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家中绿植能杀菌、除尘,吸收PM2.5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家中绿植能杀菌、除尘,吸收PM2.5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家摆上几盆植物来点缀家装,为家庭中增添一点色彩。不过,现在家庭植物种类繁多,走进一家花店,那植物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别说对于我这种选择强迫症患者,就是财大气粗的土豪选起来也是毫无头绪吧。

网络上有传闻说用夜灯会使得宝宝和孩子发育提前。这件事情让妈妈们非常担心。毕竟晚上有一盏小夜灯提供一些微弱的光亮,对于妈妈照顾小孩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如果这盏灯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话,那妈妈们的好心可就做了坏事。

夜灯对宝宝的生物钟会有影响吗?

说到晚上开灯,不管是亮是暗,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对生物钟的影响了。不过对婴儿而言,开灯与否对其生物钟的影响似乎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明显。科学家对医院新生儿病房内的人造光源进行了一番分析。医生们发现,宝宝出生之后很快睡眠节律、体温节律会逐步地形成,而且随着宝宝逐渐长大,他们的体温、睡眠的生物节律就会越来越显著。但科学家们也指出,在新生儿病房里,人造光源对宝宝们这些生物节律的影响似乎并不明显。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十分令人意外。

我们不难想象,除了灯光之外,还有太多其他的因素可能影响到宝宝们的节律。最常见也是最要紧的就是喂奶。除此之外,例如医疗操作、医务人员走动等许多因素都可能对宝宝的睡眠、代谢造成影响。在这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夜间少量灯光的影响也就没那么大了。当然,研究人员们也很“严谨”地指出,由于相应地研究所采用的衡量指标大多是体温、睡眠等方面,因此不能够就此断定人造光源对婴儿的生物节律毫无影响。

夜灯会影响褪黑素分泌吗?

关于光、节律与性成熟之间一个非常重要激素就是褪黑素。这个激素非常神秘,我们对于它究竟有什么作用并不全然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对于我们的生物节律、睡眠,甚至衰老以及肿瘤转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同时还发现褪黑素能够间接影响一些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的分泌,例如减少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这些激素的分泌变化与青春期的启动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简单地说,就是褪黑素的分泌可以保证促性腺激素不过早积累而启动发育。

褪黑素的分泌受到光照的控制。它在夜间黑暗环境下分泌达到高峰,当受到光照时,它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因此在正常节律的情况下,夜间褪黑素的浓度要明显比白天高。但对于宝宝们而言,他们在出生后的前3个月褪黑素分泌的节律性并不明显,白天、夜间浓度较为类似。之后褪黑素的日夜变化会逐渐明显。在1到3岁时,孩子们褪黑素分泌的日夜变化会非常明显,白天的浓度要比晚上低很多。这实际上和我们上文所讲的有关婴幼儿生物节律的行程规律是相互匹配的。

除了日光,人造光源对于褪黑素的分泌也是有影响的。那么夜灯所产生的光亮对孩子褪黑素的分泌是否会有影响呢?在这一方面所能够获得的数据并不多。尽管有研究发现,在新生儿病房里,如果给宝宝们在夜间戴上眼罩的话,两三个月后他们夜里褪黑素的分泌比不戴眼罩的宝宝们多。但这个差异仅仅停留在激素水平上,夜间是否戴眼罩对体重等生理指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此外,也有研究发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昼夜调控对于新生儿褪黑素的分泌并没有明显的作用。

我们对于夜灯的担心大多集中于其对于宝宝生物钟以及激素分泌的影响。针对这一点而言,妈妈们实际上更应当重视的是孩子的睡眠规律与睡眠质量。如果睡眠被影响,那么很多情况下孩子就会更多地在夜间暴露于强光下,从而对其生物钟和激素分泌造成影响。

实际上随着宝宝的生长,孩子们的睡眠规律会逐渐形成,在正常情况下孩子的睡眠节律是非常规律的。不少家长有过类似的体验,孩子上一秒还活奔乱跳,但只要固定时间一到,立刻就粘着妈妈要睡觉,即便在全家在外做客或是旅行时也不例外。

