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宣威市石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介绍了宣威市的基本情况和石漠化土地状况,分析了石漠化动态变化特点及原因,对石漠化治理成效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治理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石漠化;现状;动态变化;成效;治理对策;云南宣威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251-02
1 宣威市基本情况
1.1 自然条件
宣威市位于云南省的东北部,处于云、贵2个省交界处,东与贵州省盘县接壤,南与富源县、沾益县相连,西与会泽县隔牛栏江相望,北与贵州省威宁县、水城县山水相依。宣威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略向东南倾斜。境内最高点海拔为2 868 m,最低海拔为920 m,相对高差达到1 948 m,国土面积为6 052.62 km2。全市河流分属长江上游金沙江水系和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及其支流,水资源丰富。宣威市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干湿季分明,冬春干旱多风,干冷同期,夏秋季节雨量集中,雨热同季以及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光照充足、积温偏低,区域之间差异大,年均温13.3~14.5 ℃;日照时数2 108.2 h;年均风速2.1 m/s;年降水量在979.3 mm,但降水年分配不均,降水量主要集中于每年的6—7月;年均霜日37.6 d;年均降雪12.1 d。境内成土母岩有石灰岩、玄武岩、砂页岩等,以石灰岩居多,约占全市的60%,为云南省岩溶面积第二大县,是典型的石灰岩地区,其次是玄武岩和砂页岩等。根据宣威市1982年土壤普查资料,全市土壤共有8个土类、19个亚类、36个土属、75个土种。主要土壤类型有红壤(黄红壤、红壤)、棕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等。红壤分布面积最广。
1.2 土地利用状况
全市土地总面积605 262.0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08 854.4 hm2,非林业用地面积296 407.6 hm2。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248 020.3 hm2;疏林地面积984.3 hm2;灌木林地面积44 488.6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6 532.8 hm2;苗圃地面积19.4 hm2;无林地面积2 869.9 hm2;宜林地面积5 927.6 hm2;辅助生产林地面积11.5 hm2。全市森林覆盖率45.2%,林木绿化率49.7%。
1.3 社会经济状况
宣威市有2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56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47.86万人,人口密度为244人/km2;农业劳动力为768 322人。宣威市境内居住有汉、彝、回、苗、蒙古等民族。国民生产总值143.3亿元,其中:林业总产值0.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 445.6元。全市现有耕地217 873 hm2,粮食总产量为613 079 t。煤炭资源是宣威的主要能源,电、太阳能、沼气的利用有了长足的发展。宣威市境内交通发展较为发达,贵昆铁路由北至南纵贯全境,“六沾”铁路复线将2012年4月建成通车。326国道、天宣高等级公路从北向南穿境而过。
2 石漠化土地状况
在全市105 308.9 hm2的石漠化土地面积中,轻度石漠化面积72 886 hm2,中度石漠化面积28 976.5 hm2,重度石漠化面积2 467 hm2,极重度石漠化面积979.4 hm2。从石漠化演变类型看,明显改善型13 719.7 hm2,轻微改善型的4 468.6 hm2,退化加剧型7 096.8 hm2,退化严重加剧型的15 394.1 hm2;从石漠化变化情况看:轻度石漠化面积减少3 252.9 hm2,中度石漠化面积减少9 575.8 hm2,重度石漠化面积增加915.5 hm2,极重度石漠化面积增加了979.4 hm2,潜在石漠化面积增加13 596.7 hm2,非石漠化面积增加了13 868.9 hm2;从治理措施及石漠化状况、程度看,5年来共有101 693.3 hm2岩溶地区土地得到初步治理。其中,治理石漠化土地28 121.8 hm2(治理轻度石漠化土地15 942.8 hm2,治理中度石漠化10 901.7 hm2,重度石漠化922.6 hm2,极重度石漠化354.7 hm2),治理潜在石漠化土地38 514.7 hm2,治理非石漠化土地35 056.8 hm2。
2.1 石漠化的地理分布
宣威地区处于世界三大喀斯特地貌集中分布区之一的东亚片区的中心地带,是喀斯特集中分布区,区域内除龙潭镇、得禄乡、杨柳乡大部分、倘塘镇和来宾镇中部少数区域为玄武岩、砂岩、砂页岩外,其余60%以上区域成土母岩均为可溶性碳酸盐石灰岩类。通过监测发现,宣威市石漠化分布具有分布广、面积大及成片分布的特点,全市26个乡(镇、街道)均有分布,但从整体分布来看,几乎所有的喀斯特是连成一片的。
