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生代农民工和“民工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生代农民工和“民工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进入2010年,媒体对于“民工荒”的报道屡见不鲜,与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供给主体。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特点的对比分析,同时引入补偿性工资的概念,得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曲线。并结合现实情况具体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所期望的补偿性工资并没有得到“补偿”的情况,由此而导致“民工荒”的产生。并针对这一事实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供给曲线;民工荒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165-03

1 导 论

进入2010年,随着经济的回暖,“民工荒”重现珠三角,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及邻近的东莞等城市的农民工缺口大约在100万人。而与此同时,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日前对新生代农民工做了一份特别调查,广东省八九十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为1978万人,占全省农民工总量的75%。中国进城务工的1.5亿农民工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有1亿人,超过总数的60%。因此,从当前供给主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可以说,当前的“民工荒”是在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务工主体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讨论“民工荒”必须联系新生代农民工才有意义。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理论界还存在争议。而本文所指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在1980年后从农村走出来的这一代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80后”、“90后”。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早前就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罗霞、王春光(2003)在外出原因与行动选择的关系上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现象。刘传江、徐建玲(2006)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分析第一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工在不同的认同、期望下不同的行为选择,并分析了第二代农民工的微观供给行为和农民工就业市场均衡。符平、唐有财(2009)运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并指出新生代农民流动呈倒“U”形轨迹。郑秉文(2010)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供给曲线,并指出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水平的提高要求更高的回报,否则,将出现“民工荒”现象。潘寄青等(2009)则从劳动力转移和就业路径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由农村向城市转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和问题以及相关对策。而本文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通过与老一代农民工的对比中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引入补偿性工资的概念得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曲线,结合现实情况具体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所期望的补偿性工资并没有得到“补偿”的情况,由此而导致“民工荒”的产生。并针对这一事实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改革开放后,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受教育程度更高,对生活有更高的追求,同时,在择业上更注重自身发展,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同时,市民化意识不断增强。具体分析如下。

2.1 在受教育程度方面,文化程度较高,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

受惠于九年义务教育和计划生育政策,与老一代大多是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多数人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还有不少接受过大专以上的学历的教育,而更多的人接受了职业培训。因此,整个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高的群体文化水平。这不仅使得他们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也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可以通过报刊、书籍以及网络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来为自己服务。

2.2 在生活方式上,消费观念更加开放,在精神和物质的享受上有更高的追求

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更加开放,老一代农民工进城打工挣钱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挣了钱最后要回到农村去。他们生活十分节俭,赚的钱大都会存下来留给家里。新生代农民工则明显不同,他们的花销不再像父辈那样仅用于简单的衣食住行,他们会把钱花在诸如电器、手机、电脑、网络、服饰,甚至汽车和房子等很多方面。同时,新、老两代农民工在文化娱乐活动的内容选择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老一代农民工的文娱活动方式非常传统,多为看电视、读报纸、打牌、下棋、打麻将、与老乡或工友聊天以打发时间等;对比而言,新生代农民工更加倾向于业务学习、上网、听音乐等新潮的娱乐方式。新生代农民工在精神和物质的享受上都有更高的追求。

2.3 在工作的选择上,更多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可提高自身技能的工作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期望普遍较高,不甘心像老一代农民工那样接受“廉价劳动力“的命运,议价意识和能力都在不断上升。在工作种类的选择上,老一代农民工大多进入的是建筑业、运输业等一些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但如今,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面有了很大的拓宽,他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制造业、纺织业、电子业等行业。即使仍然选择建筑行业,他们也更多地选择从事水电、油漆等工作,而不是传统的建筑工、泥瓦匠等工作。对于工作单位的选择,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在一个企业里工作,已不单单是为了赚钱,更多地是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在企业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同时他们还会考虑到企业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当今社会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他们希望能够在企业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相比“钱途”而言,新生代农民工更注重“前途”。

