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真爱创造教育奇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真爱创造教育奇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落实“爱的教育”。本文结合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比较,重在阐释教师的爱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教师;真爱;学生;身心发展

21世纪是教育改革的时代,自由与民主的思想已融入教育实践之中。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践行“真爱教育”,将“真爱”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自由发展作为落脚点。纵观当下,教育被赋予了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成绩是否优秀、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成为教师教育管理的主要方面,轻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实现教育的“授业”目标,一些教师尽心尽责,早晚自习必到,中午不回家,与学生一起做“午间作业”。但也有部分教师体罚学生,甚至拳脚相加,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

实践证明,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当下的发展,更要观照学生未来的生存,使之获得幸福感。因此,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还要完善学生的内心,提高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更要实施“爱的教育”,使学生的内心沐浴阳光,促进学生情感的完整和人格的健全。

一、教师的爱是对学生心灵的呵护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实验证明,学生在学校习得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思想接触过的东西,则会深藏在心底,给情感和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

教育实践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患了重病的一年级女孩,经过三个多月的化疗,她的头发全部掉光了。一个光亮的脑袋对于七岁的她来说是多么残酷。为了不给女孩的心灵留下创伤,班主任郑重宣布:要求所有同学都要带上帽子上课。后来女孩重返校园,站在熟悉的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走进去,她害怕看到同学嘲笑自己带帽子上课,害怕看到他们怪异的眼神。可是,当她看到教室里的每个同学都带着帽子时,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安定下来,于是从容地开始了新的学习。

班主任的良苦用心,既是对学生的真爱流露,也是对学生心灵的呵护。古人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面对学生的困境,教师要善于做学生的知心人和解忧者。回顾这一事例,倘若没有班主任爱的付出,没有全班同学的关怀,女孩也许会背负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会自卑、抑郁、自闭,留下一生都无法平复的阴影。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怀揣挚爱之心,落实“爱的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要健全学生的人格和身心。说到底,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彼此关怀,才能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

二、教师的爱是对学生心灵的抚慰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比人的心灵更宽阔的是教师的真爱。当今时代,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更需要教师奉献出自己的真爱。教师不仅肩负着“授业”和“育人”的重任,还需要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全面的关怀和教育。可以说,关爱学生就是教师的本职所在。

一位教师在谈及教育经验时说,她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不仅有乱花钱的习惯,还有健忘症。每次交伙食费的时候,他总要拖上好几天。有时甚至会把伙食费当零用钱花了,吃午饭时就躲在楼下,央求同学把剩饭给他吃一点。教师在了解了情况后,考虑到学生年纪小且性格胆怯,便没有直接批评他。后来,每当交饭钱时,教师就提醒他,若是没带钱便会帮他垫付;有时零用钱用完了,教师就会把他请回教室,买饭给他吃。学生的母亲知道后,特地来到学校,感谢这位保护了学生自尊心的教师。

实践证明,训斥和体罚并不能改变学生的坏习惯,善意的叮咛和帮助,更能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很多时候,教师总会不自觉地采取一些极端行为,而忽视学生的感受力。其实,每当学生犯错后,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只有教师潜心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奉献无私的关爱,才能抓住教育契机,探索出更实用的教学方法,抚慰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师的爱是对学生心灵的启迪

很多教师都读过陶行知的“四块糖果”故事。每次品味这“四块糖果”,我们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到无限甘甜,这就是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启迪力量。相反,那些见诸报端的极端教师,不仅对犯错学生态度恶劣,甚至采取辱骂、体罚等粗暴方式,不旦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伤害学生稚嫩的心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教育的“度”,不能脱离“爱”的轨道。教师要善于“长善救失”,对每个犯错的学生悉心疏导。要相信爱有改变学生的力量,爱有启迪学生心灵的魔力,只有相信爱、付出爱,才会使学生的内心充满阳光。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挚的、朴实的、深沉的,应建立在崇高的职业道德基础之上。有道是:立事者不离道德,调弦者不失宫商。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思想道德的力量。教师应树立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职业理想,用真爱之心观照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土固基,修枝剪杈,付出汗水和热情。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授业”,更在于“育人”。而提高育人者的道德水平应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理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师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高深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这就要求教师在注重业务的同时,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在教学中落实“爱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用真爱创造教育奇迹

参考文献:

[1]张文舜《爱的教育思想下的师生管理》[J],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4月

[2]野曼《浅谈爱的教育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关键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1年8月

作者简介:顾奕 (1988-),男,辽宁省丹东人, 硕士, 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