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池塘规范化养殖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池塘规范化养殖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介绍乌鳢生物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乌鳢养殖的环境条件要求、苗种培育、成鱼养殖、鱼病防治等技术规范,以为乌鳢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乌鳢;生物学特性;规范化;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5.1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61-02

1 乌鳢的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乌鳢体呈圆筒状,尾部略侧扁;头尖、长而扁平,覆鳞片,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延伸到眼后,下颌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和口盖骨上密布细齿;眼中大;鳃孔大,鳃耙粗短而稀疏,鳃腔上方有一个密布毛细血管的鳃上器,具有辅助呼吸的机能;体被圆鳞,较大;侧线较平直,在臀鳍起点上方折断,侧绒鳞60~67;背鳍和臀鳍均很长,脊与圆形的尾鳍相连,无硬刺,胸鳍圆扇形,腹鳍短小[1-2]。位于体中点的腹面;鳔一室,较细长;胃呈囊状,具2个幽门垂;肠短,双曲,仅为体长的一半略多。体背部为黑色,腹部灰白色或浅黄色,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条,头侧边有2条黑纹,奇鳍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偶鳍浅黄色,间有不规则的斑点,胸鳍基部有一黑色斑点。

1.2 生活习性

乌鳢属底栖类,喜居水草丛生的静水或微流水水域。缺氧情况下可靠鳃上器在空气中呼吸。即使无水但有一定湿度就可存活1周以上。乌鳢跳跃能力强,成鱼能跃出水面1.5 m以上,6.6~10.0 cm的鱼种能跃离水面0.3 m以上。因此,在池中饲养要注意防逃。

1.3 食性

乌鳢为纯肉食性,食物缺乏时有相互残食现象。食物组成随个体增大而改变。30 mm以下的幼鱼以浮游甲壳类、桡足类、枝角类及水生昆虫为食。30~80 mm以下幼鱼以昆虫、小鱼虾类为食[3]。成鱼阶段主要以银鲫、刺鳅、蛙类为食。成鱼生殖期停食,处于蛰居状态。

1.4 生长与生殖

乌鳢生长快,当年孵化的幼鱼到秋季平均长可达15 cm,体重50 g左右,5龄鱼可约达5 kg。在水温20 ℃时,乌鳢生长最快。成熟亲鱼的怀卵量与亲鱼的大小有关,体长52 cm的亲鱼怀卵量3.6万粒,体长35 cm的亲鱼怀卵量约为1万粒。产卵期为5月下旬至6月末。卵产在水草茂盛的浅水区,亲鱼能在水草中用牙拔草筑环形巢,卵受精后亲鱼潜伏在鱼巢下守护。卵为浮性,卵膜薄而透明,当水温26 ℃时,36 h孵出仔鱼。初孵出的仔鱼体长3.8~4.3 mm,侧卧漂浮于水面下,运动微弱,6.0 mm时卵黄油球位置变换,鱼苗呈仰卧状态,9.0 mm的鱼苗开始摄食。乌鳢有护卵、护仔习性,自卵产出起至幼鱼达10.0 mm这一阶段,雌雄鱼潜伏其旁守护,防止蛙、鱼类袭击其卵和幼鱼[4]。10 mm时,亲鱼停止保护仔鱼。

2 乌鳢的人工养殖环境条件要求

2.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GB /T 18407.4的规定;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2.2 塘池条件

苗种池:面积667~3 335 m2,水深0.6~1.2 m,长宽比为3∶2,渠系配套,进、排水方便。每3 335 m2池塘配备3 kW水车式或充气式增氧机1台(套)。成鱼池:面积3 335~6 667 m2,水深1.5~2.5 m,长宽比为3∶2,渠系配套,进、排水方便。池塘四周用竹篱笆、尼龙网等材料围高50 cm以上,防止乌鳢外逃。每3 335 m2池塘配备3 kW水车式或充气式增氧机1台(套)。

3 苗种培育

3.1 苗种放养前准备

3.1.1 池塘准备。养殖前1个月,排干池水,铲除池边杂草,修整塌坍的池堤,填堵漏洞,疏通进水渠和排水渠,整平池底,曝晒7~10 d。鱼苗放养前10~15 d,池塘用生石灰1 875~2 250 kg/hm2化浆全池均匀泼洒。

3.1.2 培育水质。鱼苗放养前7~10 d,将新水注入已消毒的培育池中,水位控制在40~50 cm,然后施放经发酵的有机肥4.5~6.0 t/hm2。

3.1.3 种植水草。施肥的同时,在离池堤1.5 m处种植一圈水草带,作为鱼苗栖息处。种草面积为池塘面积的15%~20%。

3.2 苗种放养

早、中期繁殖的鱼苗,水面放养100~150尾/m2。培育20 d左右,待鱼苗长至3 cm左右时分养1次,水面放养50~60尾/m2。后期(6月下旬)繁殖的鱼苗,水面放养60~80尾/m2。

3.3 苗种饲养管理

3.3.1 泼浆投饵。乌鳢体长1.5 cm前,视池水情况投放小型浮游动物45~75 kg/(hm2·d),黄豆磨浆分3~4次泼洒;体长1.5~2.5 cm时,投喂浮游动物0.5 kg/(万尾·d);体长2.5~5.0 cm时,投喂浮游动物1.0~1.5 kg/(万尾·d)和鱼糜浆22.5~30.0 kg/(hm2·d);体长5 cm以上时,投喂活鱼苗或小鱼块,日投喂量为池塘内乌鳢总重量的20%左右,日投2次,上午、下午各1次。

