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尿液标本来自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400例门诊患者,将收集的每一位患者的尿液标本平均分为2份,分别通过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进行有形成分检测,定义为全自动组与显微镜组。选择主管检验师以上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分别通过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进行标本检测,记录WBC、RBC、结晶、黏液丝、管型、类酵母菌的阳性符合率。 结果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阳性符合率与显微镜检测阳性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法具有简单、便捷、标准率高、敏感度高等优点,检测视野相当于显微镜的10倍以上,在尿沉渣的检测中具有高效性与可用性。

[关键词]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样本检测;尿液有形成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4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a)-0100-03

常规尿液分析是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检查项目之一,对全身特别是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检查内容包括理学、化学、有形成分检查。其中有形成分检查是核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没有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查,不能称之为完整的尿常规检查。因此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查可作为肾脏疾病及尿路疾病的诊断依据,尤其是肾脏病变[1]。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由于速度快、重复性好,省去了繁琐的离心镜检工作,故被广泛应用于检验科中。UF-500i尿沉渣分析仪采用的是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的原理,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自动计数。临床上检测准确率高,标准化的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方法为显微镜有形成分检测法。目前,医院检验科尿常规工作量不断增长,各种自动化仪器方法越来越多地被采用。本院也引进了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样本检测[2-3],其检测准确率与显微镜差异不明显。具有明显的可用性与高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尿液标本来自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400例门诊患者。其中,女性242例。男性158例,均为患者的新鲜中段尿液,将收集的每一位患者的尿液标本平均分为2份,每份≥10 mL,分别通过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有形成分检测,定义为全自动组与显微镜组。

1.2 仪器与试剂

sysmex、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olympus cx-41显微镜、京立牌LD4-2D离心机、sysmex厂家提供的UF-500i配套试剂。

1.3 质控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厂家提供的原装质控液,高值质控和低值质控。

1.4 方法

1.4.1 检测人员 主管检验师以上操作人员进行操作,2 h内完成。

1.4.2 UF-500i检测 嘱患者用一次性尿杯留取中段尿再检测标本之前,用手动模式分别进行质控高低值的检测,保证质控在控,然后以自动进样模式进行标本检测分析,并且记录尿液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管型、结晶、上皮细胞、类酵母菌等的阳性例数。

1.4.3 显微镜检测 留取新鲜清洁中段尿液10 mL,置于离心机内,400×g离心5 min,弃去上清液,剩余沉淀为0.2 mL,沉淀后吸沉淀物约20 μL,用一次性吸管滴入玻片上,用18 mm×18 mm盖玻片覆盖后镜检。先用低倍镜(10×10)观察全片,再用高倍镜(10×40)仔细观察,细胞检查10个高倍视野(HP),管型检查20个低倍视野(LP)。均以平均数报告。

1.5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6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独立t检验,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法 尿液有形成分检测阳性率与显微镜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详见表1。

3 讨论

尿样本检测中,干化学分析法为最原始的检测方法,但其操作复杂、人力消耗大,而且易受药物、化学制剂、细菌、酶类等外在因素影响,检测准确率比较低。目前使用率与准确率最高的尿样本检测方法为显微镜检测法。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自动尿沉渣分析仪逐渐问世,且由半自动发展为如今的全自动化,检测精密度日益提升,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为目前临床上检测水平较高的尿沉渣分析仪,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省时省力、准确率高、无携带污染等优势[4-5]。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采用流式细胞术来检测尿液中有形成分的荧光散射强度和电阻抗变化,对其进行检测分析。由于尿液是不均一性物质,尿液中的每个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荧光强度,UF-500i利用染液(氮杂菲和羧花氰)对尿液细胞进行染色,染色后的细胞会发出不同强弱的荧光,荧光强度与物质颗粒吸的荧光染料量有关。通过前向荧光反射与前向散射光强弱度来分析判断尿液中有形成分的种类,计算其数量,自动进行统计,此操作无需离心尿液,检测只需1 min。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检测速度极快,相当于100份样本/h,快速显示尿液中有形成分的数量,检测视野广,相当于显微镜的10倍以上。但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法只能对尿液中完整的有形成分进行检测,对破损的细胞等无法进行检测,故检测时应选择新鲜标本,不宜选择搁置时间过长或污染概率较大的尿液标本。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法为目前临床上高效、快捷的尿沉渣分析方法[6-7]。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显微镜检测结果对比,以WBC、黏液丝、结晶的阳性符合率最高,达到了97.3%、98.8%与98.0%,其次为RBC、管型与类酵母菌,分别为86.3%、78.5%与71.5%,而显微镜检测中,WBC、黏液丝、结晶、RBC、管型与类酵母菌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8.0%、99.3%、98.5%、88.0%、79.0%与72.5%,两种检测阳性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法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具有与显微镜同样的高效性与准确性。

