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敦煌碑铭赞语词释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敦煌碑铭赞语词释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结合敦煌写本原卷影印资料、中土文献和佛经材料,运用训诂学、音韵学及汉语俗字研究的最新成果,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对敦煌碑铭赞中“文棍”、“纣儒”、“鱼顋”等部分疑难语词作了尝试性的延证考释,以便学术界更好地利用敦煌碑铭赞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敦煌文献;碑铭赞;语词; 释证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2)04—0077—05

敦煌写本文献中碑文、墓志铭、邀真赞等保存了有关敦煌名族郡望、历史人物的重要资料,由于它真实记录了晚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社会生活,保存了丰富的原始语言材料,具有较高的文献学、历史文化学、方志学、词汇学等学科的研究价值。笔者这里不揣浅陋,拟结合敦煌写本原卷影印资料、中土文献和佛经材料,运用训诂学、音韵学及汉语俗字研究的最新成果,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对敦煌碑铭赞中“文棍”、“纣儒”、“鱼顋”等部分疑难语词作了尝试性的延证考释,以便学术界更好地利用敦煌碑铭赞进行相关研究,望方家斫之不吝。

本文中所引碑铭赞例句,其篇名、编号以及括号内的页码均以郑炳林先生的《敦煌碑铭赞辑释》[1]为据,同时核对具体卷号的图版,并参校其他诸家录文。

文棍

P.2640《常何墓碑》:“十二年,入为右屯卫将军。端肃有闻,徼巡无怠;文棍载穆,武帐斯清。”[1]4

按:“文棍”之“棍”,原卷字形作“”。王京阳等《全唐文补遗》(第7辑)作“文”[2];邓文宽《敦煌写本校诠》录文“文棍”,校作“文幌”[3]。其余诸家皆从原卷作“棍”,失校。“棍”与“幌”在字形和读音上皆相差很大,邓校读为“幌”,缺乏理据,似有主观臆测之嫌。其实“文棍”之“棍”当为“”字形讹,王校是。今略陈其理据如下:

首先,传世文献和敦煌写卷中习见作为成字构件的“昆”与“ ”相讹现象。其讹变原因及路径为:

[]

五代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以下简称《随函录》)卷16(《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陁那目得迦》卷4):“铁,卑兮反。”(Z60/19a①)与其对应的藏经为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4:“僧祇铁篦苾刍先用搅药未了,六众复夺。”(T24/431b)“铁”即“铁篦”,“”即“篦”的俗讹字。

又《随函录》卷20:“眼,卑兮反,正作鎞、篦、箄三形。”(Z60/158c)今对应的藏经《成实论》卷4:“若眼到色,则间无空明,如眼篦触眼则不得见,当知眼识不到而知。”(T32/268a)“眼”即是“眼篦”。

又《随函录》卷5(《大悲分陁利经》卷1):“蜫叹,上卑兮反,下初加反。并正作螕。又《悲花经》作‘比叱’;又《经音义》作‘螕以’,非。”②(Z59/714b)今对应藏经《大乘悲分陀利经》卷1也作“蜫叹”(T3/236a),为音译字。

又《随函录》卷26:“偶,上疋诣反。”(Z60/430b)今对应的藏经彦悰纂《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6:“帝者尚所不臣,况僧当大圣之胤……此盖菩萨比丘情亡物我,况今尊卑位别殊非嫓偶。”(T52/471a)其中“嫓偶”即是“偶”。

此外《随函录》卷26:“婫烟,上疋诣反,配也。正作媲也。”(Z60/440a)《随函录》卷27:“蒭,上疋诣反,下测俱反。”(Z60/444a)《随函录》卷29:“婫不,上疋诣反。”(Z60/562b)《随函录》卷30:“婫偶,上疋诣反。”(Z60/587c)又慧琳《一切经音义》卷98:“嫓不,批闭反,《尔雅》云:‘嫓,配也。’《说文》‘从女 声。’ ,音蒲齐反,《集》③从昆作婫者,非也。”

又S.388《正名要录》“”下注云“右正行者楷,脚注稍讹。”

