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津市某高校新生身高体重和肥胖状况调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津市某高校新生身高体重和肥胖状况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了解天津市新入学大学生身高、体重和肥胖发病情况,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天津市某大学2006年新入学的4 114名本科大学生,进行医学体格检查。结果 天津市某大学男、女新生平均体重分别为(62.53±12.82)和(57.53±11.33)kg,平均身高分别为(171.35±7.40)和(166.41±8.15)cm,平均BMI分别为(21.20±3.53)和(20.67±3.01)kg/m2,三者男生均高于女生。新生超重检出率为10.4%,肥胖检出率为4.4%,合计为14.8%,其中男生为16.7%,女生为12.2%,男生显著高于女生(X2=15.799,P=0.000)。结论 肥胖已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加强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关键词】 身高;体重;人体质量指数;肥胖症;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39.3+5 R 5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7-0611-03

专家们将肥胖定义为一种常见的、明显的、复杂的代谢失调症,是一种可以影响整个机体正常功能的生理过程[1]。这种营养障碍性疾病表现为机体脂肪组织量过多或脂肪组织与其他软组织的比例过高。以往人们对肥胖的认识仅限于营养状况问题, 并没有把它视为一种疾病。然而,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肥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2]。

肥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肿瘤等慢性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肥胖的年龄越早,肥胖的程度越高,发生这些疾病的危险就越大,而且使发病的年龄提前[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体力活动日渐减少,儿童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和肥胖程度不断增加,肥胖对青少年健康的严重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4]。目前,我国在校学生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已大大快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肥胖已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5]。预防肥胖的流行已成为2l世纪上半叶全球面临的最重大公共卫生挑战。

新入学大学生是青少年中一个较特殊的群体,对他们身高、体重和肥胖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其生长发育状况,也为针对性的教育与科学健身提供依据。为此,笔者对天津市某大学新入学的4 114名学生进行了肥胖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天津市某大学2006年新入学的4 114名本科大学生。其中男生2 431人(59.1%),女生1 683人(40.9%)。考生来自除外全国其他各个省市。考生最多的3省市为:天津(31.9%)、山东(6.3%)和河北(5.3%);低于1%的省市为上海、重庆、青海、陕西和贵州;其他省市在1.2%~3.8%之间,天津生源与外地生源分别占31.9%和68.1%。若按大区划分,华北考生最多,占46.4%;其他占53.6%,其中,华东13.7%,华中11.7%,其他各区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华南、西北、东北和海南,均低于10%。

1.2 方法

1.2.1 生理指标测定 身高、体重测定按《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手册》规定方法进行。

1.2.2 调查内容 学生考区、家庭所在地、身份证号、注册号、学号、出生年月、性别、民族、入学年、所在学院、专业和班级。

1.2.3 诊断标准 肥胖的检查方法很多,诊断标准也不统一。(1)国际肥胖诊断标准[6]:25 kg/m2≤BMI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比较使用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

2.1 身高和体重分布情况

2.1.1 身高 不同性别学生身高分布在160~179 cm之间,占77.6%,其中男生主要集中在160~184 cm之间,占91.1%;而女生集中在155~179 cm之间,占88.2%。学生平均身高为(169.33±8.09)cm,男、女生分别为(171.35±7.40)cm和(166.41±8.15)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0.202,P=0.000)。

2.1.2 体重 学生体重为45~69 kg占76.8%,其中男生主要集中在50~74 kg之间,占72.4%;而女生集中在50~74 kg之间,占78.3%。学生平均体重为(60.48±12.48)kg,男、女生分别为(62.53±12.82)kg和(57.53±11.33)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90,P=0.000)。

2.1.3 体重指数 以BMI (kg/m2)单位5为组距分析结果,显示BMI≥25 kg/m2者占10.9%,其中男生占12.6%,女生占8.5%。学生平均体重指数为(20.98±3.33) kg/m2,其中男生为(21.20±3.53) kg/m2,女生为(20.67±3.01) 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2,P=0.000)。见表1。

