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上汽:利剑出鞘 直指自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上汽:利剑出鞘 直指自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顾刚刚过去的2012年,“年销售20万辆、销售额200亿元”的双突破,给上汽乘用车的成绩单画上了一个 圆满的句号。

20万辆、200亿元,这两个看似普通的数字,对于自主 品牌来说,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分量。

梳 理一下中国汽车市场,不难 发现,20万辆年销量的 规模,合资企业需要5年以上,部分合资企业甚至需要十几 年,元老级的自主品牌的车企最少也要花七八年的时间, 而上汽仅用了短短的5年半时间,就做到了。更重要的是, 上汽乘用车平均单车售价达11. 2万元 ,彻底打破了自主品 牌以价换量的低端概念。

“对上汽自主品牌来说,20万辆只是我们成长历程中的 一 个里程 碑。”上海汽 车执行副总裁、上海汽 车乘 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表示,未来依然要认清与合资品牌的差 距,要勇于亮剑,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不破不立

所谓狭 路相逢勇者胜,自主品牌迟早要与合资品牌正面交锋。

上海 汽 车(集 团)股 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 称“上海 集 团”)董 事长 胡 茂 元很早 就 意 识 到:“打造自主 的 国 际品 牌,是 上汽 实现可持 续 发 展,成 为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的大型汽车集团的坚实一步。”

20 02年,上汽向上海市领导立下了“军令状”—— 到2007年上汽将自主开发汽车5万辆。 然而,打造国际化的自主品牌并不是 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这也一直成为上汽的一块心病。 上汽并不讳疾忌医,在“世界为我所用”的理念下,以6700万英镑收购罗孚25、75以及K系列汽油机和L系列柴 油机等核心知识产权。之后,与南汽携手,将合资经验反哺 自主创新,站在全 球化的高度 对 标,仅 用六年左右的时间 就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和产业体系。

2006年10月12日,上海汽车集团了中国第一个国 际化的中高端汽车品牌——荣威。12天 后,基于罗孚75的荣 威 75 0 诞 生了。荣 威源于罗 孚,但并不拘泥于百年的传承,所谓不破不立,从拿来,到融合,再到重塑,荣威是集成各类优势资源,加快自主创新步 伐的第一 个硕 果,更 是 上汽高起点、国际化、跨 越 式 发 展策略的重要突破。

23.18万元~27.68万元的价格定位,诠释了荣威750的 高起点;上市四个月累计销量过万,让人们看到了荣威与国 际对手同台竞技的潜力;质保升级为“3年或8万里”,是上汽的承诺,更是自主品牌的信心。

如果说 荣威 750是 上汽自主品牌从 无 到有的突 破,那 么首战告捷的上汽,开始全面布局自主品牌的产品矩阵。从荣威550的数字化汽车到MG6的前卫设计,上汽乘 用车打破汽车固有的产品模式和陈旧的思维方式,在产品 中植入了现代精神和审美个 性,改变的不只是自主品牌的 跟风陋习,而是动摇了合资品牌的权威。

2010年3月17日,位于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上汽 浦口基地二期工程正式宣告落成,投资25.66亿元建成的浦 口工厂,将成为上汽自主品牌A级车型和小排量发动机制造基地,生产荣威和MG品牌全部的A级车产品;同时,上海 汽车自主品牌全新A级车战略平台的首个车型荣威350,也 于当日正式下线。

“荣威350不仅是上南融合后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全 新战略车型,也是上汽深化自主品牌建设的转折点。”胡茂 元说,它的诞生进一步完善了上海汽车自主品牌从B级车、到A+级车和A级车的产品矩阵,价格体系覆盖了9万~26万 的主流价格区间。

2011年8月,随着“跨领域专业SUV”荣威W5的上市, 至此荣威品牌第一阶段的产品布局基本完成,实现了对主 流细分市场的全覆盖。

海派新模式

六年前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上海汽车会展中心,诞生过 荣威的第一位家庭成员。2012年4月11日晚,同样在上海国 际汽车城上海汽车会展中心,“首席行政座驾”荣威950隆重亮相。

“一路走来,上汽始终在加快自主品牌建设的历程中不断超越。”胡茂元在荣威950的会上颇有感慨,“荣 威950是上汽凝聚30年合资合作经验,以国际化的视野、创 造性地集成全球优势资源,自主打造的第一部B+级别中高 级轿车,也是荣威全新第二代产品的旗舰车型,它宣告了上 汽自主品牌的建设进入2.0时代。”

“‘2 .0时代’不是简单的产品改 款和换代,而是一个 全新车型平台和全新技术投放的时代,无论荣威还是MG, 都将竞争对手锁定在国际汽车品牌 和合资品牌。”陈志鑫 这样描述上汽自主品牌的新阶段。

