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特征表明,我国已经成功迈入创业型社会。创业型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优秀的创业人才,然而,反观我国创业教育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创业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支撑创业型社会发展的人才根基。我国必须从培养目标、层次结构、培养模式和支撑体系等方面科学构建创业人才培养的体系。社会要发挥创业教育重要介入者的角色。在舆论导向和价值观念上,鼓励创业,在青年一代身上塑造民族创业精神。要重视青年创业意识的激发,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4.005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已经不是也不能是大学生的唯一出路,与此同时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是一种创新性活动,它的本质是独立地开创并经营一种事业,使该事业得以稳健发展、快速成长的思维和行为的活动。

一、中国高校的就业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基本上是通过市场渠道来实现;自从2000年扩招以来,大规模毕业生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丰富人力资源的同时,与此相对比的是就业率持续下滑。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均为75%左右。特别是2003年以后,在全国面临“就业难”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心城市地区就业岗位趋于饱和、沿海省份大城市就业壁垒尚未破解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期望难以实现。

二、外国创业教育对我们的影响

创业教育,英文全称为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也可翻译为“创业精神教育”或“企业家精神教育”。

创业教育在中国的兴起,除众所周知的就业问题以外,高等教育自身的变革和创新,从传统知识传授型大学到普鲁士威廉·冯·洪堡创建的第一所研究型大学(柏林大学)再到伯顿·克拉克在其著作《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所提出的创业型大学的理念,国际高等教育的改革潮流是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

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创业教育走在了世界前列。仅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斯坦福大学两所高校毕业生和教师在20世纪中后期所创办的企业就超过4000家,雇佣人数超过110万人,创造超过3000亿美元的收入,1996年斯坦福创业企业的收入就占到了硅谷总收入的60%。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创业领域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为美国经济增长和全球的消费市场带来了无数的创新因子和巨大活力,使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直至本世纪最初两三年成为全球新经济的重要策源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革命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心。

美国从小学就开始的全民创业教育使人力资本这一最具潜质的经济增长要素显著增值并对美国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涌现了诸如比尔·盖茨的微软、葛洛夫的INTEL和麦克·戴尔的戴尔电脑等全球高技术产业的创新创业楷模。可以说,美国经济发展模式与创业教育的成功密不可分,同样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和高等教育具有借鉴作用。

三、中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的各大高校,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创业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仍然把创业教育视为就业指导的一项就业补充策略。不少高校教师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任务是学好专业知识,不应该鼓励他们去创业。同时,缺乏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也是关键问题之一。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讲教师多为缺乏创业经历的行政教师,这些教师大多没有在企业的就业经历,选取的课程内容和采用的授课方式与平常的专业课教学没有太大差别,对学生创业缺乏直接的指导意义,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虽然各地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措施,但是扶持的力度和体系都不够健全。各高校也在创业基金、项目申报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扶持。但这些措施缺少衔接和系统性,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创业扶持体系。缺乏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创业教育评价是对创业教育目标、成效、水平、状况所作的价值判断,是创业教育运行的信息反馈和调整纠偏机制,在创业教育的整个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没有定期的统一评价活动,各种各样的创业教育活动就得不到准确的评价和有效的反馈,不利于创业教育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于高校间的比较与交流。

四、创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思索

1.创业教育的重点是构建以大学为核心的创业生态系统,解决创业出路问题。

大学生是创业教育的主体,也是创业教育的最终受益者。现在大学生有创业的热情和激情,但是缺乏经验,成功率很低。所以,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多层面地学习创业知识与技能,积极参加各种创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创业能力,勇于创业,成功创业。

2.创业教育内容应不拘一格,以促使学生的自我认知为基础。

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明确人生奋斗目标,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重视自己的大学生活,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抛弃功利性想法,将创业作为一种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选择,强化创业意识,坚定创业信念,变“要我创业”为“我要创业”、“我能创业”,把国家的希望自觉转化为内在的需要,把创业看成是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

3.鼓励进行多样化的创业教育。

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要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地进行。一是创业教育通过课内课外两个培养途径并行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拓宽创业教育的途径,丰富创业教育的内容,创新创业教育的手段,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和有效性。二是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培养创业骨干和精品项目,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创业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一方面,从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发展意向出发,引导他们自觉接受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另一方面,不仅重视对全体学生的教育与指导,也强调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个性化指导。四是大力营造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创业教育社团建设、正确的舆论导向、创业成功典型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五是重视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用最新的理论指导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4.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创业教育支撑机制。

政府要发挥好创业教育的倡导者和扶植者的重要角色。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制定支持创业的政策和法规,设立官方或半官方的创业咨询和培训机构,优化对创业服务的职能服务,对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并给予相应的风险保障。并且鼓励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创业教育,并给予一定的投资、税率优惠。企业要发挥创业教育重要参与者的角色。

创业教育需要良好的社会系统环境的支持,企业家群体的支持是社会系统环境中的重要支持力量。我国高校长期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与企业界联系不密切,缺乏社会经验成为应届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失去工作机会的“致命杀手”。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区,以加强大学生创业的社会实践。高校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有利于为更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什么是企业,了解企业如何运作,有利于提高企业家群体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也能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更加友爱、宽容的环境。

社会要发挥创业教育重要介入者的角色。在舆论导向和价值观念上,鼓励创业,在青年一代身上塑造民族创业精神。要重视青年创业意识的激发,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陈成文,孙淇庭.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2009,

[2]卢丽华.美国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

[3]徐华平.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期刊论文]-中国高教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