2.2 肥胖检出情况

2.2.1 不同肥胖标准肥胖检出率比较 按国内推荐的肥胖诊断标准,以24 kg/m2≤BMI

按WHO推荐的肥胖诊断标准,以25 kg/m2≤BMI≤29 kg/m2为超重,BMI≥30 kg/m2为肥胖,以BMI≥25 kg/m2作为肥胖诊断标准,包括超重和肥胖。超重检出率为8.5%,其中男生为9.6%,女生为7.0%,男生显著高于女生(X2=9.971,P=0.002)。肥胖检出率为2.4%,其中男生为3.0%,女生为1.5%,男生显著高于女生(X2=8.586,P=0.003)。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膳食结构不均衡和缺乏体育锻炼造成肥胖患者日益增多。曾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瘦人群之一的中国[9],现在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正在快速地追赶西方人群,全世界10亿超重或肥胖者中大约1/5是中国人。令人不安的是,这种变化发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里[10]。1982年,我国人群中的超重和肥胖还很罕见,分别为6%和0.6%(以BMI为25 kg/m2和30 kg/m2作为界值)[11]。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成人超重与肥胖呈现加快增长趋势。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资料表明,采用国内标准,我国人群超重率为17.6%,其中男性为17.7%,女性为17.5%;肥胖率为5.6%,其中男性为5.3%,女性为6.0%。7~17岁人群超重率为4.5%,肥胖率为2.1%;≥18岁人群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12]。尽管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超过半数的成人超重抑或肥胖相比,中国的肥胖患病率相对较低,但是肥胖的快速增长,特别是青少年的情况,给我们敲响了警钟[13]。

本次调查所选对象均为大学新生,年龄集中在18~19岁。按照国内推荐标准,超重(24 kg/m2≤BMI

超重率和肥胖率的性别差异错综复杂,明显受到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14] 。总体来说,男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其可能的原因为男、女的体力消耗差别较小,而女性比男性更注重身材,更多地采取减肥措施。因此,社会因素在我国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流行中起着重要作用。总之,肥胖的影响因素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肥胖与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大学生处于成年初期, 正值青春年华, 大学生肥胖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有时比生理的损害要严重得多, 对其个性以及日后能力的发展均会产生长久的影响。一旦肥胖大学生进入中年期,体重很少能够自动下降。青春期肥胖导致中年后肥胖的概率可高达80%[15]。因此,从前瞻的角度看,大学生的肥胖防治工作应予以足够重视。

4 参考文献

[1] 刘国良. 肥胖症.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9):513-522.

[2] 马文军,许燕君,郭汝宁. 超重肥胖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3):127-131.

[3] 杨慧敏,武光林. 不同年龄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天津医药,1996,24(5):308-311.

[4] 魏志真,鱼素琴,董峰. 美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卫生职业教育,2005(4):111-112.

[5] 武阳丰,马冠生,孔灵芝,等. 中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5):316-319.

[6] 白耀华. 新的肥胖诊断标准.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29(4):178.

[7]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季成叶.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8] WU Y,MA G,HU Y,et al. The current prevalence status of body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na : data from the China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 Chin J Prev Med,2005,39:316-20.

[9] MONICA P.Risk factors. Int J Epidemical,1989,18(suppl1):46-55.

[10]MA G,LI Y,WU Y,et al. The prevalence of body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nd its changes among Chinese people during 1992 to 2002. Chin J Prev Med,2005,39:311-315.

[11]杜树发,吕冰,王志宏,等. 中国居民膳食的变迁. 卫生研究,2001,30:221-222.

[12]李立明,饶克勤,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技术执行组,等.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1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A vital investment. WHO Global Report,Geneva: WHO,2005:5.

[14]SHWIMMER JB,BURWINKLE TM,VARNI JW.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severely ob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AMA,2003,289 (4):1 813-1 819.

[15]彭云,程茂金. 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21(1):7.

(收稿日期:2008-12-05;修回日期:200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