他介绍说,荣威950源于通用最新的主力平台Epsilon II,这一平台上诞生了上海通用旗下的君威、君越、迈锐宝3 款车型,为打造荣威中高端品牌形象提供了有力保障。

更让人欣喜得是,2013年两会上,“荣威950”作为两 会媒体专用车的出现,是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利好表现。对于过去的成绩,陈志鑫认为主要得益于上汽在研发、 制造、服务三大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特别是在研发上,仅荣威950,上汽共投入了高达18亿元的研发费用。” 陈志鑫表示,2013年,总投资44亿元的上汽技术中心将全面竣工,这意味着“中国首创、上海主导、英国联动” 的模式全面成 形。近3000名工程师将在上海、英国、南京 三地技术中心协同运营、三地联动、形成互补优势,通过全 球一体化运作满足多元产品开发的要求,持续推动传统车 型的5大平台、22个整车项目、13个动力总成项目的研发工作。

不仅 如此,为达到与合资公司同样的竞争力,2015年 前,上汽 还将为自主品牌 再投资2 2 2亿元,打造7大平台, 完成十几款新车的投放,而这一投资也使得上汽在荣威和MG品牌的总投资达到450亿元。如此不惜“血本”,上汽 打造中高端自主品牌的决心可见一斑。

在制造体系建设 上,上汽 坚 持产品优势源自“品质优 先”的战略选择。在制造品质上,结合通用汽车的生产管理 模式,以 及大 众汽 车的标准化体系模式,并且根据自身特点,上汽创新打造出临港基地制造模式,打造“精益化、敏捷化、柔性化、模块化和高质量”的核心竞争力。

在服务 体系上,上汽进 一步丰富创新服务模 式,提升 客户口碑,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宅捷修”。自2011年8月推出 以来,创新型服务产品“宅捷修”品牌建立了国内汽车市场 售后服 务的新标杆。从“到家 式”的服 务方 式 和 50项的服 务内容,经两次升级,服务内容增加至80项、全国299站网 点到家平台正式启动。“上门服务”已累计服务近5000次, 满意率达到100% 。

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突 破20万辆年销量、20 0亿元年 销售额,是看得见的业绩。同时,根据第三方调研显示,成 立至今,荣威品牌知名度已在2011年已经提升到93.4%,MG也迅速提升到84.4%。从品牌熟悉度来看,荣威品牌在

2011年达到65.3%,MG达到50.7%。 数字的背后 说明了上汽自主品牌正 逐 渐深入 人心,率先树立起了中高端自主品牌形象。

决战亮剑

2013年1月,陈志鑫签下了军令状:目标销量24万辆,盈利5000万。 “自主品牌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候。”陈志鑫表示,但在决战前,首先要把品牌管理体系梳理好。

2013年2月20日,上汽乘用车正式向经销商宣布成立 “荣威品牌运营中心”和“MG品牌运营中心”的消息。“上南合 作”五年后,上汽 旗 下两大自主品牌荣 威 和 MG,重新独立。

其实“独立”之前,荣威和MG的市场营销团队就已经 分 开各自运作了。这次 主要是将 销 售业 务 进行分离,整 个 销售体系由原来的8个销售大区,缩减为5个。

这次调整,上汽的目的很明确,一是实现品牌差异化 经营,二是在市场操作中决策权前移。荣威与MG就像是 上汽 乘用车的两把 利剑,让它们拥 有更加鲜明的品牌特色,就是为了让它们更加锋利。

上汽手中的“锤 子”,将把荣威打造成“大气、优 雅” 的高端 形象,增加在公商务车市场的影响力,尤其是 荣威950,将在今年冲击政府采购订单。同时,包括荣威350、荣 威550、荣威 750以及SUV 荣威W5在内的整 个 荣威产品 体系也将在新的品牌定位下发力。

对于MG,将凸显其“英伦杰作,驶自8 5周年”的优良 血统,用以 开 拓海 外市场,参与国 际 竞争。去年底上汽 集 团就与泰国正大 集团达成合资计 划,MG品牌车型将实现在泰国的生产,并进入 到泰国市场以 及其他东盟自由贸易区。

来自上汽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21007辆,同比增长了90.96%。然而面对增长,陈志 鑫坦言,5000万利润的目标压力依然很大,同时还必须清 醒地认识到在打造自主品牌时的问题。

2013年,荣威550将迎来一次久违的大改款。除了设计 上的进化之外,最为核心的是动力总成上的变化。DCT双 离合 变 速箱的使 用,剑指大 众的DSG,将荣威 550重 新拉回到A+级轿车的主力阵营。

同时,针对眼下小型SUV热潮,荣威将对标昂科拉,计 划推出小型SUV,或将采用上汽最新的1.5T发动机。MG3 则将在2013年实现英国生产,销往欧洲市场。

或许就像荣威的狮子标识一样,现在上汽的自主品牌 是一只逐渐苏醒的雄狮,当它发出震 天咆哮的时候,世界都会为之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