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型空港景观绿化设计的策略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型空港景观绿化设计的策略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现代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一些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和主要旅游城市纷纷进行空港建设,新建、扩建和迁建了众多空港。本文着眼于大型国际空港景观绿化设计,总结了空港景观的主要特征,并针对我国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六点策略性建议,对大型空港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航空港机场景观设计绿化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航空时代的到来,我国正从航空大国迈向航空强国。在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等重大国际活动的举办,均对航空运输产生了旺盛的需求,同时也对空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的大型机场新建、扩建非常多,但针对景观绿化工程部分的研究却偏少,且多以特定机场的建设为着眼点,缺乏对共性的总结。经过对我国大型机场的调研并与国际知名机场进行比较,大型空港景观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六个方面。

空港景观的主要特征

规模宏大,类型复杂

随着航空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飞行器的体量越来越大,空港的规模也越建越大,因此,空港的绿化面积通常都非常大,而且由许多区段组成。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例,规划总绿化面积为4185799㎡,绿化率平均达到32%,地块被划分为12个区域。再以昆明新机场为例,首期景观绿化工程总面积即达到873281㎡(不含飞行区),地块被划分为7个区域,类型更是丰富多样。在类型方面,“带状绿化”的主体是对外交通,类型又分公路、铁路、轨道交通以及工作区的普通道路;“面状绿化”具有城市广场的一些性质,主要分布在航站楼前广场、停车楼、立交桥节点;“点状绿化”以室内自然景观为主,类型包括航站楼室内的“类街道空间”、“庭式空间”、CIP/VIP区的“宾馆花园空间”。此外,具微型城市性质的大型空港内,供工作人员游憩休闲的开放绿地又与城市公园的形式相仿。

室外景观参与性弱

目前,航空运输作为各种交通方式最快捷的一种类型,使用者与室外的联系反倒越来越间接。空港选址通常在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地区或开发区,旅客从城市某处乘坐私人或公共交通工具出发,以较高速度进入航站楼,或直接送至入口或经过停车楼(也可能是与航站楼集成的轨道交通站),在室内活动不久后,即可通过登机桥直接步入航空器,做到“头不露天”。因此,空港的室外景观与城市广场、公园、居住区和风景旅游区等景观空间相比较,人的参与性弱,以至于被很多匆匆赶路的旅客所忽略和漠视。这一特点是航空文化和空港选址所带来的,但它也可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旅行方式和观念的改变而变化。

航站楼空间通透高大,为室内绿化和内庭景观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航站楼向高大的开敞空间以及充足的阳光迈进,也便于为旅客迅速建立秩序感。因此,现代空港航站楼的超大空间,良好采光,旅客的高参与性,整合了商业服务区等特点为室内绿化及内庭景观的设计留下了很大的发挥余地(见图1)。如能善加利用,将生物、水体、山石等自然景物要素引入,则能丰富并加强旅客的候机体验,提升机场形象。

室内绿化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尺度较小的盆景和插花;另一类是以室内空间为依托的室内植物、水景、山石景。后者在尺度上与人及所在空间相协调,既可静观,又可游在其中。尤其内庭景观,可视为一种覆以顶盖的庭园,能在航站楼内创造出舒适的自然环境,无论严冬酷暑,无论白天夜晚,供旅客全天候享有。[[[]屠兰芬.室内绿化与内庭(第二版)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图1.入口及商业休闲区景观绿化设计示例

可用于地域文化的表达

在全球化浪潮的大背景下,热衷于现代化、国际化的同时,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正在慢慢消失,这是设计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由于一种国际式的建筑标准存在,机场建筑相似程度高,而植被的特色最能体现地域的特点,它比艺术以及传统文化更能直接贴上地域性的标签。如能充分挖掘利用,则能带来令旅客印象深刻的异国风情和浪漫情调。在这方面,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国际机场完美地将本国的自然环境和机场建筑结合起来。该机场就建造在如同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的热带雨林之中,做到了名副其实的“森林中的机场,机场中有森林”。

需注重环境影响及防治鸟害

空港对环境的影响除开发时的干扰外,还主要包括噪音污染及相关污染物排放对空气及水资源的污染。在绿化工程规划时,必须坚持生态性原则,充分尊重、合理利用基地的原有自然条件,营造绿色生态的机场空间。大规模的绿化应在空港景观中呈主体态势,它在消减噪音、净化机场大环境、改善小气候方面不可或缺。不管是坐车巡视还是乘机鸟瞰,绿化体系都是应凸显机场风采的要素之一。在绿化设计时还应结合本地气候和机场周边鸟类分布情况,选择不利于鸟类栖息的植物种类,注意防治鸟害。

