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Arcgis技术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Arcgis技术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现代的工业软件技术越来越发达,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绘图手工统计的劳作。arcgis技术因它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功能,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介绍了Arcgis技术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Arcgis技术、土地整理、数据系统、空间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我国约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空间地域分布不一,各个省份地区的面积也只能用大约数字来统计。各级政府通过编制和执行土地整理规划,对土地的配置和利用实施宏观的控制。结合土地的供给和地权管理,对具体宗地的用途实行管理。通过土地整理,依照基层土地规划对土地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有效的配置土地资源,不断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和改善土地环境。土地的永续利用可以保障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整理项目需要结合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及时态信息等, Arcgis技术的发展为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了最高效便利的平台。

Arcgis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ArcGIS产品线为用户提供一个可伸缩的,全面的GIS平台。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将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数据整合在一起,作为存储和处理空间信息的高新技术。它能将地理位置和相关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根据用户的需要将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给用户,让人们了解所需要的空间信息,人们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功能,可以进行各种辅助决策。GIS能够帮助人们将电子表格和数据库中无法看到的数据之间的模式和发展趋势以图形的形式清晰直观地表现出来,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实现数据可视化、地理分析与已有业务应用的有机集成,从而满足决策多维性的需求。

Arcgis技术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土地整理是在规定的地区范围,按照相关土地使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利用科学的措施方法,调整土地使用和社会经济关系,改善土地利用层次,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并增加一定可以利用的土地面积,确保经济、社会、环境良性循环。

土地整理项目首要任务是在资料分析和必要的专项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土地利用区,拟定各类用地控制指标,编制规划方案和规划图,对规划方案和图件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论证。具体来说,就是要对基础数据进行认真的校对;对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进行合理的分解;对项目的用地空间布局进行科学的研究,即要进行规划技术指标分析、土地地类适应性评价、地类规划平衡分析等。ArcGIS的应用可以降低以前人为进行土地资源分析和决策所带来的主观因素影响,加强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1 Arcgis技术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的地籍管理应用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机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

土地整理项目地籍管理包括对土地所属权的第一次登记、多次变更登记等内容,所属权变更统计是目前土地整理项目中一项重要且困难的工作。地籍管理系统可以对土地整理区内土地的所属权、土地生产能力、土地利用、土地等级、地表覆盖、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等各种统计资料及报表等进行管理汇总,

并具有查询、漫游、分析和统计功能。能够在ArcSDE、ArcIMS、Server三种服务端使用查看。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如属性和空间位置查询、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功能,可以对基础数据进行质量检查,保证基础数据的一致性,从而为土地整理区正常的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服务。

2.2 Arcgis技术在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应用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就是通过一系列标准范围进行的评定,确定土地最适宜的复垦利用方向和最佳复垦模式。分析方法是GIS最重要的空间分析功能之一,是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等多因素评价过程的主要辅助手段。相对于传统的纯数值评价方法,基于GIS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可将数值计算和图形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土地评价单元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的联结,由计算机来完成复杂的空间分析与计算,极大地提高了评价效率。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SpatialAnalyst),可以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土地利用图斑为评价单元,先把矢量转成栅格,用空间分析模块,再用栅格计算,最后完成土地适宜性评价。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确定评价分类系统,制定适宜性标准。(2)确定适宜性评价的主导因素。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土地复垦评价应考虑的因素有土壤条件、土地利用方向、地形地貌及坡度等地形条件。根据适宜性评价主导因子稳定性的原则,应考虑因子的变异特性,找出持续影响土地生产力的稳定性因子。(3)选取评价单元。以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现状调查的基础制图单元划分土地评价单元。对评价单元的土地属性逐一进行分析评定,确定每个评价单元的适宜类型和质量等级。(4)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5)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复垦适宜类型、等级和面积统计。2.3农村居民点撤并论证 实践中反映出阻碍村庄撤并的首要客观因素是耕作半径限制,耕作半径的客观限制是农居点分散布局的本质原因,同时决定着农村聚落的适宜规模。撤并规划直接导致农居点集聚,使耕作半径增大,增加劳动出行成本。于是对于部分农民而言,村庄撤并使其劳动与生活的既有权益受到侵害。基于GIS技术,可以对农村居民点撤并的可行性进行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GIS数据库:建立规划区域内的农居点房屋空间数据库,采用CAD文件为基础空间数据;(2)拆迁房屋的空间识别:通过GIS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区域内房屋空间分布密度,位于一定低密度值区域的房屋作为撤并主要考察对象,并结合城镇扩张、交通、环境等因素确定村镇体系空间详细布局;(3)耕作半径演变描述:通过GIS空间分析中的距离分析计算规划前后耕地至最近农居点距离的频率分布。

2.4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现有的一些空间分析功能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等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利用的辅助决策,如复垦方案的优化等。其系统结构主要由GIS平台、空间数据库、文本资料、图形资料库、地籍管理子系统、规划子系统、动态属性管理系统等组成。

3.Arcgis技术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的程序运作

ArcGIS的建库流程为:第一项数据转换、统一数据格式,统一坐标系。第二项建立拓扑关系,设置拓扑规则,进行拓扑构面,形成宗地、地类图斑等。第三项属性检查,即进行数据质量检查,改正错误属性,剔除冗余数据。第四项对相邻图幅数据进行接边处理。本数据库在建立拓扑关系时采用的方式流程是∶新建一个Personal Geodatabas再新建一个FeatureDataset,接着把前面矢量化的文件数据输入,接下来运用Topology工具对此Feature Dataset进行操作,修改悬挂弧段,检查错误等。最后,单击Polygon featureclass frome lines产生拓扑关系,运用此方法可以把检查线文件错误与产生拓扑关系同时进行,不仅极大的减少了工作量,而且还控制了误差率。

4.结语

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利用Arcgis技术,能够大量减少人工测绘、制图分析工作。更能直观、正确的体现该区域的土地分布适用状况,给人们调整土地利用方面提供切实依据。基于Arcgis技术的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开发和利用也是可行的。我们需要进一步做的工作就是利用一定的语言,在GIS平台上开发设计土地开发整理信息系统,使土地管理工作更加专业,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高志军王继尧蒋文娟ArcGIS在土地利用调查数据检查中的应用[J]科苑论坛2007.7

[2]贠小苏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段绪华.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现代农业科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