实际上孩子的这种睡眠节律从学龄前至青春期发育前都很稳定,因此如果孩子夜晚睡眠质量较差的话,家长们应当更加给予重视。当家长去照顾夜间哭闹醒来的孩子时,有时会打开大灯。黑暗中高亮度的灯光直射(哪怕只是几分钟)会激发起神经和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变化;与之相比,微弱的夜灯的作用似乎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因为大人的作息或是社交活动从而影响孩子的睡眠——这些细节(尤其是后者)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很容易被我们忽略,而它们对于孩子睡眠的影响却是非常明显的。

通过目前所能够获得的研究数据,我们并不能直接将使用夜灯和发育提前直接联系起来。网络上的传言也仅仅是对于少数个例的推测,并没有相关检测检验结果的支持。此外,市场上的夜灯种类繁多,灯光颜色、亮度、柔和度各有差异,因此笼统地去分析“夜灯”对婴幼儿的睡眠以及发育的影响是有失妥当的。当然,如果家里确实需要一盏小夜灯来照顾孩子的时候,家长们也可以尽量购买灯光柔和的,并且使用时避免直射孩子的眼睛。但过分担心其使用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必要的。

总体而言,饮水机应该定期清洗,人口少的家庭不建议用饮水机,直接烧白开水既经济又卫生。单位的饮水机定期清洗就好,喝的比较快,卫生方面其实还好,不放心的话就喝热的。

前不久台湾媒体报道称,统一、康师傅等主流方便面品牌的调料包里发现了重金属铅、砷、汞等。这个新闻给饱受争议的“快餐食品”又泼了一盆冷水。这些食品怎么了?检测到的铅会不会导致中毒呢?

含铅不安全,为什么不能避免?

随着多年的工业发展,包括铅在内的重金属和各种污染物早已遍布土壤、水体和空气,无论中国还是欧美日概莫能外。世界各国对待这一类污染物普遍采取的应对办法就是“风险控制”,比如制定相应的限量标准、工艺规范等。

那么对于铅,到底多少算安全呢?国际权威机构JECFA曾经为铅制定了一个“容许摄入量”,但后来这个“容许量”被取消了,也就是说,在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允许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避免摄入铅。不过,铅的健康风险仍然无法完全避免,但只要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这一风险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方便面里的铅含量到底会不会有健康危害?

媒体称,由于目前台湾并未对泡面的油包制定重金属限量标准,因此暂无法判定是否超量。如果按大陆的标准,根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的规定,调味料的铅限量为1毫克/千克(百万分之一),而媒体报道中含铅量最高的“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酱包也只有0.222毫克/千克,远低于我们的限量值。

媒体报道中还提到了方便面中的油包,按照大陆的标准,油的铅限量是0.1毫克/千克,因为经过多种工艺处理后,油里的铅含量完全可以控制到比调料低得多的水平。但是,检测了多少份样品,数据的分布如何,媒体报道中缺失了很多细节,所以这里不便做进一步推断。当然,如果真的不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监管部门应该追究相关企业的责任。

我们要怎么看待铅带来的健康隐患

抛开方便面这个话题,单从控制铅污染的角度说。我们摄入铅的三大途径是谷物、蔬菜和肉类,所以方便面调料包里的铅实在不是“主要矛盾”。可能很多人不知道,2005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将大米铅限量降低到0.2毫克/千克,2年之后的监测数据表明,我们的铅摄入量一下子下降了37%,证明了控制谷物中的铅污染的重要性。只不过时代的进步,食品安全的改善,也许并不是那么“肉眼可见”罢了。

最后要说说“检出”的问题。现代检测技术飞速发展,我们的检测极限已经达到一万亿分之一甚至更低浓度。在食品中“检出”某种物质,必须从“剂量决定毒性”的角度看问题,不要为一些不必要的风险而因噎废食。

居家生活,大家都喜欢

在家摆上几盆植物来点缀家装,为家庭中增添一点色彩。不过,现在家庭植物种类繁多,走进一家花店,那植物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别说对于我这种选择强迫症患者,就是财大气粗的土豪选起来也是毫无头绪吧。

不过,买家再精也都不过商家,各种植物经过精明的商家一番包装,就都具有了别样的功能,比如,有一条“家中摆放这些植物的好处”的消息,就介绍到“滴水观音除灰尘,君子兰释放氧气,橡皮树除有害物,文竹灭细菌,银皇后净化空气,铁线蕨和常春藤吸甲醛,吊兰吸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芦荟空气清洁器,棕竹除重金属污染和二氧化碳,龟背竹夜间吸收二氧化碳,发财树化烟的废气,仙人掌减电磁辐射。”怎么样,“功能”明确,一目了然,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们不会挑植物啦!

