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品读中将历史与现实真切融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品读中将历史与现实真切融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的思念是圆的》是作家艾青深沉思亲情绪下的思维与情感结晶,语言朴实。学生在理解诗歌时容易浮于浅层意义上的理解,而忽略诗歌深沉的情感韵味。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历史的深厚积淀中寻找情感线索,在回忆的沉痛与现实的平凡中把握情感冲突中的韵味,在反复诵读中获得情感共鸣,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这首诗歌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诵读;意象;回忆;现实;理想

《我的思念是圆的》写于1983年9月21日,是作者艾青晚期的作品。艾青是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艾青坚持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不是轻率地用一时一事的政治口号去糊裱诗章,而是把现实生活的普遍本质和诗人独特的艺术感受统一起来,将深沉与奔放、雄伟与细腻、抒情与哲理、朴实与绮丽融为一体,为我国新诗发展增添了新鲜的血液。

由于经历太多的飘零磨难,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变得浓郁起来,他想到了心灵相通的挚友,骨肉亲人不在身边,有的已离世,而自己仍活着,心头渗入更深重的孤独和凄惨之情,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诗人写了这首诗。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深沉的感情融进朴实的言语中,在字里行间散发出浓郁的思亲之情。但也正由于诗歌语言朴实近乎生活化,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进入文本意境,从而削弱了对诗歌情感与艺术特色的体会与把握。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表现的委婉与细腻,因此必须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其妙处。因此,我采用的仍是传统的诵读方式,只不过在其中融进了我对本诗的理解。

诗歌非常短,具体内容为:“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你会想起什么?我的思念是圆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 由于语言生活化,所以学生在第一遍读的时候都笑了,认为这是一首非常浅显的诗,不仅语言普通,而且情感也非常容易把握到位。其实,这正代表着学生陷入了表面思考的误区,而没有真正沉下心去体悟。于是,笔者结合诗歌特点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在诵读中体会“月”意象的丰富内涵

在诗歌中作者明确提到了这是“八月中秋的月”,特点是“最亮最圆的”。由于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叫团圆节,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感受作者的思亲之情,但却不了解这种情感的浓重。于是,我就让学生查找资料,收集有关“月”的诗歌。古今中外,关于月亮的诗词佳篇确实不少,而提及月亮的诗篇则更加众多。“诗仙”李白的咏月诗相当多,如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满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影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渺云汉。”杜甫的咏月诗名篇《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初唐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整篇都堪称精品,特别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尽,江月年年只相似”。还有张九龄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都是咏月的好诗好词。在细细品位这些诗句后,学生就比较容易把握“月”意象中包含的感伤、凄凉、冷清的思乡及思亲之情。这些都是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认真朗读上片诗歌,他们便慢慢沉浸到诗歌氛围中,开始了解诗人艾青当时内心对于团圆的热切向往。“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不圆满的人在看到圆满的月亮时,心里的感伤情绪可想而知。想与亲人朋友团聚,但是却被山水阻隔,只能望着同样的月而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

古人曾有诗云:“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首诗可以说是艾青对中国古代诗歌中离别主题的当代解读。它巧妙地运用白话和联想手法,化解出了古诗中那种“天涯共此时”的飘渺迷离的意境,在情感方式上,让我们更容易接受。在这样的情境中,我们会想起什么呢?

二、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想象诗人心境

《我的思念是圆的》属于艾青创作的第三阶段的作品。由于经历了太多的飘零磨难,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逐渐变得浓郁起来,甚至掩盖了几乎影响他一生性格的对父母的隔膜冷漠之感。同时,历经坎坷之后,对旧友故交的思念也逐渐感伤地爬上心头。他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动情地写道:“我今年六十八岁,按年龄说并不算老,但是,有许多年轻的朋友都死在我的前面,而我却像一个核桃似地遗失在某个角落———活着过来了。”由此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作文,体会诗人当时心境。《我的思念是圆的》心境应该是在怀念亲人故友时油然而生的孤独感伤,是在想念追忆圆满时面对现实不圆满的沉重叹息。在这种矛盾心态中诗人将眼光从广阔的空间转回到现实生活中。所以,诗的上片可以说是由现实中的月将思绪带到回忆中,在现实与想象的巨大反差中体会人生的悲欢离合,最后又由月将自己带回了现实人生。这也正是诗歌开头所说的“我的思念是圆的”的用意。学生在想象中也便容易接近诗人的内心世界,更能感受“思念是圆的”中包蕴的深沉感情。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朗读诗歌的上片,他们就更能体味到月与思念与圆满之间的联系。

三、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诗人的情感

在诗的下片中,诗人用到了实在不能再普通的两个意象“西瓜”“苹果”。似乎这是诗人不经考究的地方,其实这正是诗歌的一大妙处所在。在上片中,诗人用了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意象,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中感受情感的浓重,而下片诗人则完全回到了现实,开始直面生活中的不圆满。首先让学生分析这两个意象的特点:西瓜、苹果都是圆的,又是很甜的,可以象征亲人的团聚和欢乐。那为什么作者不能选取更美好的、更典雅的东西来使自己的诗歌更有古典韵味?通过反复朗读比较,学生能慢慢理解,正是由于生活中圆满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反而衬出自己的生活太不圆满了。“西瓜、苹果、团聚的人家、骨肉被分割的人家,这些事物一起构成了诗人此时此地的生活环境。很显然,西瓜、苹果、月饼等日常快乐的象征物,并不能遮掩生活中现实存在的痛楚,此情此景,反而起着加剧痛楚的作用。”我们说“睹物思人”,如果看到圆的、甜的东西就要想到分离的痛苦,那么我们还忍心去破坏那种圆满吗?所以很自然地引出全诗的最后两句“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月饼是团圆的象征,吃了月饼就象征着全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但月饼又是最具圆与甜的物象,于是在作者的诗中,它成了作者对于圆满美好的最奢侈的期望。

这是在通俗话语中包含的诗人对于现实的期盼,也是在生活中才能体会到的生活化情感。如果说上片表达的是现实与回忆之间的矛盾的话,那么下片则更侧重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他直接指出:“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那么诗人的理想是什么呢?是不是仅仅指与家人团聚?

四、 诵读艾青的诗歌体会诗人更为深沉的感情

《鱼化石》可以说是他同时代的作品,通过诵读把握鱼化石这一意象的特点,可以看到作者始终在思考生命该如何生存的问题。在对不公正现象进行控诉时,也希望这变人为“化石”的现象再也不要出现了,甚至诗人在诗中明确地指出:“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所以艾青是将自己的思考与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联系《鱼化石》让学生再品读《我的思念是圆的》,学生会发现诗中说道:“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古人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正是从更广阔的角度阐述了思念的含义,不再只是个人的浅吟低唱,而成为对所有人的美好祝福。于是,我们也便想起了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至此,一个月饼便将所有中华儿女包含在了里面,感情不可谓不深刻。

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中,我们品位了月的内涵,体会了诗人现实与回忆的矛盾心情,而与现实生活的紧密接触,让我们又体味到了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从历史回归现实,从个人扩展到民族,这就是艾青在《我的思念是圆的》中营造的境界。在时空的转换中,在诵读品位中,我们体会到了诗人那颗带着深沉期望的感伤的赤子之心。

参考文献:

1.张雅秋.《圆中的残缺和光中的阴影——评艾青〈我的思念是圆的〉》[J].语文建设,2002年12期.

2.艾青.《在汽笛的长鸣中》.