2.2 石漠化的空间分布
宣威市的石漠化分布从空间上具有低海拔较少、高海拔地区相对较为集中的特点。多分布于海拔1 900~2 800 m海拔之间,1 900 m以下分布面积相对较小;另外,在一些区域类同一地点,还有许多独立的、大小不同且各具特点的可溶岩体。
2.3 石漠化的分布规律
根据宣威市石漠化的空间分布状况,结合矿产资源、社会经济、自然地貌等方面分析其分布规律,一是宣威市的石漠化主要分布在缺煤或少煤、群众生产生活燃料主要依靠林木资源的西南、西北、东南、东北四大区域。二是宣威市岩溶面积广、石漠化程度严重的区域大多处于以农牧业为生、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山区。三是宣威市低海拔地区的干热河谷地区岩溶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明显少于其他地区。
3 石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宣威市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10 933.8 hm2,潜在石漠化面积增加了13 596.7 hm2,非石漠化面积增加了13 868.9 hm2。
3.1 石漠化动态变化规律及特点
一是石漠化总体恶化趋势得到初步扭转。2005年,宣威市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43 666.6 hm2,2011年为105 308.9 hm2;非石漠化土地由2005年的133 288.7 hm2增加到2011年的148 884.9 hm2,石漠化恶化的趋势得到逐步遏制。二是潜在石漠化面积由2005年的50 378.9 hm2增加到了2011年的92 673 hm2,如不注重植被的保护,又会形成面积新的石漠化。三是部分地区石漠化程度加重。虽然部分轻度石漠化已经转化为潜在石漠化,但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面积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其中中度石漠化面积由27 578 hm2增加至28 976.5 hm2,增加了1 398.5 hm2;重度石漠化由322.3 hm2增加到2 467 hm2,增加了2 144.7 hm2。极重度石漠化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2011年新增了979.4 hm2。
3.2 石漠化动态变化原因
宣威市石漠化动态变化呈现出“整体好转、局部加重”的特点,动态变化的原因除2005年和2011年2次调查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外,更多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宣威市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均为岩溶地区,耕地人均占有量少,土壤贫瘠,粮食单产低,经济落后,当地群众生活贫困,为了生存,人们广种薄收,许多陡坡地都被开垦出来辟为农地,坡耕地比例大,水土流失严重,是造成石漠化动态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过度樵采。1958年以来经历了几次大的乱砍滥伐,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近年来,由于煤炭价格的迅猛上涨,依赖廉价的薪柴再次作为农村能源的首选,致使森林植被急剧减少,形成了新的土地石漠化或导致了石漠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三是过度放牧。由于近年来宣威市畜牧业发展迅速,植被被超载过牧,植被遭严重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四是暴雨冲刷。石漠化动态变化的另个原因是宣威市岩溶地区多为岩溶山地和少数岩溶峡谷,山高坡陡,而土壤又多为红色石灰土,土层浅薄,土质疏松,宣威市大部分降水集中在6—7月,而且以暴雨居多,加大了对山体表土的冲刷强度,使山体表土流失。五是干旱影响。2008年以来,宣威市连年遭受特大旱天气,出现了夏旱、秋旱、冬旱的严重的恶劣气候,尤其是冬、夏2季降水量严重不足,使植被生长困难,植被稀少,综合盖度低而使石漠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剧,甚至形成了新的石漠化。
4 石漠化治理成效
4.1 生物措施治理状况
宣威市的石漠化治理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的方式进行,旨在改善生态环境的治理,但由于治理方式单一,资金缺乏、技术落后,治理不系统,力度不够,且治理的地块零星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治理效果不明显。
4.2 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
2008年,宣威市被列为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100个试点县之一,自从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启动以来,2008—2010年3年共完成岩溶治理面积146.18 km2,占计划面积的100%,其中完成封山育林面积11 272.13 hm2,人工造林面积2 980 hm2(其中经济林面积513.3 hm2);完成坡改梯工程380 hm2;完成建设拦沙坝45座,谷坊73道,引水渠11.77 km,引水管81.03 km,取水池8个,100 m3蓄水池8个,50 m3蓄水池2个。
