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产奶牛蹄病的发生与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产奶牛蹄病的发生与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奶牛的蹄是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具有运动和支持体重等功能。健康的蹄是实现奶牛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全国推广小区奶牛舍饲,运动场的面积越来越少,同时不断提高奶牛产奶量,导致奶牛蹄病的发生也随之上升。奶牛产奶量越高,蹄病的发生一般越严重。蹄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奶产量下降、繁殖效率低下、饲料报酬低、淘汰早以、治疗费用大等,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临床症状

当奶牛发生蹄病时,主要表现为行走和站立姿势不自然,蹄部出现红、肿、热、痛,跛行,运动障碍。急性病例表现为患牛蹄红肿、发热,不愿站立和运动,步态强拘,喜趴卧,卧地时患病蹄外展,严重时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泌乳量减少,叩诊敏感、疼痛。慢性病例全身症状轻微,有的表现为食欲不振,产奶量下降,不愿站立和运动,喜躺卧,行走时出现跛行症状。

2发病原因

2.1管理方面

奶牛长期站立在水泥地面上,使蹄部的角质过度磨损,而致蹄底发生严重挫伤。当奶牛蹄部损伤产生疼痛加之长期站立在淤泥及水中时,就会促使蹄部的角质软化,如在这时蹄部已经受伤,则就会使伤口进一步受到污染,而致病情加重。雨水较多的季节,圈舍湿滑,运动场粪便淤积、发酵,卫生条件差。牛蹄长期浸在污物中,使蹄角质软化,耐磨性、承重性以及抗病力均降低,易发生蹄病,甚至使肢体发病。如饲养环境过于干燥,也会使奶牛发生蹄裂。圈舍阴暗潮湿,通风不畅,氨气聚集,氨可分解质蛋白,蹄底变质呈粉末状,即可能出现临床上常见的“粉蹄”。圈舍过小,易使前蹄内侧趾角质过度形成,出现过长趾或蹄裂。饲槽过低,奶牛呈前倾且两前肢叉开的姿势采食,使其内侧趾受力大于外侧趾,久之则发生蹄病。因采精、修蹄不当及相关设施不合理(如过道的角度太小,奶牛转弯时使蹄摩擦或受力过大,也可引发蹄病)。运动场凹凸不平、有尖锐物或坚硬的棱角,易使牛蹄受损而引发蹄病。长途运输等也能影响牛蹄的正常机能,诱发蹄病。日常对牛蹄的洗刷、护理、药浴以及季节性修护等工作做得不够也可导致蹄病发生。

2.2营养方面

日粮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过高,导致乳酸菌数量剧增,瘤胃内pH值下降到5.0以下,使革兰氏阴性菌大量死亡,继而产生大量内毒素和组胺。内毒素和组胺可影响蹄部的微血管循环,引起蹄部肿胀,导致蹄组织的软化和畸形,进一步引起蹄底溃疡和蹄踵腐烂。日粮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可引发骨质疏松,导致蹄病的发生。饲料中其他矿物质的缺乏也会致使钙、磷代谢紊乱,引起骨质疏松。高钙、高磷也会对锌等元素起拮抗作用,而缺锌会影响蹄部的角质化,也容易发生腐蹄。日粮中缺乏铜、碘、锰、硒等,或钼、硫、硒的含量过多,也会诱发蹄病。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D、E和烟酸或维生素A、D不平衡也可引发蹄病,尤其缺乏维生素D是引发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干物质采食量下降时,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相对不足,导致营养供应不足,也可引发蹄病。纤维采食不足,影响奶牛的反刍和流涎,瘤胃缓冲机能降低,也可引发蹄病。奶牛采食霉变饲料,有毒物质可通过引起奶牛的过敏反应而诱发蹄病。高蛋白质的日粮结构也易引发蹄病。

2.3遗传方面

奶牛的体型和品种也与蹄病的发生有关。奶牛蹄部性状遗传力为0.6,且与生产性能呈高度正相关。不同品种的牛,蹄病的易感性也各不相同,美国、加拿大黑白花牛蹄病发生较少,红白花牛次之,荷兰黑白花牛发病最多。因此,蹄病的遗传性已愈来愈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

