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瓷贴面修复的临床修复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瓷贴面修复的临床修复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美与健康都十分重视,而医疗美容设配与方法都日益增多。全瓷贴面是一种覆盖部分压面的瓷修复体。即采用粘结技术,在保存活髓、少磨牙的情况下,对牙体表面缺损、着色牙、变色牙和畸形牙等用瓷修复材料粘结覆盖其表面,以恢复牙体的正常形态和改善其色泽。本文通过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全瓷贴面修复后的修复效果

【关键词】

全瓷贴面;修复效果;美容修复

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的牙齿是否适合应用全瓷贴面技术进行治疗。适合应用全瓷贴面技术的牙齿症状:需要改善牙齿颜色:变色牙的美容修复,尤其是牙髓活力正常,无明显牙体缺损的;需要改善牙齿形态以及过短牙或切端磨耗的牙齿,需要加长牙齿,或者改善畸形牙,过小牙的形态;恢复少量的牙体缺损;改善釉质发育不良,氟斑牙等原因造成的釉质缺陷[1]。此技术可以关闭牙间缝隙。本文简要分析全瓷贴面修复的优缺点,以及修复后的效果观察

1 全瓷贴面修复的优缺点

全瓷贴面作为一种牙齿的美容医疗技术,它的优点在于:首先,美观效果好。色泽逼真、稳定,论在颜色、外形、边缘逼真性上均能达到天然牙的效果[2]。加之,牙体磨除量小,牙体磨除少或不磨除牙体组织,保留了牙齿的正常切道,接触区,形态,食物溢出方式以及患者口腔内现有的天然保健方式。其次,粘结强度高,现代粘结技术的发展使得贴面的适用范围更广,瓷贴面的粘结强度高于其他贴面系统。再者,利于牙周组织健康,贴面多采用龈上边缘,且仅位于唇面,菌斑不易存积,有利于牙周健康。最后,强度高,瓷贴面一旦与釉质粘结为一体后,就具有很强的抗拉和抗剪切力,瓷贴面的破裂比全瓷冠的破裂更少[3]。同时全瓷贴面也存在着缺点:制作及操作耗时复杂,技术含量高,贴面的制作及对临床操作对医师和技师的技术要求高,费用高。

2 全瓷贴面修复的修复效果

在接受全瓷贴面修复后,牙齿是否比原来的整齐,健康。对于四环素牙、釉质发育不全、死髓牙等变色前牙,在应用全瓷贴面修复后,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下面就某些案例观察修复效果。全瓷贴面修复1例患者,男,釉质发育不全,外伤及龋坏所致前牙变色。操作方法:唇面均匀磨除0.3~0.5 mm,尽量减少唇面突度,重度变色牙磨除较多些, 颈部与龈缘平齐,不能置于龈下,边缘应光滑无肩台。邻面磨至邻接点,不破坏牙齿的邻接关系。试戴过程中应轻柔,因易碎,可用粘结剂进行粘结。用烤瓷条件剂处理瓷贴面组织面,水冲,吹干。涂偶联剂吹干,放于避光处备用。牙齿清洁酸蚀(20~37%磷酸)、水冲、吹干;涂多表面粘结剂3~4次,吹干;此时牙表面应看到一层光泽层,再涂一层粘结促进剂[4]。 如牙变色严重, 可取适量色剂)与粘结树脂混合使用。取相应颜色的烤瓷粘结树脂调和后粘结全瓷贴面,组织面不应有气泡,光照,去除多余粘结剂,以细钻石专用车针修整龈缘、邻间隙,以锯打开各牙唇外展隙,以邻面磨光条磨光邻面。治疗完成后修复效果观察:随诊30个月,脱落2例,3颗牙,是与粘结时操作不严格有关;折裂1例,2颗牙,为咬硬物所致;余皆感觉光滑舒适,牙龈无炎症,牙髓无不良反应。变色前牙特别是重度变色牙的治疗,漂白的疗效不令人满意,用光固化树脂贴面,色泽较差,易引起龈炎,亦易脱落[5]。全瓷贴面可以制备的很薄,牙体预备时磨除牙体组织少,不破坏邻接关系,平齐龈缘,不制备肩台,患者痛苦小,易接受,操作简单。全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不易引起牙龈反应,且表面光洁,色泽逼真协调,层次清晰,是较为理想的变色牙美容修复材料。但对于无足够粘结面积的牙和口腔卫生差、异常咬合、咬合过紧和磨牙症的患者,不宜进行全瓷贴面修复,以免造成治疗失败。全瓷贴面的粘结足关键步骤,其过程需严格防湿,防止唾液及其他异物的污染。瓷贴面组织面与牙唇面之间应严密,粘结剂应尽量少,并防止出现气泡,否则易脱落。各牙唇外展隙的打开及磨光,避免使瓷贴面连成整片,使其形态、色泽更逼真,患者舒适性也大提高[6]。由于临床观察时间只30个月,全瓷贴面的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3 总论

瓷贴面可以说是贴面家族里的贵族,制作过程比较复杂,技术、材料要求很高,仿真度高,美观效果好,材质稳定耐久。瓷贴面是现在国外牙齿美容修复的主流,当然费用也比较高。即使是这样,在治疗后,也要到医院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这样在可以使得医疗效果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房满.牙齿健康计划.吉林科学技术,2009,8.

[2] 李宗武.牙好健康来.我的第一本牙齿健康书.陕西师大,2011,2.

[3] 普尔塔.漂亮牙齿:一辈子的健康.中华工商联合,2008,7.

[4] 葛立宏.牙齿外伤手册.人民卫生,2006,2.

[5] 许彦枝.口腔疾病新编临床诊疗丛书.中国医药科技,2007,1.

[6] 王中立.中老年人牙齿保健.中国医药科技,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