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上半年美国FDA批准新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1)09-0465-03
2011年上半年,美国fda共批准了16个新分子实体和4个新生物制剂,批准新药数与前几年同期相比有大幅提高。20个新药中包括精神神经系统用药3个、呼吸系统用药1个、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用药1个、心脑血管系统用药1个、抗感染药物5个、抗肿瘤药物3个、胃肠道系统用药1个、免疫系统用药2个、诊断试剂2个和美容用药1个,其中大多数具首创性,临床地位重要,而新型抗抑郁药物盐酸维拉唑酮(vilazodone hydrochloride/Viibryd)、新型抗惊厥药物艾佐加滨(ezogabine/Potiga)、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罗氟司特(roflumilast/Daliresp)、新型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药物波塞瑞韦(boceprevir/Victrelis)和特拉瑞韦(telaprevir/Incivek)、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醋酸阿比特隆(abiraterong acetate/Zytiga)、新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药物贝利目单抗(belimumab/Benlysta)和新型黑素瘤治疗药物伊匹目单抗(ipilimumab/Yervoy)因治疗益处显著,故它们的年销售额很可能在上市数年内即达到“巨型炸弹”级(>10亿美元)水平,从而使相应领域的药品市场格局发生深刻和重大的变革。
1精神神经系统用药
1.1盐酸维拉唑酮片剂
由“临床数据”有限公司开发,2011年1月21日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严重抑郁症。盐酸维拉唑酮具有相对独特的作用机制,是现在全球范围内获准上市的第一个同时拥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和5-羟色胺-1A受体部分激动活性药物,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5-羟色胺能活性。盐酸维拉唑酮治疗严重抑郁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谱与现有抗抑郁药物不同。盐酸维拉唑酮为一日1次口服用药,具体有10、20和40 mg/片3种剂量规格。
严重抑郁症的体征和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没有兴趣、体重和(或)食欲显著改变、失眠或睡眠过度、疲劳感、负罪感和(或)人生无价值感、思维迟钝、注意力不能集中以及存在自杀企图和(或)意念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睡眠和学习能力以及生活的乐趣。严重抑郁症易于复发,但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并不一致,故有不同的治疗选择对临床至关重要。
在两项Ⅲ期、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中,成人严重抑郁症患者分别接受盐酸维拉唑酮一日1次40 mg(经2周时间自10 mg/d递增至40 mg/d)或安慰剂治疗8周,结果显示盐酸维拉唑酮能较安慰剂显著改善以《蒙哥马利-阿斯伯格抑郁评级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总评分对基线的平均变化值衡量的抑郁症症状。
对合计包括2 177例严重抑郁症患者的各临床试验的安全性分析发现,盐酸维拉唑酮治疗的最常见(发生率≥5%且至少较安慰剂组高1倍)不良反应是腹泻(28%,安慰剂组为9%)、恶心(分别为23%和5%)、呕吐(5%和1%)和失眠(5%和2%)。盐酸维拉唑酮治疗8周不会引致体重增加,也无肝脏或心脏参数或生命体征异常的报告。盐酸维拉唑酮治疗的障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体包括降低(4%,安慰剂组为<1%)、异常(分别为3%和0)、延迟(2%和0)和功能障碍(2%和1%)。
1.2加巴喷丁酯(gabapentin enacarbil)缓释片Horizant
由GlaxoSmithKline公司和XenoPort有限公司合作开发,2011年4月6日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中至重度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Horizant的推荐剂量方案为:每日下午5时随餐服用1剂600 mg。但Horizant不推荐用于需白天睡觉、夜间醒着的患者,也不推荐用于重度肾功能损害(肌酐廓清率<30 mL/min)或血液透析患者。
不宁腿综合征亦称Ekbom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病学疾病,以腿部不时出现不适感觉(如提拉感、瘙痒、麻刺感、烧灼感和疼痛等)、由此驱使移动腿而暂时缓解这些不适感觉为特征。不宁腿综合征的症状通常发生在患者不活动时、特别是在夜间和清晨最甚。有临床显著症状的不宁腿综合征在美国和西欧地区人群中的流行率估计在1.5%~2.7%间。
加巴喷丁酯是由XenoPort有限公司发现的一个新化学实体,口服后因能利用机体的营养物转运机制,故吸收率提高。加巴喷丁酯实为加巴喷丁的前体药物,口服吸收后会在体内转化成加巴喷丁,然后与特定类型的钙通道结合,但对其它常见受体没有亲和性。加巴喷丁酯治疗中至重度不宁腿综合征有效的精确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不过,因药动学性质不同,加巴喷丁酯并不能由其它加巴喷丁类药物简单替代,且其它加巴喷丁类药物均未获准治疗中至重度不宁腿综合征。
两项为期12周的Ⅲ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Horizant能较安慰剂显著改善中至重度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症状。Horizant治疗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嗜睡/镇静(发生率20%,安慰剂组为6%)以及头晕(分别为13%和4%),它们均会损害患者的驾驶和操纵复杂机械的能力。
1.3艾佐加滨片剂
由Valeant制药国际有限公司和GlaxoSmithKline公司合作开发,2011年6月13日获得FDA批准,用于辅助治疗成人癫痫患者的癫痫部分发作。癫痫是一种神经病学疾病,而癫痫部分发作为成人癫痫患者最常发生的癫痫发作类型。艾佐加滨具有新型的作用机制,属脑中电压门控钾通道激活剂,被认为是经将神经元钾通道稳定在“开放”状态而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最终呈现抗惊厥效应的。
FDA是主要依据两项代号分别为RESTORE 1和RESTORE 2研究的关键性Ⅲ期和一项代号为“205研究”的Ⅱb期临床试验数据作出上述艾佐加滨批准决定的。这三项合计包括1 239例癫痫患者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在原抗癫痫治疗方案中加用艾佐加滨600、900或1 200 mg/d均能较加用安慰剂显著提高癫痫部分发作频率减少≥50%的患者比例。