2.4应激方面

当奶牛受到外界惊吓刺激,尤其是受到鞭打时,易使奶牛运动异常,甚至摔倒,造成蹄部损伤,引起蹄病。

2.5其他方面

蹄形不正,如广蹄、低蹄、倾蹄或蹄铁不正等,均可诱发蹄病。有的高产奶牛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致使机体的抗病力降低,体弱,继而引发蹄病。高产奶牛因其各器官、系统长时间地超负荷运转,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体虚,蹄部易受损发病。再者,蹄病的发生也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

3防治措施

3.1预防

3.1.1运动场应排水通畅,无积水现象。集约化奶牛场,运动场可用侧立的机制红砖铺制而成,不能用炉渣、生石灰等作垫料。保证牛床的舒适度,宜使用沙子、稻壳或橡胶垫等作垫料,不宜用水泥地面。铺置水泥通道时,其表面不能过于光滑,以防奶牛摔倒;也不能过于粗糙,以防蹄的过度磨损。奶牛每日的躺卧时间保证在12~14h,同时每日也要保证一定的运动量,保证至少上午1.5h、下午1.5h的运动时间。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杜绝传染病的侵入和发生。加强奶牛舍内外的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理运动场和牛舍的粪便、污水、石子和尖硬物,保持地面的平整、干燥、清洁,防止蹄底损伤。每月对环境消毒一次。每日刷拭牛体,保持牛蹄卫生。冬季用毛刷刷蹄,夏季用清水冲洗牛蹄。每天认真观察牛群,发现奶牛肢蹄有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1.2合理配制日粮一定要保证日粮科学、合理的供给。按各生产阶段的不同需求,掌控好精、粗饲料的饲喂量,防止营养水平过高,严防为追求高产奶量而随意增加日粮中精饲料的比例。坚持正常的饲养管理制度,不能突然变更饲料或饲养管理制度。谷物精料加工时颗粒大小匀称,不可过细。同时,也要满足奶牛对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的正常需求。另外,还要注意日粮中阴阳离子的平衡问题。为了保证瘤胃内pH值的相对稳定(6.2~6.5),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定的缓冲剂,如碳酸氢钠等。

3.1.3加强管理,选择蹄形及蹄质较好的种公牛,淘汰肢蹄有严重缺陷的母牛,同时也应对蹄的背长、斜长、蹄踵长及四肢位置进行选择。

3.1.4树立爱牛如子的思想,禁止鞭打奶牛,同时牛舍和运动场不能过小,应按标准设计,以保证奶牛具有足够的运动范围。提供能够最低限度减少奶牛蹄部扭伤的设施,行走通道拐弯处的角度宜缓不宜过急。

3.1.5做好蹄的保健工作①修蹄。每年至少对奶牛进行2次修蹄,最佳时间为分娩前1个月左右和产后4个月左右。②护蹄。将牛床铺盖防滑的橡胶块。③浴蹄。将一定浓度的消毒药液(如福尔马林)放在奶牛进出的水池内,使奶牛经常经过,以达到预防、改善或治疗的目的。④喷蹄。每周或隔日用10%硫酸铜溶液喷蹄部和趾间皮肤1次,对控制蹄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3.2治疗蹄病的治疗应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3.2.1对于蹄变形奶牛,应及时修蹄护蹄。

3.2.2对于腐蹄病的奶牛,首先用清水或2%来苏尔溶液洗净蹄部污物。如仅限于皮肤的轻度腐蹄病时,用3~5%高锰酸钾羊毛脂软膏;蹄部肿胀,跛行明显时用1%高锰酸钾液进行浴蹄。对坏死组织需进行手术清除,用3%过氧化氢液、1%高锰酸钾液或1%木焦油醇消毒液冲洗,然后撒布碘仿磺胺粉(1:5)、硼酸高锰酸钾粉(1:1)、硫酸铜水杨酸粉(1:1)等,外用浸有松馏油或3%福尔马林酒精溶液的纱布、棉花压紧患部,绷带包扎,5~7天处理一次。腐蹄病若侵害趾关节化脓时,须采用截趾术。对急性蹄病出现全身症状时,采取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