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主播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路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主播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进入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了挑战。为了应对这前所未有的时代压力,新闻人必须要靠提升自身的素养来强化专业能力。这其中,新闻主播的思维能力培养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为新闻主播不再以播报为主要报道形式,“叙议结合”已经在常规节目中普遍运用。通过中国传媒大学和云南卫视共建的实践教学平台,我们发掘了构建新闻主播思维的3个基本要素,并总结出其思维方法的4个特点。从而提炼出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培养手段。

关键词:新闻主播;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3—0116—04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闻节目的社会功能从之前的以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为主,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化,这是因为互联网的双向传输功能,使得受众话语权逐渐增强,传统媒体不再“听不到”受众的及时反馈,而是随时承受着来自受众和社会的多重督导压力。在这样的语境下,新闻主播的职业角色定位也随之悄然发生着变化,从过去的以“有稿播音”为主,发展到“夹叙夹议”、“个性化表达”的方式普遍共存,这不能不说是传播文化的进步,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进步。

面对这种进步,新闻主播的培养方式就要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发展,以培养中国播音主持高端人才著称的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就率先迈出了探索的一步,与云南电视台《新看点》栏目共同开垦出一片实践教学的试验田,培养具有高质量思维品质的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主播。

在之前的理论探讨中,我曾经谈过,新闻主播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新闻播音员,他/她不仅要承担传递信息的职业功能,还要向受众传播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媒介观点。因此,对于新闻主播的培养要求,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声音的动听与否、语流是否顺畅上了,我们将新闻主播的信息传播有效性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要确保信息传播有效性,需要满足三个要件:一是传播目的鲜明,新闻主播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用尽可能精炼、精确的语言厘清和强化新闻的传播目的;二是相关信息点构建成信息团,强化信息的表现力,在拓展信息传播外延的同时,扩大和深化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三是深入浅出,将新闻信息进行适当解读,植入媒介观点,引导受众接受。

为了达到这样的传播要求,我们在与云南电视台合作的《新看点》节目的《主播新鲜看》板块中,对新闻主播的思维能力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实践。在这个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获得了一些创作及思维品质提升的经验和感悟。

一、新闻主播的思维构成要素

要让新闻主播的脑子动起来,首先就要让他们明白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要用什么来织起头脑中的“信息之网”,并用这张“信息网”来实现媒介的传播意图即社会舆论引导价值。一般来说,构建新闻主播思维有三个基本要素:

1 新闻信息——新闻主播思维生成的源泉

新闻信息,是新闻主播创作的源泉,也是其思维生成的源泉,我们的一切创作都是依照原始新闻信息进行再加工的。新闻信息通常是以事件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新闻主播思维的生成源于对新闻事件的解读中,从新闻事件里提炼出符合我们传播目的的信息点,并将一切有传播价值的信息点整合在一起,构建成一个“信息团”。这其中,信息从“点”到“团”,依靠的就是新闻主播的逻辑思维,从不同的信息点中去寻找其关联的逻辑关系,并用逻辑链条将这些信息点编织起来,形成具有合力的“信息团”。也就是说,我们传递新闻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于简单地告诉大家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了,而是要从中去寻找新闻事件中蕴含的价值及意义,并提炼出“信息点”作为我们传播的价值要素。这些信息点通过“议程设置”功能进行初筛后,用某种逻辑链条整合在一起,成为新闻主播用以创作的基本依据。

2 知识背景——新闻主播思维拓展的基础

对于新闻主播来说。拥有广博的知识背景是其思维拓展的基础,仅仅靠对新闻事实的“就事论事”的叙述是不够的,为了使新闻报道能够具有宏观视角和立体效应,新闻主播应当凭借其知识背景,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拓展,使受众获得与之相关的复合信息。

这种信息的拓展,对于新闻报道的丰富是很有帮助的,一是拓展信息可以以新闻事件为参照物,通过横向比较,强化受众对新闻的理解和感受。二是通过信息的拓展,重构对新闻事件的解读。以获得对新闻事件全方位的认知。例如,我们曾经策划过关于肯德基“爱心一元钱”捐款的报道,我们的主播们没有将视线仅仅停留在对肯德基“一元钱”活动的叙述上,而是全方位地拓展这个活动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并且借用“郭美美事件”、“慈善门事件”对当今的公益活动所存在的社会背景进行了解读,以便能够更全面地认识肯德基“一元钱”活动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在做一个公益慈善活动,更是努力在平复人们脆弱的、受伤的爱心。

要实现这种信息的拓展,脱离不了新闻主播的知识背景,他们所占有的多渠道信息资源是思维拓展的基础。所以每一次节目,我们的新闻主播团队都根据分工在各自负责的领域里“做功课”,寻找相关拓展信息,力求充实、丰富新闻报道的内涵。

