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陈春燕 《飘飘瑶》摇向东南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陈春燕 《飘飘瑶》摇向东南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广西,南宁,第十一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晚会。

粉色的桃花林下,瑶族少女们缓缓地舞动着曼妙的身躯,落英缤纷中,一位身着红色华美瑶族服饰的姑娘用优美的歌声为观众们展现出一幅瑶乡场景:“声过歌山风林笑,茫笛脆脆叫。吟过瑶家风雨桥,风雨身后抛。情过春野搭红桥,长鼓织喜调,……”

一曲《飘飘瑶》随着这一方舞台唱响了全国。看过现场直播的网民们纷纷在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或博客上留言:“我刚看了电视,太喜欢这首歌了”,“我找不到下载的地方,请问能告诉我哪里有吗?”,有网友甚至直呼这是天籁。

这首歌的演唱者是南宁市艺术剧院独唱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青联委员陈春燕,对于历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观众来说并不陌生。从2002年起,她连续登上“大地之歌”和“风情东南亚”舞台,并多次以独唱的形式亮相,受到了全国的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南宁国际民歌节 梦想起飞的舞台

民歌节最早由壮族“三月三”歌圩演化而来,人们在民歌节上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共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1993年,广西开始举办“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改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现代感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

这个扎根南宁的国际化的舞台对广西本土歌手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更是陈春燕的一直的梦想。天生一副好嗓子,从小喜欢唱歌的陈春燕,从广西音乐艺术学院附中到广西音乐艺术学院,一路在声乐艺术的学习中成长,陈春燕对这个舞台的向往,或许只有她自己心中最清楚。就在2002年,机会悄然而至。第四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组委会意图推出一批本土原创歌曲,同时希望这批新作品由本土歌手来演唱,人选由地区单位和组织提名。于是,民歌节开幕前不到一个月,陈春燕接到民歌节组委会的通知:请她准备在民歌节上演唱《刘三姐》里的选段《采茶姑娘上茶山》。

“接到消息很突然,当时只是感觉有这个机会太好了。困难?没有,这首刘三姐的彩调比较小,比起学校里的曲目来说不是很难唱……也没什么压力,因为当时还是个学生吧,我想的比较少,只有单纯的热情。”谈到当时的情形,陈春燕笑着摇摇头,可能太激动了,很多细节都记不清了。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此前曾获得广西第二届青年歌手选拔赛一等奖,也或许是因为2002年时,仍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的她获得了中国西部民歌演唱大赛专业组金奖,她来不及多想,尽快投入到准备中。尽管时间很短,但由于对歌曲很熟悉,录音进行的很顺利。

很快到了正式登台的日子,第一次面对这么大舞台,这么多的观众,她不紧张吗?“不紧张,人越多我越高兴。也许我有点‘人来疯’?”她笑着眨眨眼,“我希望把好的歌唱给别人听,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陈春燕现场发挥稳定,她清丽的形象、甜美动听的歌声、稳健大气的台风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也受到了组委会的偏爱。2002-2005连续四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大型演出,她的演唱是广西唯一的独唱节目。

经过四年民歌节的锻炼,陈春燕的形象和唱功逐渐被大众认可。2005年,广西彩调团重排《刘三姐》,综合考虑后,邀请陈春燕为剧中的“刘三姐”录音配唱,她甜美的歌声随之传遍全国。2006年,广西彩调团再次邀请她饰演“刘三姐”,从此她被大家称为“新一代的刘三姐”。2010年春节晚会上,陈春燕身穿华丽壮族服饰,唱起嘹亮的山歌《壮乡美》,一分多钟长度的独唱无疑是对她歌唱实力的又一次肯定。

东盟搭起桥梁 歌声飞的更远

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从此成为博览会的开幕晚会,陈春燕的歌声也随着这个舞台飞向东盟。她还多次随广西、南宁市政府代表团赴东南亚各国演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地都留下了她的歌声和足迹。

