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觉推进改革发展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觉推进改革发展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推进改革发展

实施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遵义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我市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领导小组会,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工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李长春、刘云山等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以及中央、省文改会议精神,并邀请全国知名文化产业专家专题辅导,及时掌握和了解中央精神,指导全市的文化改革发展。

2007年遵义市被中央文改办明确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新增试点地区;2008年被中央文改办确定为工作联系点;2012年被、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

改革是文化繁荣发展

的动力和源泉

严格按照改革标准推进工作。按照注销事业法人、核销事业编制、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和工商登记,依法与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和接续社会保险关系等改革的六条标准,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任务。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原财政拨款不设置时间界限,确保“老人”平稳过渡;对提前退休人员过渡期社保接续费用明确由社保渠道解决;对文艺院团和剧场的特殊工种放宽提前退休年限;对“中人”日后的退休待遇差通过财政拨款、社保渠道和所在企业予以弥补。目前,两局合并顺利完成,文化行政管理职能得到强化。两台合并工作进一步理顺,遵义日报宣传与经营分开改革进一步深入,遵义日报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实力进一步壮大,遵义歌舞剧团有限责任公司、遵义杂技歌舞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新的市场主体基本形成,遵义市所属电影公司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遵义川剧团、娄山艺术团、凤冈茶乡艺术团等一批县区文艺院团通过改革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逐步深入,文化市场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前期工作逐步展开。

改革发展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我市采取因地制宜、“一团一策”的办法推进文艺院团改革,使文艺院团改出了活力、改出了市场。遵义市文工团人员严重老化,缺乏人才支撑,难以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艺精品,对此采取了“整体划转、剥离重组”的办法进行改革,组建了“遵义市歌舞剧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以承办文化活动和打造舞台剧目为载体,大力发展演艺、影视、出版物交易、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探索出一条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发展文化产业的新路子。原文工团人员分流充实到市群众艺术馆从事公益性文化服务工作后,增强了市群众艺术馆组织公益文化活动的服务能力。遵义杂技团人员多、情况复杂,对此采取“两步走”的办法,财政划拨了107.2万元用于解决该团聘用未转正人员的三金(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补差和解除合同补偿金,划拨41万元用于消防设施完善,使杂技团转企改制工作顺利实施,从而稳住了市场、稳住了人才、稳妥地推进了改革。对县级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明确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实施改革。通过因地制宜、“一团一策”的改革措施,全市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迸发出空前的生机活力,精品节目不断涌现、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有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市投资5000万元建成市博物馆,投资3500万元建成市图书馆,投资4000万元建成市民健身中心,投资1200万元建成射击馆,启动了总投资2.2亿元的城南体育中心、总投资6300万元的遵义市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的建设,打下了文化民生的坚实基础。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14个,图书馆藏书达197.82万册,馆舍面积34166平方米;有文化馆15个,馆舍总面积35504平方米,从业人员225人;全市14个县、区(市)、228个乡镇、15个街道办事处,均设有文化体育工作机构,配有专职工作人员,注册登记的社会文化体育指导员达4168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市级分中心1个,县级支中心12个、乡镇点144个、村级基层服务网点1603个,覆盖率达92.08%;建成“农家书屋”1742个,实现村村有“农家书屋”,并建设了70个配备完整的现代化、数字化“农家书屋”。

全面完成遵义会议纪念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群艺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全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和遵义会议纪念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市博物馆、习水四渡赤水纪念馆、仁怀市博物馆、黎庶昌故居陈列室等实行免费开放。2011年6月,遵义市作为贵州省唯一入选的城市被文化部、财政部列入全国首批28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中。

改革是文化输出和文化服务

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

坚持把转企改制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推进资源相近、业务相关的文化单位整合资源,实现集团化、集约化发展。遵义红色旅游集团、遵义日报传媒集团、遵义广电传媒集团、遵义杂技歌舞艺术有限责任公司、遵义歌舞剧团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文化骨干企业的组建和成立,切实推动了文化输出和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

为了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们采取“四在农家”创建与乡村文化旅游聚合发展的模式,在乡村旅游景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做到统一安排、协调推进,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紧密结合。通过这一措施,村级图书室、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接待能力、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高、中、低档互补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蜂拥而至。2011年,仅习水、桐梓两县,就接待游客近45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2.5亿元。

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追求跨越

目前,中国(遵义)长征文化博览园已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通过深圳文博会、贵州省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管理平台进行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推介,正着手进行项目相关报批工作。中国(遵义)酒文化产业园建设由仁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区域路网工程、供水设施、安置区平场已基本建成,并逐步启动了天然气输配工程、供电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各产业项目投产需要。由茅台镇中心酿酒集团(非公企业)开发建设的酒文化体验展示区暨旅游文化酒庄目前已具一定规模,正在加快建设进度。遵义会展基地进展顺利;遵义文化产业园正在着力推进规划建设,已完成选址工作;遵义日报传媒集团法人治理结构不管完善、经营不断拓展、新闻舆论引导应对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高;遵义县平正乡“中华仡佬文化园”已基本建成,即将开园;遵义红色旅游集团经营状况良好,拓展了会展、酒业、专题展等业务,去年收入实现3000万元。

随着这些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各类社会资本纷纷进入我市文化产业领域,清华紫光公司、保利集团、中天城投等众多知名企业在我市投资文化产业。近年来,我市累计吸引各类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近10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遵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责任编辑/孟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