艾佐加滨治疗在关键性临床试验中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5%且至少较安慰剂组高1倍)是头晕(23%,安慰剂为9%)、嗜睡(分别为22%和12%)、疲乏(15%和6%)、精神混乱(9%和3%)、震颤(8%和3%)、眩晕(8%和2%)、共济失调(7%和3%)、复视(7%和2%)、记忆损害(6%和3%)、注意力不集中(6%和1%)、虚弱(5%和2%)和视力模糊(5%和2%)。艾佐加滨治疗也可能引起尿潴留(0.9%,安慰剂为0.5%),后者通常发生在开始治疗后的前6个月内,临床上应注意监测用药者的泌尿学症状。艾佐加滨治疗还可能引起神经精神病学症状,包括精神混乱、幻觉和精神病症状,但一般都会在停药后1周内自行消退。
2呼吸系统用药罗氟司特片剂
由Nycomed公司开发,2011年2月28日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与慢性支气管炎相关且有疾病恶化史的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以减少疾病恶化风险。罗氟司特为一日1次口服用药,是迄今在全球范围内获准上市的唯一一个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罗氟司特属新型抗炎药物,作用机制虽未为人完全了解,但被认为与提高肺细胞内的环腺苷酸效应有关。罗氟司特为0.5 m剂,在美将由Forest制药公司负责销售。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进行性的不可逆的肺病类型,主要症状包括呼吸短促、长期咳嗽和咳痰等。尽管有吸入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药物,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仍常经历严重的症状的突然发作(即疾病恶化),导致肺功能和健康状态下降,对生活质量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有8 000多万中至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005年,全球有300余万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占当年总死亡人数的近5%。世界卫生组织预测,除非各国紧急行动致力减少基础风险因子、尤其是控制吸烟,否则未来10年内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数将提高30%以上。美国现有1 200多万人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另有1 200余万人可能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美国已诊出的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数达370多万人,其中3/4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余为肺气肿患者)。
FDA是主要依据8项合计入选了9 394例成人受试者的随机、双盲、对照、平行组临床试验数据作出上述罗氟司特批准决定的。在此8项试验中,最关键的是两项为期1年的Ⅲ期“疾病恶化研究”。这两项研究共包括3 096例≥40岁的与慢性支气管炎相关且至少在上一年内有1次疾病恶化史的吸烟的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他们在继续使用长效β-激动剂或短效抗毒蕈碱药物等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再接受罗氟司特一日1次口服0.5 mg或安慰剂治疗1年,共同主要疗效终点为中至重度疾病恶化(定义为需要使用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和住院治疗、甚至因此死亡)率及肺功能变化。两项研究结果均证实,加用罗氟司特0.5 mg/d治疗能较安慰剂显著减少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中至重度疾病恶化率(分别减少15%和18%)。罗氟司特治疗也显示能改善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
罗氟司特的耐受性通常很好,在8项临床试验中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2%且高于安慰剂组)包括腹泻(10%,安慰剂组为3%)、体重下降(分别为8%和2%)、恶心(5%和1%)、头痛(4%和2%)、腰痛(3%和2%)、流感(3%和3%)、失眠(2%和1%)、头晕(2%和1%)和食欲降低(2%和0)。罗氟司特的大多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都在轻至中度范围,并有主要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1周内和多会随继续用药而消退的特点。罗氟司特治疗所致体重下降幅度可能较大,目前原因还不清楚。罗氟司特治疗也可能引起精神病学问题如心境、思维或行为变化、甚至产生自杀意念或行为,临床上必须密切监测相关体征和症状。
3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用药利格列汀片剂(linagliptin/Tradjenta)
由Boehringer Ingelheim和Eli Lilly两公司合作开发,2011年5月2日获得FDA批准,用于辅助饮食和运动疗法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利格列汀以一日1次口服5 mg方案用药,可单用或再联用其它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如甲福明(metformin)、磺酰脲类药物或吡格列酮(pioglitazone)。但利格列汀不应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性酮酸中毒患者;联用胰岛素(insulin)的安全性和疗效亦还没有进行过临床研究。
利格列汀属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系经抑制二肽基肽酶-4的活性而提高能够刺激餐后胰岛素释放的肠促胰岛素水平、最终呈现血糖水平控制作用的,是FDA迄今批准的仅有1种剂量规格(5 mg/片)的唯一一个抗糖尿病药物。利格列汀用药不需考虑进食因素的影响,用于肝或肾功能受损患者时也不必调整剂量。
FDA是主要依据一项合计包括约4 000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开发计划数据作出上述利格列汀批准决定的。该临床开发计划包含数项旨在评价利格列汀单用或再联用甲福明、格列美脲(glimepiride)或吡格列酮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证实利格列汀单用时能较安慰剂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0.7个百分点的血红蛋白A1C值,联用甲福明、格列美脲、甲福明加格列美脲和吡格列酮时能分别较安慰剂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0.6、0.5、0.6和0.5个百分点的血红蛋白A1C值。
利格列汀单用或再联用甲福明、格列美脲或吡格列酮时也能较安慰剂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单用或再联用甲福明时还能较安慰剂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2 h血糖水平。利格列汀治疗的最常报告不良反应(发生率≥5%且高于安慰剂组)是鼻咽炎,其它不良反应为上呼吸道感染、肌痛和头痛。
4心脑血管系统用药阿齐沙坦酯片剂(azilsartan medoxomil/Edarbi)
