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二陈汤加味治疗眩晕的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二陈汤加味治疗眩晕的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眩晕一症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尤其最常见为高血压引起的眩晕、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及内耳性眩晕。笔者多年来借助西医检查辨病,中医辨证用药治疗,运用二陈汤为基础方,再随证加味治疗眩晕症,收到了理想的疗效。

【关键词】眩晕;二陈汤加味;中医辨证用药治疗

眩晕即头晕眼花,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等症状,其发病原因很多,《丹溪心法•头眩》[1]则偏主于痰,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中医又有“百病皆因痰作崇”之说,强调了痰对人体的危害之大,二陈汤为治痰的代表方,二陈汤燥湿化痰,降逆和胃而止呕。《医方集解》[2]曾说“治痰通用二陈……”该方切中病机,用于临床每获显效,在治疗过程中结合西医诊断,加减用药更是功效卓著。

1高血压引起的眩晕

高血压病部分患者以眩晕为主症,多体胖、痰湿较重,痰湿蒙蔽清窍引起眩晕。用二陈汤加天南星、天麻、勾藤、煅礞石、丹参治疗,对缓解眩晕,降低血压有较好的效果。天麻、熄风平肝定眩;勾藤,熄风止痉,平肝清热。《本草纲目》:用于“大人头旋目眩”。天南星,涤痰燥湿,祛风解痉。礞石,下气坠痰,为攻逐陈匿老痰,顽痰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天麻、勾藤有降压作用,丹参有扩血管降压作用,与二陈汤合用切中病机治疗相合。

病案举例:患者,女,49岁,初诊2006年11月12日,有高血压病三年,闭经两年,有妊高症史,平时头昏、睡眠差,长期服用缬沙坦、谷维素、卡托普利、维生素B1,血压保持在130-140/80-85mmHg,近一周来因气候变冷,受风寒血压控制不理想,最高血压165/100mmHg,于11月11日出现头晕目眩、头疼,伴恶心呕吐、痰多而粘,查:血压160/95mmHg,神清、面红耳赤,体型肥胖,心(-),肺(-)眼球无水平震颤,舌质红,苔厚腻,脉眩滑。拟方:法半夏12g、茯苓20g、橘红15g、天南星6g、天麻15g、勾丁12g、白术15g、礞石16g、丹参15g、炙甘草6g、大枣6枚、生姜3片,乌梅一枚。5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眩晕等消失,血压140/90mmHg,继服10剂,血压一直保持正常,次月又服20剂,随访1年,血压稳定,眩晕无再发作。

2内耳性眩晕

内耳性眩晕是由迷路水肿导致的,眩晕多伴有耳鸣、耳闭症状,多由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检查多有眼球水平震颤,耳内有积水,治疗以二陈汤加泽泻、天麻、石菖蒲、白术、白芷、冬瓜皮。石菖蒲,开窍安神醒脑,化湿和胃。白芷:有祛风除湿之功,泽泻、冬瓜皮:利湿利尿,使痰湿有出处。

病案举例:患者,女,57岁,初诊,2008年12月6日就诊,以有慢性鼻窦炎病史,曾作过穿刺治疗,排除颈椎病、高血压等病症,诊断为内耳性眩晕,曾反复发作,曾静脉输液(青霉素、甘露醇、维生素B6、维生素C等)可缓解,本次因晕车而致,头晕,旋转,怕光不能睁眼,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清水痰涎,3小时就诊,体胖,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查:血压100/60mmHg,眼球有水平振颤。拟方:法半夏12g、橘红15g、白茯苓25g、泽泻10g、天麻15g、白术15g石菖蒲12g、冬瓜皮30g、白芷10g、炙甘草6g、乌梅一枚、姜2片,大枣6枚。五付,诸症悉解,连服15服以巩固疗效,随访一年未复发。

3颈椎病引起眩晕

颈椎病所致眩晕,由颈椎压迫导致脑供血不足,共济失调所致,经X线或CT、核磁共振等检查可发现,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膨出等核病变,多半有颈部不适或疼痛,多与忽然改变头部位置而发病。治疗以二陈汤加葛根,川芎、天麻、当归等药。葛根,解肌发表升举清阳,《本草正义》[3]载:“葛根,气味皆薄,最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川芎,走而不守,上行头目,旁达肌肤,既能祛风气,解头风疗目疾,又能活血化瘀。《本草汇言》[4]:“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当归补血活血,与川芎合用,可以生血脉而贯通营阴。用之于颈椎眩晕,均获满意疗效。

病案举例:患者,男53岁,初诊2005年6月5日,早晨在厕所起身时,忽然发作头晕目眩、视物旋转、恶心欲吐,继而昏倒在地,神志清楚,但不敢活动,扶行就诊,闭目不可视,颈椎强不敢活动,苔厚腻微黄,脉滑,查:血压130/85mmHg,无眼球水平振颤及耳鸣,予卧床休息。拟方:半夏12g、橘红15g、白茯苓15g、天麻20g、川芎12g、葛根15g、当归15g、炙甘草10g、五付水煎服,症状缓解,但不能转动头部,颈部僵硬,颈部CT示C3-4,C5-6,椎体骨质增生,于前方加石菖蒲15g,葛根加至30g,5剂而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4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较大,高血压、颈椎病引起的眩晕患者越来越多。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眩晕症的治疗,运用辨证(中医辨证用药)与辨病(借助西医检查设备诊病)相结合,首先把病因与病机相同的疾病拟定基础方,再通过辨病(高血压性眩晕、内耳性眩晕、颈椎性眩晕)把这三种病机相同的病,随症加减用药,取得较好效果。根据这三种症同属痰浊上犯、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为共同病机,拟定出用治痰为主的二陈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提高了疗效,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再次验证了《医方集解》“治痰通用二陈”之说。这种方法可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广泛的探索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04.

[2] 许济群,主编,《方剂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95.

[3] 林通国,主编,《中药学》,湖南:湖南科学出版社,1985:36.

[4] 林通国,主编,《中药学》,湖南:湖南科学出版社,198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