内在的精神和灵魂,是大学历史的沉淀和积累,是大学面向未来前行的本质动力。在当代社会,大学的内在文化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一方面来自于市场经济强势所带来的商业化趋势;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技术理性的过分膨胀。在商业化趋势中,大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商业价值侵入,大学的学术资源有被商品化的倾向。如果大学任由这种趋势发展,则将在追逐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丧失其固有的文化气质。更为严重的是,过度参与经济利益将阻碍大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社会生活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维系大学的批判、自由等宝贵精神。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所带来的人类生活的巨大变革,使科技理性备受推崇,其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日益突出,而人文理性则日渐式微。[29] “人文科学不是不关注现实的物质世界和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它主要不是对世界存在状态之‘应该如何’的主体构建。人文科学主要是力图透过客观世界, 去构造一个理想的意义和价值的世界。”[30]因此,人文理性和人文知识虽然以物质为基础,但由于包含诸多精神、价值和文化要素而不能都通过实证方法予以证明。不能通过实验证明的人文知识一度饱受质疑是否能跻身“理性”之门。[31]如果科技理性、或者工具理性成为指导大学发展的主要价值,大学发展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大学的主体价值将被极大削弱。在大学的发展中,必须重归主体性价值,注重内在人文精神的积淀和培育。秉承、发扬文化传统,是形成大学内在特质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大学创新能力、科研水平的基本前提。高等教育必须关注教育群体的文化品位、教育对象的文化培育以及教育机制的文化构建。教授是高等教育传授、创新文化的核心群体。提高教授人文素质,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是营造大学人文环境的基本要求。教授不能成为只具有技术知识和科技理性的工具,而应该成为传播、促进大学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文化主体。对于教授群体,要充分发挥他们求真、自由的学术精神,在追求“学术”的同时成为大学精神和文化的传递者。学生群体是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高校发展要突现人本精神,把促进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主旨。同时,高校在培养过程中要将学校文化融于教学课程设置和学生活动之中,多层次、多维度地加深学生对于学校文化的体悟和认识。高等教育还应该把学校文化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在学校管理中突现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

我国高等教育传承文化的另一重大使命在于复兴中华文化。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深刻厚重的文化根基,为我国民族的繁衍强盛提供强大的精神内核。但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强势传播,我国文化经历了自我反思、甚至自我否定的痛苦历程。时至今日,西方文明所宣扬的价值观,伴随着商品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全球蔓延几乎渗透到文明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些价值观以及文化要素对于民族文化既提供了交流、借鉴的对象,也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对于西方习俗和行为方式的模仿和引入则可能动摇隐含在日常生活之中的民族文化模式,使民族文化面临危机。[32]

目前,文化已经成为决定国家、民族发展、前途的决定性力量。中华民族的复兴除了经济的富饶、军事的强大,更有赖于文化复兴与昌盛。大学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且有着对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专业知识团队,是民族文化宣扬、研究、创新的主要基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要着眼当代世界文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将民族文化置于世界文化广阔的视域之内,促进民族文化与其它文化的交往与交流,将时代精神、文化历史特质融入民族文化之中,赋予民族文化新的内涵和活力。大学文化本身就具有现代性的维度,富含着时代精神和现代文化要素。[33] 高等教育要借助现代文化的传播、展现方式传承民族文化,以现代价值使民族文化得到有益的丰富和扩展。我国的民族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世界中要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中华文化的和谐输出相结合,以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为载体,为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提供坚实的平台,完日新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子江. 论学术自由[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8):26.

[2]孙兴周. 威廉姆・洪堡的大学理念[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1.

[3]舒扬. 关于大学人文精神构建的论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2(7):26.

[4]刘茗,王鑫. 建国初期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J]. 辽宁教育研究,2003(11):55.

[5]胡娟娟. 建国后高等教育学习苏联模式的回顾和历史教训 [J]. 改革与开放,2009(12):192.

[6]杜斌. 关于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哲学思考[J]. 兰州学刊,2011(6):195.

[7]兰明. 试析文化冲突背景下的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J]. 理论界,2007(11):137.

[8]许士荣. 大学文化――追求、冲突与引领[J]. 中国高教研究,2007(9):91.

[9]张传燧,岳喜凤. 从“师说”的传道思想看大学教师的文化使命[J]. 现代大学教育,2005(5):37.

[10]刘六生,王飞. 文化引领:大学职能的回归与进路[J]. 中国高等教育,2010(5):28.

[11]杨桂华. 大学理念与大学发展战略[J]. 中国高教研究,2010(11):13.

[12]孙景欣. 就美国大学生入学标准谈服务社会的理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J]. 继续教育研究,2010(1):146.

[13]李灿. 论现代大学的第四职能――文化引领[J].黑龙江教育, 2008(4): 8.

[14]易显飞. 技术现象学、经验转向与技术文化――伊德的技术哲学评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84-85.

[15]王剑,赵玉娟. 大学文化的追根溯源[J].文化学刊,2009(7):28.

[16]波斯曼,N.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 何道宽,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7-30.

[17]徐飞.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5):49-52.

[18]李建华,牛磊. 罗尔斯正义理论拒斥功利主义的伦理反思[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36.

[19]任剑涛. 创新文化视野中的大学精神[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4.

[20]孙亮.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3):15-16.

[21]张钦朋. 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述评[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69.

[22]李建华. 权利意识: 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J]. 现代大学教育,2002(3):23.

[23]邱志斌,史正宪. 论当前我国的公民文化建设[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4):96.

[24]希特,D. 公民身份――世界史、政治学与教育学中的公民理想[M].余慧元,译.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166.

[25]马长山. 公民性塑造:中国法治进程的关键要素[J]. 社会科学与研究,2008(1):3.

[26]谢金林, 王晓玲, 李建华. 公共理性: 现代执政党伦理建设的理性基础[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545.

[27]加塞特,A. 大学的使命[M]. 徐小洲,陈军,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7.

[28]徐广宇,文化使命:现代大学不容遮蔽的一项基本功能[J].求知,2008(9):14.

[29]仪垂杰. 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N]. 光明日报,2006-10-28(7).

[30]李建华,胡训军,周谨平. 论人文科学的学科特质和体系分层[J]. 现代大学教育,2004(6):6.

[31]周茜. 现代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培养[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7):27.

[32]吴叶林.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大学功能探析[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8):32.

[33]王国有. 现代大学精神的现代性[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