3.3.2 调节水质。鱼苗放养入池后,及时加注新水,每次加水10~20 cm,保持水位稳定。

3.3.3 巡塘管理。乌鳢鱼苗培育期间每天应早、中、晚3次巡塘,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5]。

3.3.4 苗种分池。乌鳢鱼苗长至3~4 cm时应进行拉网分池。拉网前一天停喂饲料,选择天气晴朗的8:00—9:00进行,分池时乌鳢鱼苗的扦捕、过筛、计数、运输、消毒都要带水操作,分池后鱼苗的水面放养密度为50~60尾/m2。

4 成鱼养殖

4.1 放养前准备

鱼种放养前应做好池塘修整、消毒工作,方法见3.1.1。

4.2 鱼种选择

乌鳢鱼种应游动活泼、体色鲜艳、体表光洁、肌肉丰满、无伤无病、争食凶猛。在同一池塘内,鱼种规格要整齐。大规格鱼种,尾重100 g左右;小规格鱼种,尾重20 g左右。

4.3 鱼种放养

大规格鱼种,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放养;小规格鱼种,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放养。乌鳢鱼种入池前应用2%~4%食盐水浸浴5~10 min进行鱼体消毒。鱼种放养密度见表1。

4.4 塘池饲养

4.4.1 饲料。乌鳢喜食野杂鱼和冰鲜鱼,因此应以这2种食物为主。各种饲料以活体为佳,活体饲料不足时,可用无腐败变质的冰鲜鱼。乌鲤生长发育与饲料块的大小、规格有很大关系,其投放要求应与乌鳢的生长相适应。乌鳢体长与饲料鱼块大小关系见表2。

4.4.2 饲料投喂方法。投喂时间:水温12~19 ℃,每天10:00投喂1次;水温20~29 ℃,每天投饲2次,即8:00—9:00、16:00—17:00各投喂1次;水温30~33 ℃,每天投饲2次,即7:00、18:00各投喂1次。日投饲量为池内乌鳢总重量的10%~15%。投喂方法:每个池塘应建一个4~5 m2、置于水面下50 cm处的食台,固定于离岸边2 m处,饲料抛投于食台中。饲料投喂前应消毒,冰鲜饲料要待冰块融化后,其温度与池水温度大致相近后才可投喂。每次投饲时间控制在30~40 min。

4.5 日常管理

4.5.1 加强巡塘,定期换水。每天根据天气、水质和乌鳢活动的变化制定并实施当天的饲养管理措施。春季每隔10~15 d换水1次,每次换去全池水量的20%~25%。夏秋高温期间,每隔5~10 d换水1次,每次换去全池水量的33%~50%。

4.5.2 清洗食台,捞除垃圾。每天喂食结束后,将食台上残饵回收,再用二氧化氯消毒洗刷食台后放回原处。要每天捞除漂浮于池面的垃圾、病死鱼,并挖坑深埋。

4.5.3 防止逃鱼,解救浮头。下雨天要严防池水溢堤逃鱼。发现浮头,及时注入含氧丰富的新水或开启充气式增氧机。

5 乌鳢病害防治

5.1 水霉病

乌鳢孵化阶段,由于水环境不良或气温低(15~20 ℃),特别在阴雨天,易突然感染引起卵膜外丛生大量放射状外菌丝,造成受精卵大批死亡。严格用药物消毒孵化池,保持孵化水体清新,捞卵不离水,轻捞轻放,不使卵粒受伤[6]。用10 mg/L孔雀石绿溶液浸泡附有鱼卵的鱼巢10~15 min,每天1次,连续2 d,或在孵化期间消毒卵巢周围的水体2~3次。

5.2 出血病

该病发病率高,多在6—9月流行。病鱼鳍基、腹部、尾部等处有出血斑,鱼体暗黑而消瘦,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呈鲜红色,鳃丝发白,肠内无食,肠壁充血,发病严重易引起成批死亡。发病季节,在水深1 m的池塘,用生石灰375 kg/hm2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以后每月至少进行1次,直至9月。

5.3 白皮病

夏花鱼种发病重,多在6—8月流行。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或水质恶化,尤其是投放了没有充分发酵的粪肥,导致病原菌更易滋生和繁殖,鱼体容易感染此病。死亡率可达50%以上,从发病到死亡只有2~3 d。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游动不平衡,头部向下,尾部向上。发病鱼池可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为1 mg/L,或用中药五倍子捣碎后,用开水浸泡,将渣汁一起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为3 mg/L。

6 参考文献

[1] 周义斌.乌鳢生物学特性及其高效养殖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2006(3):43-48.

[2] 龙藏瑞,杜忠臣,王清民,等.沿黄背河洼地乌鳢养殖技术[J].河南水产,2002(3):9-10.

[3] 朱林,李应森,冯晓宇,等.乌鳢养殖及人工育苗技术概述[J].江苏农业科学,2011(3):298-300.

[4] 吴仕根,彭科来,张拱名,等.乌鳢疾病防治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2007(2):44-47.

[5] 齐子鑫,赵永军,徐文彦.乌鳢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7-19.

[6] 朱林,李应森,冯晓宇,等.乌鳢主要病害的诊断和防治[J].湖北农业科学,2011(10):2074-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