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首富作家余秋雨的爱情苦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首富作家余秋雨的爱情苦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秋雨和马兰是众人眼中典型的才子佳人配,可余秋雨并不“笑纳”这个美称,他说:“我们现在的状态比古代的才子佳人更幸福。马兰不是仅仅看重我的才,而我也不是仅仅看重她的貌。”

黄梅熟落、马兰花开

马兰出生在安徽省太湖县,她的父母希望她像电影《马兰花开》中的小兰那样勤劳朴实,所以给她取了这个名字。受家庭的影响,13岁的马兰也选择了黄梅戏这条道路。

刚上艺术学校时,马兰是个十足的“胖妞”。看到其他同学穿着漂亮的练功服演小姐、公主,而自己却只能演老太太时,她心里充满了自卑。为了减肥,整整3个月,马兰只吃面条,没有吃一粒米;她还常常在半夜三更的时候偷偷一个人赶到练功房去练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安徽省艺术学校毕业后,马兰被分配到了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第二年,马兰就迎来了她艺术上的第一个春天。在香港,马兰主演了黄梅戏经典曲目《女驸马》几乎是一夜成名,她迅速成为黄梅戏的头牌女演员。1989年,马兰更是凭借电视剧《严风英》在艺术上取得极大成功,一跃成为中国最知名的黄梅戏演员。

一本著作、两下结缘

余秋雨40岁时,马兰24岁。当时余秋雨已经是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但在民间的名气却远逊于马兰。

曾有一位前辈赠送给马兰一本余秋雨著的《艺术创造工程》,她一气读完,立刻被书中的睿智和学识深深吸引。她想:这本书的作者肯定是一位阅历丰富、满头白发,甚至可能带着点学究气的老先生,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倒是很想认识这位余秋雨老先生。不久,马兰去上海演出《遥指杏花村》,怀着忐忑的心情,她打电话邀请余秋雨去看。

在《遥指杏花村》演出谢幕时,马兰四处张望,盼着那位“满头白发、带着点学究气的余秋雨老先生”出现。这时,一个中年人健步登台嘹亮地招呼她:“嘿,马兰,我就是余秋雨!”

其实,余秋雨对马兰也仰慕已久,两个互相倾慕的人走到一起,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呢?马兰说:“我和余秋雨在一起的感觉非常奇妙,我和他就像在上辈子就结过婚一样,而今生要做的只是完成前世的那个约定。”

风雨尘世、任凭拂扫

在文化界,余秋雨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从那部《文化苦旅》被反复拉到艺术和铜臭的最高点去频频晾晒就能看出来。还有一部分喜爱马兰的人,非常不满这种相差16岁的“老少配”,因此也对余秋雨频频攻击,但马兰对此却笑着说:“我怀着欣赏看着他作为一个男子汉应该承受的一切。”

余秋雨到伊拉克做节目的时候,曾经有两天和家里完全断绝了消息,那两天马兰完全没吃没睡。她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每天要做节目,要奔波,要考察,还要写文章往国内发送。他在用自己的生命走这条文化的路,我觉得这已经非常不容易,但有些人连他的文章都没有看全,就恶意中伤他。我当时觉得,将心比心,真的是很痛。”

余秋雨回国后对马兰说:“有些好事的实现,是需要有人付出代价的,我愿意付这个代价。”马兰心疼地说:“那对你不公平。”余秋雨笑了,说:“没事,这样我会活得更结实一点!”

烟火人家、扶持前行

虽然夫妻俩一个是黄梅戏的名角,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大学者,但他们也迷恋着人间烟火的乐趣。当余秋雨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还不是很高的时候,上海就有很多人认识马兰了。每当两人一起出门,总有人好奇地问余秋雨:“她是不是马兰?”余秋雨就说:“哦,有点像,很像。”一次他们去“马兰拉面”吃夜宵,结账时,店主说:“看你长得有点像马兰,便宜你五角。”余秋雨说:“是啊,就因为有点像,她还乐滋滋地给马兰写信,可人家不回。”店主人同情地叹了一口气:“人家是大人物啊!”出了店门两个人就笑翻了天。在家里,两个人还经常互相“吹捧”,余秋雨对马兰说:“马老师,我喜欢你的戏。”马兰则说:“余老师,我喜欢你的书。”

摘自《家庭周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