2.4 在法律意识方面,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市民化意识不断增强

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具有更高的文化素质,与此相对应,新生代民工对公正待遇的诉求比他们的父辈更为强烈。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较强,对一些企业和雇主的侵权行为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识也不断增强,据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城市中的一员,应该得到城里人同等的社会地位。在调查中显示,认为“农民工还是农民”的,老一代农民工占26.97%,而新生代农民工占18.94%,认为“农民工不宜务农谋生,应该得到城里同等的社会待遇”的,老一代农民工占40.13%,新生代农民工占56.82%。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用青春和热血建造城市的同时,更希望成为城市中的一员。

3 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曲线和现状分析

基于上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分析,借用补偿性工资理论,进一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曲线。

3.1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供给曲线的分析――基于补偿性工资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郑秉文提出新生代农民工供给曲线,他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拿到的工资是不平等的“裸工资”,没有包括城镇职工所享受的住房、医疗、养老等各种福利以及娱乐休闲,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曲线应该包括闲暇娱乐的价格。如图所示,新生代农民工和父辈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两条平行的曲线,前者的位置高于后者,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多于父辈,因此,闲暇的机会成本大于父辈,两者之间的“间距”实际是闲暇娱乐的价格。W1为“裸”工资,W1W2即为闲暇的价格。

在这里,我们借用补偿性工资理论。补偿性工资理论认为,由于工作环境的不同,风险高低的不同,向雇员所支付的工资要有差别,否则就没有人去从事那些环境恶劣、高风险的工作,所以补偿性工资的差别是为了吸引工人从事高风险工作所必须支付的额外工资。但是本文所说的补偿性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和父辈农民工的比较而言,这一补偿性的工资应该包括:①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水平普遍高于父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越来越成为一种流动的资本甚至基本条件,教育水平是农民工职业转换时的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因此,对于接受过相对较高教育水平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在同样的工种下要求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更高的工资作为对其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②新生代农民工追求更好的工作环境,对于“脏”、“乱”、“差”、“累”工作要求更多的补偿,此时的补偿性工资可以物化为具有更好发展前途、更好就业环境的工作。③权利意识的增强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要求制度上的平等,同时,希望成为城里人的一员,此时的补偿性工资表现为权利和制度上的平等。因此,两条劳动供给曲线的间距表现为补偿性工资,W1W2即表现为补偿性工资。从下图中可知,在原有的W1的工资水平下,在以老一代农民工为供给主体的前提下,劳动供给量为L2,在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供给主体的前提下,劳动供给量为L1,当这一补偿性工资得不到“补偿”的时候,便出现了供给缺口L1L2,此时即为“民工荒”。

新、老农民工劳动供给曲线图

3.2 补偿性工资未得到补偿――现实与希望的反差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在提高,对工资的预期和工作的预期在升高,权益意识在增强,但是实际上,他们工作的绝对待遇基本没有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3.2.1 工资收入总体水平较低,远低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期望,同时,欠薪现象严重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报告和代际比较》报告显示,绝大多数的青年农民工理想的月收入高于1000元的标准。但是,根据湖南省共青团组织的调研称,湖南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强度相对等的收益分配,普遍月收入偏低,以800元为基数,800~1000元的占了50%。1000~1500元的以25%的比例成为第二梯队,1500元以上的勉强占到25%。同时,欠薪现象令人堪忧,能按月支取应得工资的农民工只占到16.7%,拖欠一两个月的现象最常见,将近四成;而经常被拖欠3个月以上的竟然高达37.1%。这些调查报告说明,相对于父辈来说接受较好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人力资本的回报,对于教育的投入没有得到“补偿”。

3.2.2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和行业的可选范围狭窄,工作状况满意度普遍偏低,工作环境不容乐观