由武田药品工业公司开发,2011年2月25日获得FDA批准,用于单用或再联用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成人高血压。阿齐沙坦酯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是经阻滞可致血管收缩的天然血管加压激素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而使血管处于松弛和开放状态、由此产生血压降低效果的。阿齐沙坦酯为一日1次口服用药,有40和80 mg/片两种剂量规格。阿齐沙坦酯的推荐剂量方案是80 mg/d,但正服用高剂量利尿药者可以40 mg/d开始用药。
FDA是主要依据7项合计包括5 900多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对照试验数据作出上述阿齐沙坦酯批准决定的。其中关键性的Ⅲ期研究显示,阿齐沙坦酯80 mg/d治疗降低诊所和以动态血压监测法测量的血压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以及两个常用且以最高获准剂量使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奥美沙坦酯(olmesartan medoxomil/Benicar)40 mg/d和缬沙坦(valsartan/Diovan)320 mg/d。在一项Ⅲ期试验中,阿齐沙坦酯80和40 mg/d治疗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分别自基线降低14.3和13.2 mm Hg,而奥美沙坦酯40 mg/d和缬沙坦320 mg/d两组的相应指标值分别自基线降低11.7和10.0 mm Hg。
阿齐沙坦酯在临床试验中被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与安慰剂组相似,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的常见不良反应仅有腹泻(2%,安慰剂组为0.5%)。阿齐沙坦酯用于肾受损患者时须监测肾功能,对老年患者亦需定期检测肾功能。
5抗感染药物
5.1多杀菌素(spinosad)0.9%局部用悬浮液Natroba
由ParaPRO有限公司开发,2011年1月18日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4岁儿童至成人的头虱侵染。Natroba须按处方指示正确使用,且应仅用于≥4岁儿童至成人头虱侵染患者的头皮或头发上。
头虱是一种可寄生在人的头、眉毛和睫毛上的寄生性昆虫,以每天数次吸食人的血液为生,但已知不会引致疾病。头虱通过爬行移动,故主要经由直接、密切的头与头接触传染,在儿童人群中的流行率最高,是美国学龄儿童的常见问题之一。
Natroba治疗头虱侵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两项多中心、随机、活性药物对照试验的确认。在这两项试验中,总共有552例≥4岁的头虱侵染患者接受了Natroba的10 min治疗。如1周后仍见患者头上有活虱,则可进行第2次的Natroba治疗。研究结果证实,在最后1次Natroba治疗后14 d无虱患者的比例高达86%,而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值为44%。
Natroba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眼和皮肤发红或刺激感。但Natroba尚未在<4岁患者中进行过研究。特别重要的是,因Natroba含有苯甲醇,所以不可用于婴儿。苯甲醇局部用于<6月龄婴儿皮肤后可能导致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待续)
(收稿日期:2011-07-04)
5.2波塞瑞韦胶囊
由Merck公司开发,2011年5月13日获得FDA批准,用于联合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peginterferon alfa)和利巴韦林(ribavirin)方案治疗≥18岁成人无既往治疗史或已经既往α-干扰素(interferon alfa)和利巴韦林方案治疗失败的呈代偿性肝病、包括已伴肝硬化的基因型为1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波塞瑞韦具有新型的作用机制,属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3/4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系经抑制这一关键的病毒酶而干扰HCV复制、最终呈现抗HCV作用的。因此,波塞瑞韦亦被称为“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相比之下,现CHC标准治疗药物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是主要通过增强机体对病毒的天然免疫应答而呈现抗病毒效力的。不过,该标准治疗方案治疗基因型1的CHC时仅能使约40%的患者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但加用波塞瑞韦后可提高50%以上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波塞瑞韦的剂量规格为200 mg/粒,推荐给药方案是每日3次、每次随餐口服800 mg。
FDA是主要依据两项合计包括近1 500例成人基因型为1的CHC患者的大型、国际性Ⅲ期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作出上述波塞瑞韦批准决定的。这两项试验代号分别为以已经既往治疗失败(包括复发和部分应答者,但排除完全无应答者)患者为对象的HCV RESPOND-2研究和以无既往治疗史患者为对象的HCV SPRINT-2研究,目的都是评价在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利巴韦林标准治疗方案中加用波塞瑞韦能否改善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和缩短总治疗期的可能性。
在这两项关键试验中,所有患者均先接受由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每周1.5 mcg/kg)和利巴韦林研究剂量(600~1 400 mg/d)组成的联合方案的4周引导期治疗,然后治疗组患者再开始加用波塞瑞韦(每日3次、每次800 mg)治疗。每一试验中的患者都被随机分为3组:1)应答指导的治疗组。即定义治疗8周时已不能检出病毒(HCV RNA)患者为早期应答者,对他们缩短总治疗期。其中,对第8至第24周均未检出HCV RNA的无既往治疗史患者,总治疗期定为28周;对第8至第12周均未检出HCV RNA的已经既往治疗失败患者,总治疗期定为36周。2)48周治疗组。完成4周引导期治疗后再接受波塞瑞韦联合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44周。3)对照组。完成4周引导期治疗后继续仅接受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治疗44周。但在HCV RESPOND-2研究中,所有治疗12周后仍可检出HCV RNA患者就此终止治疗;在HCV SPRINT-2研究中,所有治疗24周后仍可检出HCV RNA患者就此终止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在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中加用波塞瑞韦能较单用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达到显著更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其中对已经既往治疗失败患者,加用波塞瑞韦可使应答指导的治疗组和48周治疗组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提高1.7倍,分别达到59%(96/162)和66%(106/161),而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值是23%(18/80);应答指导的治疗组和48周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4%(16/111)和12%(14/121),而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值是28%(7/25)。