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383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383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摸清栖霞区育龄妇女的死亡情况,探讨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更好的做好育龄妇女的保健工作。方法 对2005-2011年栖霞区户口的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育龄妇女死亡383例,死亡率为 70.94 /10万。前三位的死因为: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疾病。其中恶性肿瘤前三位是:乳腺癌,胃癌,肺癌。

【关键词】育龄妇女 死亡原因 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372-02

育龄妇女死亡直接影响到育龄妇女的期望寿命和社会、家庭的稳定,为了更好的做好育龄妇女的保健工作,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现将栖霞区2005-2011年户口的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为2005-2011年栖霞区户口所有死亡的15-49周岁妇女。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有妇保专干到公安部门抄录死亡育龄妇女名单、死亡时间、死亡地点、死亡原因,然后与各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生育部门核实资料,准确无误后进行统计。

2 结果

2005-2011年我区育龄妇女平均总数为539917人,死亡的育龄妇女383人,死亡率为70.94 /10万。

2.1 各年的死亡人数及主要死因构成(见表一),各年及各种疾病的死亡率(见图一)

2.2 育龄妇女死亡年龄分布

15~岁13人占3.39%,20~岁22人占5.74%,25~岁28人占7.31%,30~岁39人占10.18%,35~岁66人占17.23%,40~岁99人占25.85%,45~49岁116人占30.29%。各年龄段、各病种死亡构成比见表二与图二。

2.2 育龄妇女死因顺位: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占第一位,其它疾病中心血管疾病占第一位,意外死亡中交通事故占第一位。(详见表三)

3 讨论

3.1 栖霞区2005~2011年死亡育龄妇女383例,平均死亡率为70.94/10万,2009年死亡率为95.87/10万,为历年最高,同青岛市四方区妇幼保健所[1]调查结果一致,与我国人口死亡率基本相似。

3.2 各年龄段的死亡人数和死亡原因皆不同。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与文献报道相一致[2]。表二中可以看出各年龄段的死因构成存在着差异,年龄越小,因意外原因导致死亡越多。而恶性肿瘤、其它疾病导致死亡率随着年龄呈上升趋势。因此,妇女保健中的干预措施要有针对性:年龄小的,要加强安全、人生观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年龄大的,要加强肿瘤防治,每年进行健康查体,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3.3 育龄妇女主要死因前三位为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疾病。

3.3.1 恶性肿瘤占本区育龄妇女死亡原因第一位 恶性肿瘤的前五位分别是乳腺癌、胃癌、肺癌、肝癌、子宫癌。乳腺癌居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我区近年来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及城镇妇女妇女病普查工作中,对女性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恶性肿瘤病人生存率得到一定的提高。

3.3.2 意外死亡是育龄妇女死亡原因的第二大相关因素 调查显示,意外死亡117例,占育龄妇女死亡构成比的30.55%。意外死亡中的前三位为交通事故、自杀、猝死。交通事故居意外死亡原因第一位,要做好交通法规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

3.3.3 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本区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心脑血管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该类疾病的发生可能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食物趋于精细化、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增加有关。因此,应提高育龄妇女科学合理膳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4 积极开展一、二级预防,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是控制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育龄妇女死亡与育龄妇女自我保健能力、生活习惯、心理素质以及社会、经济、卫生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因此,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病知识,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教育妇女定期主动进行健康体检,主动接受心理保健,提高妇女身心健康水平,才能有效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周浙青,554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16(3):195-196.

[2]王永,2001-2004年上虞市育龄妇女死亡原因监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5):1392-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