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副刊是报纸值得经营的品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副刊是报纸值得经营的品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副刊之所以是值得经营的品牌,是因为和报纸新闻相比,它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知道,党报有党报的个性,都市报有都市报的个性,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同级的党报和党报之间、都市报和都市报之间,作为同类报纸又淡化了它们的个性。在“厚报时代”,资讯的透明和传播手段的快捷,使地方报纸和全国其他报纸一样,每天刊登着相同的国际、国内新闻,另一方面又和本地报纸一样,刊登着相同的本地新闻。在报业竞争中,一些具有开创性的报纸虽然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新闻栏目,但这些栏目很快又会被其他报纸克隆仿冒。个性是产生品牌的关键,但现代报纸依靠新闻标举其独家个性的困难越来越大,报纸依靠新闻产品创立品牌的空间越来越小。相反,副刊超越新闻必须依赖新闻事实的局限,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有相对宽广的发展空间,因而更容易办成报纸的品牌。

副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

从1897年11月24日《字林沪报・消闲报》诞生起,中国报纸副刊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从副刊草创时期刊登的旧体诗词、笔记小说,还是后来形成的副刊文体――杂文和小说连载,副刊同传统文化、时代精神紧密地发生关系。经济日报总编辑冯并在《中国文艺副刊史》中给副刊的定义是:“副――佐于报纸,副而成其为刊――有相对独立的编辑形态。”副刊“相对独立的编辑形态”关注的更多的是精神实质和当下意识。冯并说,在过去的100多年中,中国的副刊大致沿着两脉发展下来,一脉是把副刊的文字看作是“给看官们时时把玩的东西”,一脉是把副刊看作为现实、为人生服务的园地。作为“给看官们时时把玩的东西”,副刊以其娱乐消闲功能,抚慰了一代又一代苦难而忙碌的心灵,从鸳鸯蝴蝶派小说,到武侠文艺作品,副刊不仅没有影响到报纸新闻的发展,反而推动了报纸的广泛发行。从为现实、为人生服务方面来看,副刊更是创造了无数辉煌奇迹:从鲁迅的《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到冰心的《寄小读者》、夏衍的《包身工》,再到的《沁园春・雪》,从鲁迅杂文的开创,到金庸武侠小说兴起,再到报告文学发展,如果没有报纸副刊,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该是多么黯淡无光;如果没有报纸副刊,一部中国报业史该是多么黯然失色!在过去的100多年中,副刊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报纸文体,开创了一代又一代的报纸文风;一代又一代的报纸灭亡了,但是那些灭亡了的报纸因它们的辉煌副刊获得了永生。有人说,报纸副刊除了提供娱乐休闲之外,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标杆、心灵的境界和情感的升华。许多轰动一时的东西大都随风而逝,而一些平平淡淡的副刊文章却留有余香。副刊赋予了报纸文化的内涵,赋予了报纸精神境界,是报人社会情怀的展现。所以新闻学学者方汉奇说:“每一个打算办好报纸的人,都必须同时办好它的副刊。”

副刊可以和新闻正刊互动和互相促进。

早期的报纸之所以开辟“给看官时时把玩”的副刊,就是想借助副刊的娱乐休闲功能推动报纸的销售。所以在旧时代的上海,报纸上刊登着张恨水的鸳鸯蝴蝶小说,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香港,报纸上刊登着金庸的武侠小说。市场经济,直接催生了报纸副刊的大众化;报纸借助副刊的大众化,推动着报纸的发行。可以说,如果没有金庸的武侠小说连载,就没有香港《明报》当年的发行奇迹。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具备和新闻正刊一样的传播功能。适合大众阅读的新闻正刊带动报纸副刊的发行,适合大众阅读的报纸副刊也往往带动报纸正刊的发行。报纸的正刊和副刊对报纸的发行是相互促进的。当上世纪20年代,读者争读《京报》、《晨报》、《民国日报》、《事实新报》副刊的时候,很难说读者就不去阅读那些报纸上的新闻,同样当今天的读者阅读报纸上的新闻事实时,很难说就一定厌弃报纸的副刊作品。只要刊登的是好东西,不管是新闻作品还是副刊文章,都一样会受到读者欢迎。

和新闻正刊相比,副刊赋予报纸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厚的地方文化。

和新闻的接近性原则一样,副刊同样也有接近性的问题。副刊的接近性不仅要表现在时代精神的接近上和阅读趣味的接近上,也要表现在地域地理意义上的接近上。报纸的地域不同,副刊的面貌也应当不一样。上海报纸的副刊充满了上海的格调,天津报纸的副刊充满着天津的气息。所谓报纸的“京派”、“海派”在副刊上都有深刻的体现。实际上,凡是地方文化丰厚的地区,往往有着与其地方文化相适应的报纸副刊。《解放日报》的《朝花》、《文汇报》的《笔会》、《新民晚报》的《夜光杯》,虽然风格不同,但都体现出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风度以及海派文化渊源的自信,《天津日报》的《满廷芳》和《今晚报》的《今晚副刊》、《羊城晚报》的《花地》和《广州日报》的《每日闲情》,也都展现了天津和广州地方生机勃勃的都市文化情怀。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报纸改版、扩版以来,全国不少地方报纸的副刊被压缩了版面、减少了刊期,甚至停止了出版,但是上海、天津、广州等地的报纸副刊版面不但保留了下来,有的甚至还得到了扩充,这与当地报人乃至读者所持有的文化自信是一致的。

副刊能够为报纸的发展储备别样人才。

中国报纸一开始就有文人办报的传统,中国报纸的副刊传统可以说是文人办报传统的结果。和西方报纸相比,文人办报使中国报纸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那种简单的信息荟萃,而是承载了文化使命、寄托了人文思想。但是,随着社会和报业的发展,中国报纸的文人办报传统逐渐向专业人办报转化。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报纸副刊的大衰败,本质却是文人办报传统的衰落。文人办报传统的衰落推动了副刊的衰败,副刊的衰败又推动了文人办报传统的衰落。在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全国各地的报纸却没有了昔日人文荟萃的景象,报界早已失去了像鲁迅、沈从文、孙伏园、张恨水、黎烈文、萧乾、夏衍、柯灵、孙犁、金庸那样的人物,报纸日渐成为没有人文传统和精神内涵的易碎之纸。所以,保留副刊品牌、经营副刊品牌,不仅可以为报纸吸纳保存别样人才,也是使得100多年以来的文人办报传统和100多年来中国报纸所贯穿的人文精神得以延续的需要。这些对于报纸的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单位:郑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