其次,文献中也见有“文”的“”讹变作“”或“棍”之形。

《随函录》卷28:“文,音毗。”(Z60/503b)今对应藏经《辩正论》卷3:“于杨都治下造兴皇天居等四寺,皆绣棋雕楹文粉壁。”(T52/503b)“文”即是“文”,“文”之“”当为“”字讹变,俗书“木”部与“扌”部混用不别。“”又为“”之讹变,“”即为“”之俗讹字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86“峰檐”条下引《考声》云:“檐,棍也。”其训释词“棍”也当为“”之形讹。

最后,“文”一词,文献中习见,且常与“武帐”对文使用。《说文·木部》:“,梠也……读若枇杷之枇。”徐锴系传:“,即连檐木也,在椽之端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之言比叙也。《西京赋》曰:‘三阶重轩,镂槛文。’按此文,谓轩槛之饰与屋梠相似者。”《广韵·脂韵》:“,楣。”《文选·张衡》:“三阶重轩,镂槛文。”李善注引《声类》:“,屋连绵也。”吕延济注:“,连檐也,言皆饰为文彩。”“文”指有雕饰花纹的连檐木,这里借指宫殿。其词义引申理据与“文陛”同,“文陛”本指以文石砌成的台阶,引申之则宫阙的殿阶,亦可借指朝廷。这里的“文”与下句“武帐”相对为文,“武帐”本指置有兵器的帷帐,为帝王或大臣所用④。《汉书·汲黯传》:“上尝坐武帐,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颜师古注引孟康曰:“今御武帐,置兵阑五兵于帐中也。”王先谦补注引沈钦韩曰:“帐置五兵,盖以兰锜围四垂,天子御殿之制如此。有灾变,避正殿寝兵,则不坐武帐也。”文献中“文”与“武帐”相对为文用例甚夥,今略举数例:

南北朝庾信《宫调曲五》:“北去邯郸道,南来偃师望。龙首载文,云楣承武帐。居者非求隘,卑宫岂难尚?”(《乐府诗集》卷15《燕射歌辞·周·五声调曲》)

隋许善心《神雀颂》:“班固神爵之颂,履武戴文,曹植嘉爵之篇,栖庭集牖。未若武帐,来贺文,刷采青蒲,将翱赤罽。”(《隋书》卷58《许善心传》)

隋江总《华貂赋》:“拜文而影度,陪武帐而香浮。随玉珩之近远,共金珰之去留。仰太山之千仞,开谷中之鄙吝。撤君子之宝饰,荣小人之蓬鬓。”(《全隋文》卷10,出《艺文类聚)卷67“衣冠部”》

唐李世民《幸武功庆善宫》诗:“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全唐诗》卷1)

唐王勃《乾元殿颂序》:“朱匡反景之域,削虵弭于文;黑山明月之乡,委龙琛于武帐。”(《王子安集》卷11)

此外,2006年洛阳坊肆出现西安出土的唐代百济人祢寔进墓志《大唐故左威卫大将军来远县开国子柱国祢公墓志铭并序》中也见二者相对为文的用例,云:“公器宇深沉,干略宏远;虚弦落雁,挺剑飞猨。夙禀贞规,早标义节。占风异域,就日长安。式奉文,爰陪武帐。腰鞬玤鹖,纡紫怀黄。”且墓志序文中的“文”之“”字,董延寿、赵振华《洛阳、鲁山、西安出土的唐代百济人墓志探索》[4]及拜根兴《百济遗民关联问题考释》[5]录文皆空缺,今核原墓志拓本①字形作“”字,也当为“”字之形讹又一佐证。

要之,我们将《常何墓碑》中“文棍”校读为“文”,考虑到了汉语俗字演变规律,既有传世文献、敦煌写卷及出土唐代墓志讹变字形轨迹可循,又能结合碑文中对文用例,比照文献习见此类对文用例,且验之碑文,文意也密合。

