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用着急“抢”基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用着急“抢”基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很长一段时间来,《钱经》都会不时跟读者介绍一下指数基金的投资方法。从去年的领跌到今年的领涨,投资者和媒体对指数基金的关注越来越多,基金公司也普遍将其列为了营销重点,指基可算是“修成正果”。不过投资者们也有必要重温一下投资的些许基本原则。任何热门基金都有其受到“追捧”的理由,但它应该符合我们的投资理念,被摆在投资组合适当的位置上。只要做好合理的资产配置,何必着急“抢”基金

指数基金是当下基金市场的一大热点,伴随今年A股的强势上涨,指数基金由于其高仓位被动投资的特性成为领涨先锋。机构投资者和普通基民均对其持认可态度,各家基金公司亦紧锣密鼓推出一只又一只指数基金。今年以来已有5只指数基金成立,而目前已经获批,正在募集中或即将发行的后备军还有10只之多。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华夏沪深300发行三天即停止认购,首发规模超过247亿元,其受追捧的程度不禁让人联想起2007年牛市落幕前的QDII。

步入8月份,A股市场开始一轮较大幅度的回调,但新基金的认购依然火爆,颇有点“抢”基金的架势。以近期热销的易方达沪深300指数基金为例,不但于8月21日提前结束募集,而且首募基金份额168.8亿元,成为今年以来除华夏沪深300之外首募规模最大的新基金。

研究人士分析,易方达沪深300在发行过程中历经A股市场大幅下挫,在下跌行情中新基金发行有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充分体现出易方达的综合实力和整体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虽然7.29以来股市调整冲击新基金发行,但看好后市的投资者纷纷选择此时介入低位建仓的新基金,品牌公司的优质基金仍然是投资者的首选。

收益不是“抢”出来的

在生活当中,人们习惯于跟随潮流,衣服鞋子出了流行的款式大家会去跟风,商场里打折也会引起抢购。但消费和投资有着本质的区别:跟随时尚让人有心理上的满足,用低廉的价格买一样的商品可以节省开支;而切勿跟风追涨杀跌则是投资的金律,因为没人能准确把握趋势的转折。越热门的资产隐含了越多的风险,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资产的价格以多快的速度涨上去,往往也能以多快的速度跌下来。

投资者容易受到周围人群的情绪干扰,股民容易“追涨杀跌”,基民有时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如图一所示,新基金发行认购金额随着上证综指起落,大盘一个时期的高点往往伴随着基金大额认购,大盘的相对低点则对应新基金“地量”认购。

去年债券基金同样在一波强势上涨后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以10月15日开始首发募集的创新封闭式债券基金富国天丰为例,该基金首日认购规模即达到六成,并在三日内因触及20亿规模上限提前结束募集。当时《钱经》提醒读者警惕债券基金火爆背后的风险,认为“现在才购买债券基金的人,不光面临短期波动风险,也很难延续债基此前的高收益。”其后的债市基本验证了这一判断。以表现较好的一级债基交银增利A为例,从2008年11月4日到2009年6月30日的8个月时间。该基金上涨5.33%,同期上证国债指数微涨2.01%。而在此之前。从2008年8月到10月的3个月时间里,该基金的涨幅为8.28%,同期上证国债指数涨幅为4.89%。今年以来,伴随着股市强烈反弹和降息预期的消化。债券市场持续原地踏步。客观地说,今年债券基金普遍跑赢了银行一年定存的收益,表现并不差。但与火爆的股市相比。当初配置过多债券基金而没有及时更换的基民,投资收益想必并不理想。

“热门”基金未必帮你赚钱

基金公司的职责,是替基金持有人投资于各类资产赚取回报,基金公司做得越好。旗下基金规模越大,相应也能够得到更多的管理费收入,这也代表了基民对其认可。基金投资者持有基金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进行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而达成财务自由。总体而言,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一方希望做好业绩,另一方希望获取高回报。不过问题依旧存在,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热门”基金未必能帮投资者赚到钱。