对无既往治疗史患者,加用波塞瑞韦可使应答指导的治疗组和48周治疗组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提高0.7倍,分别达到63%(232/368)和66%(242/366),而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值是38%(138/363);应答指导的治疗组和48周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9%(24/257)和9%(24/265),而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值是22%(39/176)。对更难于治疗的159例无既往治疗史的黑种人患者,加用波塞瑞韦也能显著提高应答指导的治疗组和48周治疗组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达42%(22/52)和53%(29/55),而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值是23%(12/52);应答指导的治疗组和48周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2%(3/25)和17%(6/35),而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值是14%(2/14)。
研究发现,在4周引导期治疗中HCV RNA下降>1 log患者,他们在接受波塞瑞韦联合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治疗后可较在4周引导期中HCV RNA下降<1 log者更可能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研究还证实,在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中加用波塞瑞韦能较单用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大大提高早期应答者比例,而早期应答则意味着继续接受波塞瑞韦联合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治疗后更可能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且适宜短疗程治疗。即:早期应答是波塞瑞韦联合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治疗成功的一种预言因子。研究也显示,在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中加用波塞瑞韦治疗在4周引导期中HCV RNA下降<1 log及在基线时已伴肝硬化的CHC患者的作用同样十分显著(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较单用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提高0.5倍以上)。
波塞瑞韦联合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和单用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两治疗组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和8%;因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3%和12%且致中止治疗的不良反应相似;因不良反应导致任何治疗药物剂量调整(主要是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9%和24%,导致药物剂量调整的最主要不良反应均是贫血。
波塞瑞韦联合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在治疗成人CHC患者的临床试验中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35%)是疲劳、贫血、恶心、头痛和味觉障碍,其中疲劳、贫血、恶心和味觉障碍的发生率较单用聚乙二醇化α2b-干扰素-利巴韦林方案组高5个百分点。
5.3利匹韦林片剂(rilpivirine/Edurant)
由Centocor Ortho生物技术产品公司旗下Tibotec治疗学公司开发,2011年5月20日获得FDA批准,用于联合其它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成人无既往治疗史的艾滋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患者。利匹韦林属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经阻止病毒复制所必需的逆转录酶产生抗HIV-1作用。利匹韦林为25 m剂,推荐剂量方案是一日1次随餐口服1片。
FDA是主要依据两项国际性的Ⅲ期多中心、随机、双盲、活性药物对照临床试验的48周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以及一项Ⅱb期临床试验的96周安全性数据作出上述利匹韦林批准决定的。其中两项Ⅲ期试验的代号分别为ECHO和THRIVE研究,合计包括1 368例病毒载量(血浆HIV-1 RNA水平)>5 000 copies/mL的成人无既往治疗史的HIV-1感染患者,比较了在背景方案中加用利匹韦林一日1次口服25 mg或另一个已获准上市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依非韦仑(efavirenz)一日1次口服600 mg的疗效和安全性。
对两项Ⅲ期试验的48周数据的合并分析证实,利匹韦林和依非韦仑两组中HIV-1病毒载量低于检测限(HIV-1 RNA<50 copies/ mL)患者比例分别达83%和80%,病毒学失败率分别为13%和9%。亚组分析显示,对基线病毒载量<100 000 copies/mL患者,利匹韦林和依非韦仑两组的病毒学失败率相似;但在基线病毒载量≥100 000 copies/mL患者中,利匹韦林组的病毒学失败率高于依非韦仑组。此外,研究还发现,利匹韦林组的病毒学失败患者更可能发展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性和交叉耐药性。
利匹韦林治疗的最常见中至重度(>2级)不良反应(发生率>2%)是抑郁症(4%)、失眠(3%)、头痛(3%)和皮疹(3%)。利匹韦林和依非韦仑两组中因不良反应(不论严重程度)而中止治疗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和4%;最常导致患者中止治疗的不良反应是精神病学症状,利匹韦林和依非韦仑两组中因此中止治疗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和2%,因皮疹中止治疗的患者比例分别为0.1%和1.5%。总的来说,利匹韦林的不良反应较依非韦仑少、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和脂质水平升高。
5.4特拉瑞韦片剂
