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林奕华 我只取悦自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讲师,专栏作家,戏剧导演,还是3000个face book网友的朋友……
林奕华的身份很多,“发表意见,影响别人”,这是他的兴趣所在。
林奕华的戏往往很长―三个小时、三个半小时,爱在戏中探讨现代人的困境,
在《城市三部曲》中,《华丽上班族》让人看到了职场的残酷,《男人与女人》让人见识了爱情的角力,
《远大前程》则让都市人看清自己的幸福正在被物化、被控制、被吞噬。
尽管有时这会让观众不适―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
不止一个艺术家说过“孤独”“孤单”,林奕华用孩童般的双眼观察这个世界的虚假和空洞,
像孩子一样把这一切高喊出来―这些会让一个人孤独,但在林奕华看来,
这是每个人的宿命。
年少的机缘
我从14岁开始兼职做编剧,不过是一种机遇。
我从小也有“想当什么”的想法,想当明星、艺人、歌手、作家。14岁的时候给杂志投稿,那些杂志、报刊都是给年轻人看的,于是我被接纳,做一些采访、写作的工作。当时我采访到温拿乐队,还有刚好从艺人变身成为监制的甘国亮先生。他在香港是蛮有名的编剧,他问我有没有兴趣编剧,因为他认识一个年轻的编导正好需要编剧,有一个节目叫青春乐,他觉得让年轻人来写年轻人应该挺不错的。
我当时也没有什么生活经验,只好东抄抄西抄抄这样进入到电视台。人家可能19、20岁才进入电视这个行业,我19岁的时候就退出来了,做了大概5年,又是机缘巧合,遇到了另外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荣念真先生,他当时刚从美国回到香港,跟着他探索先锋戏剧。
离开电视业主要是我没有遇到很好的老师。我发现我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人家给我开一个头,或者给我一个很好的模范,让我产生一种羡慕。电视带我进去的人是王晶,我和王晶对戏剧和情感的态度是很不一样的。从小我就知道很不一样,王晶相对来讲更重视效果,我更喜爱过程。他的戏很容易吸引观众,因为他都掌握了很多经典的,观众喜欢的戏剧桥段的精华,所以他常常把这个精华搬来搬去,就像一个厨子把大家喜欢的口味调来调去,我反而是对人物的个性,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感兴趣。有些人会觉得太细了,正面讲是精致,反面讲,有人也说你有没有必要对自己或者观众要求那么多。
我们这个时代就是在牺牲掉这种细腻和慢的东西。
我发现现在很多人混淆了本质和重点。本质就是你能洞穿、透视一个事情,重点呢就是笔记。现在人会说:把用荧光笔画下的告诉我就好了,我不需要知道前文后理。如果所有人都把这个当作生存法则也还好,但我们往往是双重标准,希望别人告诉我们重点,到自己的时候就需要别人了解我们。你不能要求我讲重点,我有好多的话想说。但你跟我讲的时候要讲重点,因为我没有兴趣听你说那么多话。
一直以来,我对先锋的东西锲而不舍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不要顺着观众走,我要反着走,但不意味着脱离开,我的戏还是3个小时,还是要观众静下心来看。
我不满现实,但是在电视台,我不能把对现实的不满发泄出来。反而进了实验剧团之后,我的老师荣念真让我知道用这样的方法去看事情,去聆听,就可以比别人听的更多,看得更透,这些东西受用无穷。
变数的青春
香港那个时候的高中只有5年,我17岁就毕业,没有去念大学,直接进无线工作。
当时没有其他选择,有一点压力,但是还好,因为我没有家庭压力。在我13岁时爸爸妈妈就离婚了,我和爸爸一起生活。我爸从小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连自己都没有管好,不太会管小孩。所以我从小就是没人管的状况,满山跑。
我到今天都还是这样,其实没有想很多。