3 认知层次——新闻主播思维深度的关键

认知,指的是新闻主播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这个过程的层次构架,是决定新闻主播思维深度的关键。认知层次,作为一种符号,标示了新闻主播作为传播者的思维方向和维度。

新闻主播的认知层次实际上是其思维方式的一种量化表现形式,他的认知思维分为几个步骤,将一件新闻事件解析成几个逻辑层面进行审视,体现了其步步深入、抽丝剥茧的思维特质。我们不能小视新闻主播认知层次的存在,因为它是一个复杂的思维体系的折射。

首先,新闻主播要通过逻辑思维法,将一个新闻事件提炼、解构成若干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或者说是“新闻点”、“信息点”,使解读新闻的过程成为思考新闻的过程,引导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社会意义进行探寻。

其次,通过批判性思维法,对每一个“点”去质疑、追问、挖掘,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去获得可能被表层信息掩盖或者干扰的深层次信息,也许通过深层搜索我们可能一无所获,但是这种搜索的严谨的过程却能满足受众的求知欲,并使他们产生对新闻传播者的信赖感。到这个层面,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的融会贯通,是传播者“宏观与微观、经验取向与批判取向的结合”。

二、新闻主播思维方法的特点

思维方法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通常是指人们通过思维活动为了实现特定思维目的所凭借的途径、手段或办法,也就是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比方说,上文提及了逻辑思维法和批判性思维法,其实对于新闻主播来说,其思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在思维体系构架里,还运用了其他各种各样的思维方法,诸如目标思维法、发散思维法、聚合思维法、联想思维法、形象思维法等等,然而不论其思维方法多么复杂,有几个特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1 形象性

新闻主播的思维方法最基本的一个特点就是形象性,因为其二度创作的目的就是要将文字承载的生涩的内容重新解读,深入浅出,转换成受众可感、易感的形式传播出去。富有形象性的思维,促使新闻主播以特有的形式反映生活时所具有的具体细节,从而能生动地唤起人们的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

要体现新闻主播思维的形象性,关键就在于要以语言为手段,搭建起生动细致的可感形象,用我们的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态。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形象性思维所反映的并不是新闻事件的本身,而是在新闻主播脑海中形成的印象,这是其进行思维加工后的结晶,所以不同的人的感知会完全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也会不同,它受新闻主播的主观能动性所驱动。比如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狗熊卖白菜”的选题:一只经过驯化的可爱的小狗熊站在街头,脖子上挂着一个招牌招揽路人推销白菜。新闻主播对小狗熊的外貌和动作进行了细节点评,目的就是通过与受众分享对可爱的小狗熊的喜爱来渲染节目的气氛,从而为进一步深入主题奠定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思维的形象性有两个必需的要件,一是要有具体的感受,以生活细节为载体的具体感受;二是创作主体要有态度,受意识支配的头脑中的形象方能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导向作用。

2 逻辑性

新闻主播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再通过科学抽象、比较、分类和类比、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就是逻辑性思维。在电视传播领域中,这种逻辑性思维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心理技术”,即用以界定模拟、延伸或放大人们心智的技术。加拿大传播学者德克霍夫就认为,这些心理技术实质上是引导人们的眼睛和耳朵进入图像材料的一种延伸。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新闻主播的逻辑思维是基于其形象性思维的深度拓展。

在实践操作中,逻辑性思维在新闻主播的思维体系中也确实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因为,一句经不起推敲的话很容易就能破坏新闻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逻辑三段论”:“一个推理是一个论证,在这个论证中,有些东西被规定下来,由此必然地得出一些与此不同的东西”,将思维的逻辑性概括为起点、过程方式和结论。

到底什么是逻辑呢?其实很好理解,简单地说就是理则,道理和规则。我们思考任何问题,都不能拍脑门、想当然,而是要讲道理、守规则,得出任何一个结论,都要根据理则推导出来,而不是“从天而降”蹦出一个结论来。所以,根据这个原则,新闻主播选择准确的逻辑起点,将我们获得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法理规则进行有效整合,对新闻事件进行严谨的论证,就可以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的思维方法才是具有逻辑性的。而对于受众来说,新闻主播逻辑思维的严密,可以强化新闻的公信力。

3 目标性

目标性思维,是指做任何事情都从目标出发,根据目标的要求,规划实现目标的路径,明了实现目标的条件,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去发现,借助和创造实现目标的条件,按照路径一步步推进最终实现目标。对于新闻主播来说,思维的目标性,体现了其思维拓展的运动方向。

一个新闻节目的目标,即这个节目的传播目的,是指为什么要做这个节目?是指想通过这个节目体现什么样的新闻价值,从而获取什么样的社会推动力。思维拓展的方向,其实就是在这种社会推动力的引导下形成的。例如之前我们举的“狗熊卖白菜”的例子,其目标并不是要把节目做成《动物世界》,向大家展现狗熊可爱的样子,而是要凸显白菜产销矛盾,连狗熊都被拉上街头,派上了用场。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新闻主播思维的目标性,是要求其明确其传播的新闻事实中蕴含的社会意义,从而形成他的主观能动性,并在这种能动性的支配下展开调查研究的过程。缺乏这种主观能动性,则无法形成新闻主播的观点和态度,新闻事实只能被“铺陈”,而为什么要说这条新闻,则不得而知,这样传播效率就大大削弱了。

