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疑 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疑 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用好教材中小说范例,让学生学会读懂小说丰富的内涵,发现小说新的价值,才算是学会“初步欣赏”小说了。如何来借助课文中的“小说范例”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欣赏文学作品”的目标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我认为要善用“疑”这把金钥匙。

一、 “有疑”析疑,疑团破解见青天

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有效方法,小说教学也不例外。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理解文章,学得知识,就需要思考,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则是思考的开端。“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求知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解疑欲、解惑欲。科学的激疑在教学中能起到导向和推进的作用。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具有核心价值的问题上“质疑问难”,通过层层深入的激疑,促使学生与小说文本对话,将开始还是混沌的一团疑云逐步地明晰,明晰,再明晰,终止于“疑团”消释。这个“有疑——析疑——释疑”的全过程当然会自动地伴随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当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慢慢地破解疑团,对“作品内涵”的把握和“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的获得,自然不必多说了。更为重要的是,经历了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培养。

我教学小说《三颗枸杞豆》时,就扣住小说中的三处“疑”点展开教学。

疑点一:“可惜太迟了”。 教学时让学生思考“我”和三叔在小树林第一次相遇时为什么三叔总是说“时间已经不多了”“太迟了”?学生联系下文不难发现三叔得了癌症,已经活不了多久了。然而这只解释了“时间已经不多了”,究竟是什么“太迟了”?我继续让学生锁定小说找答案。学生发现三叔一生有三个理想,但走到生命的尽头还是一事无成,是理想迟迟没有实现。

疑点二:三叔为什么捉太阳并且说太阳能捉住?这个疑点的解答可以由第一个疑点解答后顺势引出,学生通过讨论悟出三叔想要捉住太阳就是想要捉住时间,太阳就是时间,所以要捉住时间,珍惜时间学习、工作、生活是要“费点力气”的,而一旦捉住了时间,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有价值,那不就是“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吗?

疑点三:三叔为什么这样使劲地捏着“我”的脸蛋,还说“我”也是太阳?这一疑点还需先从“我”也是太阳开始探究。“我”是个孩子,“我”的生命之路还很长,有的是时间,有时间就有希望。三叔使劲捏“我”的脸蛋,是在悔恨自己浪费了大好光阴,而急切地渴望“我”能明白要珍惜时间、抓住时间充实生命啊!

这样篇幅较长的小说,通过三次激疑解疑,小说的主旨豁然开朗,学生自然领悟了作品的内涵,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必然也伴随着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并且思维能力也获得了一次很好的历练和培养。

二、 “无疑”质疑,疑云荡涤天更青

有些小说一看就很明白,好像毫无“疑问”,再通过课堂教学,文本外显的“惑”更加没有了。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此止步,那你可大错特错了!这种看上去非常“浅近”好懂的作品,它的真正“滋味”你可能根本没有尝到;此类文本真正的主旨“青天”你还根本没有看到。

记得苏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考到了这样一题。

下面的句子都用到了“终于”这个词,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在语境中不同的表达作用。

1. 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点儿这个家伙的底细吗?”(《我的叔叔于勒》)

2.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故乡》)

这道题考生们的得分率很低,很多考生看到两个“终于”不知如何作答。

学生为什么会见到考题不知所措呢?其原因还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还是仅仅关注那些显见的教学重点、难点或者教学参考书的内容;没有重视锻炼学生“无疑”质疑的能力。

在平时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静下心来品读小说,自己先来一番“无疑”质疑,应该会有“新”发现;然后在语文课堂上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也来一番“无疑”质疑。在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必然会有所收获而喜出望外。

我在品读《范进中举》时,发现有两处“千恩万谢”很有意思。

1. 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2. 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地去了。

在教学时我设置疑问:品读这两处“千恩万谢”,你能体会出两处不同的含义吗?通过师生对话,学生领悟出中举前的“千恩万谢”是范进慑于屠户的,生活窘迫地位低下,真切地体现了范进的懦弱、无能的性格,自卑、麻木的心理,范进那唯唯诺诺、毕恭毕敬的神态也跃然眼前。中举之后的“千恩万谢”尽显胡屠户前倨后恭、势利庸俗、趋炎附势、财迷心窍的模样。范进的“千恩万谢”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可悲可怜,胡屠户的“千恩万谢”让我们窥见了病态社会的世态炎凉。

一个“千恩万谢”,通俗易懂,看似毫无疑问。但是结合语境,用在不同的人物身上、不同场景之中,包含的意味却极为深长!类似的词句、细节、情节,引导学生“无疑”处不妨质疑一下,经过这“疑云”荡涤的青天就会更青。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但是如果没有质疑就很难有创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清楚地表明了质疑不仅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思想,同样也是学生的学习方法,质疑对于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今天学生质疑的现状仍令人担忧。在阅读教学中很少有学生主动质疑,语文课堂基本是老师的“讲堂”、学生的“听堂”,“质疑”嘛,只是教师的事。教师若不改变独享质疑权的教学方式, 学生将永远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思维阅读,很难达到新课标“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样的目标,更难培养出创新能力所必备的批判性思维。

让我们在小说教学中用好各种“疑”吧!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校办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