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独思中享受语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独思中享受语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事实证明,在语文课堂中恰当地利用“空白”艺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从而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的趣味,品味语文的美丽。

一、独思是创新精神的沃土

1、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宋明理学家张载说:“学贵心悟,守旧无功。”他们都是把握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思。其实,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方式不应是被思维者,而应是独立地思维。

2、语言与思维有密切关系。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是人类用以进行思、表达思之成果的载体。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下,会影响到他的言语能动的优劣。概念模糊,表现为用词不准确;思维缺乏条理,表现为说话颠三倒四、参差混乱;思维不严密,表现为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或者上下文不贯通、缺少照应;思维方法片面,表现为说过头话、强词夺理。如此,要想有良好的语言品质。就不能置“思”而不顾。

3、学习语言的过程需要独思。语言有外部语言(沟通的语言)与内部语言(思维的语言),外部语言经过内化,表现为内部语言,通过默读、倾听,他人的“声音”得以内化,自我得以生成。倾听和默读并不仅仅意味着接受,而是要在过程中寻找自我的声音,在倾听外界的过程中学会倾听自我——独思。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如果忽略了思,就会有口无心地读,浮光掠影地看,不得要领地说,词不达意地写。

教师要让学生爱思、会思、深思,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敲击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走出迷惘。

二、倾听自我,放飞个性

1、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精神领域,让学生的心灵在自由、宁静的空间进行畅想。也只有让学生专注于自我的灵魂和思想,在沉静中、在想象中、在向往中学习,在心灵最深处进行自我的诉说,才有可能有高品质的语文表达。

2、在疑问中思。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习的动力。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有所发现。教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还要未雨绸缪,预设问题,寻找点燃学生思维的突破口。

在矛盾中思。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在空白中思。课本上的有些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单凭老师分析讲解显然不够,至于希望通过“讲得多、讲得细、讲得深”达到学生的透彻把握更是缘木求鱼。那就要积极引导学生“悟”,提高学生的“觉解”能力。“悟”是领会,是温故知新,是由感知到思辨的升华。“悟”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过程,是抽象思维的过程。语文学习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教师的越俎代庖只会使学生徘徊于思维的迷宫,而达不到真理的巅峰。

3、总之,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参加的一个统一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应该是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指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学习语言文字,利用学习的认识规律为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导航,不要让思维训练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使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要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多方引导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独思,核心就是倾听自我,倾听自我和作者以及文本在心中的默默交流,在交流中,燃烧学生的激情,绽放语文的诗意,享受语文的万千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