由Vertex制药公司开发,2011年5月23日获得FDA批准,用于联合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方案治疗≥18岁成人无既往治疗史或虽经既往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方案治疗、但未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复发、部分应答和没有应答)的具代偿性肝病(肝已受到损害,但还有一定的功能)、包括肝硬化的基因型为1的CHC患者。特拉瑞韦为375 m剂,以一日3次、每次2片(750 mg)随餐口服方案用药。
特拉瑞韦是FDA近20年来除波塞瑞韦外批准的第2个CHC治疗药物。与波塞瑞韦一样,特拉瑞韦也属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是HCV NS 3/4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系通过抑制NS 3/4A蛋白酶这一病毒复制所必需的关键酶呈现抗HCV效力的。CHC患者在接受特拉瑞韦联合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方案治疗时,应首先接受由这3个药物组成的联合方案治疗12周,然后再单用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方案继续治疗12或36周(早期应答者可仅再治疗12周,余都须再治疗36周)。
FDA是主要依据三项合计包括约2 250例受试者的Ⅲ期随机、双盲、活性药物对照临床试验数据作出上述特拉瑞韦批准决定的。这些研究结果证实,不论患者有否既往治疗史,他们接受特拉瑞韦联合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方案治疗均能较单用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方案治疗达到显著更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其中,对无既往治疗史患者,特拉瑞韦联合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方案和单用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方案两组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79%和46%;对经既往治疗未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的复发、部分应答和没有应答患者,特拉瑞韦联合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方案和单用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方案两组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86%和22%、59%和12%及32%和5%。
研究还发现,大多数患者能因接受特拉瑞韦联合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方案治疗而将总治疗期从48周(单用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方案治疗的疗程)缩短至24周。在接受特拉瑞韦联合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方案治疗的无既往治疗史患者中,近60%的患者能够达到早期病毒学应答,他们接受24周治疗后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高至90%。特拉瑞韦联合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方案的禁忌证包含单用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方案的禁忌证,如都不可用于孕妇或计划妊娠的男、女患者等。特拉瑞韦治疗的最严重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贫血;联合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方案治疗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疲劳、瘙痒、恶心、腹泻、呕吐、或直肠刺激或不适以及味觉改变。
5.5非达米星片剂(fidaxomicin/Dificid)
由Optimer制药有限公司开发,2011年5月27日经优先审批程序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18岁成人的艰难梭菌相关腹泻。非达米星为FDA近30年来批准用于治疗艰难梭菌相关腹泻的第一个抗生素,以每日2次、每次口服200 mg(不需考虑进食因素的影响)治疗10 d方案用药,在美将由Optimer和Cubist两制药有限公司共同销售。
FDA是主要依据两项大型Ⅲ期、多国、多中心、随机、双盲、活性药物对照临床试验数据作出上述非达米星批准决定的。这两项试验采用非劣性研究设计,合计包括1 164例被确诊为艰难梭菌相关腹泻的成人患者,他们分别接受非达米星每日2次、每次口服200 mg或万古霉素(vancomycin)每日4次、每次口服125 mg治疗,疗程均为10 d。两项研究结果都证实,在主要疗效终点即治疗期末时达到临床应答的患者比例上,非达米星和万古霉素的疗效相当。其中,在北美地区进行的第一项试验中,非达米星和万古霉素两组的临床应答率分别为88%和86%;在北美和欧洲地区进行的第二项试验中,非达米星和万古霉素两组的临床应答率分别为88%和87%。
此外,在以次要疗效终点――持续性临床应答(定义为治疗期末时达到临床应答且至治疗结束后25 d内都没有艰难梭菌相关腹泻复发的存活者)进行分析后发现,非达米星治疗的持续性临床应答率显著高于万古霉素组:在第一项试验中,非达米星和万古霉素两组的持续性临床应答率分别为70%和57%;在第二项试验中,非达米星和万古霉素两组的持续性临床应答率分别为72%和57%。非达米星治疗的耐受性很好,最常见不良反应是恶心(发生率11%)、呕吐(7%)、腹痛(6%)、胃肠道出血(4%)、贫血(2%)和中性粒细胞减少(2%),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都与万古霉素相似。
非达米星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系通过抑制细菌的RNA聚合酶而产生迅速杀死艰难梭菌的活性的。非达米星口服吸收不良,故口服后仅在胃肠道中呈现活性,这使其在选择性地根除艰难梭菌的同时极少破坏胃肠道的正常菌丛,而现常用于治疗艰难梭菌相关腹泻的万古霉素和甲硝唑(metronidazole)则已被确认会破坏胃肠道菌丛。非达米星除能迅速杀死结肠中的艰难梭菌外,还可促使恢复结肠中的正常生理状态,由此减少艰难梭菌相关腹泻的复发率,这是其较之现有治疗药物的一大益处。Optimer制药有限公司还将在儿科患者中进行两项上市后研究,并正计划进行一项随机临床试验以评价非达米星对具多次艰难梭菌相关腹泻复发患者的疗效。
艰难梭菌相关腹泻已成为医院、养老院和社区中的一个常见和重要医学问题,估计仅在美国就每年影响到70万人以上,实际可能高达300万人次/年。艰难梭菌相关腹泻是一种严重疾病,由艰难梭菌感染结肠的内衬并产生毒素所致,会引起结肠炎症、严重腹泻甚至导致患者因此死亡。艰难梭菌相关腹泻通常与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有关,其它风险因子包括年龄>65岁。广谱抗菌药物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菌丛,从而导致艰难梭菌“一株独大”。艰难梭菌相关腹泻的现行治疗选择包括口服万古霉素和甲硝唑,其中万古霉素是FDA此前批准用于治疗艰难梭菌相关腹泻的唯一一个药物。不过,有20%~30%最初对这些药物治疗临床应答的患者会在治疗结束后经历艰难梭菌相关腹泻复发,而复发者的日后复发风险更高。
6抗肿瘤药物
6.1凡德他尼片剂(vandetanib,尚未确定商品名)