且慢,本着geek精神的我们,对待这些信息应该好好审查一下,这些植物,究竟有没有这些功能呢?

植物能除PM2.5吗?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城市经常出现雾霾天气,经常爆表的PM2.5值着实让人们深深感到“厚德载雾,自强不吸”。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不少商家打出了“植物吸收PM2.5”“植物除尘”的名号。一些号称具有除尘功能的植物比如滴水观音等成了热门商品。

“植物能除尘”以及衍生出的“植物能吸收PM2.5”的说法,其实主要是由于人们常看到植物叶片经常沾满灰尘而流传开的。其实,沾染的灰尘并不是植物自己去抢夺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而来,只是一个被动的结果。那些看似光滑平整的植物叶片,如果放在显微镜下去观察,就会发现那光洁的叶片其实是粗糙不平的。这是因为在植物叶片表面是由犬牙交错的表皮细胞构成,在表皮细胞外侧还会有分泌产生的一些角质或蜡质层。这些角质或蜡质对表皮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一些植物还具有毛等结构。这些粗糙的叶片表面,大大增加了叶片的表面积,当尘埃颗粒落在叶片上时,就被阻滞、吸附在凸凹的缝隙之中。对于PM2.5颗粒,还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叶片,停留在植物叶片内。可见,植物对于那些“自投罗网”的尘埃颗粒可以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对于室内其他地方,就真的“望尘莫及”了。之所以认为滴水观音会除尘,只是因为它叶片大、更容易观察到“落灰”现象罢了。

事实上,植物最容易发挥除尘作用的,是室外环境。因为成片种植的植物能够有效降低风速。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裹挟的尘埃颗粒便更容易沉降下来,从而达到减少尘土飞扬的目的。对于室内一般0.3m/s左右的空气流速【1】??来说,植物除尘的目标,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罢了。

植物能清除室内气体污染物吗?

每当有人装修新家时,总会收到这样的建议:多放些吊兰、常春藤,能吸收甲醛。而新闻上那多起甲醛导致白血病的报道,又加剧了人们的恐惧。于是很多人的新家恨不得打造成“植物园”、“热带雨林”来吸收那些令人不快的甲醛。

事实上,之前已经有文章(除甲醛,竹炭绿植不给力)分析过,植物对甲醛的吸收量实际上相当低,大多在1mg/h/㎡的数量级上甚至更低【2】,而备受推崇的吊兰甚至只有0.15 mg/h/【3】。对于动辄几十上百平方米的室内空间来说,若想把室内甲醛浓度从0.5mg/m2降低到国家标准的0.1mg/m2,需要个把月甚至更长时间,这吸收量真是杯水车薪。

不过,除了甲醛,还有其他气体呀,植物能够除去么?答案和甲醛一样:能吸收,但不够给力。例如,植物吸收吸收的硫元素有约90%来自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4】,按说对二氧化硫的吸收量应该足够高了吧?但实际上植物对二氧化硫的吸收速度也算不快,最高的红木荷也就是每千克干叶片10mg/h左右【5】,换算过来和甲醛相差不多。对于吸烟产生的氮氧化物,植物吸收能力也不佳,一般也在每千克干叶片1-5mg/h左右【6】。而一氧化碳的程度更为特殊,因为它本身就是植物体内的气体信号分子【7】,从外界摄取的量极少。同时要考虑的是,在植物吸收这些气体的同时,室内还在产生这些气体分子,又使得本就不明显的吸收效果再打了一个折扣。因此,要想去除家中的气体污染物,每天开窗通风(当然是选择非雾霾天气)是最好、最经济的选择。

对于甲醛、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植物实际上是将其和体内一些物质分子结合,并进行转化,从而达到耐受的目的【4】。不同的植物对于这些物质的耐受性并不相同,有些对于化学物质敏感的植物,例如红花酢浆草和三角梅对甲醛、紫花苜蓿对二氧化硫、矮牵牛和鸢尾对二氧化氮等,在较低浓度下就能产生直观可见的毒害反应。这些植物无法起到吸收这些污染物的作用,但是可以作为环境中存在这些污染物的指标,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好处”吧。

植物能除菌么?

