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台风“榴莲”的海温敏感性试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台风“榴莲”的海温敏感性试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为研究海温对台风榴莲”的影响,该了海温敏感性试验:降低研究区域5 ℃海表面温度。当海温降低之后,低层气流辐合减弱,甚至出现了辐散的现象,高层辐散弱,说明气流垂直运动弱,台风难以生成。试验证明:只有在达到26 ℃以上的海温,才可能发展成为台风。

关键词 台风;海温;涡度;散度

中图分类号 P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238-01

台风又被称为热带气旋,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32.7m/s或以上),具有强烈的大气涡旋,同时伴有大风、低气压的特征。我国是台风登陆最多的国家之一。1949—2001年共有488个台风登陆,占西北太平洋台风总数的26.6%,平均每年9.2个[1]。为了减轻台风灾害,加强对登陆台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热带气旋的结构和台风强度变化、移动路径和登陆问题都是当今气象学界关心的焦点及热点。

台风发展、维持的能量都来自于海洋。台风发生发展的根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足够大的洋面,且海温要在26 ℃以上,这也是扰动形成暖心结构的基础。Riehl[2]提出台风的热量通量来自于暖的海洋,Emanuel[3]强调了台风最大潜能的强度值与SST密切相关。Tuleya et al[4]通过海温的敏感性试验[4],发现海温在26.8 ℃附近时热带低压形变最大。

1 海温的敏感性试验

海温对台风的形成影响很大,台风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海温需超过26 ℃。为了研究海温对台风的影响,以台风“榴莲”为例,进行了海温敏感性试验:模拟区域的海表面温度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降低5 ℃。

图1为模拟初始时刻2001年6月30日12:00(世界时间)的SST值,此时南海的海温在29.5 ℃以上,已经高于生成台风的最低温度,敏感性试验1:海温降5 ℃,将低于25 ℃,敏感性试验2:海温升高2 ℃。按照理论海温低于26 ℃将无法生成台风,该文试图通过台风“榴莲”的2个敏感性试验验证此理论。

在图1中,设定1个正方形区域,这个区域包含了“榴莲”登陆前的所有路径,用此区域计算平均涡度、散度。

从图2可以看出,表面低层相对涡度的演变趋势为:相对涡度都呈气旋性,只是强度大小有差异,增加海温相对涡度更强。从图3可以看出,低层的散度变化趋势为:正常海温和增加海温情况下,散度小于0,水平风是辐合的,这也与机理一致,低层辐合并有上升气流,提供大量潜热;而降低海温后,出现了散度>0的情况,低层风辐散,这是不能形成台风的原因。

2 结论与讨论

该文对海温进行了敏感性试验来讨论海温对台风形成的影响,通过计算发现,海温低于26 ℃后,台风将无法形成,这与切尼关于生成台风条件一致[6]。其中,海温过低导致低层的大气辐合减弱,甚至出现辐散,而高层大气辐散弱,表明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能量的交换和潜热的释放,从而无法生成台风。试验结果表明:海温对于台风的生成阶段的重要性,当海温低于26 ℃,台风将难以形成。

3 参考文献

[1] 陈玉林,周军,马奋华.登陆我国台风研究概述[J].气象科学,2005,25(3):319-329.

[2] RIEHL H.A model for hurricane forma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1950(21):917-925.

[3] EMANUEL K A. An air-sea interaction theory for tropical cyclones.Part I:Steady-state maintenance[J].Atmos Sci,1986(43):585-604.

[4] TULEYA R E,KURIHARA Y.A note on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a numerical model of tropical storm genesis[J].Mon Weather Rev,1982(110):2063-2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