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品德课程离回归生活还有多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品德课程离回归生活还有多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品德课程回归生活包括出发点上的回归和归宿点上的回归。从操作层面来说,它至少包括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教学使用真资源、珍视课堂的生成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回归生活;删改教材;真资源;生成问题

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对于品德课程而言,回归生活已成为主流意识。从理论上来说无论是课程设置、课标拟定、教材编写、教学实践无不烙上回归生活的印记。但理论上的美好愿景在实践中总要被打折扣――回归生活的路时有偏离航标。这不仅是因为认识上存在着偏差,还因为实践操作层面难以考虑周全,挂一漏万。

一、回归生活,呼唤教师删改教材

鲁洁先生认为,生活视域下的德育课程要实现向生活的回归,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出发点上的回归。这一层面的回归主要考虑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等如何贴近生活,如何实现课程的生活化。比如:重视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使教材成为儿童能够与之对话的文本等。第二层面的回归是归宿点上的回归,即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得,用以指导、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生活的品质。

上教版教材《楼上楼下》(品德与生活二年上册)主要是引导学生处理好邻里关系,即体现“邻居好,赛金宝”这个主题。教材是以“丁丁”这个小学生口述的方式来呈现的。有这样两个场景:①丁丁向大家介绍他的邻居。丁丁是这样介绍的:住在302室的是一位作家叔叔,他家的书特别多,我经常上他家里看书。住在201室的是一对老夫妻,他们的儿子到美国读书去了。爷爷奶奶可喜欢我了,经常让我到他家吃东西,我每天帮他们到楼下拿报纸。住在203室的是三口之家,家里有一位两岁的小妹妹,爸爸是一位医生。住在我楼下102室的是一位厨师。在他家里摆放着一个厨艺比赛获得的奖杯。从他的家里经常飘出阵阵诱人的菜香味,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深深地吸口气,让我的鼻子解解馋。住在101室的叔叔阿姨特别喜欢运动,我平时经常看见他们在小区的空地上打羽毛球。住在103室的也是一个三口之家,父母是教师,他家的大哥哥今年已经考上复旦大学,我要向他学习。②楼上的邻居把洗完的衣服挂在阳台外晒(衣服往下直滴水),楼下的邻居则在阳台外晒被子。

教材呈现的这两个场景,有多少生活基础?或者说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事吗?不说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就说中小城市的社区居民,无论上下班均是门户紧闭,基本上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成人如此,小孩更甚,哪有一个孩子对左邻右舍有如此透彻的了解?所以“丁丁”这个人物太完美了,简直就是“人精”,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了。对孩子们来说,他可视,但不可触摸;可敬,但不可爱。第二个场景中楼上楼下均在阳台外晾晒衣服被子更是离谱。试问,现实中有几户人家晾晒衣被不在阳台内而伸出阳台外?这样的教材,仍然还是一位居高临下的“宣讲者”,还是单向传输信息的工具,难以实现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没有激活学生与之对话的“活性因子”,因而无法“成为儿童能够与之对话的文本”。更大的问题是我们的老师教学时照抄照搬教材,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实可以对丁丁这个人物进行适当的改装,比如可以换成他在家长的陪同下向左邻右舍了解家庭情况,再向同学们介绍,这样就比较符合生活的实际,同学们也易于接受;晒被子的生活场景可以替换成养宠物什么的对邻居的影响等。更为可怕的是在“丁丁介绍楼上楼下的邻居”后,授课教师还煞有介事地归纳总结出介绍邻居的方法:从职业、家庭人口、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介绍,把品德课上成了口语交际课。如此,教学就夭折于回归生活的第一层面,第二层面的实现更无从谈起。

二、回归生活,呼唤教师用真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讲到,“充分地开发并有效地利用各地区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既是扩展和深化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一工作”。本建议为品德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为引进课外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指引了方向: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纵览现今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特别是公开课),基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标精神,是课改带来的清新之风。然而,当我们细细剖析这辅天盖地的课外资料时,发现有些资料有失偏颇,费时少效,难以实现为教学目的服务,甚至走向了教学的反面。究其原因,资料失真是 其一。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断:

片断一:

师:老师给大家讲个笑话,欢迎吗?(生:欢迎)这个笑话发生在我小时候,有一回疼爱我的舅舅生病了,我很担心,就给他寄了一封信。舅舅收到信后很高兴,心想我这个宝贝外甥女也会懂得关心人了,但看了信后他就傻眼了,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我才上小学二年级,大字不识几个,凡是写不来的字都用圆圈代替。比如“舅舅”两个字不会写就画两个圆圈,“病”字不会写就画一个圆圈。信读起来就成了这样:“亲爱的‘蛋蛋’,听说您生‘蛋’了,希望您早日‘蛋蛋’……”

片断二:

师:在旅游过程中,听说桂林的机票在大打折,桂林到福州的机票1800元,持教师证可打五折900元。看你们笑了,干吗呀?

生:好便宜。

师:可我心里正着急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教师证忘带了。

师:怎么办呀?

生:让亲戚发传真过来。

师:可我们登机前所有的证件检查都必须是原件。

生:打个电话,让人用特快专递寄过来。

师:老师正是这样做的。

上面两个片断是一位教师在《通信连万家》(《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公开教学中作为充实教学内容而引进的两例课外资料,很显然教师的用意是让学生感受现代社会通信的多元方式,分享现代物质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虚假的资料,即教师为了教学需要而杜撰出来的事例。片断一教师所说的自我故事,是嫁接于因错别字而引发的笑话故事,纯属张冠李戴;片断二忘带“教师证的情景”更是离谱:去旅游之前机票是否打折没有了解?人在外地旅游而从老家邮寄证件有几人所为?因为补充的教学内容是假性的,因而引发了学生的质疑:教师你讲的故事,举的例子是真的吗?进而引发学生对材料产生了排斥心理。如此一来,教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课堂上除了引来学生的哄堂大笑之外,就是觉得老师怎么这么傻,办事怎么这样丢三落四?

品德课程首要的功能是育人,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用子虚乌有的事去实现这个目标,是不是带有很大的“忽悠”成分?这就像在法庭上为了证明一个人是好人,而应用了捏造的事例。后者是犯罪,前者是犯忌。因此,真实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引进课外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必须首先考虑的。

三、回归生活,呼唤教师珍视生成问题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叶澜教授的这句话道出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成。品德课堂生成的问题,有些往往是生活的真实,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是需要教师“改变固定的线路”――放弃原来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抓住生成的这些问题,通过对话、引导,帮助学生打开生活之门,学会辨别真假美丑,提升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记得我在上《家庭小账本》(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这一课,讲到“家里的钱从哪里来”这一环节时,许多学生纷纷说了自己家的经济来源:或说爸爸妈妈当医生、教师、警察赚工资;或说家人开店铺做生意还炒股赚钱……这时有一个学生说,我妈妈是通过打麻将给家里赚钱的,另一个学生也这样说。这时我马上意识到学生对“打麻将”赚钱是否合理、违法存在模糊认识,有必要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腾出时间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我随即抛出这样的问题:对于打麻将给家里赚钱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讨论之后,许多同学发表现了自己的看法;打麻将赚钱是可以的,但打麻将有输赢,赚钱没保证啊;如果输了很多钱,不仅不会给家里赚钱,反而让家里欠债,那多不好;家里人如果常常打麻将就没空管我们学习了……

课后反思这个“生成”的教学环节,我以为处理得比较恰当。虽然原有的教学计划无法按时完成,但学生模糊的、错误的认识得到了澄清、纠正,解决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正如高德胜先生所说的:“德育课程应该反映儿童的全部生活,也包括学校生活。儿童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遭遇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该是课程关注的重点。”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遵循固定的线路”,那课堂的教学行为就成了“没有激情的行程”;所谓的教学任务可能完成了,但离回归生活可能就更 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