在电视广告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标榜含有“来自植物的天然抑菌成分”的产品。平心而论,不少植物所含物质都有杀菌、抑菌作用,我们最熟悉的大蒜,就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不过,要让植物能起到除去室内细菌的作用,那么就必须得让植物所含的杀菌物质和细菌接触才行。一种方式是,细菌主动出击,落在植物叶片上甚至入侵到植物体内,这样正中植物下怀,毕竟植物所产生的这些抗菌物质正是为它们准备的。但是这一方式,就和我们上面说到的“除尘”一样,只能被动的杀灭细菌,没有“室内除菌”的意义了。

当然这次,植物可以主动出击了。在植物的挥发性成分中,也含有不少抗菌物质。比如我们常见的夹竹桃,其挥发性气体中就含有水杨酸甲酯、丙烯酸等杀菌抑菌成分【8】。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能够“主动出击”的挥发性物质,大多都带有令人不太愉快的刺激性气味,并不适宜在室内种植。而且,挥发性物质的散发大多需要太阳照射加温,室内缺乏光照,因此挥发性物质的除菌作用也要大打折扣。至于文竹,其本身就缺乏挥发性物质,又是阴生植物,叶片纤细,对尘埃、细菌的滞留作用差,因此想要靠文竹抗菌,实在是勉为其难。

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吗?

这个问题乍一看像是一个没有必要的问题。植物作为依靠光合作用为生的自养生物,当然会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因此说某某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罢了。

不过,有一些商家宣称,一些植物能够“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避免夜间植物和人争夺氧气的现象。存在这种神奇的植物吗?

事实上,商家只说对了一半。的确有一种植物能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这类植物,被称作景天酸代谢植物【4】。这类植物多是肉质植物,大多原产于干热的荒漠地区。它们趁着夜间凉爽的时候打开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苹果酸,储存在细胞的液泡中。到了第二天白天炎热之时,关闭气孔减少水分散失,储存在液泡中的二氧化碳则被释放出来,在太阳的能量驱动下合成糖类。然而,商家的后半句则是错误的。这是由于,将水分子分解为氢离子和氧气的能量,来自于叶绿体中一套精巧的光收集系统,而光是无法被储存的。因此,氧气的产生必须依靠光才行,在夜间,纵使景天酸代谢植物再有天大本事,没有光,就不会释放氧气。而上面说的“夜间吸收二氧化碳”的龟背竹,它本身属于天南星科,压根就不是景天酸代谢植物,这样的张冠李戴,实在笑煞人也。

植物能减少电磁辐射吗?

“在电脑旁边放植物可以减少辐射”,这条已经是个古老的谣言了,好在这回商家终于认识到了电脑并不产生电离辐射,只单单点出了电磁辐射。然而,商家忽略了一点,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发出电磁波,只是随着温度不同波长不同而已【9】。电脑、植物,甚至你自己,都在无时无刻发出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对于放在电脑旁的植物来说,非但不会减少你接收到的电磁波,甚至还需要你接受它放出的电磁波。即使你把植物们密密实实的累在自己面前,你也只挡住了电脑屏幕处于可见光波长范围附近的电磁辐射,而其他波长的电磁波依然能无视植物的存在,穿其而过。如果说一定说要用植物减少电脑辐射的话,最好的位置应该是放在座位上——这样能让你少面对电脑一会儿,从这一点来说,仙人掌的确是最有效的。

【正确看待家中植物】

那么,家中的植物难道就没有一点好处么?其实,家中植物的最大好处,就是点缀家庭,让家变得更有格调和趣味,而侍弄植物、看着植物长大、开花。这一过程也是一种劳动和享受。此外,由于植物具有一定的蒸腾作用,对增加室内空气湿度有一定帮助。当然,前提是这些植物不是吝啬水分的多肉植物,并且要及时浇水。

【结论】

在家里摆放植物可以美化环境,改善心情,但是并没有商家宣称的去除pm2.5、消除空气污染物、除菌和吸收电磁辐射等特别的功能。我们在选择家居植物时,应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样式搭配来选择,而不要对这些特殊的功能抱有太多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