但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中仍有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分析原因如下:

3.1 WBC检测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原因

WBC检测出现假阳性原因为部分尿标本中具有与WBC形态、大小相似的上皮细胞,且数量较大,检测时容易误认为WBC,从而导致假阳性率增高,出现假阴性原因为患者在检测前服用了影响荧光染色的药物,如产生类似荧光染料的药物,或尿标本中RBC数量较大,掩盖了WBC,使WBC检测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假阴性率增高。

3.2 RBC检测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原因

RBC检测出现假阳性原因为部分尿标本中含有大量的草酸钙结晶,其形态及荧光强度与RBC相似,且呈交叉分布,影响了RBC的计数。同时尿标本中类酵母菌形态、大小以及荧光强度以及前向散射光强度与RBC极其相似,检测系统易误认为RBC,从而导致RBC假阳性率增高。而出现假阴性率与患者服用了影响荧光染色的药物导致,而且部分尿标本中存在影RBC,在检测中易漏检,导致假阴性率增高。

3.3 管型检测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原因

管型是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聚而成的圆柱状物。在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管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蛋白质在肾小管腔内凝聚、沉积在尿中形成管型。管型的检测室尿液检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检测出透明管型而且能标出有病理管型的存在。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发现其对管型的检测存在着假阳性和假阴性。管型检测出现假阳性原因为尿标本中的细菌、黏液等附着在类管型物上,通过荧光染色后产生与管型相似的前向散射光强度,或WBC与RBC聚集呈管型、上皮细胞类似管型都易被分析仪误认为管型,出现检测假阳性。出现假阴性与管型短小或断裂有直接关系,检测中易漏检。

3.4 上皮细胞检测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原因

上皮细胞检测出现假阳性是由于单个细胞、细菌等聚集,荧光染色强度较高,散射光强度与上皮细胞极相似,导致检测假阳性,而且上皮细胞形状发生改变时,以误检为管型或晶体,导致检测出现假阴性。

3.5 黏液丝检测出现假阴性原因

黏液丝的形态或众多黏液丝聚集后可形成各种形状,其中以管型最多见,其与上皮细胞同时增加了管型的假阳性率,导致黏液丝假阴性率增高,故在检测时应配合显微镜检提高检测准确度。

3.6 类酵母菌检测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原因

类酵母菌属于不完全真菌,又叫假酵母,其形态多变,易与细菌混淆,出现检测误差。

3.7 结晶检测出现误差原因

结晶荧光反射强度较高,与RBC极其相似,导致RBC假阳性率增高,而结晶假阴性率增高。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法中晶体检测与累酵母菌检测阳性率低,分析原因为其形态与RBC极相似,故易被误检为RBC,同时也是RBC假阳性率高的原因。

综上所述,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等优势,不易受药物、化学试剂、酶类、细菌等影响,受干扰率低,检测准确率较高,但是由于微电脑操作,对相似的细胞分辨能力差,易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应联合显微镜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率[8-10]。总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法的检测具有极高的检测准确度,而且检测视野广,速度快,在尿沉渣的检测中具有高效性与可用性。

[参考文献]

[1] 雷振,刘景芳,蔡东联. 尿样监测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指导中的意义[J]. 世界临床药物,2012,33(5):284-286.

[2] 陈亚平.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检测尿中自细胞的比较分析[J]. 当代医学,2012,18(27):82-83.

[3] 孙士欣,陈建魁,于农,等. 尿沉渣人工显微镜镜检红细胞、白细胞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结果比较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 33(14):1729-1730.

[4] 尤洪森,谭浩.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白细胞的性能评价[J].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8):794-797.

[5] 吴风,王丽娜,杨品娜. 浅析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管型报告与镜检结果的差异[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0):1253-1255.

[6] 徐林萍,付亚芳.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准确性探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1(8):72.

[7] 邵俊国,周振东,宋巧云,等. UF-1000i全自动尿流式细胞分析仪的质量控制[J]. 河北医药,2011,33(23):3651-3652.

[8] 曹兴华. 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评价[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359-1361.

[9] 莫筠,陈玉莲,谭洪扬,等. 真菌对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白细胞检测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11,51(17):98-99.

[10] 凌侠,姜艳梅.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人工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对比[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2):1449-1450.

(收稿日期:2013-02-04 本文编辑:林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