需配合多期开发的建设方式

通常,从选址或迁址开始,航空港已规划出大面积的预留用地,根据航空运输量的需要,适时地修正规划,分期进行建设。与之相适应,从跑道、航站楼、地面交通网到景观绿化都应考虑如何在改扩建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景观绿化工程在配合多期开发方面,应遵循连续性原则,尽量减少建设对使用的影响。 例如,利用空港闲置的预留土地建设临时绿化苗圃,为后期开发针对性地培育各类苗木,实现就地供应。

我国空港景观现状及问题

重视及投入程度有限

虽然在概念性方案中,通常会在进场道路及航站楼前广场区域设计出大气、时尚、丰富的景观效果,并赋予或象征、或风水、或地域文化之类的内涵,但因为停车场总是占据了大部分的地面空间,留给景观绿化的空间其实远没有方案阶段宏大。尽管空港的室外绿化面积依旧很大,但其景观毕竟不是人的尺度,很少有人在其中穿行,所以,在工期紧张、投资有限的条件下,重视及投入的程度都难以支持精品的产生。

仅着眼绿化,缺乏设计理论指导

我国的空港建设属于高速扩张期,对航空港景观设计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其速度远远跟不上航站楼建设的发展水平,人们对空港景观设计的理解大多还停留在“空港的美化”、“空港的绿化”这样的程度上。实际设计中,景观绿化部分往往仅限于简单的植树、种草,只针对部分关键位置才提出一些绿化设计性的要求。对空港景观的系统性设计仍属空白,对具体设计元素的研究还远未深入,这对于我国空港,尤其是大型枢纽型空港的持续跨越发展极为不利。

地区植物资源制约因素有待克服

同样是大型国际机场,由于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其景观绿化效果往往比北方好很多,北方地区植物品种的选择明显少于南方,且需要加大投入予以维护,此谓“地区植物资源限制因素”。在北方,为求四季常绿,有时只得以松、柏等作为景观的主体,虽有古朴苍劲的特点,但也未免单调。在环境气候条件制约较大的地区建设机场,如何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进行配植,扬长避短地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是提升绿化工程质量的首要问题。

未深刻把握其特征,针对性尚不足

空港景观有其自身的特性。目前国内除几个新建、扩建大型枢纽空港在总体设计思路方面把握住了机场景观绿化的特殊性外,很多规模不小的干线空港,并未切实将空港特性体现在其景观设计中。正是因为对特性需要认识不全面、不深刻,才未将航站区的景观绿化与其余公共交通建筑环境绿化(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相区别,未体现出航站楼的内庭景观与宾馆和普通商业建筑室内绿化的差别。

对我国空港景观绿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就整体而言,我国对航空港的景观绿化存在重视及投入程度有限、未深刻把握其特征、缺乏理论指导等问题。为提升空港景观绿化设计的品质,以下六点策略性建议可供参考。

遵循整体控制的思路,追求简洁大气的效果

针对空港面积宏大、类型复杂的特点,倘若不进行高水平的总体规划和强制性的全局驾驭,极容易导致杂乱无章的条块分割和各行其是的互不关联。[[[]文晨,陈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景观系统使用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31):255-257.]]在空间尺度控制、景观形态、序列营建等多方面都要遵循整体控制的思路。在具体设计方案中,要强化各要素的内在联系,例如,注重道路设计的统一化和规则性、植物选择的单纯化和交融性,色彩搭配的简洁化和协调性、小品构思的抽象化和融通性、以及空间延伸的自然化和流动性等。

针对空港景观“只观赏不游憩”,即室外景观参与性弱的特点,追求大气、大效果便成为大尺度景观及远观景观的必然选择。同时,从环境心理学分析,在进旅客川流不息,轨道交通及捷运系统高速高效的空港环境中,过往匆匆的旅客迫切需要的是明晰的导向。因而,需运用简洁、明快的基调来适应旅客的心理需求。

