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排球运动训练中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排球运动训练中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3-000-02

摘要在排球运动中运动疲劳和恢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要素,两者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构成了决定训练效果的两个基本因素。本文从排球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诊断方法以及恢复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为达到最佳的排球训练的效果提供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排球运动运动性疲劳恢复

排球运动是一项追求快速多变、技术细腻、技巧性高的体育项目,因此在训练中高强度、高负荷、高运动量的训练,机体必然会产生运动性疲劳。如若当疲劳产生时,不及时有效的恢复,不重视恢复的效果,就会促使疲劳积累,最终发展为过度性疲劳。因此在训练中无论是作为一名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疲劳产生特点和机制、恢复原理和方法及掌握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对更好更早更有效的提高运动训练效果,对运动员成绩和教练员水平的提高都有重大的意义。如何在排球训练中延缓疲劳的出现以及疲劳出现后尽快的消除疲劳,促进恢复,以适应更高要求,以取得优异的成绩。怎样去正确处理好排球运动训练中疲劳和恢复的关系,是本文对运动性疲劳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一、运动性疲劳定义

运动性疲劳是人体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生理现象,它是一种替报性信号,或者说是一种保持健康的保险阀。在1982年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将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有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引起的适度疲劳,又是各种运动训练或体育锻炼所追求的。只有达到适度疲劳,才能获得超量恢复,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运动性疲劳分别来自于身体疲劳和心理疲劳,前者可以通过客观指标来反映出来,后者更侧重于主观感受。

二、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

由于在运动训练中项目的不同、强度的不同、时间的不同、运动方式的不同,产生疲劳的机制也不同,因此对疲劳产生机制也有不同的研究,目前对疲劳产生机制的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衰竭”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产生的是由于运动过程中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且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而产生的。此假说是根据机体长时间运动中工作能力下降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降低,而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现象而提出的。

(二)“堵塞”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某些产物,如乳酸、氢离子、钙离子等物质在其组织中堆积造成的。疲劳时由于乳酸堆积,血乳酸浓度增加,从而引起肌组织和血液中的pH下降,阻碍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抑制脂肪酶的活性而降低脂肪氧化功能,促进疲劳的产生。

(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该学说认为由于长时间运动的情况下,机体组织器官某些代谢产物的堆积导致体内代谢性酸中毒,血液pH值下降,高渗性脱水、血压、渗透压改变等,致使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失调,引起疲劳。

(四)“保护性抑制”学说

巴甫洛夫学派的学者认为,无论是体力或脑力的疲劳,均是大脑皮质保护抑制发展的结果,由于大脑细胞长期兴奋就会导致“消耗”增多。为了避免进一步消耗,当消耗到一定的程度时便会产生了保护性抑制。

(五)“突变”学说

该学说是爱德华兹提出了一种新的疲劳学说,其特点是将疲劳看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认为疲劳时,在能量物质和兴奋性不断丧失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急剧下降的突变峰,是兴奋性突然崩溃,这样可避免能量储备进一步下降而产生破坏性的变化。

综上看来,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复杂的,繁琐的,多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影响的。不同强度、不同方式的运动项目的疲劳产生的原因也是不同的,单单用一种学说去解释运动性疲劳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全面的。

三、排球运动员疲劳的诊断方法

排球运动是一项比赛节奏快、强度大、负荷大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要保持高度的兴奋性、运动的快节奏性、技术动作的娴熟性、战术配合的多样性和饱满的激情去投入比赛。而高超的技术、战术和良好的体力、体能的获得是需要在平时大强度、高负荷的训练下获得的。科学的判断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及其程度,对安排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疲劳的表现形式多样,引起疲劳的原因、部位和机制也不尽相同,因此,目前对疲劳的诊断主要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

(一)观察法与自我感觉判断运动性疲劳

排球运动训练后通过观察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反应,依据运动员的自我感觉和其某些外部表现,如自我感觉精神不振、运动的积极性下降、面色发红或者发白、动作迟缓,情绪低落,不集中注意力等现象,来判断其疲劳的程度。

(二)生理指标判断运动性疲劳

主要指标是通过体重、肌力、脉搏、呼吸肌耐力测定、反应时和皮肤空间阈等来测定和判断疲劳。除此之外,判断运动疲劳的方法还有生化指标测定与判断法。这种方法常用指标有血红蛋白、血尿素、血氨、血睾酮等,通过对这些生化指标的测定可以了解身体的疲劳程度。

四、排球运动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方法

在排球运动训练中出现疲劳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疲劳不能及时的消除,使疲劳累积,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将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身体健康,能否尽快消除疲劳,是运动训练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自然恢复法

自然恢复法最主要的是放松性训练和睡眠。放松性训练指训练的整理放松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慢跑、呼吸体操及肌肉、韧带拉伸等放松性练习。以消除机体在训练中产生的“运动状态”,缩短肌肉的疲劳时间,促进身体各机能和精力得到积极的恢复。充足的和高质量的睡眠是消除疲劳的最佳方法,机体在睡眠时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最低,合成代谢最旺盛,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蓄积。睡眠首先要从时间上有所保证,成年运动员在训练期间,每天应保证8-9小时的睡眠时间,青少年则需要至少10小时的睡眠时间。所以,我们要通过组织手段,从时间上能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营养补充恢复

排球运动员由于在运动过程中新城代谢率急剧增加,身体各个器官、系统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物质,因此在运动性疲劳的产生过程中和出现以后,通过在膳食中补充足够的糖、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富含矿物质的食物来补充能量,调节生理功能。这是环节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促进其恢复的重要措施。为增加体内碱储备,以缓冲酸性代谢产物的影响,应当多吃蔬菜和水果。对于女子排球运动员,由于女子本身体质的特殊性,在运动训练后对微量元素铁的需求较高。因此适当补充含铁质元素较多的食物,将有利于增加女子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促进机体的恢复。

(三)物理手段恢复

物理恢复手段很多,一般采用的是温疗浴、桑拿浴、按摩及吸氧与负离子吸入等措施。通过一些外界辅助的方法手段作用于机体,促进机体全身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的进行,加速疲劳物质的排泄,使机体快速的恢复。

(四)药物手段恢复

在超负荷大运动量训练环境下对机体的内环境影响很大。在对疲劳的病因和机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服用有利于疲劳恢复的药物能促进机体内环境的恢复,有利于排球运动员的健康和保证正常训练水平。

(五)心理手段恢复

运动员在高负荷训练过程中要承受着来自身体和精神上双重压力,在训练之后可以组织一些集体娱乐活动来进行心理放松,或者使用音乐疗法,使训练中疲劳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缓解。

五、结束语

运动性疲劳在排球运动训练中必然产生的,准确把握疲劳与恢复的相互关系,把疲劳的消除和运动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是现代科学训练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排球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都应该掌握的知识,并加以运用到实践中,选择科学、合理、正确的方法快速消除、缓解运动性疲劳,从而达到的理想的训练效果和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步标,华明,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48-449.

[2] 吴春燕.运动性中枢疲劳生化机制的研究进展[J].山东体育科技.2008.30(2):44-46.

[3] 曲金亭.运动与积极性恢复手段[J].竞技.论坛.2011.3(19):34-36.

[4] 夏亮,陆秋源.排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判断及消除方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1(26):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