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印度华人:饱经沧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按人口计算,印度东部的加尔各答是印度仅次于西部海岸城市孟买的第二大城市。在这个1300万人口的城市中,生活着大约3000多中国人,与往昔全盛时期5万人的数字相比,这一数字实在微不足道。
一本血泪移民史
从17世纪末开始就有中国人移民到印度,多数是从广东过来的客家人。他们基本上都从东海岸的商埠加尔各答进入,有些继续到其他城市生活,但大多数就在这个繁华热闹的地方扎下根来。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时期,又有许多中国人到印度避难。抗日战争期间,印度和缅甸同为英国殖民地,一些缅甸华人不愿受日本统治大批迁居印度,这是印度华人的全盛时期。上世纪50年代,在印度的华人华侨共计5万多人。当时中印关系处于蜜月期,印度到处喊着“印地齐尼巴依巴依”(“印度中国是兄弟”)的口号,印度华人华侨自然安居乐业,甚至乐不思蜀了。
但从60年代初开始,中印关系逐渐恶化,1962年10月一场中印边界之争,两国关系滑入谷底,印度政府开始制造一系列恶劣的排华事件,疯狂迫害华人华侨。他们捏造各种罪名,诬蔑华侨从事间谍活动,采取高压手段强迫华侨反对自己的祖国,甚至肆意逮捕华侨华人,把他们关进西部荒漠的集中营,还特地通过了针对华侨的“加强监视外侨法案”,挤压华侨的生存空间,致使大批华侨被迫返回祖国或移居他国。
加尔各答也曾有过一条“唐人街”,名为“中山街”。上世纪60年代前,这里华人商埠林立,熙来攘往。现如今,虽然名字依旧,但“唐人街”已不复存在,房屋基本上被当地人占用,只剩下一些落败和冷清的观音庙、关帝庙,留给人无限的遐想和惆怅。
在那场排华浪潮中,约2/5的华侨华人离开了印度,另找家园。此后,由于中印关系长期处于低谷,华人华侨的生活环境和状况得不到改善,他们依然没有归属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他们看不到前途,只好被迫再度迁徙他乡,成为新的移民……在过去40年中,印度华人华侨人数锐减了90%。
梦碎天涯揉断肠
最近十几年来,中印关系有了很大发展,但仍阻挡不住印度的华侨华人再度移民。许多人已是在印度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华侨,加入了印度国籍,把他乡当故乡,可他们仍选择离开。这究竟是为什么?
旅居印度50多年的加尔各答华人联合会会长刘国赵先生对此的解释是,华人华侨长期地位低下、无法融入当地社会是主要原因。
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华侨被视为“三等公民”,和印度贱民一样受人歧视。英印当局规定,华侨在街头行走不准集结十人以上,否则受罚。即便现在两国关系改善,华人华侨的地位上升,但由于文化习俗、、民族传统不一样,使华人华侨一直只能在自己圈子里生活,看不到光明的前途。加尔各答的华人华侨多数长期从事皮革制造业,这在印度被认为是最低等的工作,是最底层的贱民从事的职业。印度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对华人华侨从心里加以歧视和排斥。
其次,印度虽然这几年经济发展较快,但总体上仍不发达,贫困线以下人口占全国1/3,文盲率高达36%。加尔各答更是个典型的拥挤不堪和脏乱差的城市。华人集中的塔坝区,巷子狭小,方圆不足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密布着200多家以家族方式经营的小型皮革加工厂,污水四处流淌,散发着恶臭,谁会留恋这片土地?
加尔各答市政府认为,华人集中的塔坝区因发展皮革业导致了严重环境污染,因此在上世纪末规定,所有皮革厂都要迁到20多公里以外,否则处以重罚。许多小规模的华人家庭式皮革作坊因无力再投资,只好改行或申请移民,远走他乡。目前为止,只有60多家规模较大的皮革厂搬迁到了新址,其余170多家小皮革厂都准备关张改行。没有了世代赖以生存的生活技能,还呆在这里干什么呢?