精心处理庭式空间,丰富室内自然景观

现代空港建筑越来越重视自然生态和人工环境,从而使其室内、外空间的界限日趋淡化,“室内空间室外化”的现象明显。利用现代航站楼通透开敞、高大无柱的建筑特征精心处理“庭式空间”,丰富“室内自然景观”,会为进出港旅客留下深刻印象与舒适体验。

精心处理庭式空间

在航站楼建筑中,庭式共享空间是历久不衰的处理手法,起源于城市广场或街道交叉口,通常用在进、出港大厅及候机厅(见图2)。从空间位置上可分为中庭、边庭和内广场三类。 “中庭”具有采光天棚,是多功能的公共活动场所,是人群汇集的焦点和人流再分配的起始点。 “边庭”通过大片玻璃幕墙向外展示其内部的繁忙与秩序,同时也将航站楼周围的景象(周边绿化、飞机起降)引入建筑中。“内广场”没有顶界面,围合程度多样,底界面经常运用架空、下沉等手法实现与城市空间的渗透。

航站楼庭式空间的特征主要有:交通枢纽化、设施多样化、景观情感化。[[[]肖吟.综合性商业建筑的室外化要素分析[D].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8,6.]]通过丰富的空间层次、通透的视线交流、自然因素的引入,庭式空间可为旅客带去活力、放松、愉悦及审美的享受。

丰富室内自然景观

在室内引入自然景观,既有人文作用,又有生态作用,还对建筑内部空间起到尺度参照、柔化分隔、内外空间渗透等作用,适应现代航站楼从经济型向舒适型的转变。常见的设计手法有两类:具象化地模拟自然和抽象化地提炼自然。

为求丰富大型交通建筑室内的自然景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借”。通过协调室外环境和建筑内景,追求内外景观设计一体化,这在以玻璃围护结构为主的航站楼内尤为适用。借用室外景观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将优美的室外园林景观透过玻璃映入眼帘;二是使建筑空间面向将引入自然景观的内部庭院开放;三是通过入口空间延续室外景观,使内外过渡自然流畅。

处理好景观序列的统一与变化

现代空港的景观单元清晰,点、线要素均备。因此,在空港景观设计时可将各空间单元串联成景观序列,作为空港体验的轴线,利用交通工具换乘(地面交通与航空器的换乘)时所需的驻留时间加强旅客的空间感知和审美体验。

在景观序列的构成中,空港同样具有“引导发展高潮尾声”四个环节。以入港登机为例,可将主进场路作为起景,将航站楼前广场及停车楼(场)景观作为前景,将航站楼及室内庭绿化作为主景,将登机后在空中鸟瞰机场及周边全貌作为结景,反之出港则可把航站楼及前广场作为迎接旅客的景观高潮。

在景观序列的组织中,可分为垂直序列和水平序列。前者有仰视、平视和俯视之分,是从变换观景角度来考虑;后者指空间的开合变化,路线的迂回曲折,是通过产生和谐韵律感来布局。[[[]杨杰. 城市公园景观序列设计手法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78.]]以乘坐城市轻轨到达首都机场T3航站楼登机起飞为例,垂直序列的变化为“平视(林冠线)仰视(宏大的航站楼)俯视(机场全景)”,而水平序列的空间特征为“高架路两侧防护林构成的‘森林’景观带站内旅客捷运系统的‘峡谷’景观带T3b内中央空间的人文景观带”,空间变化丰富。

虽然活动流线类似,但在景观单元的衔接过渡、视觉中心引导方面,各大机场对景观绿化手段的运用程度和水平却是高低不一,优劣的关键在于是否处理好了统一与变化。统一性和关联性是为了保证空港景观的整体协调并增强场所的识别性,多变性和张弛式是为了令乘客产生更多的视觉刺激和愉悦感受。

融合地域文化特色 宣传城市形象

空港在门户形象塑造方面的问题

航空港作为大型交通枢纽,既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又是城市门户形象建设的核心区域。良好的城市(区域)门户形象不仅需要宏观层面的结构衔接和中观层面的形象控制,还需要在微观层面上拥有细腻而特色的景观设计。善于利用绿化铺装、广告标识、照明与公共设施等与人关系密切的景观要素进行特色指引,会对门户形象的提升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马肖. 初探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塑造——以铁路枢纽为例[J]. 长安大学,2009,05.]]这一方面对于旅游城市和地区尤其关键。

