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抓好初高中衔接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抓好初高中衔接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一新生开学后,师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这个问题解决得怎么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学生在初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

近几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升入高中以后,一部分学生,也包括初中时的优秀学生和尖子生,学习虽然废寝忘食、刻苦用功,可效果不尽人意,成绩严重滑坡,致使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这部分学生没有尽快完成由初中到高中的角色转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深入研究初高中的衔接问题,客观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1.初高中教材差异大,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

由于课程标准和培养目的不同,高中与初中的学科门类虽然差不多,但在知识广度、内容深度和思维跨度上有很大提高。初中教材中要求初步了解、只做定性研究的内容,在高中就要求深入理解、做定量研究;高中教材的抽象性、概括性和理论性明显增强,知识明显结构化,系统性和综合性大大增加;高中学科间的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例如物理,初中教材一般都是由实验或生产、生活实际引入课题,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教材内容定性分析多,形象具体,趣味性强,易于接受。高中教材则重视理论的分析推导,定量研究多,数学工具的应用明显地加强和提高,不仅有算术法、代数法,而且常常要用函数图像和极值等数学方法,这使学生感到抽象、难学。

2.初高中学生在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上有很大差异,需要有过渡期

(1)在思维的灵活性上,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可变性较差。高中生则更多地需要培养辨证思维,既要进行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又要重视复合思维,要求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初中只要求学生进行定向思维,用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或公式法,严格按步骤书写就可以了;而到了高中,学生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解得开就行。

(2)在思维的深度上,初中学生主要对知识进行具体的认知,而高中不仅有一个学的过程,还要有一个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过程,最终化为自己的认知。如在数学学习中,初中数学较直观形象,学生不需要多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高中数学内容大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初中学生接触的多是平面图形,进入高中,由于思维惯性和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往往把立体图形当作平面图形来处理。

(3)在思维的敏捷性和创新思维方面,初中学生因知识量较小,思维过程较慢,质量不高,很难抓住问题的核心;而高中却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方法灵活,思维流畅,更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初中主要是机械性的认知活动,而高中要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究,自觉地去进行一题多解、个性化扩展等创新思维活动,创新性要求较高。高一新生逻辑推理能力不强,往往只会死记公式,对公式的条件、范围不太注意,常常出现课堂听得懂,课本也明白,但一解题就错的现象。

(4)绝大多数初中生依赖教师和课堂,学什么、怎么学常常是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不会自学。高中教师不像初中教师那样紧跟班级和学生,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学,自己思考、自主分析、自行解决问题。高一是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一年,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使学习再刻苦、勤奋,学习能力也难以有大的提高,学习成绩就很难令人满意。

3.初高中教学和管理上要求不同,学生对新环境和新问题感到茫然

(1)高中教师改变了初中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上课注重分析,注重讲清问题的实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反复讲解少了,学生活动多了,许多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另外,绝大部分高中教师没有教过初中,甚至没有听过初中的课,对初中教学知之甚少。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较大的知识难度的压力下,又有了教法的不适应。

(2)因课改的深入实施而形成的初高中教育教学观念上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高中知识的接收。初中课改使许多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发生很大变化,在平等对话和交流互动中,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上也有了明显的改进。和初中相比,高中的教学方式还相对滞后,教学改革不够深入,教法陈旧单一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学生由初中很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走进高中相对死板的教学环境,便产生了很大的不适应。

(3)在初中阶段,班主任事必躬亲,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高一新生乍一离开教师这个指挥棒和拐棍,就会感到不知所措。

4.进入高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压力大,心理问题逐渐突出

高一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存在着心理、生理的不平衡:成熟冷静与幼稚浮躁、活泼外向与孤僻内向、自我表现与自我封闭在他们身上矛盾地统一着。成绩较差的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易违反纪律,易与教师和家长发生冲突。一些学生原来在初中是佼佼者,突然发现自己再没有优势可言。随着地位的改变和学习压力的增大以及对新的学习环境的不适应,学生心理反差很大,出现了失落、困惑、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现象。

二、教师在初高中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学校和教师对初高中的衔接问题重视不够,或缺乏深入的研究,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进步。

1.抛开初中教材教高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初中教材简单,只要把高中教材教好就行。这种认识一是忽视初高中教材的必然联系和知识的递进关系,有时注意到了也只是简单重复初中学过的知识,缺乏创新和拓展;二是忽视对学生初中知识的纠偏、更新和整理,致使学生的知识零碎、散乱、不成体系,影响了高中的教学成效。

2.过分追求难度,脱离学生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过快与高考接轨,造成学生负担过重,部分学生产生挫败感。这种“一步到位”的思想,是十分有害的。

3.盲目加大作业量,使学生疲于应付,学生很少有时间自行消化和接触课外知识。

4.不重视与家长沟通,使一些家长在孩子学习、生活等方面形成盲区。很多家长尤其是住校生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几乎不过问,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孩子在初中时可不是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教师又如何与之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呢?