刘国赵先生说,他老了,已经70多岁了,哪儿也不想去,就在这里终老一生算了。但他的两个儿子是要走的。他感叹说,过去上百年形成的华人圈现在越来越小,这样下去,印度要不了几年就很难见到华人了。
华人也有成功人士
当然,印度华人中也不乏成功人士,李志雄就是其中之一,号称“皮革大王”,是加尔各答合盛皮厂厂长。李志雄今年49岁,从事皮革生产加工业已经27个年头。当他从父辈手中接过皮革厂时,工厂才40多人,如今已经发展到260多人,生产的各种皮革产品远销国内外,年销售额近2000万美元。
被迫将工厂迁出塔坝区是李志雄近年来遇到的最大挑战。目前为止,他在新工业园区已投资300多万美元用于建造两个大型厂房和设备更新,年底前他所有的工厂都要从塔坝区搬到新工业园区,届时他将成为当地最大的制革企业家之一。除了经营皮革外,李志雄近几年还将业务扩大到贸易和房地产业。他乐观地表示,随着中印关系的不断发展,华人的地位和生活状况会不断改善。
延伸阅读
培梅学校:印度仅存的华人学校
上世纪50年代,印度华人曾多达5万多人,在华人聚集的加尔各答,曾有过数所华人学校。然而今天,当我来到加尔各答,这里的中文教育现状令我感到悲哀。曾经辉煌一时的印度华侨中学、梅光、建国、培梅、圣心等华人学校,如今只剩下一所,而且随时面临关闭之虞。
培梅学校是印度目前仅存的一所华人学校,坐落在华人集中的塔坝区。该校创办于1925年,由当地华人华侨捐资兴建。1951年,因老校舍过于破旧,当地华人又建了一座新的教学楼。
谈起学校的情况,年过半百的梁雪明校长如数家珍:“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这里有十几间教室,最多的时候学校有900 多人,热闹得很。学校还专门从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聘请教师。可现在,我们只有两个班的学生,不过60多人,算上我共6名教师。教室长期闲置,冷冷清清,哪像个学校的样子。”梁校长不禁叹了口气。
为什么华人子弟不愿到这里来学习呢?梁校长回答说,华侨现在都认为,只有学好了英文,才能考上好大学,才有前途。所以,第三代华人子弟一般都把孩子送到当地的英文学校去学习,接受当地教育,为了将来能考上名牌大学。
让我略感欣慰的是,学校还有个图书馆,里面有几百册图书,包括教科书和小说散文等,都是大陆和台湾的文化机构过去几十年陆续赠送的。图书馆对外开放,可是除了少数老华侨外,现在很少有华人华侨来这里借书看了。
《印度商报》:印度惟一的中文报纸
到加尔各答采访前就听印度朋友说过:“你们在加尔各答的华人办了一份‘奇特的报纸’,全是手写。你应该收藏一份,很有意思。”我听后兴趣大增,但后来当我有机会到加尔各答并见到这张叫做《印度商报》的报纸时,心中充满了悲戚。
陈先生今年60多岁,是报纸的主编。据他介绍,《印度商报》是1969年3月创办的,每日四版,每份报纸零售价2.5卢比。上世纪70年代最好的时候发行量有500多份,现在一般维持在300份左右。过去一直是手写篆刻再付油印,手抄一版需要4个小时。去年4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行人到加尔各答访问时,赠送了一台电脑给报社,这样才结束了报纸的“手抄”历史,改用电脑打字排版。由于能够上网,他们还下载了新华网的新闻登在报纸上。
瘦小的陈先生大概算是华侨圈里有些文化的人。他告诉我,现在年轻的华侨对中国文化不关心、不重视,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能听说读写中文,这里几乎成了中国文化传播的沙漠。《印度商报》是加尔各答华侨,也是整个印度华人华侨惟一的中文报纸。六七十年代曾有过一两家中文报纸,如《印度日报》等,后来陆续关张了。
“我们华人华侨一定要有自己的报纸,来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我就是抱着这个信念坚持到现在的。但报纸还能撑多久,我实在不知道,也许明年,也许到不动为止。”陈主编的声音里透出一股悲壮。
(1月31日《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