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拟海蛸愈疡饮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拟海蛸愈疡饮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海蛸愈疡饮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随机设立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海蛸愈疡饮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丽珠得乐、雷尼替丁胶囊治疗。两组均3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8.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有显著差异 (P

【关键词】海蛸愈疡饮; 消化性溃疡; 中医药疗法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是临床上常见的较难治疾病。自2000年--2009年期间,笔者运用自拟海蛸愈疡饮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治疗组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最小20岁,年龄最大72岁,平均46岁;病程短者1个月,长者达20多年。其中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1例,幽门螺杆菌阳性29例,并发食管炎3例,合并糜烂者9例。对照组40例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最大72岁,年龄最小21岁,平均46.5岁;病程最短者 1 月,病程最长者32年。合并糜烂者8例,胆汁返流性食道炎 3 例,十二指肠球炎 1 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27例,并发食管炎3例。本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以青壮年多发。

1.2诊断标准依据叶任高 陆再英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科学》(第6版)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1] 。

1.2.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常与季节、精神因素、饮食不当有关;发作时有上腹灼痛、钝痛、胀痛或隐痛,服碱性药物后可缓解。典型胃溃疡疼痛部位在剑突下偏左,好发于餐后半小时到2小时;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位于上中腹偏右,好发于餐后3~4小时或半夜,进食后可缓解,常伴嗳气、反酸。

1.2.2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及粘膜皱襞集中征象,单纯局部压痛、激惹或变形为间接征象,仅供诊断参考。

1.2.3内镜检查:可在胃、十二指肠发现圆形、椭圆形、线形、不整形或霜降样溃疡,底部平整,覆有白色或灰白色苔,边缘多整齐,无结节状隆起,周围粘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皱襞向溃疡集中,活检及细胞组织学检查可排除恶性病变。

具备以上1、2或1、3项者可以确诊。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海蛸愈疡饮方剂组成:海蛸15g白芨12g浙贝母10g蒲公英10g制元胡12g 制乳香10g 三七10g 当归10g 丹参12g 茯苓18g 炒山药24g 佛手10g 甘草6g 生姜6g 大枣2枚。

随证加减法:肝郁气滞加柴胡12g香附10g;肝郁胃热加川楝子10g黄连6g;大便干燥加大黄6g;饮食积滞加麦芽18g神曲12g;湿浊中阻加砂仁化湿行气;恶心呕吐加代赭石30g;胃阴不足加麦冬12g;气虚加党参15g。

煎服法: 上药置砂锅文火煎煮30分钟滤取药汁200ml,再煎煮二遍滤取药汁200ml兑匀,于上、下午饭前1小时温服,1日1剂。

2.2对照组

丽珠得乐每服1袋、1日3次、餐前1小时30ml温开水溶解口服。

雷尼替丁胶囊每服1粒、1日2次、餐后1小时温开水送服。

2.3疗程两组均为30天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电子胃镜复查。

3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2]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溃疡完全消失,1年后随访症状未复发;

显效: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胃镜下溃疡基本消失,仍有明显炎症;

有效:症状体征均有改善,胃镜下溃疡部分愈合,溃疡缩小>50%,有炎症;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胃镜下溃疡病灶无变化。

3.2 统计学分析采用成对资料x2检验。在两组病例资料比较时P值大于0.05将被认为其差别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对两组治疗效果和两组临床不良反应观察值进行统计分析,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其差别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两组病例资料比较(见表1)

表1两组病例资料比较表

组别 例数 男 女 最大年龄 最小年龄 平均年龄

治疗组 40 26 14 72 20 46

对照组 40 25 15 73 22 46.5

两组病例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3.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治疗结果比较表

组别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1 8 2 1 97.5

对照组 18 4 9 9 68.5

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为优。

3.5两组临床不良反应比较(见表3)

治疗组40例,无 1例不良反应发生,化验肝功、肾功均在正常范围。对照组40例,疗程结束化验肝功、肾功有10例肌酐(CRE)轻度增高。

表3 两组临床不良反应比较

组别 病例数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率(%)

