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乡土人离不了的农户档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乡土人离不了的农户档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天下黄河富一套”。1997年,位于河套平原上的内蒙古五原县和胜乡的“乡头”们,面对农村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深深感受到仅凭天赐黄河致富,已成为历史。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带领农民致富达小康的重任,让时任乡党委书记的王世兵认识到全面掌握和了解全乡农户生产生活的必要性。而与时任五原县档案局局长张润娥的一次偶然相遇,让王书记找到了一把摸清家底的钥匙,也拉开了和胜乡建立农户档案的序幕。

他们的做法是:

首先,统一认识,加强领导。为了使农户建档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乡党委多次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乡党委书记王世兵对农户建档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不断进行宣传,使三级干部统一了认识。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负总责,乡长任组长,各包村乡领导和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农户建档领导小组,层层负责,责任到人,为农户建档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其次,精心研究建档内容,确保农户档案能充分反映农户的基本情况。乡党委、政府邀请县档案局的业务人员到乡里,认真研究,并咨询宣传、计划生育、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最终确定了农户档案的建档内容。农户档案记载的是每户家庭人口、财产、收入、种植、养殖、计划生育、普法学习、文明建设等情况,这些情况分别统计在六张表格中,表格共涉及26个大项,123个小项,能够反映每个农户生产、生活的全貌。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5年3月,乡党委、政府根据需要,在原表格中又增加了一些具体内容和统计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农户档案的内容,如家庭财产中增加了运输汽车、电脑、移动电话、家用小轿车等项目;种植业中增加了蓖麻、番茄、草等项目;农户负担及费用中增加了粮食直补项目;计划生育中增加了独生子女奖励费项目。每户除统计表外,又增加了家庭成员照片。

第三,深入农户调查核实,确保档案内容真实可靠。建立农户档案之初,乡党委、政府将全乡40个行政干部全部派出,以村划片,以人定社,确定“一个干部一个社,谁出偏差谁负责”的原则。各包社干部深入农户,逐户逐项核实登记,保证了农户档案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农户档案建立后,每年年初乡干部都要逐户进行一次登记,使农户生产、生活变化情况得到及时反映。

第四,制定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有效利用农户档案。农户档案以户为保管单位,一户一卷,按社排列,编制有案卷目录。为了进一步规范农户档案的管理,乡党委、政府于2004年制定了《五原县和胜乡农户档案管理办法》,对农户档案的收集、归档、保管和利用提出了要求。

经过全乡各级干部的努力,到2000年,全乡2642户农户全部建档。农户档案由乡档案室统一保管,乡党委书记亲自分管档案工作,配备专职档案人员,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管理制度。目前,乡档案室共有档案资料11193卷(册),其中文书档案875卷,会计档案396卷,婚姻档案923卷,人事档案444卷,土地承包档案2597卷,农户档案4667卷,各种资料1235册。

随着农户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农户档案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步显现出来。乡档案室每年根据农户档案记载的数据,形成了各村社历年种植业、畜牧业及其他产业对比分析表、各村社历年收入负担对比分析表,同时统计出各村社历年各种产业重点户名册,并及时提供给乡党委、政府,为乡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在谈到农户档案的作用时,现任乡党委书记张利平高度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1. 它给养殖业大户建立了“户口簿”。农户档案中反映了全乡各村各社的养殖业大户情况,乡里把每户家禽的饲养时间、品种、肤色、体重、防疫、效益等情况都进行汇总分析,提供给畜牧科技人员,使其在管理、防疫时有的放矢。全乡防疫密度连续五年达到100%。

2. 它给计划生育工作记了“明白账”。农户档案的建立为全乡的计生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全乡每年将育龄妇女进行排查登记,建立专门档案,包括育龄妇女结婚证、身份证、户口簿、计生服务证、孕检证等,使每位育龄妇女早知政策,自觉计生,若遇到借故不自觉执行计生政策的育龄妇女,他们通过查阅农户档案,取找有力证据采取措施,加以防范。该乡充分利用农户档案来推动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县第一。

3. 它给特困户、优抚对象送去“温暖卡”。农户档案的建立,使该乡30多位建国初期的老村社干部、18名优抚对象、80多个特困户及20多户军烈属的基本情况一目了然,每逢民政部门救济慰问或乡党委、政府元旦、春节走访慰问时,他们都事先查阅其档案,掌握真实情况,依照政策规定把党的温暖送到特困户、优抚对象的家中,真正体现了一份档案一份真情。

4. 它给全乡百姓服了“安居丸”。乡党委、政府在“三五”、“四五”普法中,依据农户档案,列表造册、集中培训。全乡有5600多名中青年农民接受了普法教育,增强了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全乡连续八年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净化了社会风气,改善了社会环境,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乡司法所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和胜乡被评为自治区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5. 它给全乡百姓谱写了“科普”调。乡党委、政府以科技兴乡为目标,在全乡中青年农民中开展科技兴农、科技兴牧培训竞赛活动。一方面依据农户档案记载的基本情况,分层次、划类别、有重点地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送到职业技术学校进行系统学习,以弥补文化知识欠缺问题。另一方面将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青年农民选送到盟、县党校、农广校进行科技知识技能学习培训,以此培养成为全乡各级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

6. 它是选用优秀人才的“活参谋”。农户档案的建立,使乡党委、政府对各村社人员的年龄、学历等基本状况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为选用配备村社干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提供了依据。2000年以来,乡党委以农户档案为基本依据,经过组织严格考核,共选用16名村社干部,培养了55名入党积极分子和11名妇女计生干部,既优化了知识、年龄结构,又保证培养选用了高素质人才。

7. 它是劳务输出的“资料库”。近年来,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劳务输出问题日益突出的新形势,乡党委、政府组织三级干部对全乡剩余劳动力进行摸底登记,并将登记材料归入农户档案,乡里据此制定劳务输出长远规划,使全乡每年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安排一些剩余劳动力,实现了“让剩余劳动力走出去,让农民多渠道增收”的目标。几年来共输出劳力2736人,人均年收入7800元左右。

8. 它给全乡远景规划勾画了“蓝图”。农户档案的建立,使乡党政领导决策时情况明、底子清,特别是在实施重大开发工程项目中,诸如道路建设、乡村规划、农田开发、产业结构调整、渠系配套等涉及长远发展项目上,以农户档案为依据,以保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为出发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注重实效,力求建设一项,见效一项,既不图急功近利,又不劳民伤财。

由于农户建档工作突出,效益显著。1999年,和胜乡档案室被授予全国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受到国家档案局的表彰。2004年6月,自治区农牧业、农村牧区档案工作现场会参观了和胜乡的农户档案,和胜乡党委在会上介绍了开展档案工作的经验。

张利平书记告诉我们,农户档案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党的决策离不了,农民增收增效离不了,农村社会稳定离不了”。现如今,和胜乡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更加重视农户档案,农户档案也必将在和胜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局 0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