农民工在职业阶梯中处于中低位置,农民工的职业和行业可选范围也比较狭窄,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就是城市人不愿从事的职业只得由外来务工人员去做。《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报告和代际比较》称,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总体水平偏差,建筑业、采掘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工作环境都不容乐观。其中尤其以建筑业和采掘业的工作环境最为恶劣。青年农民工的劳动强度一般偏大。多数青年农民工认为劳动强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属“一般”占65.7%。认为劳动强度“大”或“很大”的有近三成(28.9%),认为劳动强度“小”或“很小”的仅有5.4%。报告还称,在工作环境方面,新老农民工对工作环境的评价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新生代甚至还不如上一代。湖南省共青团委的报告也称,每天只工作8小时以内的新生代农民工数量非常少,平均时间超过10小时的超过总人数的54.3%,每月正常休息时间也相对较少,几乎没有人能每月固定休息。

3.2.3 制度性的障碍依然存在,社会保障制度缺失,新生代农民工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护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管理制度。户籍制度不仅仅割裂了城乡之间的联系,阻断了合理的社会流动,更为严重地是黏附在户籍制度上,可以说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制度本身就是对农民的歧视,对于农民的各项权利以及农民自身的发展起着很大程度的限制。同时,在社会保障上,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设计上没有把农民纳入其中。具有农民身份的工人自然享受不到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缺乏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保障,更享受不到应得的单位福利和社区福利。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常常使其难以有更多的时间进修、培训以及业余学习。另外,在子女教育、购房政策等方面的歧视性待遇对于新生代民工长久居住城市、谋求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阻碍。

因此,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较低的薪资待遇,恶劣的就业环境,制度上和社会保障上的缺失,相对于老一辈而言所期望的补偿性工资远远未得到补偿,新生代农民工在心理上往往产生更多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而我们的社会依然习惯于把新生代农民工当成随手可得的“廉价劳动力”,对于这一点,新生代农民工相当反感。当前不时上演的“民工荒”正是因为现实达不到理想的期望而被民工“抛弃”的结果。

4 对策建议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区别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其间距为补偿性工资。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新生代农民工所要求的补偿性工资并未得到补偿,“民工荒”由此而产生。只有靠政府、企业、个人三方面来努力改变这种情况。

4.1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

(1)政府机制应该做市场做不到的事情,建议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制定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以提高其待遇,尽量缩小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2)政府要在政策制度上给予新生代农民工足够的支持和保障,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在制度上和政策上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给予保障。

4.2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

(1)近年来连续发生的“民工荒”,让很多企业都意识到了与农民工建立稳定雇佣关系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在提高工资待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改善用工环境,实现人文化的管理。给予他们真正的归属感,留住新生代农民工的心。

(2)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就业更注重“前途”而非“钱途”,因此,企业要给予新生代农民工足够的发展空间。企业应该适时制订出相应的员工发展计划,给予新生代农民工良好的培训,一方面,可以让员工尽快地适应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让其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发展前景,激励其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地发挥作用。

4.3 从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的角度来说

(1)要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在看到工作本身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深刻地认识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对传统的生产制造业的一线工人岗位“不感冒”,不愿去,而现在针对农民工的岗位多数又是生产制造类一线工作岗位和服务业的服务员,这时候就形成一个需求缺口,其实这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

(2)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调查显示,2006年各地使用民工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家装(48%)、纺织服装(20%)、机械电子(11%)、饮食服务(8%)等行业。这些行业大多对民工的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文化水平方面,90%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其中20%以上的岗位需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技术水平方面,80%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工以上的水平,81%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很显然,新生代农民工虽然较之上一代民工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与市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突破个人发展的“瓶颈”制约。

参考文献:

[1]潘寄青,潭海燕,李娜.新生代农民工城乡转移及就业路径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9(2).

[2]颜海林,周建武.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权益维护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9(9).

[3]符平,唐有财.倒“U”型轨迹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J].浙江社会科学,2009(12).

[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比较[R].2008.

[5]郑秉文.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用工荒”[J].经济学动态,2010(3).

[6]罗霞,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03(1).

[7]刘传江,徐建玲.“民工潮”与“民工荒”――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5).

[作者简介]王倩(1986―),女,湖南常德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