由AstraZeneca公司开发,2011年4月6日经优先审批程序获得FDA批准,用于一日1次口服300 mg治疗具有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进行性或转移性疾病且有症状或正在进展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凡德他尼属多靶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同时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和RET等的酪氨酸激酶,但其治疗甲状腺髓样癌有效则被认为主要是通过抑制RET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由此阻止了RET促进的肿瘤细胞生长和存活所致。凡德他尼是FDA迄今批准的第一个甲状腺髓样癌治疗药物。
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估计,美国2010年共新诊出4.46万甲状腺癌患者,同年有0.17万人死于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占全部诊出甲状腺癌的约3%~5%,即美国2010年新诊出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数在1 300~2 200例间,为甲状腺癌中的较罕见类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常见症状可能有咳嗽、吞咽困难、甲状腺肥大、颈部肿胀、甲状腺处肿块和音色改变或声音嘶哑等。
FDA是主要依据一项代号为ZETA研究的国际性Ⅲ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数据作出上述凡德他尼批准决定的。该试验共包括313例局部进行性或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他们分别接受凡德他尼(231例)或安慰剂(100例)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安慰剂组患者的中值疾病无进展存活时间为16.4个月,而凡德他尼组患者的此指标值至少为22.6个月(风险比=0.35,P<0.000 1),即疾病进展风险至少减少65%。此外,凡德他尼和安慰剂两组的客观应答率(但均是部分应答率)分别为44%和1%。
凡德他尼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20%)有腹泻、皮疹、痤疮、恶心、高血压、头痛、疲乏、食欲降低和腹痛等。研究中凡德他尼组有5例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而死亡,死亡原因包括呼吸道并发症、心力衰竭和脓毒症等。凡德他尼也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在某些患者中引起QT间期延长或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甚至猝死。
6.2醋酸阿比特隆片剂
由Cougar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2011年4月28日经优先审批程序获得FDA批准,用于联用泼尼松(prednisone)治疗既往曾接受过含多西他赛(docetaxel)化疗方案治疗的转移性、耐前列腺癌患者。转移性、耐前列腺癌患者是指肿瘤已扩散到前列腺组织外且尽管雄激素浓度处在水平下、但疾病仍在进展的一类前列腺癌患者。这是醋酸阿比特隆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获得批准。醋酸阿比特隆为一日1次口服用药(须空腹服药且至少在服药前2 h到服药后1 h内不进食,否则血药浓度可能最多提高达10倍),在美将由Centocor Ortho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销售。
雄激素是促进男子性征发育并维持男子性征的一类激素。不过,在前列腺癌中,雄激素会帮助刺激肿瘤生长。雄激素生产主要发生在和肾上腺中。但在前列腺癌患者中,肿瘤组织也会生产雄激素。醋酸阿比特隆具有新型的作用机制,属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能经抑制上述所有3种雄激素生产所需的细胞色素P450 17A1酶复合物而降低、特别是降低肿瘤组织生产的雄激素、最终呈现抗前列腺癌效应。
FDA是主要依据一项代号为COU-AA-301研究的Ⅲ期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数据作出上述醋酸阿比特隆批准决定的。这项试验共包括来自13个国家147个临床研究中心的1 195例既往曾接受过含多西他赛化疗方案治疗的转移性、耐前列腺癌患者,他们按2∶1比例分别服用醋酸阿比特隆一日1次1 g联用泼尼松一日2次、每次5 mg或安慰剂联用泼尼松一日2次、每次5 mg治疗。
对该关键性研究的预定期中分析显示,与安慰剂联用泼尼松相比,接受醋酸阿比特隆联用泼尼松治疗患者的中值总存活期延长3.9个月(分别是14.8和10.9个月,P<0.000 1),即死亡风险减少35%(风险比为0.646)。更新的分析结果与期中分析数据一致:醋酸阿比特隆和安慰剂两组的中值总存活期分别是15.8和11.2个月(风险比为0.74)。研究还证实,使用醋酸阿比特隆治疗也能显著改善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进展的时间、影像学证明的疾病无进展存活期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应答率等次要疗效终点。醋酸阿比特隆在Ⅲ期临床试验中的最常报告不良反应(发生率≥5%)是关节肿胀或不适、低血钾症、水肿(通常在腿、脚处)、肌肉不适、潮热、腹泻、尿道感染、咳嗽、高血压、心律失常、尿频、夜尿症、肚子痛、消化不良和上呼吸道感染。
6.3伊匹目单抗注射剂
由Bristol-Myers Squibb公司开发,2011年3月25日经优先审批程序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既往已接受过治疗的进展期黑素瘤患者。黑素瘤是最难治疗和最具致死性的皮肤癌类型。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估计,美国2010年共新诊出68 130例黑素瘤患者,同年有约8 700人死于黑素瘤。进展期黑素瘤不仅治疗选择很少,且在伊匹目单抗获准之前没有任何药物或治疗方案能够延长患者的存活期,预后极差,中值存活期不到1年。FDA上次批准的黑素瘤治疗药物是白介素-2(interleukin-2),但只有10%~15%的进展期黑素瘤患者能自此药治疗获益。
伊匹目单抗具有新型作用机制,属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阻滞剂,而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则被认为有“钝化”或“关闭”T细胞功能的生物效能。伊匹目单抗能与T细胞表面上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结合,由此阻止其“关闭”T细胞功能、相应提高T细胞识别、靶向和杀灭黑素瘤细胞的能力,最终呈现抗肿瘤效应。伊匹目单抗为免疫治疗药物,以经静脉内输注方式用药,是FDA 13年来批准的第一个黑素瘤治疗药物,也是迄今已经临床证实能够显著延长进展期黑素瘤患者存活期的第一个治疗药物,代表着黑素瘤治疗领域已取得了一次重大进步。
FDA是主要依据一项代号为“020”研究的国际性Ⅲ期临床试验数据作出上述伊匹目单抗批准决定的。这项试验共包括676例已经其它FDA批准或常用于黑素瘤治疗的药物治疗无效且疾病已扩散或已不能手术切除的进展期黑素瘤患者,他们经随机指定分别接受伊匹目单抗联合一种实验性肽疫苗gp100或单用伊匹目单抗、或单用gp100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两伊匹目单抗组患者的中值存活期为约10个月,而单用gp100组患者的中值存活期仅6.5个月(P<0.001)。值得注意的还有,单用伊匹目单抗组患者几乎有一致的10.1个月的中值存活期。
