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然灾害致残者康复策略和措施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然灾害致残者康复策略和措施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自然灾害致残康复应该重点注重灾害残疾人前期康复、充分发挥辅助器具的作用、灾害残疾人心理康复、灾害残疾人社区康复等策略措施,最终达到使他们身心健康、融入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 灾害致残者;前期康复;辅助器具;心理康复;社区康复

中图分类号:C913.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283-02

进入21世纪的11年来,大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01年1月26日,印度古吉拉特邦发生里氏7.9级地震,造成2.5万人死亡,16.7万人受伤;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域爆发地震和海啸,导致周边地区受损严重,近30万人丧生;2006年6月印尼爪哇岛地震致6 234人遇难,伤者人数达到了36 300人;2007年8月15日,秘鲁发生8.0级强震,波及首都利马东南部约140公里范围,造成510人死亡,超过1 500人受伤;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造成69 185人遇难,374 171人受伤;2010年1月12日,海地强震致 20万余人死亡;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强震及海啸,造成8 133人遇难,12 272人失踪,等等。这些自然灾害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地伤害。本文针对自然灾害致残者,提出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做好他们的康复工作,避免其遭受更深的长期伤害。

一、残疾人康复策略和措施简介

康复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和享受各种权利的重要手段。从有关残疾人康复文献的研究看,目前康复的策略和措施主要涉及3个方面: (1)残疾人医学康复。这是目前残疾人康复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临床疾病造成残疾后果时的医疗康复,如肢体残疾患者组织实施矫治手术及康复的体会等。(2)残疾人的社区康复。这类研究多从具体工作出发,对工作中积累的一些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主要涉及社区康复的组织建设、资源中心的建设、工作制度、经费、宣传和评估等方面;通过对社区康复服务情况的调查,探讨以社区服务为基础,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开展社区康复是一条经济、有效、可行的途径。(3)教育康复和职业康复。涉及残疾人特殊教育的产生、发展和教育状况,以及不同类型残疾人职业康复状况等。

二、自然灾害残疾人前期康复策略和措施

医学康复是全面康复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步。它能够使残疾人的身体功能以及心理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在此基础之上,残疾人全面康复的其他内涵可以更加行之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肢体残疾是自然灾害中最大量的残疾群体,且大都是不可逆转的肢体残疾。对这类残疾人的康复措施主要有:(1)首先进行必要的矫形性、替代性和补偿性手术治疗。(2)肢体康复功能训练。包括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生活自理的康复。在进行康复功能训练时,要针对患者的职业和日常生活功能的需要及其它需要来进行,这样才能增强康复治疗的目的性,提高患者康复训练兴趣和信心,加快康复训练的速度,提高康复训练的质量。饮食、排泄、清洁、更衣、移动等是生活必要的基础动作。教会患者如何利用残存的功能及自助具学会吃饭、清洁、翻身、起床以及从床至轮椅、从轮椅至厕所的移动动作,从而提高和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另外,在康复训练中,还要注意维持和发挥健全肢体的功能。

三、辅助器具在自然灾害残疾人康复过程中的应用

残疾人辅助器具是指由残疾人使用的、特殊生产的或通常可获得的用于预防、代偿、监测、缓解或降低残疾的任何产品、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在残疾人康复过程中,辅助器具可以起到保护、固定、训练、辅助等各种作用。(1)辅助器具配置要与残疾人状况相适应。随着残疾人状况的不断改善和能力的不断恢复,辅助器具需要适时配备和调换。掌握各类辅助器具的功能,在残疾人整个康复过程中提出辅助器具的配置计划,帮助残疾人配置适宜的辅助器具,使残疾人的各种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2)辅助器具的配备还要考虑残疾人功能障碍的个体差异。结合残疾人的年龄、身高、体重、居住环境、文化程度以及未来发展的愿望,综合经济条件和需求的迫切程度,为其选择适宜的产品。例如,同样是大腿截肢者,年轻人的首选是安装大腿假肢,但对老年人,需要结合身体情况进行评估,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假肢、轮椅或拐杖。对单侧上肢截肢者,适宜的选择是装饰假手和工具手,而不是机械手和肌电手。手摇三轮车对下肢功能障碍者是经济实惠的代步工具,但对居住在山区或周围环境坡道较多的残疾人就不适用。

四、自然灾害残疾人心里康复

几乎所有的后天残疾患者都会出现一些心理的异常,如:不能接受残疾现实、不适应残疾后的生活及周围的社会环境。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患者正常的康复,而且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与家人的关系。因此必须重视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康复。

