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北京城区老年人室内居住行为需求调研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京城区老年人室内居住行为需求调研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变化导致老年群体在环境使用方面的特殊性要求,分析和理解老年人群特征是为其创造舒适生存环境的重要前提条件。调研小组通过对北京地区城市老年人的抽样调查,对老年人群的室内居住行为和需求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分析,为老年人设计和建造宜居的室内居住环境提供重要的事实依据。

关键词:北京 老年人 室内 居住行为 居住需求

检 索:.cn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我国不仅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而且还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在北京这种高度发展的大型城市中,人口老龄化及其所引发的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统计数据表明,截止2010年底,北京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约为235万(比上年增长8.4万),占总人口的1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总体特征表现出老龄化程度较高而且增长迅速的发展特点。分析和理解老年人群特征是为其创造舒适生存环境的重要前提条件。基于以上背景情况,为实现建设北京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必须对老年人群体的居住行为和需求进行深入的调研与分析。

一、老年人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

总的来看,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是导致老年群体在环境使用方面特殊性的重要原因。老年人生理特征的变化容易直接导致在环境尺度与行为方面的障碍。例如,老年人身高的缩减,根据老年医学研究,一般老年人在70岁时身高会比青年时降低2.5%~3%,女性的身高缩减有时可达到6%。此外,乘坐轮椅也是老年人行为尺寸和行为方式发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心理层面,老年人精力和体力不如从前,感觉与知觉的退化,老人对周围环境使用或与人沟通产生困难,无形中会增加老人的精神负担。记忆力的衰退导致以及周围人对自身的评价都对老年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而且,大多数老年人活动范围受限、生活内容较为单一,喜欢稳定平和的生活状态,不喜欢突然的、过于新奇事情的刺激。此外,老年人经常处于长期带病状态,易进入病人角色,病痛不仅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行为,甚至还影响到家庭的亲子关系、邻里关系、生活幸福感等更多因素。

老年人群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北京城区老年人是我国广大老年群体中的一部分,既具备所有老年人共性的特征,也表现出具体行为和生活需求的不同。

二、北京地区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和行为特点总结

由于居住需求涉及的内容非常庞杂,而且室内居住行为的开展又具有一定的跨空间性,因此,本研究在总结时没有按照功能空间归类,而是以需求和行为为主导,总结和分析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的现实意愿,希望能以此为基础来反思现代居住环境设计的问题。

(一)生活节俭不喜欢丢弃旧物。老年人生活较为节俭,不舍得丢弃长期积攒下来的、具有再利用价值的物品,例如老旧的家具、电器、报纸、器皿、衣服、箱包或其它杂物。调研中发现,这类物品经常占据着居住空间中的绝大部分储藏空间,这类杂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越存越多,而且,老年人会再整理和再利用这些东西的几率非常低,这就导致老年人家中经常到处堆放着旧物,有的甚至影响到日常的行动。

(二)喜欢使用地砖。入户调研时发现老年人的居室地面除了卧室,其它空间基本都使用地砖。在访谈时,老年人虽然都表达了对木质地板的喜爱,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是优先考虑维护和保洁的方便所以愿意使用地砖,很多老人还特意挑选了防滑地砖,注重使用时的安全性以防地砖沾水后湿滑导致滑到。由于地砖在冬天会较凉,因此老年人都备有厚实的棉拖鞋,或者在家中不换鞋。

(三)喜欢传统的室内装修做法,例如包暖气。大部分老年人的装修观念仍然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甚至更早年代的水平,对现代的、简约的、新奇的装修风格和做法认同率较低。例如,包暖气的做法在老年人家中就比较常见,老年人认为包完暖气后,既整齐美观又多了一个窗台可以摆放物品,唯一觉得不便的就是暖气散热的效率降低,因此冬季时老人常常把活动的木格栅打开放在一边,有时甚至会影响通行。

(四)喜欢存放一些折叠的备用家具。每个老年人居室内都会或多或少的存放一些折叠座椅、折叠桌、折叠床等物品。储藏这些物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与子女分居,当子女与孙子女返家聚餐时就需要大量的临时家具备用;另一方面有的老年人喜欢邀请朋友来家中做客交流,此外,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家中雇请保姆时方便使用。

(五)喜欢在墙面、家具上、管道上钉挂东西。很多老年人家里的墙面上或家具上都挂有大字的钟表、日历等功能性的陈设品,以方便能随时观看。有的老年人起居室和卧室内还悬挂一些自己制作的手工艺术品或绘画书法作品,不仅是为增添家中陈设的艺术性,而且也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展示。此外,此外,老年人习惯在厨房、卫生间内经常利用露在外面的水管、煤气管、阀门等位置放抹布、烹饪用具、清洁用品或塑料袋等杂物。

(六)需要分室分床休息。由于绝大多数老年人有起夜、睡眠短、睡眠质量不高的问题,所以希望采用分床睡或分房睡的方式来保证老年人自己的作息不被打扰而且也不打扰他人。在调研中,只要居住环境具备这样的条件,老年人就都有自己独立的床或房间。