伊匹目单抗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是自身免疫反应,具体包括疲乏、腹泻、皮疹、内分泌缺乏和结肠炎等,其中严重至致死性的自身免疫反应发生率为12.9%。伊匹目单抗治疗过程中如见患者发生严重自身免疫反应,即应停用此药并开始给予皮质激素治疗(很有效,且不影响伊匹目单抗的疗效)。伊匹目单抗治疗既往未经治疗的进展期黑素瘤患者也有效。4 d前刚报告的一项代号为“024”研究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确认,伊匹目单抗联合达卡巴嗪(dacarbazine)治疗能较单用达卡巴嗪显著延长既往未经治疗的进展期黑素瘤患者的总存活期。伊匹目单抗日后必定也将获得一线治疗进展期黑素瘤患者的新适应证。
7胃肠道系统用药
7.1聚糖酐(dextranomer)注射用凝胶剂Solesta
由Oceana治疗学产品有限公司开发,2011年5月27日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已经饮食改变、纤维制品和抗蠕动(antimotility)药物等保守疗法治疗无效的≥18岁成人大便失禁患者。但Solesta不应用于具活动性炎症性肠疾、免疫缺陷疾病、既往曾接受过骨盆区域放疗治疗、显著直肠脱垂、活动性感染、直肠静脉扩张以及肛管和直肠区域出血、肿瘤或畸形等疾病患者。Solesta由瑞典Q-Med AB公司生产,但在全球的销售权益已排他性地转让给了Oceana治疗学产品有限公司。
大便失禁难以治疗且对患者的生活影响甚大,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则包括神经损害、肛管括约肌因人老化而变得衰弱和直肠肌损害等。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估计,美国现有550万便失禁患者。Solesta是一种生物兼容性的组织膨胀剂,由聚糖酐微球和稳定的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组成,以注射至肛管近心端黏膜下深层方式使用,能使该区域组织膨胀而使肛管口变窄,最终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括约肌和排便。Solesta可在门诊给药,患者也不需接受麻醉剂。
FDA是主要依据一项在欧洲和美国进行的Ⅲ期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数据作出上述Solesta批准决定的。这项试验共包括206例成人便失禁患者,他们大多数仅分别接受了Solesta或安慰剂2次、每次注射4剂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在6个月后,Solesta和安慰剂两组中便失禁次数减少>5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超过半数和近1/3。对该试验的开放性扩展期研究还发现,Solesta的治疗益处至少能维持到治疗后12个月。Solesta治疗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注射区域疼痛和出血;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肛管组织的感染和炎症等并不常见。
8免疫系统用药
8.1贝利目单抗注射剂
由人基因组科学有限公司和GlaxoSmithKline公司合作开发,2011年3月10日经优先审批程序获得FDA批准,用于联合标准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疟药物、免疫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成人活动性、自体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FDA时隔56年后批准的第一个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药物。贝利目单抗为单次用瓶装冻干粉针剂,经溶解、稀释后通过静脉内输注方式用药。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潜在致死性的自体免疫疾病,主要见于妇女(近90%)、尤其是15~44岁间的妇女,可影响机体的许多部位,包括关节、皮肤、肾、肺、心和脑等,初期症状常为关节肿胀或疼痛、光敏性、发热、胸痛、脱发和疲乏。系统性红斑狼疮在美影响到约150万人。各种族人都可能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中非洲裔妇女的发病率较白种妇女高3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原学不明,不同患者间的临床表现差异也很大,但现被认为与异常的B细胞有关。
贝利目单抗具有新型的作用机制,属特异性B淋巴细胞刺激剂(B-lymphocyte stimulator, BLyS)抑制剂。BLyS为人基因组科学有限公司于1996年发现的一种天然发生的免疫系统新蛋白,是一种B细胞存活因子。贝利目单抗能和BLyS结合,由此阻止BLyS与其位于B细胞表面上的受体发生相互作用,进而抑制B细胞、包括自体反应B细胞的存活和数量,最终呈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效应。
贝利目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两项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的确认。这两项试验合计包括1 684例被明确诊断为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他们分别随机接受贝利目单抗联合标准治疗药物或安慰剂联合标准治疗药物的治疗。但研究排除了既往曾接受过靶向B细胞药物或静脉输注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治疗患者,也不包括疾病已累及肾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贝利目单抗治疗患者的疾病活动性显著下降,从而提示(不是确切结论)可减少疾病严重暴发的可能性和糖皮质激素用量。不过,研究同时发现,非洲裔和非洲血统患者似对贝利目单抗治疗没有应答。为此,FDA要求且人基因组科学有限公司和GlaxoSmithKline公司已同意并决定,随后将进行一项额外临床研究,以明确贝利目单抗治疗对这些亚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贝利目单抗治疗组的死亡(因感染、心血管疾病和自杀)、严重感染和发生输注反应的患者数都较安慰剂组稍多一些,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5%)为恶心、腹泻、发热、鼻咽炎、支气管炎、失眠、四肢疼痛、抑郁、偏头痛和咽炎。贝利目单抗还未在严重活动性狼疮肾炎和严重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狼疮患者中以及联合其它生物制剂或静脉输注用环磷酰胺进行过研究,故目前不推荐用于这些患者或联合这些药物治疗。
8.2贝拉西普注射剂(belatacept/Nulojix)
由Bristol-Myers Squibb公司开发,2011年6月15日获得FDA批准,用于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巴利昔单抗(basiliximab)、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预防肾移植患者的急性排异反应。贝拉西普属选择性T细胞共刺激阻滞剂,是一种由人免疫球蛋白G1的Fc片断连接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的胞外域所组成的融合蛋白,以经30 min静脉内输注方式用药。
