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要重新思考我国的人口政策”等一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要重新思考我国的人口政策”等一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张汉亚:今年GDP可望增长8.1%至8.5%

国内对于SARS疫情影响今年经济增长的讨论已经不少,但以非官方的学界讨论居多。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所长张汉亚预计,尽管受到伊拉克战争和非典型肺炎的不利影响,中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仍可望增长8.1%至8.5%。从第二季开始,各项指标可能都比首季有所回落,但全年的经济增长将达到九八年以来的新高。张汉亚判断,因为今年国内和国际环境都将继续好转,投资、消费和进出口都将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已经开始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它们的发展将带动各行业的全面发展。他同时指出,大量不利因素仍然存在,许多正常的商业和贸易活动被迫停止和延期,预计将对第二和第三季度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但在第四季度影响将消退。

张立群:“重新启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提法不准确

经济专家张立群日前表示,所谓“中国将重新启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提法并不准确,事实上中国政府正力图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为受SARS严重影响的行业和企业提供援助,而借此机会重回政府主导投资乃至经济的老路是不可能的。张立群认为,目前实行的减税计划仅仅是阶段性的、有针对性的政府援助政策,是一种应对突发事件做出的比较市场化的短期措施。因此,所谓“建国以来最大减免税费计划”的表述也不准确。我国财政收入近年来大幅增加,去年已超过18000亿,在此基础上安排规模为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减税措施,并不会对财政造成压力。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目前政府根本没有必要考虑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更谈不上“重新启用扩张性财政政策”。

樊纲:全面估计非典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学家樊纲认为,不能简单地以为非典只对交通、旅游等少数几个行业有不利影响,它其实对各行各业都有影响;不仅对消费有影响,对投资也有影响。非典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作以下的分类:即期影响和滞后影响。直接的影响与间接的影响。在目前阶段,我们还是宁可将非典的影响考虑得全面些,估计得严重些、持久些,防止经济因非典而陷入衰退。非典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关键就在于它可能使较大的人群大量减少经济行动,所以要消除或克服非典的不利影响,对策的着力点当然就是如何能使更多的人尽快恢复正常的经济活动。在这个问题上,根本的手段不是别的,就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非典的传染得到控制,以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恐慌感。

汤敏: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非典难关

经济学家汤敏认为: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非典难关是在经济领域反非典的当务之急。首先,中小企业不能坐等政府的救助,要迅速地开展自救的活动。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工商联等机构的作用,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以及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解决方案。第二,地方政府在出台各种防非典措施时,应当进行详细的经济分析,要特别考虑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第三,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与国家一起分担中小企业的损失。第四,对那些因非典冲击而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要给予特别关注。第五,对部分受损较大,又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发放一定数额的政策性贷款。第六,财政方面可以减少部分的行政事业费拨款,用于对中小企业的援助方案。对因非典爆发而效益较好的一些行业,让他们分担一部分社会成本。

蔡:政府应采取更为积极的就业援助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认为,非典疫情的蔓延使我国本年度新增就业有可能减少。降低非典对就业的不利影响,政府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作为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稳定就业和居民收入水平,更多地是政府的责任。除继续贯彻原定的再就业措施外,政府应采取一些更为积极的就业援助措施,包括结合防范非典疫情蔓延,开发一些社区公共卫生就业项目,提高城市的卫生环境;对受非典影响严重的部门除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外,还应该直接进行工资补贴,降低可能的贫困发生率;敦促社区和雇用单位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和社会保障待遇,防止民工大规模返乡;根据疫情控制状况,尽快要求各行业恢复正常营业和开工,以及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常办公,使经济转入正轨。

林毅夫:要重新思考我国人口政策

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需要重新思考我国的人口政策。人口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人口的质量亟需提高,这应是无可争议的。在人口的数量这一方面,我国现在的政策是从如何压低生育率、减少人口增长的角度出发来制定的。传统上认为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但是到底人多是负担还是优势?若认为人口规模一定会限制经济发展,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沿海地区却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发展战略的转变,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应该多发展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这些产业不仅是我国最有竞争力的产业,同时又可以容纳最多的就业,创造最多的财富,资本的增加最快,产业的升级速度也最快。如按照这种发展模式,人口规模并非劣势。

迟福林:政府改革应当着力解决4个转变

经济学家、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认为,以下4个转变是当前和今后政府改革应当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1、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2、从优先经济目标向优先社会目标转变。政府能否在经济的持续增长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现在的实践看得很清楚,关键看能否妥善解决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社会信用和市场秩序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解决得好,经济发展就有了可靠的社会环境,这些问题解决得不好,经济的增长就会有困难。3、从审批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将政府管不了、管不好或者不应当管的事情,交给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去做。4、从行政控制体制向依法行政型体制转变。

周天勇:靠几个大项目搞上去的GDP不适合国情

最近,国内反思GDP增长导向的讨论逐渐增多。经济学家周天勇提出:我们是要资本密集型的GDP,还是要劳动力密集型的GDP?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有时往往上几个大项目,特别是资本密集型的大项目,人均GDP就可以拉上去。比如,有的地方上了大的水电站、钢铁厂等,多是资本密集型的,创造的GDP主要是资本和资源形成的。资本密集型的GDP适合中国吗?显然不是,中国是劳动力多,而资本缺乏。周天勇表示,如果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发展资本密集的大项目上,从人均GDP上看,是可以将数字搞上去的;但忽视劳动密集型的项目,GDP增长的收益者只能是资本的所有者,而不是广大的劳动者。这样看来,人均GDP确实可以用几个大项目搞上去,却不怎么适合中国的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