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凤城遗韵 第6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凤城遗韵 第6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74岁的杜锦章是这条老街上有名的好人,父辈在老街上以开茶馆为业。现在的他,白天在离家不远的法光寺张罗香火,以获取微薄的收入,下班后,和老伴儿在家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太过寂寞的时候,老杜会操起那把自制的二胡拉上一曲,把对往事的回忆融在略带凄凉的二胡声中。昔日热闹繁忙的老街,留给老杜的只是一种久远的记忆,眼前的萧条和颓败,让他伤感之余又有一丝无奈。

余东古称余庆,它的另一个名字叫“凤城”。它不像通常的中国古城有宽大的中轴线,对称的两厢布局。这条中心古道曲折蜿蜒,两厢大小不等,城内建筑呈分散状排列。在古城的西南和东北方向,曾各有一个用于躲避海潮侵袭的高大土墩,并有道路与古城相连。从高处俯瞰,古城布局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因此,就有了“凤城”的来历。

张祖艺是住在余东的一名退休教师,祖父张兰轩是清末的秀才。张祖艺十年前就离开了她的小学教师岗位,现在与97岁的父亲还住着祖父当年留下的老房子里,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家后面的江海成大饼摊为父亲买早点。江海成,16岁开始学做大饼,到现在已经做了70年了,凌晨四点多,86岁的江海成就已经忙碌起来,一年四季,每天的这个时辰他都得准时起床,点火生炉,制作他家的传统早点:芝麻大饼。古镇上,多少人的早餐都是喝着白粥,就着江海成大饼。江海成说:“留在老街上的全是一些老人,因为房子太旧,年轻人都不愿住在这里了,饼店的生意也自然没有以前那门红火。”张祖艺说:“前些年,我也住到城外去了,现在要照顾父亲,才又回到老街上来,老街早就不是当年的样子了,越来越破旧。”

这个被称为老街的地方,是海门余东镇的一条明代古街,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至今仍保留着近一千米长的石板街道。两侧的建筑以明清时期的遗存为主,尚存400多间不同风格的古老房屋。有的建筑因年久失修,早已坍塌为一堆瓦砾,断垣残壁之上,已爬满了绿色的青藤。

上世纪八十年代,古镇上的一些居民开始对日渐破损的房屋进行修缮,因缺少专业的设计与规划,修缮以后的房屋成了古镇一道另类的风景。之后,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对居民的自行修复行为进行了干预,并对古城周边的建筑规划及时进行了调整,拟订了相应的保护措施。2006年,古镇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已被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粗犷豪放的歌声,问了才知道,这歌声在当地被称为“通东号子”,是旧时渔人出海捕捞时,在海上传递生命信号并相互鼓劲的劳动号子。而余东城离大海20多公里,为什么却存有海洋的记忆?

据史料记载,大约1300年以前,今天的海门一带仍是一片海洋,长江入海挟裹着大量泥沙,年复一年地将海岸向大海延伸,日久天长,沿海一带出现了陆地,余东便有了最早的土地。随着土地的滋长,它逐渐远离了大海,所以,今天的余东仍保留着当年从海上飘来的渔歌号子。

因拥有面积巨大的海滩,一个与海洋有关的古老产业——煮盐业,也在那个时代诞生了。远在唐代,这处滨海之地就是两淮盐业的重要盐场,至明清时期到达鼎盛,所产盐号称为“吴盐”。古时的盐业生产和盐税收入是一个王朝重要的经济支柱,这使得产盐区在那个年代扮演着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

盐业的迅速发展,使这里人丁兴旺,商贾云集,于是,一个早期的盐业集散地在此形成,至明代洪武年间,积攒了原始资本的盐商开始圈地造城。记载中,至明代中期,余东古城已初步形成规模,盐民和各路商人开始在城内定居。城外密布着数十口盐卤井灶,为盐产交易的配套设施已一应俱全。

徽商是最早进入余东的商人群体,最初,操纵着余东的盐产交易,随后,晋商、浙商等也相继介入,一时,规模不大的余东城内,拥有了上百个商号和数以百计的各种店铺。

范少卿是徽商中较有影响的人物,在余东建城以前,其祖上已移居此地经营盐业。此后,在他的悉心打理下,盐店生意十分红火。古街上现今还有一栋房子,是范少卿当年的私宅。

石板街道的两侧,很多古老的建筑都与盐的历史有关。钱粮房,是旧时官府设在产盐区的纳税机构。自明朝兴建盐场以后,地方官府开始在余东设立中心纳税场所。余东的钱粮房,前后存在了400多年,后来,虽几经迁址,却一直管辖着南黄海沿线近1300平方千米范围内的产盐区域。直至1929年,红十四军进驻余东,才被当地民众焚毁。

环绕古镇的一条运盐河,是古时余东的水上运输通道,开凿于公元905年,主河道全长30多千米。它最初的功能是用于盐的向外运输,后来,又成为吕四至南通的水上客运通道。它在流经余东时,古镇的东、西、北三面被运河环绕,因此也是古镇当年的护城河。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盐码头,古称“余东盐埠”,尚存于运河南岸。昔日岸边忙碌的挑夫与运河中南来北往的舟楫,曾构成古老余东商业繁忙的一幅画图,而今,流水依旧在,运河岸边却只留下悠闲垂钓的渔翁了。

盐业的发达也带动了百业的兴起。根据记载,自明代以后,余东已确立了通东地区工商业中心的地位,除食盐交易以外,冶金、食品、纺织业都十分发达,城内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交易十分繁忙。据考证,南通地区著名的蓝印花布,其发源地就在余东。通东地区最早的出口贸易也是从余东开始的。古时,余东出产一种名叫“芙蓉布”的轻纺织品,它的制成品“芙蓉衫”和“芙蓉巾”,曾大量出口东南亚,很受当地人民的欢迎。

在岁月的长河里,谁也说不清古城中发生了多少的悲欢故事,许多古老的房屋,在岁月的更替中已几易其主,他们的主人最早的名字也已随东去的流水不知所踪,留给后人的只有一些依稀的传说。

古城中有两口明代时期的水井,临街相对,水质清澈甘甜,犹如古城一双明亮的眼睛。相传,在明代嘉靖年间,有两位不知姓名的姑娘,她们是某大户人家的一对女儿,嫁到城内后,分别打造了两口水井,供乡邻一起使用,后人称之为“姐妹井”。600多年过去了,古城内不知有多少人曾饮用过这里的井水,今天,“姐妹井”仍在滋润着他们的后人。关于古井来历的传说,正慢慢地演变为一个美丽的神话。

今天,古老的巷子里,生活着的都是到了人生暮年的老人,他们淡定、从容,就像这古城苍老的容颜。这些老人和古街一起构成了一道特别耐人寻味的风景。然而,也正如这小巷深处盛开的花朵一样,那些历尽了人间沧桑的人们始终都在追求着生活的和谐与完美。

老人们也非常希望能把对老街的情结传递给他们的后人,让远在他乡的儿女们能记住故乡,记住这条祖辈生活的老街。每一年,老人们的儿女回到老家时,他们都会带着儿孙们在老街上走上一回,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述老街上永远都说不完的故事。

日暮时分,古城余晖尽染。夜色降临,古城灯火点点,一片宁静。这就是凤城,一个曾给过许多人祝福,同时又让许多人愿意为之守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