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兰卡普的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兰卡普的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作为土家族特有的手工艺品,织锦西兰卡普蕴含着显著的地方文化色彩,展现了土家人民内心的美好愿望和审美观念。透过织锦西兰卡普,我们可以发现深藏于其中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西兰卡普 审美意蕴 文化内涵

审美文化,即以人的精神体验和审美的形式观照为主导的社会感性文化。少数民族审美文化是指存在于少数民族中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化现象,而且主要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不同国家、地域、民族的民间艺术和风俗表现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思维方式。比如提起民风民俗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家族,人们的第一反应就会浮现一连串关键词:“吊脚楼”、“女儿会”、“毕兹卡”、“巴人”、“摆手舞”、“哭嫁”、“毛古斯”、“撒叶儿嗬”还有土家织锦――“西兰卡普”。

一、西兰卡普概述

土家族的“西兰卡普”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织锦中极具特色的一项民间工艺。在土家语中“西兰”是“被子”、“铺盖”的意思,而“卡普”是“花”的意思,所以“西兰卡普”是“花铺盖”的意思。当然,“西兰卡普”不仅仅只是被子,而是作为土家织锦的总称。由于这种织锦常常织成被褥,所以民间把这种织锦织成的东西统称为“西兰卡普”。

“在艺术作品中各民族留下了他们的最丰富的见解和思想:美的艺术对于了解哲理和宗教往往是一个钥匙,而且对于某些民族来说,是唯一的钥匙。” 土家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因而西兰卡普在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享有“史书不绝”的美誉。早在秦汉时期,土家族的祖先――巴人就以西兰卡普作为贡品敬献中原。到唐朝的时候,土家族地区出现“女勤于织,户多机声”的社会风气。明清时期,土家纺织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土民家织斑布,散卖诸落,以为恒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土家织锦工艺与现代新技艺结合,成为了当今土家文化的一道风景:1986年,湖北省恩施土苗自治州来凤县生产的西兰卡普参加湖北省民间艺术展览,荣获五个荣誉证书;1989年1月,西兰卡普参加“湖北土锦艺术节展”,到香港展出,得到了海峡两岸与国际友人的称赞。新世纪时期,土家织锦更是大放异彩。2007年,来凤县土家织锦村生产的织锦荣获国家工艺美术银奖。 时至今日,西兰卡普与摆手舞、撒叶儿嗬、吊脚楼、女儿会等一起,成为了土家族的象征。

土家族的姑娘从十一、二岁就开始跟着母亲、姐姐、嫂子学习编编织西兰卡普。是否能织得好西兰卡普,是判断一个土家姑娘是否能干的硬性标准,因而每位土家姑娘都会很用心的学习编织技术。土家姑娘的嫁妆除了娘家陪嫁的一些生活用品,更是有姑娘在娘家时亲手织成的“西兰卡普”或称为“花被子”。出嫁姑娘能有自己亲手编织的、精美的西兰卡普带到男方去会被认定为是心灵手巧、会过日子的女人。对于男方来说,能娶到这样的姑娘做媳妇,也是一种有福气的象征。

织布机和牛骨挑针是编织西兰卡普不可缺少的工具,而红、黑、白、蓝、紫、黄等颜色的棉线或者丝线,便是编织西兰卡普的材料。西兰卡普多以黑、白、蓝、红等色的棉线作为经线和底纬,根据个人喜好和需要选择其它颜色的棉线或丝线作为花纬,通过手工编织后用机械挑打织成。织成的布,一般用作被面、桌布、锦袋、窗帘、床罩、椅垫、壁挂、壁画、披风、鞋垫等。如今的西兰卡普不仅是土家族民间的日用品,而且是精美的旅游纪念品和收藏珍品。

二、西兰卡普的美

土家姑娘的西兰卡普,图案丰富、构图奇特、古朴典雅、色彩鲜艳、工艺精湛、质地结实。透过西兰卡普的图案与色彩,我们能够感受到土家人热爱自然的生命观、和谐相生的审美观。

质朴的土家人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都被神奇的大自然包围着。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土家姑娘创作的源泉。在织锦时,对自然万物的模仿便成就了织布机上千变万化的图案。心灵手巧的土家姑娘富于想象,只要是现实生活中能见到的自然万物,都能活灵活现地表达在她们的织锦上。山上长的花、天上飞的鸟、水里游的鱼、地里爬的虫、望不尽的山、奇形怪状的石、山间湖中的水、郁郁葱葱的树等,全都是土家姑娘牛骨挑针下的瑰丽图案。如以植物花卉为题材的图案有:小白梅花、刺梨花、大白梅花、金勾莲、孔雀花、娑罗花、藤藤花、韭菜花、荷叶花、牡丹花、丝瓜花、韭菜花等;以表现动物为题材的图案有:大蛇花、小蛇花、阳雀花、猫脚印花、马必花 (小马)花、燕子花、猴面花、蝴蝶花、螃蟹花、虎皮花、狗脚迹花、猴子花、野鸡花、锦鸡花、燕子尾花等;以动物形象与植物形象结合为题材的图案有:《蝴蝶扑牡丹》、《西凤抬牡丹》、《野鹿含花纹》、《鹭鸳采莲》、《喜鹊闹梅》、《老鼠迎亲锦》、《熊猫吃竹》、《鸭子浮水》、《蜜蜂采蜜》等;以天象为题材的图案有:云勾花、满天星、太阳花、月亮花等,充分展现了土家人民热爱自然的生命观。

土家人民勤劳善良、热爱生活。生产劳动的每个场景都是土家织女的创作源泉。如表现生活生产用具的桌子花、椅子花、大王章盖花、粑粑架花、桶盖花、船花、粑粑架花、茶几花、磨盘花、窗格子花、锯子花等;又如反映世俗生活场景的《迎新图》、《摆手舞》、《姊妹舞》、《月是故乡明》、《哭嫁》、《迎亲锦》、《土家摆手堂》、《撒叶儿嗬》、《女儿会》、《吊脚楼》等内容涉及土家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现了土家族的民风民俗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观念。

色彩能够表情达意,也能够表达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在色彩的表达上,西兰卡普注重色彩的对比与反衬。土家族的西兰卡普多以红色、深蓝、墨黑为底色,配以湖蓝、橘黄、桃红、白色为图,深沉的底色加上鲜亮的图案,清新明快、艳而不俗,表现出了色彩的调和之美,也展现了土家人民和谐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B].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0

[2]笔者曾于2011年11月12日到到湖北省恩施土苗自治州来凤县做田野调查,并有幸在西兰卡普传承人唐洪祥大师的介绍下,参观了来凤县摆手堂外的西兰卡普织品店。

作者简介:廖丽娟(1988-),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湖北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民间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