三、解决好初高中衔接问题,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效益

解决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高度重视初高中衔接工作

无论从教育管理还是教学研究上看,初高中衔接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学主管部门要从宏观上指导和把握,深入调研,尽快形成初高中衔接的指导性意见。各高中学校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形成解决问题的具体方略,校长要亲自抓。业务副校长、教务主任及年级主任要了解初高中教学的不同内容和要求,研究初高中课程标准的目标和任务,一开学就拿出初高中衔接的工作意见,最好编写出相关教材。同时,要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恰当调整教学的进度、难度和要求。对一些学生基础薄弱的学校,教师更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科知识状况和基本能力水平,放慢进度,降低难度,及时补充初中遗漏的内容和学生学得夹生的知识。

2.在教师中开展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初高中教学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段,高一新生带有明显的初中学生的痕迹,除了知识之外,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思维形态、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都是我们研究的内容。如果高中教师不清楚学生在初中的基本情况,那么让学生在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知识大厦就是一句空话。

3.加强常规教育和管理

学校要在学生报到的当天就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德育工作要根据初高中过渡期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制订出切实可靠的德育方案,教育内容要体现渐进、连续、有所侧重的特点,教育实践要彰显过渡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发挥高中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愿景,增强其自信心和抗挫能力。同时,还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订一系列的班规,使班级管理制度化。学校和班级常规的落实情况要有专人抓,有检查、督导、评比和考核,与评模树先、操行评定挂钩,做到奖惩分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校纪班规。班级工作要改变初中依赖型的管理为开放型的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最好在学生入校后一周左右以自我推荐、竞争上岗的方式组建班团干部队伍,半学年后再进行选举,让有威信、有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带领全班学生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

4.改进教法,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一教师要认真研究初中的教材与课程标准,梳理初中知识,找到初中与高中对接的地方。同时,要深入到学生和初中教师中进行广泛交流,弄清楚学生在初中学了什么、没学什么、应该学好而没有学好的地方,在教学中穿插着将其强化、巩固。还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踏实的学科素养。

(2)由于初高中教学方法上有很大差别,高一年级的教学方法也要有一个与初中的衔接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有一个适应期,尽量减少学生课堂上听不懂的现象。

经验告诉我们,大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往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形成的。因而,广大教师要从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坚持以学法定教法,真正做到精心研究,努力追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3)要在学法指导上做好衔接工作。进入高中,学生的学习是否得法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如果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找不到学习的规律,学习再用功也是事倍功半。一段时间下来,就会造成心理负担,产生厌学情绪。学校要抓学法指导,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进行学法指导,请学科教师给学生作学习方法专题讲座,还要利用墙报、学习园地促使学生自己摘抄、复印一些学习方法之类的文章,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相互参考。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进行学法指导,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突破口,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略,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作出评价、指导,使学生在学法上扬长避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注重师生情感交流,不断调适学生心理

一说起初高中衔接,人们总习惯把眼睛盯在学习策略上,其实我们更应该把调适学生心理放在突出位置。高一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存在着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随着班集体中地位的改变和学习负担加重等现象的出现,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困惑、失落、焦虑、胆怯等不良心理现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时时处处做有心人,注意学生的言行,通过谈心、聊天和一起参加各类课外活动,不失时机地热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教师相互交流和沟通。通过情感交流,教师把自己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踏实的作风、积极健康的情绪传染给学生,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心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坚实基础。

6.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的教育作用

现代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统一体。要想做好初高中学生教育的衔接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教师集体和校外教育力量特别是学生家长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经常和任课教师一起分析班级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使教师们能从不同角度去要求和教育学生。家长是班主任工作的伙伴,他们都迫切希望能与教师多接触、多沟通,所以班主任要坚持多与家长联系,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机会,及时交流学生的情况,传达学校的有关要求,争取家长配合自己的工作,努力使学生能尽快顺利度过进入高中的过渡期。

如何抓好初高中的过渡与衔接是一项复杂而又颇有艺术性的工作,这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不断研究、探索和创新,在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创新中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金乡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