走出国门,陈春燕感受到了文化的不同,但音乐是国际语言。每到一处,每当她唱到《刘三姐》、唱起《茉莉花》,观众反响都非常热烈。作为文化交流使者,陈春燕不只唱民歌,有时候她会在台下和国外的艺术家学习一些当地的歌曲,模仿他们的语言上台演唱,这时台下的观众更是掌声欢呼声不断。“彼此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但我们唱着一样的歌。音乐可以把人联系在一起,唱歌的时候感觉大家没什么区别,我也没有感觉身在国外。”

2006年,正在排演的陈春燕接到了一份特别的邀约:泰国民联厅和国家文化委员会等有关部门邀请她6月底在泰国曼谷王朝九世国王普密蓬・阿杜德登基60周年庆祝演唱会上演唱。考虑到刘三姐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在泰国也有许多忠实的“刘三姐铁杆歌迷”,她特地选唱了电影《刘三姐》插曲《多谢了》,易于拉近与泰国观众之间的距离。一曲《多谢了》,果然受到观众热情欢迎,特别是曾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部分泰国观众,更是对“老朋友”陈春燕报以大声喝彩。

在陈春燕看来,观众的分外热情正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促进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的表现:因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在贸易合作的同时也架起了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的桥梁,作为开幕式的南宁国际民歌节的舞台更为东南亚人民所瞩目,她和她演唱的歌曲也更容易被接受。

飞向新民歌的天地

这几年来,陈春燕在国外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十场演出。她表示出去的机会难得,希望还能多走一走看一看,这是学习也是促进。在艺术文化交流中,她受益的不仅仅是歌唱技巧的提高,视野的开阔,还有对艺术的态度和思考。

多年与来自东南亚的艺术家同台演出,陈春燕欣赏他们的能歌善舞,但那份对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更让她印象深刻:“歌声很柔美,表演也亲切。你能从眼神和表情中看出他们是真心想唱给你听,这种艺术是真正源自民间的,你能感觉到,艺术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种热爱也感染着陈春燕,激发她对民歌演唱展开了新的探索。

“我们表演完到台下的时候,常有国外的艺术家来问:‘你怎么唱的那么高?’他们的民歌一般唱的比较轻柔,技巧性不那么高。”陈春燕也在思考:能不能在中国也有这么一种歌,它不是地道的民歌,旋律简单上口,利于传唱;不用学院唱法,而是每个人都能唱。

她和广西音乐制作人许谦说了自己的想法,希望他帮自己做一首新曲,不要沿用以往歌曲的颂歌模式,歌曲的唱法和音乐具有一些民族性,但是带有许多时尚和国际的音乐元素。许谦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精心制作,在歌曲中运用了多种乐器,并在和声中加入了东南亚的素材。这首具有试验性质的新民歌录好后,陈春燕有点忐忑地把样带递给了领导,“想让他帮我提点建议”,谁知这一递就把曲子再次送上了民歌节的舞台。

以往陈春燕的曲目都是由安排好的,这一年她的预定节目是和上海的一位男歌手唱《抛绣球》。但领导听过新歌后,觉得歌曲旋律动人,而且歌曲形式又暗合这一届民歌节的主题――“新十年•新民歌”,因此把歌曲推荐给了组委会。于是,2009年南宁国际民歌节上,给人耳目一新的《飘飘瑶》让陈春燕再次成为焦点。她充满了民族性又不失时尚演唱也受到了两位恩师的肯定:“唱出了你的另外一种风格”。在传唱度上,这首歌果然也不负陈春燕的期望:“有一天我经过广场,发现晚上锻炼的老太太在放这首曲子,真特别高兴。”

如今的陈春燕已经由一只雏燕成长为欢快飞翔的春燕,借着这东盟一方舞台,她唱着中国的民歌走向世界。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她将继续在中国与东盟的交流之路上处处洒满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