4 创造性

有人说,创造性就是指新奇独特、别出心裁地做其他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不失为一个解释,但是其中忽略掉了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别出心裁之后需要蕴含着社会价值。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是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新闻主播思维的创造性源于发散性,拿到一条稿子,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思维的创造性,具有新颖性,它贵在创新,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十分灵活,没有现成的方法、程序可以遵循,任由新闻主播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所以从“狗熊卖白菜”可以联想到“日本的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目的是通过思维的开放性跨域扩散寻求其中的逻辑共性——解决农副产品的产销矛盾,以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拓展新闻的外延,强化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

三、新闻主播思维的训练方法

训练新闻主播思维的方法多种多样,业界同仁多年来一直努力开展播音员、主持人的思维训练法研究,比如四川师范大学的翁如教授,她撰写的《主持人思维训练教程》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她多年开展主持人思维训练课程的心得体会。实际上,思维训练不论方法多么纷繁复杂,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归到发散与集中、创新与传承、个性与共性等的辩证统一上来。

通过与云南电视台合作《主播新鲜看》实践教学的检验,笔者把自己的“训练三步”总结出来,供业界同行探讨。

1 信息碎片的整理与布局

在面对一条新闻的时候,文字已经被解析成若干个“信息点”,即我们所说的信息碎片,之所以被称之为信息碎片,是因为一个具体的信息点不能独立成章,成为构建新闻的主体,而是需要新闻主播将一系列有关联的信息碎片挑选并且整理起来,重新布局,形成符合传播目的、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报道。

信息碎片的整理分为两个步骤,一是选择,二是归类,新闻主播要从复杂的信息碎片堆里选择符合节目传播需要的信息碎片,并且按照逻辑脉络有条理地进行归纳、分类。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要求学生把一个选题分解成三个有逻辑关联的具体问题,并按照逻辑的发展脉络进行排序,之后会根据每一个逻辑层级码放信息碎片,初选出适合的内容。然后,将选出来的信息碎片进行归类整理,哪些信息点是用来概述的,哪些信息点是用来拓展的,哪些信息点是用来备用的。

之后的工作就是谋篇布局了,我们鼓励学生在篇章结构上运用创造性思维,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下,进行结构的布局设计,我们将一些生动的、便于表现的信息碎片设计成一个个“包袱”,在不同的位置,用不同的方式抖出来。有的时候先从全局下手,有的时候从细节切入,在满足传播目的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个性化。

2 逻辑链条的搭建

信息碎片要按照一定的理则进行连接,这就形成了新闻节目的逻辑链条。搭建新闻节目的逻辑链条,关键是要有“理”,每一个信息碎片靠“理”来联系起来。

通常情况下,我们常用的是“关联词”法来寻找信息碎片之间的“理”,通过加入关联词,来寻找不同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借用关联词来搭建逻辑链条可以帮助我们理顺新闻事件的脉络,特别是能够明确信息碎片与传播目的之间的抽象关系。同样两段信息碎片,使用不同的关联词,所传递出来的逻辑关系则完全不同,因此强调关联词的使用可以帮助新闻主播强化对新闻逻辑关系的敏感性。

除此之外,搭建逻辑链条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要留意“隐性”的逻辑关系,不是所有的逻辑关系都是一目了然的。有着明确关联词作为标识,关系比较清晰明了,但很多时候为了调整语言的节奏,关联词会被略去,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内在语”来体现信息碎片间的关系,从而去挖掘语言背后的无尽之意和弦外之音。

3 输出手段的丰富与完善

输出即我们所说的表达,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声音”是新闻主播惟一的输出手段,实际上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新闻主播们在演播室里的表现手法越来越丰富,多媒体PPT文件的运用,可以帮助新闻主播将跨时空的不同信息汇聚到一个展示平台上来。之所以我们强调输出手段的“多样性”,其目的是要训练新闻主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全方位关注能力,我们不再是一些人所说的拿着稿子“照本宣科”,而成为了一个“信息处理中枢”。关注输出手段的丰富与完善,不仅仅只是强化语言的打磨,实际上是让学生通过丰富表现手法,触发对现有知识的巩固,同时去获得新的知识。

完善输出手段,不但是传播技巧的提升,更是丰富传播者心理内涵的重要途径,要求新闻主播将传播内容进行心理内化以后,重新寻找最恰当的表达手段。从单一迈向多维,从简单转入复杂,体现出来的是我们越来越专业的信息驾驭、操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