治疗组 40 0 0

对照组 40 10 25

经统计学分析(P<0.05),故两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6幽门螺杆菌(HP)两组临床治疗后转阴率比较(见表4)

表4两组病例HP临床治疗后转阴率

组别 病例数 HP治疗前阳性 HP治疗后转阴 转阴率(%)

治疗组 40 31 27 87

对照组 40 30 23 76.7

治疗结果表明,两组药物均对HP有不同程度杀灭作用,治疗组对幽门螺杆菌(HP)的杀灭作用强%。

4讨论

消化性溃疡属祖国医学“胃脘痛”、“ 嘈杂”等证的范畴。其病因常由饮食不节或情志刺激等因素导致脾胃气机郁滞,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利,气血瘀滞而发病。《临证指南医案》曰“肝为其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说明本病部位虽然在胃,但责之于肝。本病发病的主要基础是脾虚,发病的常见条件是肝郁,脾胃虚寒或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日久胃络受损是本病之关键。因此,本病应从肝脾胃论治,益气健脾、疏肝养胃、愈疡生肌为治疗本病的三大法则,中医辨证常用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丹参饮等方治之。西医主要是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对症治疗,①抑酸治疗; ②强化胃粘膜防卫治疗; ③抗HP治疗。大量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与HP密切相关,HP在胃内定植,可产生尿素酶、空泡毒素、黏附素等定植致病因子,胃上皮细胞接受相应致病因子刺激后宿主可出现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分泌紊乱,胃酸分泌增高,炎性介质释放,氧自由基形成,而致溃疡的发生[3]。HP阳性的PU患者溃疡的年复发率为72%,根除HP后溃疡年复发率可降至3%[4],又有研究证实,HP能合成一种蛋白水解酶和脂解活性酶,引起胃黏液的过度水解和胃黏液中的脂肪降解,使胃黏液层的结构发生崩解,破坏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屏障,使胃酸和胃蛋白酶进一步损害胃黏膜,引起黏膜的炎症、糜烂和溃疡[5]。因此清除HP不仅可以减少胃酸分泌,而且可降低溃疡的复发率,甚至改变本病的自然病程。药物治疗主要选用抑制胃酸分泌药、促胃肠动力药、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粘膜保护剂治疗,临床虽有疗效,但患者口服这些治疗药物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且大多数药物不能长期服用,对本病的治疗和疗效发挥有极大限制,并且治疗后容易复发,而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故中医治疗本病具有明显优势。

本方基础方以海蛸、白芨、浙贝母生肌止血、收敛制酸为主药;辅以茯苓、山药补气健脾;佐以佛手疏肝和胃止痛,元胡、三七、乳香、丹参、当归活血止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生姜、大枣和胃补虚。共奏健脾和胃、理气活血、生肌愈疡之功。据现代药理研究,海螵蛸富含碳酸钙,有中和胃酸、促进溃疡面愈合、减轻局部疼痛作用,其胶质成分可在溃疡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强黏膜屏障功能)[6]、白芨可止血,消肿生肌,可在胃内形成一定厚度的胶状膜,对溃疡面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7]。丹参可清除HP,抗溃疡及清除自由基等,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排空及提高免疫机能,[8]由于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气机不畅,阴血亏损,血脉瘀阻,都会使胃黏膜的微循环受到影响使局部缺血缺氧而产生胃黏膜的损伤,故养血活血化瘀,意在改善胃黏膜循环[9]。运用本方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以本方基础方为主,临证明辩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灵活运用好加减法。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78.

[2]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70.

[3] 郑虎占,董泽宏,佘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M].学苑出版社,1997:987-1536

[4] 萧树东,刘文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现状[J].世界化人消化杂志,1999,73-4.

[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共识意见(2003安徽桐城)[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26-127.

[6] 郭庆捷,唐艳萍.愈疡汤联合泰胃美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3,25(3):214-216.

[7] 王立,赵荣莱,陈正松.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5,327-28.

[8] 董昆山,王秀琴,董一凡.现代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30.

[9] 林禾禧,林振川,朱国曙,等.中医药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思路.中医杂志,2002,43(6):46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