空域门户机场区通常处于城市边缘,在其用地不断拓展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中观层次欠缺对城市肌理的延续,微观层次忽视城市肌理和地域化特色。机场需要“国际性”与“地域性”相交融,仅仅追求现代、时尚、高科技而漠视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设计,是值得反思的。

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相应措施

欲在空港景观绿化层面融合地域文化特色,宣传城市形象,可供采取的措施有两条:一是要注重对地域文脉的挖掘,二是要加强绿化设计指引。

在进行空港景观绿化整体性设计之前,要认真研究城市或区域的发展史,对城市或区域的历史演变、自然地貌、文化传统、公众心理、市民行为特征及价值取向等做出分析和筛选,将具有地域文脉特色的符号、仪式、理念恰当运用于景观设计中。首都机场T3航站楼内的“龙系景观”和“园林微缩小品”则为近期的成功案例。

绿化不仅具有空间组织与流线引导功能、环境保护和防灾避险功能,还可用于强化展现地域文化特色。[[[]蔡磊.昆明新机场高速路绿化景观设计[J].工程与建设,2012(4):29-31.]]通过大量使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或城市历史特色的植物可形成独特景观。特色乡土树种的选择和多层次组合种植在目前空港景观种植设计中已得到重视。此外,与独特地貌和人工环境的人文景观相结合,也是突显地域特色的重要手段。要注重“显山露水”的做法,如有自然山体,应打通视线通廊,形成绿带与开放空间组合的绿化模式;如有滨水条件,可打通大尺度的景观视线廊道,结合水景积极构筑绿化开敞空间。

科学造林,预防污染

科学造林实指生态绿化,即在设置绿化隔离以及树、灌、草的选择与搭配时,首先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减低噪音、净化空气”,此种绿化必须是一种有利于植物之间相互共生的植物系统,从而形成与当地生态系统相吻合的良好的生态互动。[[[]唐贤巩,周晨,甘德欣,等.枢纽机场环境景观设计——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新航站楼陆侧绿地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55-59.]]造林的前提有两条,一为品种不吸引鸟类,二为树的高度符合净空要求。可通过植树造林预防的空港污染主要有: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和水土流失。

在噪音污染方面,主要来源机和汽车。一方面要在机场内的办公楼、宾馆、宿舍等临近飞行区的一侧进行绿化,另一方面需在进场高速公路处设置茂密的林带,既能降低噪音,又可保持水土、清新空气、美化道路。在水土流失方面,空港作为大型基建,一旦不注意,就会破坏植被,引起水力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在广大的飞行区,土质地带要栽植适合当地生长和便于维护的草皮,其他地区可栽植花草和树木。

善加利用预留地

大型枢纽航空港乃至航空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多期开发的建设模式必然会产生相当量的空港储备土地,这些区域位于机场建成区的周围,如能善加利用,也会为空港区带来生态、景观、环境多方面的效益。

空港预留地作为扩建及综合开发的过渡性地域,其景观具有边缘性、粗糙性、过渡性的特点。将预留地改建成基础性景观用地,可以充分发挥该地块对空港区发展的功能性贡献。因为,景观型预留地除了环境价值较高外,当其过渡性质消失时,对原土地性能影响不大,并且作为景观元素的植物、小品、设施等都还可以被再次利用,比如建成针对后期开发苗木需求的绿化苗圃,则能实现就地供应,节约建设资本。在预留地景观绿化过程中,需要把握好经济性、美观性、生态性、适应性四原则。有的空港,在预留地设置较大水面,不仅具有景观美感,还可用机紧急迫降。

目前我国对大型空港景观绿化设计的研究还较为泛泛,在实践中的重视和投入程度有限,地区植物资源制约因素有待克服,导致设计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缺乏个性的彰显与文化的展现。今后,如能加深对空港景观特征把握,定能提升工程设计品质,提升乘客差旅体验。

参考文献

[1]屠兰芬.室内绿化与内庭(第二版)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文晨,陈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景观系统使用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31):255-257.

[3]肖吟.综合性商业建筑的室外化要素分析[D].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8,6.

[4]杨杰. 城市公园景观序列设计手法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78.

[5]马肖. 初探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塑造——以铁路枢纽为例[J]. 长安大学,2009,05.

[6]蔡磊.昆明新机场高速路绿化景观设计[J].工程与建设,2012(4):29-31.

[7]唐贤巩,周晨,甘德欣,等.枢纽机场环境景观设计——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新航站楼陆侧绿地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