FDA是主要依据两项代号分别为BENEFIT和BENEFIT-EXT研究的Ⅲ期多中心、开放性、随机、活性药物对照临床试验数据作出上述贝拉西普批准决定的。这两项试验分别包括666和543例肾移植患者,他们在都接受巴利昔单抗、霉酚酸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再被随机分为“不太强化”的贝拉西普、“更强化”的贝拉西普和标准环孢素(cyclosporine)三组。
研究结果显示,2年后“更强化”的贝拉西普、“不太强化”的贝拉西普和标准环孢素三组中的患者和移植物存活率均相当,具体数值依次分别为94%、95%和91%。此外,以2年后肾小球滤过率为指标进行分析证实,贝拉西普治疗患者的肾功能得到了显著更好的维持。贝拉西普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常见不良反应有贫血、便秘、肾或膀胱感染以及腿、裸关节或脚肿胀。
贝拉西普治疗也与会小幅提高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疾病风险有关。须指出的是,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疾病风险在从未暴露于埃-巴两氏病毒的患者中更高,因为此类患者如在移植后感染该病毒,则更难触发对该病毒的有效免疫应答。由于患者在接受移植时通常会暴露于埃-巴两氏病毒(约80%的供体携带该病毒),故FDA声明:“应先检测埃-巴两氏病毒,只有检测结果阳性的患者才能接受贝拉西普的治疗。”
9诊断试剂
9.1碘氟潘(碘123)注射剂(ioflupane 123I/DaTscan)
由GE医疗保健公司开发,2011年1月14日经优先审评程序获得FDA批准,作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术的显影剂,用于检测成人疑为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脑中的多巴胺转运蛋白。碘氟潘(碘123)是FDA迄今批准用来帮助医师评价神经变性疾病如特发性(病因不明)帕金森病等的第一个诊断性显影剂。碘氟潘(碘123)也可辅助其它诊断性评价来帮助医师自帕金森综合征所致震颤中区分特发性震颤(手、头和面部的非意愿性摇摆),尽管单用碘氟潘(碘123)并不能区分这两类震颤。
多巴胺是一种脑中的神经递质,具有调控运动和情绪的功效,而对多巴胺转运蛋白的脑中分布(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分布异常,而特发性震颤和阿尔茨海默病等患者的多巴胺转运蛋白分布正常)进行成像显影则有助于减少对成人疑为帕金森综合征诊断的不确定性。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组神经变性疾病,包括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特发性帕金森病等,以肌肉僵硬、震颤和行走能力损害为特征。目前,运动疾病通过临床观察、血试验和神经精神病学评价诊断,但不能得到确切结论且可能导致误诊。因此,有一种新的辅助手段来帮助诊断运动疾病是很有临床意义的。
碘氟潘(碘123)用于脑中纹状体内多巴胺转运蛋白分布显影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两项Ⅲ期临床试验的确认。这两项研究共包括284例成人震颤患者,结果证实与参考临床诊断相比,碘氟潘(碘123)能够一致地显示脑中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分布。碘氟潘(碘123)是经与脑中多巴胺转运蛋白结合、进而提供多巴胺转运蛋白存在的可视化证据的。碘氟潘(碘123)在临床试验中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的头痛、恶心、眩晕、口干和头晕;上市后监测中也有超敏反应和注射部位疼痛报告。
9.2钆布醇注射剂(gadobutrol/Gadavist)
由Bayer HealthCare制药有限公司开发,2011年3月14日获得FDA批准,用作≥2岁儿童至成人接受诊断性磁共振成像检查时的显影增强剂,以发现并使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受损的血脑屏障和(或)异常的血管分布可视化。钆布醇是FDA迄今批准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的第6个钆类造影剂。钆布醇属大环钆类造影剂,但浓度(1 mmol/mL)较其它钆类造影剂(0.5 mmol/mL)高,故不仅可以减半容量使用,且还有助于获得更清晰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图像。
FDA是主要依据两项合计包括657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试验数据作出上述钆布醇批准决定的。这两项研究结果均显示,经独立图像判读医师对比、评价,与不使用对比增强剂进行磁共振成像获得的图像相比,先经静脉注射给予钆布醇0.1 mL/kg再进行磁共振成像获得的图像更为清晰,且损害显像能力也有提高。钆布醇在临床试验中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头痛和恶心,其它主要不良反应为程度不等的超敏反应(可涉及心血管、呼吸道和皮肤)。另外,与其它钆类造影剂一样,钆布醇也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患者发生罕见、但却性质非常严重的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 NSF)。不过,钆布醇的致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风险较低,所以被允许用于急性肾损伤或慢性、严重肾病患者。
10美容用药azificel-T注射剂(商品名IaViv)
由Fibrocell科学有限公司开发,2011年6月22日获得FDA批准,用于改善成人中至重度鼻唇褶皱外观。azificel-T是迄今全球范围内获得批准的第一个和唯一一个自体美容细胞疗法,系应用专有技术提取个体自己的特定皮肤细胞成纤维细胞并使之增殖而制备的。成纤维细胞是一种负责生产胶原的细胞,胶原生产增加即可帮助减缓鼻唇褶皱程度,产生美容效果。azificel-T的作用机制也表明,其能提供更接近自然的美容效果。
FDA是主要依据两项设计相似的Ⅲ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数据作出上述azificel-T批准决定的。这两项试验合计包括421例受试者,他们约每隔5周接受1剂azificel-T或安慰剂治疗共3剂,共同主要疗效终点分别是研究者和受试者评价的褶皱外观改善程度。研究证实,azificel-T能较安慰剂使更高比例的受试者获得美容效果。对接受3剂azificel-T治疗后受试者随访6个月的结果还显示,这些受试者的鼻唇褶皱外观仍较基线时有所改善。但azificel-T治疗的美容效果到底可持续多久尚待日后研究的揭示。
azificel-T治疗的耐受性很好,主要不良反应是轻至中度的注射部位反应,但会在在1周内自行消退,具体表现包括注射位置的发红、烧灼感、肿胀、疼痛、出血、水肿、结节、丘疹、刺激感、皮炎和瘙痒。Fibrocell科学有限公司也已在计划进行一项约包括2 700例受试者的上市后研究,以进一步评价azificel-T的安全性。
azificel-T是一种个体化疗法,每个个体接受的azificel-T都是独特的:先自个体的耳后采取成纤维细胞,然后送到Fibrocell科学有限公司的实验室进行培养,经约90 d增殖至亿万个成纤维细胞后冷藏备用。azificel-T以注射到个体的鼻唇褶皱处方式使用,每疗程推荐治疗方案是每隔3~6周注射1剂共3剂(能依需要在6个月后重复治疗)。
(收稿日期:201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