P.2568《南阳张延绶别传》:“长城以外,休闻沓之交;大漠以南,戳断两戎之臂。”[1]281

按:“沓”当读为“沓鏦”,“沓”为“在行进中击鼓”义,《集韵·合韵》:“沓,行击鼓也。”北周庾信《哀江南赋》:“俴秦车于畅毂,沓汉鼓于雷门。”明汤显祖《紫箫记·征途》:“沓鼓扬钲,南庭朔方知远近?”原卷字形作,敦煌写卷中字体构件“歮”,“怱/忽”、“悤”、“忩”、“从”常相混[6]。《慧琳音义》卷2“匘膜”条:“上乃倒反。《说文》作腦,头中髓,从肉,声。有作,或作……并非也。”又卷4“髓匘”条:“下能老反。《文字集略》云:‘头中实也。’此字讹谬甚多,或从三止,或从月,或从忽,或从山,皆非也。”故即为鏦字,鏦又与摐通,谓撞击钟鼓。慧琳《一切经音义》卷99“鏦金”:“《子虚赋》云:‘鏦金鼓’也。《埤苍》云:‘摐犹撞也。’或从手作摐也。”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摐金鼓”。唐太宗《伐龟兹诏》:“鏦金悬米之源,掩河津而电击;沫赭崦山之峤,驱日域以雷奔。”又《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摐金鼓,吹鸣籁。”郭璞注引韦昭曰:“摐,击也。”《南齐书·张融传》:“摐撞则八纮摧隤,鼓怒则九纽折裂。”唐温庭筠《清凉寺》诗:“松飘晚吹摐金铎,竹荫寒苔上石梯。”南朝梁沈约《为安陆王谢荆州章》:“摐金入济,识谢戎麾。”唐高适《燕歌行》:“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宋杨万里《衔命郊劳使客船过崇德县三绝》之一:“睡起一河冰片满,搥琼摐玉梦中声。”故“沓”乃为近义复词,这里指军队行军作战的“摐金伐鼓”,验之文句,甚为允洽。

纣儒

P.3792《张和尚生前写真赞并序》:“故得声流雅响,三危之犷俗钦威;清梵孤鸣,五郡之纣儒顶谒。”[1]540

按:“纣儒”,诸家录文皆作此,其实“纣”字,原卷字形作“”,乃是“”字,“”为“缁”的或体,“缁”本指黑色。《玉篇·纟部》:“缁,黑色也。,同缁。”《礼记·檀弓上》:“天子之哭诸侯也,爵弁绖,衣。”陆德明释文:“,本又作缁。”《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湼而不缁。”《周礼·考工记·锺氏》:“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郑玄注:“染纁者,三入而成……又复再染以黑,乃成缁矣。”由于僧人着黑衣,借指黑色僧服,亦指僧侣。唐刘商《题禅居废寺》诗:“凋残精舍在,连步访缁衣。”宋范成大《麻线堆》诗:“岂吾金闺彦,不如林下缁。”“缁儒”就道俗而言,指僧徒和儒生,与“释儒”同义。“缁儒”一词,《大词典》未收,然佛典中习见。崔光撰《十地经论序》:“以永平元年岁次玄枵四月上日,命三藏法师北天竺菩提留支(魏云道希)、中天竺勒那摩提(魏云宝意)及传译沙门北天竺伏陀扇多,并义学缁儒一十余人,在太极紫庭,译出斯论十有余卷。”(T26/123b)隋费长房撰《历代三宝纪》卷20:“凡诸译经婆罗门道俗并见缉缀,此方缁儒十有九人,所翻新文及维旧本论传法戒合七十五部,四百六十二卷,结为皇隋大兴录目。”(T49/102a)南宋元照作《芝园集》卷上《杭州祥符寺瑛法师骨塔铭》:“中年多病,遂居祥符古剎。一挥麈柄,缁儒云集,洪音迅辩,听者莫不耳耸目贻,叹其颕脱。”(X59/656c)又卷下《论慈愍三藏集书》:“近世慧林孝本、法云、大秀,皆释门之豪杰,举扬宗风,激励修奉,天下缁儒,云奔草偃,率从其化。”(X59/663a)南宋李遵勖编《天圣广灯录》卷29:“时有僧问:‘僚宰共临此会,缁儒竞集兹筵,祖意西来,请师为众。’师云:‘散去得未?’”(X78/566c)

