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温岭市农村医保学生乙肝筛查结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温岭市农村医保学生乙肝筛查结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512.6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116-02

【关键词】 肝炎,乙型;学生;感染;肝功能试验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在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传染病,是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性极强,其传播方式主要通过血液、密切接触、母婴垂直感染等[1]。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WHO曾将我国列为乙型肝炎的高度流行区[1-2]。为了解乙型肝炎在温岭市农村学生中的感染情况,笔者于2008年11-12月对该市20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学校的学生进行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肝功能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温岭市20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学校的学生,共计中小学生15 979名。其中高中8所,学生6 875名;初中5所,学生4 294名;小学7所,学生4 810名。

1.2 方法 血清学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采用ELISA法,肝功能检测采用仪器分析法,所用试剂分别购自上海科华和美国德灵公司,结果判断及操作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比较百分率的差异。

2 结果

2.1 表面抗原携带情况 20所学校的15 979名学生中,检出表面抗原阳性者359名,阳性率为2.25%。其中高中学生表面抗原阳性率为3.48%,初中生为1.79%,小学生为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3,P

2.2 肝功能异常情况 15 979名农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学生中,检出肝功能异常的学生75名,肝功能异常率为4.69‰。表面抗原阳性同时肝功能异常的学生34名,乙型肝炎患病率为2.13‰。

3 讨论

农村住宿学生由于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密切接触,是乙型肝炎的易感人群。此次检测的中小学生年龄从6岁到18岁,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总阳性率为2.25%,低于全国阳性率(约10%)的平均水平[1-3],与山东广饶等地学生的感染率[4-5]相当,也远低于全国其他县市学生的感染水平[6-8],较当地几年前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9]。表明温岭市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综合干预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调查结果还表明,男生表面抗原携带率高于女生,与相关报道[5,8-11]一致,这是否与男生好动易受伤或自身的免疫差异等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笔者曾对当地学生乙肝感染情况做过调查,当时学生中保护性抗体(抗-HBs)阳性率仅为29.81%[9]。本次调查中,有15 620名学生表面抗原阴性,因此有必要继续检测乙肝两对半的其他指标,尤其是保护性抗体的检测。尽管对于乙肝疫苗的加强免疫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学者建议对高危人群进行加强免疫[12-13]。本次筛查结果也表明,学生表面抗原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无保护性抗体的学生,笔者主张应进行乙肝疫苗的加强免疫。

对于359名表面抗原阳性的学生,也应继续检测乙肝两对半的其他指标。如存在传染性,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因为极微量的含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即可引起传染[3,14]。同时对于这些表面抗原阳性学生,是否存在着其家庭的乙肝聚集性,也应作进一步调查,以便为乙型肝炎防治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为加强对温岭市乙型肝炎的防治,笔者认为:加强学校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卫生、教育系统宜密切配合,在入托、入学的所有新生体检时,应加强乙肝“三抗”的免费检测,对“三抗”指标全部阴性的学生应进行乙肝疫苗的强化接种,以提高抗-HBs阳性率和抗体滴度,降低乙型肝炎感染率;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孕产妇的乙肝“三抗”检查,对表面抗原阳性尤其是HBeAg阳性的孕产妇应采取更加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阻断母婴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部门应各尽其责,减少乙型肝炎的医源性感染,以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致谢:该调查承蒙温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的支持和相关学校的大力配合,对此谨表感谢!)

4 参考文献

[1] 张卓然.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8-295.

[2] 贾文祥,主编.医学微生物.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0.

[3] 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8.

[4] 商文东,徐旭东.山东广饶县中小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05,26(7):594.

[5] 张同琴.牡丹江市爱民区中小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中国医药指南,2008, 6(17):249-250.

[6] 乐灵,陈启明,陈代顶,等.新田县中、小学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实用预防医学,2005,12(4):863-865.

[7] 陈自强,陈霞.1 843名中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11(2):55.

[8] 王剑,盘晓鹃,邓辉军,等.永州市7 605名中学毕业生乙肝感染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7,28(6):559-560.

[9] 邵继平.温岭市中小学新生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05,26(7):593-594.

[10]薛同珍,孔娴娴,刘茂庆,等.扬州市邗江区2002-2007年中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08,29(9):846-847.

[11]姚许一.1998-2005年台州市高中毕业生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分析.疾病监测,2006,21(2):84-86.

[12]赵西平,杨冬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免疫.感染免疫学.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84-297.

[13]赵明远,赵世立.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计划免疫学.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96-524.

[14]戴志澄,祁国明.中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下卷.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39-95.

(收稿日期:2009-04-23;修回日期:200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