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经部文献记载看伏羲与音乐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伏羲生活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古成纪,是我们的人文始祖。从我国古代的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关于伏羲制琴和制瑟的资料。但是,对于这些文献资料,学界一般都只是作为神话传说方面的资料来研究,很少有人探讨伏羲时期音乐的发展程度。由文献记载来探讨伏羲与音乐的关系,以求透过神话传说,来全面反映远古时代人类的现实生活状况。
关键词:伏羲 文献记载 考古 音乐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1-0081-02
作者简介:漆晓勤(1987―),四川南充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
伏羲,又被称为伏戏、伏牺、宓羲、宓戏、宓牺、戏、羲、牺、庖牺、庖羲、包羲、包牺、炮羲、炮牺、羲皇、牺皇、皇羲、太昊、太等。关于伏羲这些不同称呼的含义,(宋)郑樵《通志》卷一说:“或言象日月之明,故曰太昊。伏制牺牛,故曰伏牺。因取牺牲,以充庖厨,故号庖牺。”从这里可以看出,郑樵认为伏羲的这些称呼是具有特殊内涵的。然而,正如(清)吴玉《别雅》卷一中所指出的:“古字包孚一声,如亦作桴,胞亦作脬之类。可见孚、甫、付、伏,正一声之转,非别有义也。”因此,那些认为伏羲的不同称呼具有某种语义的观点是牵强附会的。其实,这些词语只是一种记音符号,并不表示任何语义。在本文中,除了引文外,以通常用的“伏羲”这个称呼来表示伏羲。
一、伏羲与琴
首先,文献中记载伏羲与琴的关系,且这一部分的资料是最丰富的。(宋)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二和(元)黄镇成撰《尚书通考》卷六都引用了伏羲制琴的事。现在,我们合并两书所记,并依据经部文献中关于制琴的一些记载和所引之书的成书先后顺序排列如下:
1.《尔雅》曰:大琴曰离,二十弦,传此是伏牺所制。
2.(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曰:“伏羲作琴,神农作瑟。”后来宋元明的一些书中都引用了《世本》。根据《世本》,(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二引《世本》说认为伏牺造琴是无误的。而(元)黄镇成撰《尚书通考》卷六引《世本》认为神农作琴,(明)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卷一引《世本》认为庖羲氏作瑟,都混淆了《世本》的叙述。因为《世本》明确记载作琴之人为伏羲,作瑟之人为神农。
3.(清)秦蕙田撰《五礼通考》卷七十六引(汉)韩婴《韩诗外传》曰:伏羲琴长七尺二寸。
4.《魏书・乐志》卷一九曰:伏羲弦琴,农皇制瑟。
5.《宋书・乐志》卷一九引马融《笛赋》曰:宓羲造琴。
6.《琴操》曰:伏羲作琴。
7.(梁)萧统《文选・西都赋》曰:伏牺作琴。
8.(唐)杜佑《通典》曰:言伏羲作琴,以修身理性。
9.(唐)赵惟《琴书》曰:伏牺氏王天下,削桐为琴。
上面,是(宋)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二和(元)黄镇成撰《尚书通考》卷六中关于伏羲制琴的记载。这些书从琴的弦数、琴的长度等各个方面叙述了伏羲制琴的事情。虽然,《尔雅》一书也不能肯定伏羲就是制琴之人,但是它是现存经部文献中最早引用伏羲制琴一事的。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后代的一些书在引用《世本》时,容易将伏羲制琴与神农制瑟混淆。
在文献中还有关于神农制琴、炎帝作琴、晏龙始制琴和舜作琴等不同的说法。首先,关于神农制琴。(东汉)桓谭《新论》说:“神农氏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说文》卷十二下和《隋书・音乐志》卷一五都认为琴是神农所造。其次,(东汉)皇甫谧《帝王世纪》认为炎帝作五弦之琴。再次,《山海经》记载帝俊生晏龙,晏龙最早制琴。最后,《乐记》认为舜制作了五弦之琴。
二、伏羲与其他乐器
在文献记载中,不但有关于伏羲制琴的记载,还有伏羲制瑟、制萧和伏羲之孙鼓延制钟的记载。如(汉)史游撰《急就篇》卷三就认为瑟是庖牺氏所做。另外,(宋)陈《乐书》卷一百二十一记载了伏牺或者舜制作洞箫的事,随后(明)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卷五十二引《通礼义纂》也认为伏羲制作了十六管的箫。(宋)陈祥道撰《礼书》卷一百十九引用《传》云:“伏牺之孙曰伯陵,伯陵生鼓延,鼓始为钟。”(元)黄镇成撰《尚书通考》卷六也引用《传》认为伏羲之孙鼓延制了钟。
三、伏羲乐名
关于伏羲的乐名,文献中总共有《驾辩》《立基》《扶来》和《立本》四种记载。最早记载伏羲乐名的是《楚辞》,其乐名为《驾辩》。根据《楚辞・大招》云:“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宋)洪兴祖认为伏羲是古代的王者,且伏羲不但是第一作瑟的人,还创造了《驾辩》这首乐曲。
记载伏羲的乐名为《立基》的是孔颖达,他在作《礼记注疏》时,引用了北朝经学家熊安生的案语。熊安生在案语中引用《孝经钩命决》说:“伏牺乐为《立基》,神农乐为《下谋》,祝融乐为《祝续》。”又(清)余萧客《古经解钩沉》卷十四也引用了《五行钩命决》中的内容,认为伏羲的乐名为《立基》。
在宋代的一些著作中,一些人认为伏羲的乐名既为《立基》又为《扶来》。(宋)陈的《乐书》卷一百七十五说:“伏牺之代,五运成立,甲历始基,造琴瑟,以谐律吕,故乐谓之《立基》。伏牺之乐,谓之《立基》,又谓之《扶来》。”这是经部文献中最早记载伏羲乐名为《立基》和《扶来》的。此后,(宋)卫《礼记集说》卷九十三和(元)黄镇成《尚书通考》卷四,都沿用了此种观点。可是,(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八却认为:“伏羲乐名《扶来》,亦云《立本》。神农乐名《扶持》,亦曰《下谋》。”马端临是第一个将伏羲的乐名由《立基》改为《立本》的。(明)朱谋炜《骈雅》卷四采用了马端临的说法,认为伏羲的乐名是《扶来》《立本》以及《驾辩》。又(明)孙编《古微书》卷二十八,认为伏羲的乐名为《立基》《立本》和《扶来》。
关于伏羲有网罟之咏的记载,最早见于《隋书・音乐志》。《隋书・音乐志》卷十三记载:“伊耆有苇龠之音,伏牺有网罟之咏,葛天八阕,神农五弦,事与功偕,其来已尚。”但(元)许谦《读书丛说》卷二在引用时把伏羲放在了伊耆之前,且把“伏牺”写作“伏羲”。
目前,由于考古出土的局限,我们还不能肯定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伏羲制琴瑟等是否真有其事。而且,从目前出土的琴的弦数来看,伏羲时代的琴弦数也不可能达到二十五根那么多。但是,正如李纯一的《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所说:“不过这些神话传说所暗示琴瑟有着悠久历史这一点,应该是可信的。”我们知道神话是处于蒙昧或者野蛮时代的人类通过幼稚的想象,来表现其复杂的、萌芽状态的意识,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两方面,来探讨伏羲时代制作乐器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郑玄 注.孔颖达 疏.礼记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宋衷 注.秦嘉谟 等辑.世本八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3]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