我是一个不太规划的人,17岁毕业就去编剧,因为我非常反叛,没有按着他们的思路写,他们就没有跟我续约。一个节目研究部的主管看到一个小孩这么野,觉得也挺好玩的,就收留了我。我就天天帮他们剪报纸,做一些关于电视节目的报告,从而学习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这个主管认识荣念真,我就去到荣念真的旗下,做进念.二十面体剧团。
当时很青春,因为你追求的东西都是非常热血的,但是充满变数。因为我们做的不是一般的剧团,我们当时是香港唯一一个实验剧团,我们做的东西横跨很多不同的界别,比如说录像、装置,甚至是流行文化,请了黄耀明加入我们。我们不只是小剧场、地下室演,我们哪里都能演,大剧院也演,我们到一个展览厅也演了,后来自己租一个商厦的一层楼也演了,一个观众也演,10个也演。这样的经历让我们觉得好像很团结,非常有向心力,这些所有的演出都是面对着香港的变化和宿命来对话。因为我们有1997,当时我们有很多的动力都是来自于对于香港的将来的未知数来创作。我们都知道自己其实不了解内地,所以一边创作,一边了解。
我占优的部分是在我成长的60年代,香港还是能看到很多内地的电影,我从来不欠缺看内地电影的经验。我从小觉得内地电影里面的人长得很漂亮,我很喜欢谢芳,去看《青春之歌》,还看《在烈火中永生》,这些都是普通香港人不太感兴趣的。
这些外来的经验反而让我更集中的去想香港的身份,香港人的自我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因为香港是一个殖民地,当时做一些戏来比喻,比如做《烈女传》,让嫦娥变成男人,从性别的比喻来看待有身份和没有身份的差别在哪里。如果耶稣是女人的话,大家去看宗教的图腾人物会有什么不一样,牺牲对于男女有什么不一样,用一些通俗的手法和符号把这些思考结合在一起,进念的戏如果完全只是先锋戏剧,大家都看不懂的话,不可能到今天还在香港扮演一个角色,其中融入了普及文化,还有很多对政治、社会的反思。我从这个体系里面走出来,做了自己的剧团,非常林奕华。
我自己的第一个作品是在1989年,也是在进念的最后一个,《男更衣室的四种风景》,就是这部戏把我送到英国去,在英国开展自己的剧团。之前都是做执行导演、副导演、导演助理、打扫、洗碗,像少林寺里的小沙弥一样,但是非常快乐,也没有钱,因为剧团不赚钱,我们还是需要别的工作来帮自己找钱,后来剧团开了一个小咖啡馆,有大概2年的时间,我们就拿一个基本工资,我记得1986年的薪水是2000块。
离开剧团是个人的原因,谈恋爱的问题,在剧团里面发生了一些情感上的事件。年轻人都在一个团里面,后来我觉得也许我离开了,也可以呼吸一下更新鲜的空气,一走就发现世界好大,其实我还有很多的可能性。
张开毛孔的三十岁
1989年的时候,我申请了一些奖学金,就去了英国。我发现我很喜欢这个地方,我不愿意再回去了,就找一些黑工,在那边留下来,一留就是6年。我去英国的时候30岁,很多人觉得30岁应该想一些事情,但是我没有,我就天天在那边发呆,看到什么是什么,想到什么事什么,什么都不做,就是看看这个读读那个。
偶尔会有些工作。在那段时间里我写了《红玫瑰白玫瑰》,帮香港艺术中心策划影展,去金马奖当评审,所以也不全然是永远呆在英国,有走来走去,1993年回香港排了一个戏。那个感觉挺好的,没有被放逐的感觉,是有选择性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在英国最大的收获是开了天眼。生活在一个很孤寂的状态,不容易有朋友,有大量的时间去反思、面对自己,所以你没有那么的害怕,你接受了你也是很普通,你也是要等待,你也是要有耐心。而且常常你会用双语来思考,你就更立体了。
我非常享受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当中,用别人的文化方式来生活,起码在英国是这样。我完全不觉得不适应或怎样,觉得很好。看他们的贫穷、有钱是怎样的,看媒体为什么可以这么进步,精神食粮为什么可以丰富,每天的毛孔都在张开,看人家评一部电影都有那么多角度,不光是好看不好看,卖座不卖座,有明星没有明星,完全不是这样。当时有很多文化活动,好奇心就得到满足,一回到香港,反而感觉难以呼吸,因为选择少了。
突然之间你从一个文明的国度回到一个野蛮的地方,香港对我来讲还不够文明,香港人很少知道空间是要被尊重的,在英国两个人还没碰到就已经互相说抱歉,不管抱歉的意思真的是礼貌还是你不要过来,但起码大家是有这个意识。