基金的本意是要作为一个长期投资工具。但金融市场很有趣的一点。就是凡是有需要,对应的商品便会被创造出来。投机有时候会带来巨大的回报,投资人有投机的需要,回应投机需求的基金便应运而生。长期投资工具,是要让投资人买入并持有的。实际中很多投资者选择基金,却是关注的短期回报,在尽量短的时间里赚尽量多的钱。最终的指向,就是每个时期的市场,往往会出现一些“热门”基金,这在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表现的更为明显。

潜在的“热门”基金有着容易辨认的特征。产业基金投资在单一产业,甚至是产业中的分支;新兴市场基金投资在股市总市值很小的国家或者地区;杠杆基金放大上涨的幅度:ETF基金买卖迅速费用低廉。

平均月赚1%有时候都会让人觉得缓慢,一个月5%、10%赚的才爽。投资者追逐热门,基金公司也会顺应需求推出“热门”基金。90年代末的科技基金、最近几年的新兴市场基金还有黄金ETF都是活生生的例子。一部分人在泡沫吹起来的时候赚到了钱,更多跟风进场的投资者又在泡沫破灭后愁眉苦脸。图二是指数基金教父约翰・博格统计的1999年至2000年第一季度,美国基金资产变化表。成长型基金流入2060亿美金,科技股基金流入670亿美金,价值型基金流出290亿美金。

而此后几年的表现,是价值股大于成长股大于科技股。就在网络泡沫最大的时候,美林推出了科技股基金,或许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Perfect timing。

明星基金也未必稳赚

一只绩效很好的基金,但可能没几个人赚到钱,你相信么?

两种可能:一是基金规模小,参与的人少:二是基金投资人的行为模式,以高买低卖的方式参与基金,最终导致赚大钱的人有,赔钱的人更多。

美国晨星基金奖得主的一个重要条件便是,基金要替很多人赚到钱。并且在2006年提出一种新的基金绩效评估方法一投资者回报率(Investor Return)。

我们常见的基金绩效指标,是通过基金净值的涨跌幅度来进行衡量。开放式基金的规模是不停变动的,如果将资金的流入(流出)导致的基金份额变动加入统计,最后就得出了投资者回报率。

回过头来说明星基金,这些基金有着靓丽的历史业绩,因此也常受到投资者的追“抢”。但明星基金业未必稳赚。

“抢”基金前要三思

收益不是“抢”出来的,“热门”基金有时是死亡快车,明星基金也没必要跟其他人一起扎堆投入。只要买基金前注意以下三点。即便不能做到“最好”,也一定能够做到“很好”。

首先要搞清楚自己购买基金的目的。约翰・博格在演说中曾经用过一个比喻,大意是“热门”基金和“明星基金”,在一段时期以后常被证明原来是一闪而过的“彗星”。只有全市场基金,才能像“太阳”一样持续发光发热。每个时期的“彗星”表现一定会非常抢眼,投资者也不是不能参与。必要的前提是,确认有承担本金损失的能力,有异于常人的眼光,并且投机不要过度。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低风险资产和高风险资产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平衡。通常的原则:低风险资产的比例约等于投资者的年龄;短期、确定性目标需要用到的钱配置在低风险资产;未来现金流强劲且稳定的人,可以承担更高的风险。尽管当前股市表现较好,也必须保留对债券基金等低风险资产的配置。

最后,精确的选时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也不需要担心一只好基金错过了就再也抢不到,基金短期的绩效并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买卖基金较为理性的方法,是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追求短期的市场热点,而是给自己设定一个标准(通常是半年或一年),定期监视投资组合。

例如经过市场一段时间的上涨,觉得估值偏高,股票型基金在资产组合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则可以卖掉一部分股票基金转投债券基金。无时无刻心挂着市场短期走势,总是试图抓住近期表现最好的资产类别,往往得不偿失。

尽管A股的市场估值已经不低,但流动性依旧宽裕,经济复苏势头不减,当前还看不到股市暴跌的可能。

与2007年泡沫顶峰时70倍左右的市盈率相比,现在购买指数基金还算不上火中取利。如果指数基金符合自己的投资理念,不妨“买”一些压箱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