(七)床旁边需要有大面积的台面存放物品。老年人喜欢床旁边放置类似书桌高度的家具,桌面要够大,以便存放药品、水杯、收音机、针线盒、台灯等零碎物品(图1)。由于记忆力的明显衰退,所以老年人更喜欢将这些生活常用品放在视线范围内最容易取放的位置。尤其是当晚间睡觉需要临时开灯、喝水或吃药时,床旁的桌子就更加方便使用。而且对于腿部力量减弱的老年人来说,桌子的高度也能够作为起身时的支撑。此外,调研中还发现老人喜欢在床旁边放置椅子,用来临时就坐或存放衣物。

(八)老年人喜欢遮盖电器、设备和家具。(图2)由于中式烹饪的油烟较重,经常会在厨房灶台附近的墙面、桌面、窗台、附近的家具上积攒油污,所以很多老年人为了清洁方便,就会把报纸、塑料布、玻璃贴膜、铝箔等贴在炉灶附近的家具和设备上,污损后更换时就直接撕毁扔掉。此外,老年人还喜欢在家具和设备上蒙上罩子,例如电视布、冰箱布、洗衣机布、桌布、沙发套、椅子套等,既是为了保持清洁,也是为了让器具的触感更加温暖。虽然这种方式方便了物品的保洁,但各式各样的“遮盖物”经常会室内装饰的比较杂乱。

(九)室内休闲活动较为类似,例如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种花、养鱼、交往待客、室内锻炼等。看电视、看报纸是绝大部分老年人必备的室内活动,但是这些休闲活动时间的长短跟老年人的年龄有密切的关系,调研发现高龄老年人因为视听能力的衰退往往会减少看电视、看报纸的时间,更倾向于养花、养鱼、听广播和室内锻炼等类型的休闲活动。此外,在调研中还发现这一代老年人会使用电脑的人非常少,对电脑基本没有需求。

(十)喜欢在室内阳光充足的地方开展活动。老年人对阳光的喜爱之情非常明显,生活中希望将室内活动都安排在有阳光的地方进行,例如,坐在临窗的位置看书读报或看电视。此外,老年人的床也希望能够晒到充足的阳光,这样能够有利于老年人心情的舒缓和放松。

(十一)老年人喜欢储藏食物。这一代老年人在年轻时的特殊经历留下了深刻印记,因此绝大部分老人都会在家中长期、大量、多种类的储存食物,尤其是粮食类的食物,例如几十斤的大米、白面,还有小米、豆子、花生等粮食。入户调研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些食物一袋袋的存放在厨房或家中其它的柜子里(图3)。有的老年人喜欢直接就把粮食一起都放在桌面上,方便取用免得遗忘。

(十二)喜欢使用暖瓶、洗脸盆等传统生活用品。虽然现代生活中有了饮水机、热水器、洗脸池,但是老年人对这些设备的接受程度普遍偏低,即使儿女买来放在老人家里,老人也很少使用(图4)。访谈中,老人们说起其中的原因主要就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生活用品具有深厚的感情,二是从生活习惯上也更加适应,觉得使用很方便。

(十三)习惯在卫生间晾晒衣物和存放盥洗用品。老年人喜欢将毛巾和随手洗好的衣物悬挂在卫生间内控水晾干,以免水渍滴在屋内地面上。由于调研中绝大部分卫生间没有设计晾衣悬挂的功能,所以所见的衣物都是临时挂在管道、晾衣绳或放在暖气上,这些五颜六色的衣物往往给卫生间的杂乱又增添了一份热闹。此外,盥洗用品一般都是堆放在卫生间内,尤其是大小不一、颜色各异且数量众多的脸盆,成为老年人卫生间里的必备物品。介于以上的种种原因,调研时老年人一般不太喜欢让外人看自家的卫生间。

(十四)习惯分类使用毛巾,不喜欢使用大浴巾。调研中,绝大部分老年人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在个人的清洁用品方面都是专人专用,而且分类明确。尤其在毛巾的使用方面,老年人喜欢传统尺寸的毛巾,基本不接受大浴巾,认为大浴巾太大不方便洗涤和拧干,而且晾晒起来较为占地。

(十五)注重全家团圆,喜欢全家聚餐时的热闹氛围。中国家庭往往通过饮食作为媒介将家庭成员聚集在一起,通过共同劳动和聚餐的方式表达彼此间的感情。尤其是在年节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家庭内集体聚餐的需求就更加迫切,而老年人就会成为凝聚家人的重要原因和核心。事实上,老年人是非常享受家庭聚餐或聚会时的平安幸福的状态。

结语

长期以来,养儿防老、家长主导、多代同堂等传统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养老观念。时至今日,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仍然占据着当代老年人的头脑,正如社会学者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养老模式都将运行以居家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为现有居住环境的建设提出了“在宅养老”的功能问题。今后城市居住环境的发展必将基于对使用者的深入研究,服务于人的生活需求,体现设计的人文关怀。

注:本研究由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