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切身利益,食品是否安全、优质已成为关注焦点。无污染是食品安全的重要标志,而农药则成为食品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制定相关规范及发展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变得刻不容缓。

关键词:食品 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性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并纷纷出台了各种规章措施,制定了农药使用规范同时限定其最大残留量以达到限制和控制农药的使用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检测技术也就应运而生。本文就食品农药污染现状、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具体方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论述。

一、食品农药污染现状

为了保证农业丰收,确保粮食产量及其它农副产品的生产效益,数以百万吨的各种农药施用于田间地头,虽然农业部门制定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等规章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些标准并未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

另外,在农药生产方面,随意生产、销售使用及管理问题严重,导致农药质量得不到保障,甚至国家明令禁止的一些农药仍在市场销售。导致在农业部门组织的采样检测中农药残留量超标严重,有的甚至达到50%以上,由食品安全引发的急性中毒乃至死亡等问题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农药使用的混乱及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对广大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就迫切需要高度重视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不合格或超标的食品严禁进入市场,从根本上杜绝其危害,保障食品安全。

二、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农药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手段和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主要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免疫分析、亲和色谱技术、电化学分析、酶抑制法及蛋白质组分析技术等方法。

这些方法各有其特点,在实际的操作使用中,人们更注重的是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检测技术的快速及易用性。气相色谱、薄层分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前处理较复杂,需要配备昂贵的仪器设备和较高熟练程度的技术人员,时间跨度长,仅适用于单个样本的检测。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简单快速的检测技术更为人们所青睐。现介绍如下:

(一)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是一种新型仪器方法,其是在柱层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色谱发展中堪称最为成熟的技术手段。主要特点是操作简便、速度快、分离效能及灵敏度较高,应用范围也广。很多早期不能检测出的微量农药及其代谢物、降解物都能成功检出,提高了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水平。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众所周知,目前农药都为有机化合物,其特点主要有挥发性低及分子量大、热不稳定和极性较强。而气相色谱分析法对于受热易分解或活性缺失的物质检测效能较低,明显不适用,液相色谱法因此应运而生。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作用机理是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在分配系数上的差异实现分离,其主要特点与气相色谱法相似,但更具通用性。

此方法几乎可以分析所有化合物,尤其对气相色谱法的缺陷起到了良好的补充和完善作用,不过灵敏度不高检测种类不多不如前者,目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在这些方面实现突破。

(三)免疫分析法

鉴于农药残留检测主要是通过微量和痕量分析等手段实现检测目的,因此,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能更准确的对农药残留进行定性和定量,同时可以实现由单一品种农药检测向多品种农药残留成分同时检测发展的目标,提高效能。免疫分析法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逐渐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

免疫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容量及成本低、安全可靠的特点,是以抗体作为检测器对有机化合物、酶等物质实现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超微量测定技术。进入新世纪以来,免疫分析法在检测农药的残留分析上得到迅速发展,并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认可和推广。与色谱法相比它不需要贵重的仪器,能有效简化操作过程,非常适用于现场分析,已经成为农药残留检测领域的较有发展潜力的分析技术之一。当然,免疫分析法提供的信息量不大,在多残留分析方面应用有所不足,同时其开发时间较长,费用较高。

(四)免疫亲和色谱技术的发展

由于免疫分析方法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重要是信息量偏小),因此,一种将免疫分析与色谱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就受到广大技术人员的重视,免疫亲和色谱法就是这样一种分析方法。它基于免疫分析的原理利用色谱分析的差速迁移理论实现分离样品的一种净化方法。高度的选择性是其重要特点。液相色谱技术与免疫分析法结合起来使用其主要优势是可使整个分析方法简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农药残留检测效率。与此同时,两种方法的联用还可以减少结构相似的农药及其代谢产物的交叉反应,从而使假阳性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五)电化学分析方法

顾名思义,电化学分析方法能进行快速有效、灵敏准确的微量和痕量分析。其理论基础是利用在电化学池中的电化学反应将被测定物质的浓度转化为一种电学参量来加以测量和分析。其大大提高了分析的范围,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越性。

(六)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的应用范围主要是测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等化合物的农药残留,从其杀虫机理上实现检测目的。由于这两类农药属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物,当样品提取液中酶活性受到抑制就说明存在一定量的有机磷类或氨基甲酸酯类的农药残留,可以起到定性并快速检测的目的。

(七)蛋白质组分析技术

这种分析技术主要是在蛋白质组水平上找出转基因植物与非转基因植物的差异,然后再利用质谱技术进行分析,这样就能获知差异蛋白的相关数据,另外对于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来说,其非预期效应的安全性评价也是食品安全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三、总结

我们可以看到,农药残留的检测是一项复杂且技术要求较高的活动,不同的检测手段只能起到有限的检测目的,只有多种手段结合同时大力发展农药残留检测的新技术,力争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真正实现农药残留的全方位无死角检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茹.应重视和支持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J].Agroenviron.and Develop.1996/13(1)

[2] 郑晓东 何丹.食品中农药残留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04(06)

[3]牛文琪 王鸿梅 李建权 韩海燕 沈成银 周士康.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4005-14008 14069

[4]程文杰.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