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新课程中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几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新课程中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几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提出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评价建议,在语文新课程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 发展性学生评价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19-01

一 新课程呼唤回归日常教育教学过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

教育经验表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依存于一个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日积月累,语文素养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离不开语文教师适时恰当的引导和评价。那种外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过滥太繁杂的学习评价范式,必然干扰常态的学校教育教学。在语文新课程中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应是质朴的,评价方式应是与日常教育教学一体化的,评价的目标和内容应是符合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要的。

二 语文教师亟须提高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专业技能

掌握先进的评价理念,提高学生评价技能,这是新时代教师专业化的一项基本要求。语文教师只有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不断培植关注的意识、发展的眼光、民主的风范、反思的习惯、激励的艺术、诊断的能力、调节的经验、服务的态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提高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三 语文新课程中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初步尝试

1.评价淡化统一,关注个性

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人,它遵循多元智力理论,淡化统一目标,尊重学生个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表现、体验、锻炼、进步的机会。评价要从学生日常表现资料的积累中分析出每位学生语文学习上的优势、不足及发展潜力,从而制定适合学生自己的发展目标。

如在语文考试中,试题要注意为考生提供一些新的情境、信息,启发他们理解、分析、归纳、鉴赏、评价,积极参与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建构,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2.评价淡化单一,注重多元

过去,一般是老师评价学生,评价主体是单一、单向的。现在,我们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如作文评价不再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单一评判,而是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互当小老师进行评价,通过相互评价,促进他们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共同提高。评价内容多方面,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感态度、水平能力、是否有创意、是否比以前有进步,活动中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情况,情感体验等多方面考虑。评价方式多样化,日常评价可以多采用口头评价,在上课过程中随时进行,也可以每节课留下一分钟来评价学生在本节课上的表现。期末总评主要是对学生一个学期表现的回顾、反思,对下一学期的学习提出改进意见。

3.评价淡化结果,注重过程

如布鲁姆所说,形成性观察的主要目的是决定给定的学习任务被掌握的程度、未掌握的部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因此,强化过程性评价的确能更好地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的效益最大化。

4.评价淡化结论,注重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及全体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某一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及语文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做出描述性的评价,提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做好记录,以定性为主的评语兼及量化的表达,引导学生在评价中自我反思,明确下一阶段前进的目标。如个案中的叶××学生,她反思自己在语文活动中的表现,认为自己最得意的是“当我第一次发言时,全班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最遗憾的是“上台发言仍很害怕,不够落落大方”,进而制定出下一阶段的目标“敢于上台发言,声音响亮”。这样,学生在自勉、自评与自我反思中,在阶段目标的“确立―达成―再确立―再达成”的循环往复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四 结束语

发展性学生评价不只是一种教育手段方法,更是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文化的集中体现。过去,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定位在选拔作用上,而发展性学生评价既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如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力等在语文试卷中常有反映;即时性评语中的激励语言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的设计使用也大大提高了评价的质量,成了新课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然,真正实施好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教师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落实到教育评价行为中去,在点点滴滴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创新,促使每个学生获得作为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维宁主编.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