在英国我习惯了在很堵的情况下坐地铁,每个人都默默忍耐,但香港不是这样的。进了一个很挤的车厢就是不往里面走,这种自私是我非常在意的,其实蛮痛苦,从那个时候我开始排这些都市题材的戏,想让大家看到我们是怎么样在生活着。
刚回去的时候,很快就做了一个悲惨世界三部曲,某一个角度讲是想让香港人看到自己的丑陋、自私和短视,做完了三部曲之后,做了一系列和年轻人有关的剧场,特别是回归之前。回归之后,就做了很多学生作品,和念中学的学生探讨教育问题,之后就做张爱玲的东西,做了一些探讨娱乐、文化有关的戏。
我的兴趣很多,对社会、文学,娱乐、传媒这些题目,现代人的生存状态都感兴趣,中间核心的点就是对女性的生存状态的兴趣,我的戏里从不缺乏性别的东西。女性的幸福真的是在男人身上得到的吗,四大名著系列里,我做《水浒传》,问男人是什么,男人是一个神话,其实男人也有很多脆弱的时候,自信的危机,但是他不能让别人看见,更不能让女人看见,这些都是现代人生存的吊诡。
我对剧场的态度就是不管是什么题目,我都要找出一些问题问自己,《西游记》我就问什么叫快乐,《朋友与敌人》问什么叫信任,这都是现代人没有的,越来越淡薄的东西,成为我创作的动力。严格来讲我的戏都是大家很恨的,我最不喜欢中国文化里的东西就是我们没有机会去对自己诚实,其实我们都在一起撒谎,骗自己我没有撒谎,我对这个东西特别反感。
用创作救赎
我是一个不太规划的人,我当时因为排戏回到香港,发现排一出戏出来,好像大家还蛮喜欢看到的,顺着这样发展,排了《包法利夫人》。突然一天接到一个电话,北京的主办方说我们对你这个戏很感兴趣,希望能够弄到北京来,然后就来了。
现在大家讲你要不要商业化、产业化,我觉得很难,现在每一场我的戏我都坐在那边看,我要跟着观众同时呼吸这个戏,很难想象我的戏就是挂一个我的名字,到处都在演,但是那些演员我不熟,我都不认识,起码现在我不觉得那个是我。
每个人都应该按自己的自我来过生活。
现在很多人觉得不幸福,幸福最重要的是两个比较抽象的东西,一个就是想,一个就是要,但是如果我们一直只能听从别人说,我们想什么,要什么,我们的脑袋和情感都是别人在控制的话,即便得到那些东西,我们都不会开心。
我现在做有关都市的题材,不管是反思权力、爱情、性别、幸福,都有一个共通的主题,就是我们能知道自己是谁吗?我也是一直在摸索我到底是谁,我没宗教的背景,但是我觉得人的一生一直在犯错。这个犯错的过程,让自己对自己产生有时候是怜悯,有时候是愤怒,有时候是憎恨的情绪,我们很难跟自己平静的相处。但是创作可以帮助我重新审视过去的错误,从宗教的角度来讲,其实这就是一种救赎,用你自己在经历了那么多之后的视觉跟心情,来呈现一些故事、经验,给可能还没有到达的观众,你不认识的千千万万的人。
在我的创作中,张爱玲给我带来很大影响。从第一篇我对她产生感觉的小说开始,我就觉得她离经叛道。她有一种天生的本领,冷静、客观、尖锐、幽默,这都是我很羡慕的。我觉得她非常现代。她所有的小说里面,我觉得描写的最透彻的一个东西,就是虚伪。中国人是很虚伪的,因为中国人的自我是建立在彼此的认同底下。
张爱玲有一颗童心,赤子之心,保持这个东西一直到最后,才会那么害怕人,后来到美国不想出来和别人打交道。我想我将来也可能这样,慢慢觉得我不要打扰人家了,为什么要花时间讲他想听的话,我从他的眼神就知道他其实是在讲我想听的话,很多的这种敏感,会让一个人特别孤独。
你也可以说她有某一种的洁癖,特别的不宽容,不能接受一些随随便便的感情。有这样敏感的人当然也要付出代价,活在自身敏感带来的痛苦之中。我也是这样,我有那么多的愤怒,对很多人来讲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会觉得绝对不是这样。这些东西给我带来很多必然的结果,我朋友不多,我觉得我对人的信心不是很大。
一路下来的创作过程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装,每天都在装,装了,骗到人了,但是最后骗不到自己,所以才会痛苦。从12岁到40岁,我都在失恋,失恋状态的结束,或者到此为止的原因就是终于知道我一直都在装。我没有看清楚自己,所以我也没有看清楚对方在装。从那以后到现在,我都觉得我对待生活,对别人,会努力让他看到我是怎么样子的。喜欢,就过来,不喜欢,就是没有共同点,或者没有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