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第一推动 第6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第一推动 第6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十多年前,来自深圳“华为”的朋友带给我一套书,“第一推动”。

后来,比较巧合,我为科罗拉多的朋友Linda写了10则书评,知道Linda的先生是霍金《时间简史》审校者,而《时间简史》曾经被列入“第一推动”的第一系列。

“第一推动”中的《原子中的幽灵》等著作甚至成了我的枕边读物。那一段时间,对“薛定谔猫佯谬”、“阿斯派克特实验”、“约翰・惠勒的比喻”十二分着迷,心想有过“岳麓书院”的地方确实不等闲啊,其他省难以望其项背也。

在“第一推动”之前,上海译文出版社曾出版有《混沌》等科学读物,颇有影响。但它们是零散的,不具备“第一推动”那样的规模。

在更多年头以前,年轻的我曾应邀在潇湘电影制片厂修改电影本子,以东塘为圆心,脚步几乎扫荡了全部的长沙地面。有个妙龄的XX团干部,最乐意随我转悠。虽喜欢写诗,但也同样喜欢以依人之态听我关于自然科学的奇谈怪论。“唯楚有才”的牌匾收纳过我们的目光,湘水上的航灯映照过我们的影子,岳麓山背后的月亮,印证了我们演绎在那里的痕迹。

后来,这位长沙朋友在深圳,一边给我寄零食,一边再三介绍我去作工程师,现在,其在华东某大学工作,一直为我未能从“理”从“工”而遗憾。这是个知道我的人,知道我心深处的理科情结。而对于我,湖南因此是个柔媚而又知性的地方。

为中国介绍西方的高级科普者,非“湖南科技”的“第一推动”莫属。高级科普与传统科普不同,它传授的知识专业而深入,并体现一定的理念与思想,而且主要强调后者,不拘泥于对具体的某个概念和细节的琐碎阐释。

多数人对科普的理解仍停留在知道知识结果而不是探求知识过程的层面,这并不奇怪。而且作品越高级,就必定越会出现无数歧义的理解。高级科普尽管不像文学作品一样,但不同读者也会得到不同的收获,各有其妙。

“第一推动”各辑的策划确实较为成功。它在选题把握方面,总是尽量选择一些世界名著或是体现最新科技前沿的作品。《原子中的幽灵》,《时空本性》,《终极理论之梦》,《宇宙的琴弦》,《惊人的假说》,无不十分精彩地反映了当代科学的前沿动态。

我们至今仍无法估量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现代科学革命的深刻程度。西方人提前从物理、地质、生物、数学、信息学等各方面全面接受了不确定性和非线性,超越了笛卡儿和牛顿的确定性世界。这标志着西方的科学模式已发展到极为成熟的程度,已经或即将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根本性影响,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纵观十多年前的社会生活,主要还是笛卡儿、牛顿在唱主角,新物理学的影响不过是初露锋芒而已。甚至时至今日,在中国,除了活跃的文化道德宣传,社会的其他层面总是显得滞后,多数人对科学的理解还停留在进化论,至多相对论的阶段,量子论,只听过名字而已。因此,“第一推动”选择的经典科学名著,对读者是福音,对内行也有颇多启示。

中国文化融合外来文化的能力并不是无限大的。隋唐时期成功地将佛教本土化,后来的蒙古人和女真人、满洲人的“钦服”中原习俗,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文化融合。近代中国出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起关键作用的不在于洋人的枪炮,而在于西方文化的精髓――科学,特别是公理化的数学、经济学、医学、法律、计算机……带来的一系列真正的革命。

现在不少年轻人喜欢逛街、购物、休闲、游戏、娱乐。我实在难以想象人为什么可以抛弃自我挑战、拼搏精神,我真诚地希望受过一定教育的公民,少关心歌星是什么星座,爱吃什么零食,家里的猫叫什么名字,而应该去了解自己所处这100年内最具代表性的科学思想。

自然科学,即是源动力,“第一推动”。这是圣西门与康德无法“移植”到社会科学中来的。

自然科学是宽容的,即使是一些独特的为人诟病的行为,也完全可以成为堂堂正正的科学研究对象,如博弈论;自然科学也带有一种最深刻的自省,它可以自己证明自己的局限,如不完全定理、不确定性原理,而一些人文的东西,如中国X子的伦理体系,反被一再吹成天经地义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学习科学,最有成效的领域是经济学。于是科学再次激发我们的想象,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幻境?赌场?还是骗局?抑或全都猜错了?或是几者兼顾?

自然科学之谜永远不会终结,所以就永远带有一种神秘性。沿着探索的方向走下去,我们可以不断上进,高达云端,领悟宇宙精神。

(摘自《书评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