通过连续3年的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区在以下方面得到较好的效益:项目区石漠化程度有所减轻,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提高了石漠化地区土地的产出率和人口承载能力;强化了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群众从石漠化治理方面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5 石漠化治理的对策
石漠化是在岩溶和气候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而形成的,仅靠单一大措施和方法很难取得好的防治效果,应坚持“标本兼制、综合治理、长期保护”的治理方针[1-3]。优先考虑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同时兼顾人口密度大、水源奇缺、土壤贫瘠、农民生活水平现状等因子,实行以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及其他措施相结合,并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及其他措施为辅的治理模式[4-5]。
5.1 生物措施
一是对已成林的林地进行封山管护,使其植被不被破坏;对新造林地、疏林地进行封山育林。二是对宜林地、无立木林地、荒滩荒坡、对未利用地中的裸岩(客土)营造混交林或培植混交林造林。三是对坡度大于大25°的耕地采取林粮、林药、林草等方式进行退耕还林,对坡度小于25°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实行土地改良。四是对品质差、覆盖度小的牧草场进行改良。
5.2 工程措施
对坡度较大的耕地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季节性沟谷,以坡改梯和修筑拦沙坝、谷坊等方式拦截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对有条件的水流和储水性好的谷地,修筑堤坝,增加储水量,并附加水利设施进行利用;对严重缺水的地区以建水池、水窖的方法进行储水利用,对有地下水的地区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5.3 其他措施
一是对偏远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尤其是人口密度较小的偏远地区借助实施异地扶贫项目等实行生态移民搬迁,减少人为干扰,实现自然植被的尽快恢复;改变过度依赖薪材的习惯,以煤、电、太阳能、沼气等作为替代能源,减少薪材消耗,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发展农村小水电,使群众不砍薪材或少砍薪材,加快森林植被恢复。二是整合项目,利用各种优惠政策搞好扶贫开发,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减轻人为活动对岩溶土地的干扰,促进岩溶土地石漠化的防治。三是建立石漠化治理的长效激励机制。对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有较大贡献的给予适当奖励,对在石漠化治理项目中弄虚作假、治理措施不力的单位给予惩处。四是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等各种议论工具大力宣传石漠化的危害性,治理石漠化的必要性以及其他地区治理石漠化的典型经验等,让普通老百姓家喻户晓,自觉投身到石漠化治理工程里来。五是为保证治理效果,必须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单位面积的投入资金以及人力、物力,加快科技措施的转化率,石漠化才能从根本得到有效的治理。
6 参考文献
[1] 吴协保.我国县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思路与技术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9(1):5-7,22.
[2] 廖义善,卓慕宁,李定强,等.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及资源利用研究[J].中国岩溶,2010,29(11):12-19.
[3] 戴国富,谢世友,刘芙蓉,等.重庆市石漠化山地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造林技术探讨——以乡土树种山桐子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0,29(11):770-775.
[4] 刘艳,蔡德所.广西西部地区石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12(3):43-45.
[5] 韦庆卓.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探讨[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