要之,将原卷字形“”校读为“”,“”为“缁”的或体,“缁儒”指僧人和儒生,序文“故得声流雅响,三危之犷俗钦威。清梵孤鸣,五郡之儒顶谒”与赞文“释儒俗道皆投化”相应,“犷俗钦威”、“儒顶谒”正是“释儒俗道皆投化”的分说,这样既合乎原卷字形特点,又切乎文意。

鱼顋

S.289《李存惠邈真赞并序》:“岂期地火暗背,灵性归常,空留白玉之肌肤,不闻黄金之美语;妻居孀室,血泪交流,此世难遇于鱼顋,别后须凭于鸟字。”[1]549

按:“鱼顋”,陈祚龙校录作“顩颐”[7],“顩颐”指下巴向上翘起。《文选·扬雄〈解嘲〉》:“顩颐折頞,涕唾流沫。”李善注引韦昭曰:“曲上曰顩。”刘良注:“言泽丑皃也。顩,口向前引也。”《梁书·任昉传》:“顩颐蹙頞,涕唾流沫。”于此处文意无所取,校录无据。今核查原卷图版,“鱼顋”字形清晰可见。《敦煌碑铭赞辑释》及《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8]录文是。“鱼顋”,这里乃是用典,“鱼顋”指宋代妇女的一种用鱼腮中骨装镂的面饰,即为鱼媚子。这种鱼媚子面饰是贴于靥辅之上的。《宋史·五行志三》:“淳化三年,京师里巷妇女竞剪黑光纸团靥,又装镂鱼腮中骨,号‘鱼媚子’,以饰面。”“靥”也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妆饰。《玉篇·面部》:“靥,靥辅,在颊前。”《说文新附》:“靥,姿也。”南朝梁简文帝《艳歌篇》:“分妆开浅靥,绕脸傅斜红。”鱼媚子应与贴于腮颊的花钿相类,南朝梁沈约《丽人赋》:“陆离羽佩,杂错花钿。”从年代上看,S.289《李存惠墓志铭并序》:“于太平兴国五年庚辰岁正月乙亥朔廿六日庚子枕疾终于修文坊之私弟(第)矣。取其年二月甲辰朔三日丙午权殡莫高里阳开河北原礼也。”[1]549太平兴国为北宋太宗赵匡义年号,太平兴国五年为公元981年。淳化也为太宗赵匡义年号,淳化三年为公元992年。二者相去仅11年,皆为宋太宗朝。

这里“此世难遇于鱼顋”,指李存惠逝去之后,其孀妻将不再妆饰打扮,无心于鱼媚子之面饰。“此世难遇于鱼顋”当是承上句“空留白玉之肌肤”而言;“别后须凭于鸟字”也与“不闻黄金之美语”相承。

判生 潘生 播生

P.3718《阎胜全写真赞并序》:“凶渠犯塞,舍命而先冲;交锋,判生而后敌。”[1]462

P.2970《阴善雄邈真赞并序》:“百战沙场,几潘(番)生于龙塞。”[1]475

S.5448《浑子盈邈真赞并序》:“眠霜卧碛,经百战于沙场;匹马单枪,几播生①于莲府。”[1]343

按:“判生”、“潘生”、“播生”乃为同词异形,为“拼命、不顾惜生命”之义,“判”、“潘”、“播”皆为借字,其本字当为“拌”。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5:“判,割舍之辞;亦甘愿之辞。自宋以后多用字或拚字,而唐人则多用判字……然其本字实本作拌。”《方言》卷10:“楚人凡挥弃物,谓之拌。”《广雅·释诂一》:“拌,弃也。”王念孙疏证:“拌之言播弃也……播与拌古声相近。《士虞礼》:‘尸饭播余于篚。’古文播为半,半即古拌字。”《书·多方》:“尔乃屑播天命。”孔传:“是汝乃尽播弃天命。”《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播规榘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王逸注:“播,弃。”《说文·水部》:“潘,水名,在河南荥阳。”段玉裁注:“今潘水未闻。”钱坫斠诠:“荥阳潘水即播水,亦云汴水。《左传》郑地泌,亦与水相近。古声潘、播、汴、邲并同。”《史记·龟策列传》:“镌石拌蚌,传卖于市。”司马贞索隐:“拌,音判。”杜甫《曲江对酒》诗:“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仇兆鳌注:“判,正作。”

