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坚持因材施教,培养实用型人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坚持因材施教,培养实用型人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高校的扩招,教育领域也在逐渐地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高校音乐教学面临着重新审视管理体制与教育模式,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和观念,调整培养目标的问题,因此,因材施教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是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音乐教育培养目标是指高等教育对音乐教育对象的类型、层次、规格、质量的要求和标准,它是国家教育总体目标在音乐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培养目标合理定位是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人才的先决条件。我国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专业的音乐学院,它以培养专业演奏(唱)人才为目的,重在演奏(唱)的风格和技艺的研究。二是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高等音乐师范教育,重在音乐教学、教法的研究。三是培养硕士、博士研究型人才的高等院校,重在音乐理论的研究。以上三类院校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可以避免人才类型的重复,使音乐教学各有侧重,音乐人才合理分布,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

二、艺术潜能的挖掘

对于每一个从事音乐学习的学生来说,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尚待挖掘的艺术潜能,只要给予适当的教育、训练和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身的艺术天分,并得到充分的发挥。

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最根本的要求是要发现学生的个性化艺术素养。由于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个性化的艺术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挖掘学生个性化的艺术素质,在高等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要把个性化作为一项基本特征纳入,引导每一个学生表现自己独特的禀赋。并因材施教按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才艺特长,营造有利于成长的空间,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

因材施教的根本在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人的发展”的飞跃。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选择、发展、完善的条件和机会。对学生潜能的挖掘,主要从艺术想象力、艺术感知力、艺术表现力、艺术审美能力等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入手。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可以训练、提高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的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有助于艺术想象力的充分发挥。艺术感知力主要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听辨各种声乐和器乐的旋律,开发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艺术表现力就是通过基本功训练,引导学生在演奏(唱)时掌握准确的音高、节奏和力度、自然而美好的声音、真切的感情等,恰到好处地表现音乐作品。艺术审美能力是指在音乐教学中通过欣赏音乐的能力唤醒学生对美的感知,提高审美意识,在审美的过程中培养、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高校音乐教学通常实行一对一的授课,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尽早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给学生设计一条成才之路。艺术在于张扬个性,没有个性的艺术不能成为艺术。没有个性的艺术工作者也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在教学上不要拒绝任何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它有存在的理由和条件,它也有一定的社会需求。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戏曲、音乐,品种繁多的器乐演奏,其中总有一些适合学生的学习。

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从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一位应聘的毕业生说:学校看重分数,社会不是。走入工作岗位,是把学校学到的知识拆开后重组,能力很重要。

作为培养音乐人才的高校 ,在拓宽自己的办学思路的同时,还应在质量上下功夫。学生是学校的产品,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要想生存与发展就要扩大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适量增加音乐艺术类专业,吸引较高质量的学生入学,引进各种专业人才,聘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教师。艺术在于学习和交流,经常性地聘请著名艺术家、学者到学校讲学,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

综上所述,高校音乐教育的重心最终要放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首先,要夯实基础知识,如果不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必定造成学生缺乏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并因基础知识的缺乏在工作中陷入困境。第二,要培养实践能力,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音乐艺术既包含丰富的理论,又来源于身体力行的直接经验,所以,无论哪个教学环节,都应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把亲身参与作为获得音乐美感体验,提高综合音乐素质的主要手段。当然,适应社会需要不能与音乐的美感追求背道而驰,高等音乐教育作为一种高雅文化精神教育,它还要发挥对社会的引导作用,不能失去对艺术美感的追求,蜕化为纯粹的技能的表演。因此,进一步探讨高校音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王晓平:辽宁锦州渤海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