一次突然的、意外的自然灾害给致残者造成了终生残疾,这种后天致残者常有“心理不快”等情绪反应,如“欲想不能”、“欲速不达”、“理想破灭”的心理,甚至有一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悲观厌世的心理,易产生不安、焦虑、抑郁、轻生的念头。康复服务者要经常关心并帮助他们,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做好心理康复。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患者感到温暖和关心,赢得患者的信任,便于开展以后的工作。(2)对敏感问题应采取灵活的办法。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对于这些问题要掌握患者的心理和特点,注意解释的技巧和方法,让其尽可能顺其自然。(3)重视家庭成员关心与支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同时也是患者回归社会后第一个接触的小环境。一个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对患者的身心康复十分重要。家庭成员要在生活上给予患者周到细致的照顾,使其合理的要求得到充分的满足,让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理解与关心,感到家人十分重视自己,并没有因为自己已经残疾而被嫌弃。(4)帮助患者完成角色转换并正确接受残疾。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让患者充分认识到残疾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康复训练对残疾康复的重要作用,进而正确面对现实,接受残疾。使他们早日适应残疾后的生活,认同新的社会角色,勇敢地面对现实,树立新的生活目标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五、重视灾害残疾人社区康复

与医疗康复和补救性康复不同,社区康复强调的是以社会为依托,配合社会资源,促进社会总体的介入和对残疾人物质环境心理机制的调整,利于残疾人融入社会和实现自我,把残疾人重返社会的责任扩展到整个社会,让残疾人参与设计自己的人生观。目标是让残疾人全面康复,享受均等机会和重返社会,它包含着医疗康复、职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康复。针对自然汶川地震致残者,社区康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考核目标;成立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并开展工作;多渠道筹集残疾人康复资金;让灾害残疾人,包括灾害农村残疾人享受医疗及康复保障;建立街道乡镇医疗康复技术指导机构。制定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达标率、配备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区康复协调员。(2)为康复对象建立档案,由康复人员进行评估并制定康复方案,提供康复咨询、职业咨询与培训、受教育机会,教授患者及家属掌握简单实用的康复技术并进行训练,开展健康教育和文体活动等,对患者进行动态及全面管理,及时客观的对康复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针对残疾儿童,还可以动员社区中的妇女,尤其是那些残疾儿童的家长,在家中工作,通过开展以家庭为基础的康复方案来培训技能,以形成早期家庭干预及社区康复的基础。(3)自然灾害残疾人中,残疾儿童是主要群体。对他们来说,恢复学业将遭遇巨大障碍。他们已经在灾害中遭受身心的双重伤害,不能让他们再因为学校环境遭受第三重伤害。在灾区重建过程中要考虑这一群体的需求。在灾后重建时,新学校的设计要把截肢儿童和其他残疾儿童考虑在内。例如学校要有为残疾人提供的轮椅和其他专用通道。(4) 在灾后重建规划中,为解决残疾人生活、工作中因残疾造成的障碍,应该将基础设施无障碍纳入规划,尤其农村地区,目前农村地区严重缺乏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基础设施无障碍有利于扩大残疾人活动范围,增加社会融合的机会,对残疾人的心理康复无疑起到重要作用。(5)尤其是在我国至今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率不高,保障水平偏低,大多数农村残疾人还必须通过农业生产解决自己的生计,所以针对农村户籍的灾害致残者,应该为他们提供生计保障,提供适合他们生产和生活的知识和技术培训,预防他们因残疾而导致贫困,避免因此造成的更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他们社会融合。

参考文献:

[1] 自然汶川强烈地震专题[EB/OL].www.省略,2008-06-12.

[2] 曲镭.临床康复:从认识到实践道路还将有多长[J].中国临床康复,2002,(7):941-942.

[3] 罗瑜.残疾人康复在中国[J].社会工作研究,1994,(6):36-39.

[4] 国家GB/T16432-2004.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5] 张雪.英肢体残疾患者的康复护理训练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7,(1):41-44.

[6] 施肖峰.中国社区康复的现状及发展思路——国外社区康复的启示[J].医院管理论坛,2004,(7):56-59.

[7] 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国残联.关于印发《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方案》的通知[Z].残联发[2006]12号.2006-06-08.

[8] Thorburn MJ.The role of the family: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in rural Jamaica[J].Lancet,1999, 354(9180):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