文献中习见“拌/判/弃/拚/併/並/捐+/命/死”动宾式复合词,意为“拼死,不顾惜生命”,其与“判/播/潘+生”的构词理据相同,现代汉语还有“拼死拼活”之语。今各举一例如下:

“判死”,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一士判死兮而当百夫。”

“判命”,宋王偁《东都事略·章惇传》:“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

“弃死”,唐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又欲面言事,上书求诏征。”

“拚死”,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赵媒婆》:“遮莫老身减齿三十年,亦必拚死充作姬媵。”

“併命”,《旧五代史·明宗纪一》:“吾王命我取葛司徒,他士可无併命。”

“並命”,《后汉书·西羌传》:“今国家无德,恩不及远,羸弱何辜,而当並命!”

“拌命”,《朱子语类》卷116:“如两军厮杀,两边擂起鼓了,只得拌命进前,有死无二,方有个生路。”

“拚命”,宋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章惇》:“子厚履险而下……轼拊子厚之背曰:‘子厚异日得志,必能杀人。’子厚曰:‘何也?’轼曰:‘能自拚命者能杀人也。’子厚大笑。”

“捐命”,《汉书·陈汤传》:“延寿汤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之功,久挫于刀笔之前,非所以劝有功、厉戎士也。”颜师古注:“捐弃其躯命,言无所顾也。”

盼像

P.3718《刘庆力和尚生前邈真赞并序》:“命垂朝夕,免后烦喧,乃召匠伯,盼像题篇。”[1]433

按:“盼像”与文意不洽。细审原卷“盼”字形作,乃是“粉”字,比照同卷号《阎子悦生前写真赞并序》“乃召匠伯,预写生前。丹青绘像,留影同先”[1]425及《张良真生前写真赞并序》“乃召匠伯,绘影生

前”[1]422可知粉像意为绘影像。古人作画,先施粉上样,然后依样落笔,故称画稿为粉本。唐韩偓《商山道中》诗:“却忆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画有工夫。”宋苏轼《阎立本职贡图》诗:“粉本遗墨开明窗。”王十朋集注:“唐明皇令吴道子往貌嘉陵山水,回奏云:‘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1:“古人画稿谓之粉本,前辈多宝蓄之;盖其草草不经意处,有自然之妙。宣和、绍兴所藏粉本,多有神妙者。”又有“粉绘”,杜甫《存殁口号》诗:“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敦煌邈真赞中亦见“粉绘”用例,P.3718《程政信和尚邈真赞并序》:“僾俙顾攀(盼),邈影遗[容];粉绘威棱,丹青仿佛。”[1]447

P.4660《康使君邈真赞并序》“图形新障,粉绘真同。”[1]151二例中的“粉”字原卷作,甚为清晰。“粉绘”亦作“粉缋”,指彩色的图画。P.4660《索公邈真赞》:“棱层意气,粉缋永传。”[1]168“粉”字原卷作,也甚为清晰。唐刘长卿《王昭君歌》诗:“那知粉缋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又有“粉壁”,P.4640《大唐宗子陇西李氏再修功德记碑》:“回顾粉壁,念畴昔之是(遗①)踪;瞻礼玉豪,叹鸿楼之半侧。”[1]42文献中又有“粉图”,指画图。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诗:“五色粉图安足珍,真山可以全吾身。”这里的“盼(粉)像题篇”是为刘庆力和尚写绘图像,撰写赞文。

参考文献:

[1]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

[2]王京阳,等.全唐文补遗:第7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5.

[3]邓文宽.敦煌写本《常何墓碑》校诠[J].敦煌吐鲁番研究:第11卷,2009:373.

[4]董延寿,赵振华.洛阳、鲁山、西安出土的唐代百济人墓志探索[J].东北史地,2007(2).

[5]拜根兴.百济遗民《祢寔进墓志铭》关联问题考释[J].东北史地,2008(2).

[6]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103—104.

[7]陈祚龙.中华佛教文化史散策四集[M].台北: 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305—306.

[8]姜伯勤,项楚,荣新江.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M].台北: 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