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翘嘴红鲌池塘养殖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翘嘴红鲌池塘养殖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翘嘴红鲌,俗名白鱼,食浮性饲料。鱼体呈条形状,喜好在深水中漫游。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发展翘嘴红鲌养殖,效益良好。文章从翘嘴红鲌的池塘、放养、饲料、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此鱼的养殖技术,并对其进行了经济效益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养殖茬口工艺;饵料投喂;放养密度

中图分类号:S965.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218-1

翘嘴红鲌(Erythoculter ilishaeformis)又称白鱼,隶属鲤目、鲤科、鳊鲌亚科,为广布性鱼类之一,常在水体的中上层活动,游动迅速,善于跳跃,其适温范围为0-38℃,适宜生长温度为20℃-32℃,分布在长江流域各主要水系及附属湖泊。

近年来,由于捕捞强度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天然资源日趋减少,越来越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为解决这一需求,满足生产需要,我们进行了翘嘴红鲌的驯化及人工繁育养殖技术的试验,从亲鱼的培育、催产以及夏花培育、鱼种成鱼养殖技术、饵料生物的营养强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技术成果,现仅将翘嘴红鲌池塘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育种培育技术

1.1 清塘消毒

鱼种培育池面积一般选择1-3亩,水质清新,透明度30-40cm;在苗种放养前15天左右,每亩用100公斤生石灰化浆进行全池泼洒消毒,主要杀灭潜在的病原体及其他敌害生物。

1.2 放养时间及放养密度

一般在每年的6-7月,将人繁后培育的3cm夏花苗种放入已清整过的池塘中进行养殖,亩放养1万尾左右,同时可适量搭放养花、白鲢等滤水性鱼类,亩放养量在100尾左右。

1.3 投饲管理

苗种经人工驯养,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1.4 水质管理

定期灌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新,透明度保持在30-40cm,适当时候可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1.5 养殖茬口工艺

在池塘人工养殖茬口工艺上,我们采取当年养殖一龄鱼种,来年养成商品鱼的技术方法;在6月份以前,进行常规家鱼苗种培育,6月份以后开始放养夏花苗种,这样,既充分提高了池塘的利用率,又不影响翘嘴红鲌的生长,有效地增加了翘嘴红鲌的养殖时间,为来年养成商品鱼提供了保障。

2 成鱼养殖技术

2.1 池塘条件

翘嘴红鲌成鱼养殖池塘选择面积3-10亩左右,水深1.5-2.0m,注排水方便。

2.2 放养

在冬春季节,放养一龄鱼种,规格在15-20cm,放养密度为1500-2000尾/亩左右。同时,在养殖池中可适当套养花白鲢,一般放养50-80尾/亩,避免放养草鱼和鲫鱼种,以免发生争食现象,影响翘嘴红鲌的生长。

2.3 饵料投喂

经过驯化养殖的翘嘴红鲌一龄鱼种完全可以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既可投喂活或新鲜的鱼、虾,亦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8%,并视鱼的摄食情况增减。

2.4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勤巡塘,注意观察鱼的吃食,活动情况,天气及水色变化情况,定期检查鱼的生长情况,及时捞出死鱼,剩铒和其他杂物;加强鱼病防治,投喂的饲料要新鲜,鱼种入池前要用药物将鱼体浸洗消毒,发现鱼病要及时对症治疗。翘嘴红鲌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在养殖过程种具备潜在的同类相残能力,因而在管理中必须引起重视,一方面要确保池中有充足的饵料,另一方面又要视饵料摄食多少而调整,保持水质肥活嫩爽,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注意注换新水,一般每月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塘总水量的30%-40%。

2.5 收获结果

经过一年的养殖,出塘规格均可达到0.4公斤以上,最大规格可达到0.75公斤,其成活率在80%以上,养殖产量可达到500公斤/亩以上。

3 经济效益分析

3.1 鱼种培育

我们以1亩面积计算,放养夏花苗种1万尾,按0.1元/尾计为1000元,饲料投喂200公斤,按5元/公斤计为1000元,塘租及其他成本1000元,合计支出为3000元,收获一龄鱼种8000尾,按0.5元/尾计为4000元,亩净收益1000元。

3.2 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亦以1亩面积计算,放养一龄10cm鱼种1500尾,按0.5元/尾计为750元,饲料投喂500公斤,按5元/公斤计为2500元,其他费用1800元,合计支出5050元,收获500公斤商品鱼,每公斤按20元计为10000元,亩净收益4095元。

因此,养殖翘嘴红鲌一龄鱼种亩净收益1000元,养殖成鱼亩净收益可达4095元,比养殖常规家鱼及一般特种品种具有投入小、风险低、效益高和易养殖等优点,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综上所述,翘嘴红鲌作为鄱阳湖流域一个重要的特种水产新品,具有食性广、病害少、成活率高、适宜池塘主养、混养及网箱养殖等特点,养殖前景十分广阔,同时通过湖泊大水面人工放流及湖泊网箱养殖,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渔业增效、渔农增收及对恢复本地区名特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熊林武(1977-),男,本科学历,南昌市农业科学院工程师,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及鱼病防治工作;涂传金(1795-),男,大专学历,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林服务中心助理工程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郭芬(1988-),女,中专学历,南昌市良种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郭小英(1975-),女,本科学历,南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